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激发探究动机、营造和谐氛围、注重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大面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性;探究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对话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开发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善于巧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中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我在学生认识了分数,会动手折出分数、化出分数的基础上,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判断。这时,学生分成了两派,一派持同意意见(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派持否定意见。而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急于判断孰是孰非,而是请学生双方争辩,各向对方陈述理由,谁能想个问题把对方问得心服口服,就算哪一方赢了。后一种意见有破有立,并现场用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撕成两份,问道:“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回答:“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题目里又没说平均分!”颇具说服力。这时,我才问道:“这题错在哪里?只要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这样的“巧问”,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知识的争辩、体会,学生自己解决了原先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中还让学生们学会了交流,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善于激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老师应欢迎学生提出疑问。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一块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三、善于设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指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主动探究。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通过学生先报任意自然数,教师立即判断,说明有的自然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自然数不能被3整除,是有规律的。然后教师启发设问,这个规律是在数的个位上呢?还是其它地方呢?让学生观察到像 “13、33、26、36,”中“13和33个位相同,但33能被3整除,而13却不能”,在“26和36个位相同,但36能被3整除,而26却不能被3整除”,说明规律并不在个位上。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有什么特征呢?在学生的议论中,教师不要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可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启发学生试着将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和有什么特点?通过分组探究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的成功之悦。针对知识形成的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当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
四、善于拓思,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拓思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教学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与众不同的解法和思路。由于这些解法或思路是学生积极努力的“成果”,是主动探索获取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急于下结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借助课本上的知识对“答案”去再认识、再讨论,并指出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学习除法“平均分”时,有这样一个题:古代有一天,齐国国王赐给三个武士两个桃子,要他们分着吃,这三个武士都不愿意多吃,但又没有办法分得合理,结果都举剑自杀了。这就是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问:如果要让三士不自杀,你有什么办法?老师放开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活跃了:有的说:国王再赐一个桃子,分给他们每人一个,这样他们都不会自杀了;有的说:再去摘4个桃子,每个人分两个;有的说:把每个桃子分成两半,他们一人吃一半,剩下的一半给国王吃,能与国王分享,是他们的光荣(说到这,有的学生就有意见了:只说分成两半,如果分得不均匀,他们也会自杀的,必须要分成相等的两份,这就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意思);这个思路一打开,学生可更积极了,把每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4份、5份、6份的都有,这样不仅感受了“平均分”的意思,甚至连有余数的除法都感受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探索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总之,在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探究和交流与教师的适当引导相结合,能较好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也使我们的数学课追求的不是唯一的探究结果,而是对多元的探究目标和探究方法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1] 杨强劳.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01).
[2] 王建华.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2(08).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性;探究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对话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开发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善于巧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中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我在学生认识了分数,会动手折出分数、化出分数的基础上,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判断。这时,学生分成了两派,一派持同意意见(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派持否定意见。而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急于判断孰是孰非,而是请学生双方争辩,各向对方陈述理由,谁能想个问题把对方问得心服口服,就算哪一方赢了。后一种意见有破有立,并现场用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撕成两份,问道:“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回答:“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题目里又没说平均分!”颇具说服力。这时,我才问道:“这题错在哪里?只要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这样的“巧问”,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知识的争辩、体会,学生自己解决了原先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中还让学生们学会了交流,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善于激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老师应欢迎学生提出疑问。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一块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三、善于设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指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主动探究。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通过学生先报任意自然数,教师立即判断,说明有的自然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自然数不能被3整除,是有规律的。然后教师启发设问,这个规律是在数的个位上呢?还是其它地方呢?让学生观察到像 “13、33、26、36,”中“13和33个位相同,但33能被3整除,而13却不能”,在“26和36个位相同,但36能被3整除,而26却不能被3整除”,说明规律并不在个位上。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有什么特征呢?在学生的议论中,教师不要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可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启发学生试着将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和有什么特点?通过分组探究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的成功之悦。针对知识形成的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当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
四、善于拓思,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拓思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教学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与众不同的解法和思路。由于这些解法或思路是学生积极努力的“成果”,是主动探索获取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急于下结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借助课本上的知识对“答案”去再认识、再讨论,并指出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学习除法“平均分”时,有这样一个题:古代有一天,齐国国王赐给三个武士两个桃子,要他们分着吃,这三个武士都不愿意多吃,但又没有办法分得合理,结果都举剑自杀了。这就是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问:如果要让三士不自杀,你有什么办法?老师放开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活跃了:有的说:国王再赐一个桃子,分给他们每人一个,这样他们都不会自杀了;有的说:再去摘4个桃子,每个人分两个;有的说:把每个桃子分成两半,他们一人吃一半,剩下的一半给国王吃,能与国王分享,是他们的光荣(说到这,有的学生就有意见了:只说分成两半,如果分得不均匀,他们也会自杀的,必须要分成相等的两份,这就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意思);这个思路一打开,学生可更积极了,把每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4份、5份、6份的都有,这样不仅感受了“平均分”的意思,甚至连有余数的除法都感受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探索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总之,在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探究和交流与教师的适当引导相结合,能较好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也使我们的数学课追求的不是唯一的探究结果,而是对多元的探究目标和探究方法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1] 杨强劳.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01).
[2] 王建华.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