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用和谐的理论来认识分析教育现象时,不难发现,教育的每个细节中无不体现着有痕与无痕这组对应关系。这组对应关系是教育内部诸多对应关系中的一组,是教育活动诸多特征中的一项重要特征。从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得出结论:和谐教育是有痕与无痕的统一。
一、“有痕与无痕统一”的教育现象
对于教育的有痕与无痕,大家并不陌生。如教学中常提的教学痕迹,就是一种教育的有痕;生活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无痕德育,就是一种教育的无痕。如果说有痕是教育的外显体现,无痕则是教育的内隐存在;有痕是教育的物态化、可操作性的体现,无痕是教育的意念化、可预设性的体现。从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现象中,可见教育的有痕与无痕对应关系的普遍性。
1、教育行为与教育文化: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行为包括教育硬软件设施、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可见有形的教育诸元素。教育文化是教育理念、理想的包容,是一种办学的风格、价值观、人性观的综合。没有教育行为,教育文化不能体现;没有教育文化,教育行为失去方向、思想、品位,没有了教育意义。
2、教育环境的可感知性与教育意图的隐蔽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布置的可感知性因为有了隐蔽的教育意图而产生了教育意义,否则环境布置就只是摆设而已;而教育意图的隐蔽性,只有通过有相当视觉冲击力的可感知性,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否则教育意图只能是空想。
3、学生的外部言行表现与其内部心理变化:两者互相应称,言行表现的稳定性能影响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变化必须通过言行表现来反映,可通过刺激其心理获得对其言行的调控。
4、教育方法的明示性与暗示性:两者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单纯明示,使得教育方法呆板,失去艺术性,不能充分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单纯暗示,有时不能对学生构成教育意义,必须有明示作基础和调节。
5、教育过程的阶段性与长期性:阶段性是长期性的基础,是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较短时间内易于被人们所感知,是实现长期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体现着长期性目标的要求;长期性是阶段性的积累,是相对的终极目标,在形成性阶段处于隐性地位,左右着阶段性目标的预设,两者的统一协调,支持着教育过程科学而持续地实施。
6、教育评价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定量评价体现着教育可测量性的一面,清晰明了;定性评价体现着教育模糊性的一面,着立于教育现象的本质类别,是不可或缺的。
显然,上述六组对应关系的前项是教育有痕的体现,后项是教育无痕的体现。教育,就是有痕与无痕的对应、互制、整合与协调,追求和谐的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有痕与无痕的统一。
二、“有痕与无痕的统一”是和谐教育的应然:
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物态性和意念性的对应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教育活动也自然有物态性和意念性的对应。这组对应关系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演绎成了教育的有痕与无痕的对应关系。教育的物态性对应着教育的有痕,意念性对应着教育的无痕。在教育的不同层面和诸元素中,教育的有痕与无痕演绎成诸多对应关系。有痕是无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教育目的操作层面的体现,是教育可行性的体现;无痕是有痕的对应内涵,规定着有痕的方向,是教育必要性的体现。教育的有痕与无痕是一对矛盾关系,有时对立,有时统一。也就是在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这对关系推动着教育由不和谐走向和谐。
我们常说,一个人既要外表美,也要心灵美,是和谐人的要求之一,是一个人在有痕与无痕方面的统一。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终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结论画上句号,这句话也包含着有痕与无痕统一的特征。“要为学生想六年,更要为学生想六十年”是小学办学的有力口号, “为学生想六年”相对于人一生是短期目标,其中包含很多显性的有形教育效果,也包含很多影响人一辈子、暂时隐性的无形教育效果,两者不可偏废其一,这句口号的内涵中显然包含着有痕与无痕统一的特征。各学科课程除了具体有形的目标以外,有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的智力等。前者目标是教育的有痕,后者是教育的无痕,学科课程的目标体现了有痕与无痕的统一。活动课程也一样,除了有痕的具体目标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无痕的任务。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每一维的目标中都包含有痕与无痕两方面的属性特征:第一维中,能力是有痕的,知识是无痕的;第二维中,过程是有痕的,方法是无痕的;第三维中,情感态度是有痕的,价值观是无痕的。可见,课程总目标就具有“有痕与无痕统一”的特征。
三、追求教育“有痕与无痕的统一”
依据教育“有痕与无痕统一”的性质,追求两者的统一,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教育者不能被有痕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一项新的教育举措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反映教育本质,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思考、调整。例如: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掉了许多传统,课堂是活跃了,学生似乎自主了,合作的氛围也很大。但“语文味”却在流失,学生的收益到底有多大,还需研究。教育者要善于从有痕的教育现象中认识到无痕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到“标本兼治”。
2、教育目标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确定教育目标时,不能满足于暂时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必要的,长期目标更有价值。教育具有长期性,不可因一时的有痕的短期效果盲目乐观,而放弃深入探究,也不可因一时的效果不明显失望悲观,而怀疑一切,全盘否定既定的正确指导思想。例如:以前我们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双基”教学,新课改有忽视“双基”的现象,学生发展的后劲不足。“双基”虽不能一时很快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但对学生一生的语文修养是不可或缺的。这里就有一个教育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统一的问题。语文修养的形成是一个无痕的长期目标,不能因为它暂时的不显著,而对有痕的短期目标作出错误的判断。
3、教育过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统一:教育过程应是可行的,也应是必要的。没有有痕的可行的操作,无痕的必要性体现不出,教育价值也就发挥不出来。曾有许多教育志士憧憬过诸多教育理想,终因无法实施而放弃,只能是教育的“乌托邦”;如果教育过程不是必要的,它的可行性就收不到最大的教育价值。“题海战术”看似是可行的,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否定也对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产生了积极意义。然而它的必要性需要商讨,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需要在某一学科都达到很高的标准,尽管就个体而言,每个学生都追求最优秀,对全局而言,这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机会应是均等公平的)。对于永远达不到的学生是极大的教育浪费,对部分优秀生也有一定的浪费。许多学生因“题海战术”失去发展其它潜能的宝贵机会。这样的教育过程也就失去了最优化。
4、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育方法没有针对性,教育的操作性不强,教育效果不显著,教育的艺术性也会失去价值。只强调有痕的针对性,缺少无痕的艺术性,教育的实效也会受到影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与艺术性必须结合使用,才能实现教育方法的和谐。如目前在教学管理中推行的“纠错本”,教学的针对性很强,也不失艺术性,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订正,对该种类型的题目进行强化练习,学生心理心甘情愿,学习的主动性强,效果好。
和谐教育是个大课题,“有痕与无痕的统一”,也仅是从这一角度来把握和谐教育的某一特征,遵循以上四条原则,有利于教育达到“有痕与无痕统一”的境界,最终有利于和谐教育的构建。
一、“有痕与无痕统一”的教育现象
对于教育的有痕与无痕,大家并不陌生。如教学中常提的教学痕迹,就是一种教育的有痕;生活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无痕德育,就是一种教育的无痕。如果说有痕是教育的外显体现,无痕则是教育的内隐存在;有痕是教育的物态化、可操作性的体现,无痕是教育的意念化、可预设性的体现。从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现象中,可见教育的有痕与无痕对应关系的普遍性。
1、教育行为与教育文化: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行为包括教育硬软件设施、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可见有形的教育诸元素。教育文化是教育理念、理想的包容,是一种办学的风格、价值观、人性观的综合。没有教育行为,教育文化不能体现;没有教育文化,教育行为失去方向、思想、品位,没有了教育意义。
2、教育环境的可感知性与教育意图的隐蔽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布置的可感知性因为有了隐蔽的教育意图而产生了教育意义,否则环境布置就只是摆设而已;而教育意图的隐蔽性,只有通过有相当视觉冲击力的可感知性,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否则教育意图只能是空想。
3、学生的外部言行表现与其内部心理变化:两者互相应称,言行表现的稳定性能影响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变化必须通过言行表现来反映,可通过刺激其心理获得对其言行的调控。
4、教育方法的明示性与暗示性:两者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单纯明示,使得教育方法呆板,失去艺术性,不能充分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单纯暗示,有时不能对学生构成教育意义,必须有明示作基础和调节。
5、教育过程的阶段性与长期性:阶段性是长期性的基础,是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较短时间内易于被人们所感知,是实现长期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体现着长期性目标的要求;长期性是阶段性的积累,是相对的终极目标,在形成性阶段处于隐性地位,左右着阶段性目标的预设,两者的统一协调,支持着教育过程科学而持续地实施。
6、教育评价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定量评价体现着教育可测量性的一面,清晰明了;定性评价体现着教育模糊性的一面,着立于教育现象的本质类别,是不可或缺的。
显然,上述六组对应关系的前项是教育有痕的体现,后项是教育无痕的体现。教育,就是有痕与无痕的对应、互制、整合与协调,追求和谐的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有痕与无痕的统一。
二、“有痕与无痕的统一”是和谐教育的应然:
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物态性和意念性的对应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教育活动也自然有物态性和意念性的对应。这组对应关系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演绎成了教育的有痕与无痕的对应关系。教育的物态性对应着教育的有痕,意念性对应着教育的无痕。在教育的不同层面和诸元素中,教育的有痕与无痕演绎成诸多对应关系。有痕是无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教育目的操作层面的体现,是教育可行性的体现;无痕是有痕的对应内涵,规定着有痕的方向,是教育必要性的体现。教育的有痕与无痕是一对矛盾关系,有时对立,有时统一。也就是在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这对关系推动着教育由不和谐走向和谐。
我们常说,一个人既要外表美,也要心灵美,是和谐人的要求之一,是一个人在有痕与无痕方面的统一。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终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结论画上句号,这句话也包含着有痕与无痕统一的特征。“要为学生想六年,更要为学生想六十年”是小学办学的有力口号, “为学生想六年”相对于人一生是短期目标,其中包含很多显性的有形教育效果,也包含很多影响人一辈子、暂时隐性的无形教育效果,两者不可偏废其一,这句口号的内涵中显然包含着有痕与无痕统一的特征。各学科课程除了具体有形的目标以外,有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的智力等。前者目标是教育的有痕,后者是教育的无痕,学科课程的目标体现了有痕与无痕的统一。活动课程也一样,除了有痕的具体目标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无痕的任务。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每一维的目标中都包含有痕与无痕两方面的属性特征:第一维中,能力是有痕的,知识是无痕的;第二维中,过程是有痕的,方法是无痕的;第三维中,情感态度是有痕的,价值观是无痕的。可见,课程总目标就具有“有痕与无痕统一”的特征。
三、追求教育“有痕与无痕的统一”
依据教育“有痕与无痕统一”的性质,追求两者的统一,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教育者不能被有痕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一项新的教育举措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反映教育本质,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思考、调整。例如: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掉了许多传统,课堂是活跃了,学生似乎自主了,合作的氛围也很大。但“语文味”却在流失,学生的收益到底有多大,还需研究。教育者要善于从有痕的教育现象中认识到无痕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到“标本兼治”。
2、教育目标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确定教育目标时,不能满足于暂时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必要的,长期目标更有价值。教育具有长期性,不可因一时的有痕的短期效果盲目乐观,而放弃深入探究,也不可因一时的效果不明显失望悲观,而怀疑一切,全盘否定既定的正确指导思想。例如:以前我们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双基”教学,新课改有忽视“双基”的现象,学生发展的后劲不足。“双基”虽不能一时很快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但对学生一生的语文修养是不可或缺的。这里就有一个教育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统一的问题。语文修养的形成是一个无痕的长期目标,不能因为它暂时的不显著,而对有痕的短期目标作出错误的判断。
3、教育过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统一:教育过程应是可行的,也应是必要的。没有有痕的可行的操作,无痕的必要性体现不出,教育价值也就发挥不出来。曾有许多教育志士憧憬过诸多教育理想,终因无法实施而放弃,只能是教育的“乌托邦”;如果教育过程不是必要的,它的可行性就收不到最大的教育价值。“题海战术”看似是可行的,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否定也对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产生了积极意义。然而它的必要性需要商讨,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需要在某一学科都达到很高的标准,尽管就个体而言,每个学生都追求最优秀,对全局而言,这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机会应是均等公平的)。对于永远达不到的学生是极大的教育浪费,对部分优秀生也有一定的浪费。许多学生因“题海战术”失去发展其它潜能的宝贵机会。这样的教育过程也就失去了最优化。
4、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育方法没有针对性,教育的操作性不强,教育效果不显著,教育的艺术性也会失去价值。只强调有痕的针对性,缺少无痕的艺术性,教育的实效也会受到影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与艺术性必须结合使用,才能实现教育方法的和谐。如目前在教学管理中推行的“纠错本”,教学的针对性很强,也不失艺术性,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订正,对该种类型的题目进行强化练习,学生心理心甘情愿,学习的主动性强,效果好。
和谐教育是个大课题,“有痕与无痕的统一”,也仅是从这一角度来把握和谐教育的某一特征,遵循以上四条原则,有利于教育达到“有痕与无痕统一”的境界,最终有利于和谐教育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