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1.方言是我国汉民族聚集区的某一区域的语音,是该区域内的本地人沿袭下来的,并长期共同使用的一种有独特发音特点且有别于其他区域发音特点的语音。其特点是:
(1)具有区域性;是某一区域内地当地人的通用语;
(2)具有区域独特性;方言的发音有区域特色,如江浙方言n-l 不分,一律发[ l ];山西方言平翘不分,前后鼻音部分一律发后鼻音等。
(3)沿袭了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如入声字、广东粤语的[m]
(4)具有排他性;不同方言区的人员在口语交流中会有听不懂或误解情况的发生。
2.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同时又是全国各地区和各族人民的通用语。其特点是:
(1)具有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普通话为国家语言。
(2)具有融合性;如方言词汇的融合性。
(3)具有传承性;普通话是传承了中国历代的民族共同語的文化遗产。
(4)具有通用性;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们沟通交流使用的语音。
二、方言与普通话的联系
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在学术上讲,标准语也是方言,普通所谓的方言也是方言,标准语也是方言的一种。”普通话原来是北方方言中的一支,由于它在历史形成中对全民族影响较大,所以大家规定拿它为基础向全国推广,成为全民族和全国的通用语。称汉语的各种方言是普通话的地方变体,是不符合事实的,只有那种“地方普通话”才是普通话的变体分支,而像上海话、广州话等方言与北京话一样,至少都是汉语的分支和地方变体。同一族的语言,主要在地理上的渐变出来的分支,通常称之为方言,分到什么程度是不同的语言了,往往是受政治上的分支的制约,与语言的本身不是一回事。因此从语言学来看,方言和语言没有界限。
中国地域广阔,语言情况复杂,全国使用一种国家通用语在现代社会是大有好处的。世界上也有些国家没有通用语或者有多种通用语,也不能说不好。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一个要长,一个要消,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相反的,它们是一种互补双赢的关系。我们应该告别那种斗争哲学的年代,应该站在积极的发展语言的立场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方言和普通话和谐共生。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鄙视害人害己的唱高调。根据国家语委公布的确实统计,我国正在使用语言的现实还是:中国人只有8%的人母语(即第一语言,从母亲那儿获得的语言)是普通话,那么多人说得最流利的是本地话,所以我们需要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与方言,在汉语存在的每个角落,分别担任着不同的使用功用,互补通用。不要打压任何一方,应该让它们在和睦相处中自然发展。所以我们的正确做法是:“普及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而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我们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但在一个像上海那样的普通话基本上得到推广的大城市里,为了更多的人性化关怀,更多的人文精神的追求,更宽容的文化环境,提出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问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三、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
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普通话。
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使用普通话。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
一种语言,包括方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方言)的消失,那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可见,方言还会保持其独立性,不会受到普通话影响,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至少,这种集中、靠拢的时间是无法预见的,可能很久很久。
从这个意义上看,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或许会同共同语永远共存下去,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方言在今后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但不会被消灭,因为一种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损失是巨大的,难以衡量其价值。
1.方言是我国汉民族聚集区的某一区域的语音,是该区域内的本地人沿袭下来的,并长期共同使用的一种有独特发音特点且有别于其他区域发音特点的语音。其特点是:
(1)具有区域性;是某一区域内地当地人的通用语;
(2)具有区域独特性;方言的发音有区域特色,如江浙方言n-l 不分,一律发[ l ];山西方言平翘不分,前后鼻音部分一律发后鼻音等。
(3)沿袭了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如入声字、广东粤语的[m]
(4)具有排他性;不同方言区的人员在口语交流中会有听不懂或误解情况的发生。
2.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同时又是全国各地区和各族人民的通用语。其特点是:
(1)具有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普通话为国家语言。
(2)具有融合性;如方言词汇的融合性。
(3)具有传承性;普通话是传承了中国历代的民族共同語的文化遗产。
(4)具有通用性;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们沟通交流使用的语音。
二、方言与普通话的联系
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在学术上讲,标准语也是方言,普通所谓的方言也是方言,标准语也是方言的一种。”普通话原来是北方方言中的一支,由于它在历史形成中对全民族影响较大,所以大家规定拿它为基础向全国推广,成为全民族和全国的通用语。称汉语的各种方言是普通话的地方变体,是不符合事实的,只有那种“地方普通话”才是普通话的变体分支,而像上海话、广州话等方言与北京话一样,至少都是汉语的分支和地方变体。同一族的语言,主要在地理上的渐变出来的分支,通常称之为方言,分到什么程度是不同的语言了,往往是受政治上的分支的制约,与语言的本身不是一回事。因此从语言学来看,方言和语言没有界限。
中国地域广阔,语言情况复杂,全国使用一种国家通用语在现代社会是大有好处的。世界上也有些国家没有通用语或者有多种通用语,也不能说不好。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一个要长,一个要消,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相反的,它们是一种互补双赢的关系。我们应该告别那种斗争哲学的年代,应该站在积极的发展语言的立场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方言和普通话和谐共生。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鄙视害人害己的唱高调。根据国家语委公布的确实统计,我国正在使用语言的现实还是:中国人只有8%的人母语(即第一语言,从母亲那儿获得的语言)是普通话,那么多人说得最流利的是本地话,所以我们需要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与方言,在汉语存在的每个角落,分别担任着不同的使用功用,互补通用。不要打压任何一方,应该让它们在和睦相处中自然发展。所以我们的正确做法是:“普及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而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我们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但在一个像上海那样的普通话基本上得到推广的大城市里,为了更多的人性化关怀,更多的人文精神的追求,更宽容的文化环境,提出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问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三、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
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普通话。
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使用普通话。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
一种语言,包括方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方言)的消失,那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可见,方言还会保持其独立性,不会受到普通话影响,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至少,这种集中、靠拢的时间是无法预见的,可能很久很久。
从这个意义上看,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或许会同共同语永远共存下去,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方言在今后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但不会被消灭,因为一种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损失是巨大的,难以衡量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