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治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初中生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需要我们的保护与爱护,也更需要法律的保护。所以在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治教育对于他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丰富日常学习生活、增加社会知识以及拓展社会视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为我们进行相关的法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法治意识
引言:
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功能性优势,是法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把握渗透的策略,适时适度地渗透法治教育。
一、初中学生法治意识现状
初中学生缺乏法律权威意识,很多初中生将名誉、权力、金钱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法律的作用,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离违法犯罪很远,没有将法律纳入自己的生活中。在初中生的潛意识里,认为权利比义务更重要。许多初中生遇到问题不是找法,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遇到侵权行为时,选择忍气吞声,没有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对初中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基础是全民守法,即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
2.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初中教育中,法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诱惑,而且该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拥有较强的可塑性,是法治教育的关键时期。法治观念扎根在学生心底,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减少社会的治安成本。
3.法治意识教育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加强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法治素养,使之从内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让法治内化为普遍接受并自觉践行的文化,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三、案例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在深化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从现实生活、时事热点中选取具有针对性、直观性、现实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灵活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法治意识。案例的选择需要保证其与具体教学内容、教材文本的对应性,案例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现状,让所选择的案例能够被学生主动感知、主动分析,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意识观念。如在教学《法不可违》教学时,教师出示“小王在家养狗扰民被公安机关警告处罚”案例,请学生阅读案例,讨论分析小王的行为性质,形成理性认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观念。
四、课堂游戏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爱玩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遵守规则》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动手画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进行拓展练习。然后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交通规则,最后由学生再次扮演违反交通法的角色,如酒驾醉驾等所引发的后果,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五、优秀歌曲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歌曲在初中生中是受到普遍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一首优秀的革命歌曲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将革命歌曲穿插于教学之中,则可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的了解,其教学所带来的课堂效果则会事半功倍。如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做守法的公民》教学中,适时播放《成长在法治的阳光下》、《我们是遵纪守法的先锋》等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声乐中,增强守法观念,体悟遵法守法的乐趣。
六、生活化的课堂资源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治,体现“法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引发学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选择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拉近法治和学生的距离。以生活化的课堂资源,形成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教学“善用法律”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共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某日,你心爱的手机丢失了,恰好被路人拾到,要求你给予一定回报,才同意归还手机。该路人的行为是否合理?通过对争议性的行为充分讨论,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七、多媒体教学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在学习“预防犯罪”时,通过下载大量关于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罚的图片,用幻灯片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结语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渗透法治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还可在课堂教学导入、练习巩固、故事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增强学生法治观念,让学生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长秀.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渗透[J]. 好家长, 2016(38).
[2]李瑞平. 初二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法制教育的探索[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28):71-71.
[3]张才良.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3):62-6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法治意识
引言:
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功能性优势,是法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把握渗透的策略,适时适度地渗透法治教育。
一、初中学生法治意识现状
初中学生缺乏法律权威意识,很多初中生将名誉、权力、金钱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法律的作用,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离违法犯罪很远,没有将法律纳入自己的生活中。在初中生的潛意识里,认为权利比义务更重要。许多初中生遇到问题不是找法,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遇到侵权行为时,选择忍气吞声,没有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对初中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基础是全民守法,即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
2.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初中教育中,法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诱惑,而且该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拥有较强的可塑性,是法治教育的关键时期。法治观念扎根在学生心底,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减少社会的治安成本。
3.法治意识教育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加强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法治素养,使之从内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让法治内化为普遍接受并自觉践行的文化,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三、案例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在深化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从现实生活、时事热点中选取具有针对性、直观性、现实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灵活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法治意识。案例的选择需要保证其与具体教学内容、教材文本的对应性,案例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现状,让所选择的案例能够被学生主动感知、主动分析,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意识观念。如在教学《法不可违》教学时,教师出示“小王在家养狗扰民被公安机关警告处罚”案例,请学生阅读案例,讨论分析小王的行为性质,形成理性认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观念。
四、课堂游戏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爱玩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遵守规则》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动手画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进行拓展练习。然后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交通规则,最后由学生再次扮演违反交通法的角色,如酒驾醉驾等所引发的后果,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五、优秀歌曲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歌曲在初中生中是受到普遍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一首优秀的革命歌曲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将革命歌曲穿插于教学之中,则可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的了解,其教学所带来的课堂效果则会事半功倍。如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做守法的公民》教学中,适时播放《成长在法治的阳光下》、《我们是遵纪守法的先锋》等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声乐中,增强守法观念,体悟遵法守法的乐趣。
六、生活化的课堂资源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治,体现“法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引发学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选择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拉近法治和学生的距离。以生活化的课堂资源,形成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教学“善用法律”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共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某日,你心爱的手机丢失了,恰好被路人拾到,要求你给予一定回报,才同意归还手机。该路人的行为是否合理?通过对争议性的行为充分讨论,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七、多媒体教学渗透法治意识教育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在学习“预防犯罪”时,通过下载大量关于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罚的图片,用幻灯片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结语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渗透法治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还可在课堂教学导入、练习巩固、故事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增强学生法治观念,让学生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长秀.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渗透[J]. 好家长, 2016(38).
[2]李瑞平. 初二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法制教育的探索[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28):71-71.
[3]张才良.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3):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