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课程改革是进行了很多年,为了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是课堂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因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一节 初中学生课堂写作的现状
在我们的作文课堂上,学生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表现为对作文很感兴趣,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第二类是因为某些方面的需求,有消极被动的写作欲望。第三类是完全不想写作文,对作文有对抗回避的态度。
一、学生主动写作的热情低。
一半多的学生认为写作很少能自有发挥自己的内心感受,认为写大小作文、写周记之类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就像完成家庭作业,所以东拼西揍,让人很难有快乐感,幸福感。
二、课外阅读量少,家庭教育没有系统地跟上。
特别是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配套也跟不上,即便是是、自己想上书店、图书馆购买、阅读自己想阅读的书也是非常不方便 。学生感知世界、了解世界、描绘世界时的素材太少,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为“无水之源”,无法写出自己很多的东西。因而惧怕写作。
三、学生本身写作兴趣不高、主观思维受限。
在写作课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写作模式,并且容易受限。并且作文题目陈旧,学生有时写起来更难有新的发现,这样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少,逐渐地我们学生的写作志趣就没有了。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写作的现状
在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知道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如一盏指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的写作大多具有随意性。
大多数老师上作文课前并没有好好地研读而是趁兴而作文,大手一挥,学生就开始作文了。并且学生写完作文后,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欠缺具体的指导,所以在训练学生时,以致学生的写作高度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课堂写作教学的时间难以保证。
教学体制内的作文教学难以得到很大提高,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唯分数论的时代,很多的教学任务压在教师身上,而作文从写作文前的搜集素材,到写作文时需要时间,再到批改修订时的时间,这一个过程下来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作文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老师们总觉得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成效甚微,所以没有很多的耐心来进行作文训练。
三、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很难坚持。
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量的达标上都很难有让人满意的效果。在教学指导中,教师的写作指导思维也发散不出去,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很难发散出去。并且由于生活条件的落后,很多农村教师都没能很好地在这创设的情境中去体味,更不用说把自己的情感体味迁移到学生身上。但是我们知道写作课中情景迁移有多重要。而教师在这种情境迁移的桥梁作用也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堂写作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一)学生缺乏有效阅读。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其实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理解,可谓是条丝缕析,从重点字词的讲解到整体感知课文再到重点语段的分析理解。并且课前我们也做了大量的预习,可是怎样才能阅读出实效呢?怎样才能把写作精华之处也能品味出来的确是需要我们下大力的。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练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尤其是那些含义丰富、隽永贴切而又富有表现张力的点睛之笔,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推敲体会”。并且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学会不仅读懂读者所能理解作者的表达内容,我們也要转换个角度,把自己这个读者转化成作者,认识到作者怎样写,如何写出这篇文章呢?既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让学生能做到这种游刃有余的阅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成就一篇篇学生的佳作。
(二)生活经历太少,写作兴趣不高,不善于思考。
学生们基本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特别是农村初中如果家离学校比较远,还可能选择寄宿制,这样,学生的视野就被局促在了校园这一片四角的天空中,广阔的大自然。春雨润物的亲情、五光十色的社会人物对于学生就如同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想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能好好地进行体验,缺乏一种刺激写作的兴趣点,没有切入点,学生就很难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柔软的心。”生活阅历浅,学生思考又少。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花一世界,学生从小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所以不能深入地去了解世界,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
二、教师本身原因
(一)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过弱。
在从事作文教学时,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教学案设计,而是漫无目的,毫无系统性而言。并且教师的阅读量跟不上,自己的语言表达欠缺,落实到书面上就更不可能有锦绣文章而出。并且有时候,我们教师自己真正自己写的就少之又少了。很多是自己大体浏览学生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把优秀的范文拿出来展示,可是我们教师的习作却是少之又少,天长地久,学生也不可能去认为老是有什么文章要做了。可是我们教师与同学之间的这种情感共鸣就没有了,有效的教学信息的传递也切断了。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书面上,所以加强教师写作指导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社会环境原因
如今的二十一世纪,电子信息时代飞速发展,更不用提手机的多功能作用。我们的作文如果让学生课下写,大部分学生会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然后进行粘贴复制改写,所以本来我们学生的文章就66较千人一面了,缺少自己的观察力,缺乏自己独特的感情体验。学生从互联网上摘抄下来,就更毫无意义了。我们再让学生写作时,也是头疼不已。并且现在是“文化速食”的时代,几乎每个家庭里面都有手机,通过手机读一些速食文学,人人都盯着电脑屏幕看,肯定学生潜移默化中,让人读一些没有厚度的东西,写出的作文文化内涵,情感底蕴就比较少,所以,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很难有大的突破。作文水平日渐淡出大众的视线也是情有可原。
本章小结
初中语文课堂写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所面临的不仅是学生的课堂写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的课堂写作也需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和教师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阅读,并且以读促写,使这种写作课上有实效。
第一节 初中学生课堂写作的现状
在我们的作文课堂上,学生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表现为对作文很感兴趣,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第二类是因为某些方面的需求,有消极被动的写作欲望。第三类是完全不想写作文,对作文有对抗回避的态度。
一、学生主动写作的热情低。
一半多的学生认为写作很少能自有发挥自己的内心感受,认为写大小作文、写周记之类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就像完成家庭作业,所以东拼西揍,让人很难有快乐感,幸福感。
二、课外阅读量少,家庭教育没有系统地跟上。
特别是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配套也跟不上,即便是是、自己想上书店、图书馆购买、阅读自己想阅读的书也是非常不方便 。学生感知世界、了解世界、描绘世界时的素材太少,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为“无水之源”,无法写出自己很多的东西。因而惧怕写作。
三、学生本身写作兴趣不高、主观思维受限。
在写作课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写作模式,并且容易受限。并且作文题目陈旧,学生有时写起来更难有新的发现,这样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少,逐渐地我们学生的写作志趣就没有了。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写作的现状
在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知道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如一盏指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的写作大多具有随意性。
大多数老师上作文课前并没有好好地研读而是趁兴而作文,大手一挥,学生就开始作文了。并且学生写完作文后,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欠缺具体的指导,所以在训练学生时,以致学生的写作高度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课堂写作教学的时间难以保证。
教学体制内的作文教学难以得到很大提高,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唯分数论的时代,很多的教学任务压在教师身上,而作文从写作文前的搜集素材,到写作文时需要时间,再到批改修订时的时间,这一个过程下来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作文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老师们总觉得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成效甚微,所以没有很多的耐心来进行作文训练。
三、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很难坚持。
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量的达标上都很难有让人满意的效果。在教学指导中,教师的写作指导思维也发散不出去,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很难发散出去。并且由于生活条件的落后,很多农村教师都没能很好地在这创设的情境中去体味,更不用说把自己的情感体味迁移到学生身上。但是我们知道写作课中情景迁移有多重要。而教师在这种情境迁移的桥梁作用也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堂写作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一)学生缺乏有效阅读。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其实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理解,可谓是条丝缕析,从重点字词的讲解到整体感知课文再到重点语段的分析理解。并且课前我们也做了大量的预习,可是怎样才能阅读出实效呢?怎样才能把写作精华之处也能品味出来的确是需要我们下大力的。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练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尤其是那些含义丰富、隽永贴切而又富有表现张力的点睛之笔,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推敲体会”。并且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学会不仅读懂读者所能理解作者的表达内容,我們也要转换个角度,把自己这个读者转化成作者,认识到作者怎样写,如何写出这篇文章呢?既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让学生能做到这种游刃有余的阅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成就一篇篇学生的佳作。
(二)生活经历太少,写作兴趣不高,不善于思考。
学生们基本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特别是农村初中如果家离学校比较远,还可能选择寄宿制,这样,学生的视野就被局促在了校园这一片四角的天空中,广阔的大自然。春雨润物的亲情、五光十色的社会人物对于学生就如同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想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能好好地进行体验,缺乏一种刺激写作的兴趣点,没有切入点,学生就很难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柔软的心。”生活阅历浅,学生思考又少。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花一世界,学生从小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所以不能深入地去了解世界,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
二、教师本身原因
(一)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过弱。
在从事作文教学时,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教学案设计,而是漫无目的,毫无系统性而言。并且教师的阅读量跟不上,自己的语言表达欠缺,落实到书面上就更不可能有锦绣文章而出。并且有时候,我们教师自己真正自己写的就少之又少了。很多是自己大体浏览学生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把优秀的范文拿出来展示,可是我们教师的习作却是少之又少,天长地久,学生也不可能去认为老是有什么文章要做了。可是我们教师与同学之间的这种情感共鸣就没有了,有效的教学信息的传递也切断了。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书面上,所以加强教师写作指导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社会环境原因
如今的二十一世纪,电子信息时代飞速发展,更不用提手机的多功能作用。我们的作文如果让学生课下写,大部分学生会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然后进行粘贴复制改写,所以本来我们学生的文章就66较千人一面了,缺少自己的观察力,缺乏自己独特的感情体验。学生从互联网上摘抄下来,就更毫无意义了。我们再让学生写作时,也是头疼不已。并且现在是“文化速食”的时代,几乎每个家庭里面都有手机,通过手机读一些速食文学,人人都盯着电脑屏幕看,肯定学生潜移默化中,让人读一些没有厚度的东西,写出的作文文化内涵,情感底蕴就比较少,所以,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很难有大的突破。作文水平日渐淡出大众的视线也是情有可原。
本章小结
初中语文课堂写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所面临的不仅是学生的课堂写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的课堂写作也需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和教师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阅读,并且以读促写,使这种写作课上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