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思想品德;美育;教材;榜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114—0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我们共同思索。
一、注重渗透美育,提高学生认识
道德情感是建立在道德认识上的情感,因此以美明德,净化道德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实施美育,就是使人在美的追求中,明确善恶,振奋精神,使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归心向善,而思想品德课解决的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善”的要求。如,执法如山的包拯、大义凛然的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惊天动地的行为美楷模。这些内容的切入,能够使学生豁然开朗,明白讲文明讲秩序只是行为美的一种,还有更深刻的行为美。所以用美明德,正如以理“识道”,能够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智明”才能保证“行无过”。
二、活用教材内容,增强感恩意识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标本。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爱的思想和行动。例如,在“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中,笔者注重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活动设计,达到通过教材承载和传达“感受、理解、体验、践行”的价值目标。在课堂上,笔者不是一味地去分析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道德灌输,而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自说、自画、自演家人的爱,以小组为单位,向同组成员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后又请学生围绕 “家里人对你这么好,你该为家人做些什么”这个话题发言,使学生更了解、关心自己的家人,有报答家人的思想和行动。
三、运用电教媒体,号召学习榜样
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所以教师应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教《焦裕禄一心为人民》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焦裕禄》万民泣送书记的场面,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着不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些都深深打动着学生,一个清廉爱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起学生的敬仰和学习之情。
四、参与实际活动,提高德育水平
德育不应该理性化、教条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尽量生活化、活动化。教师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得到情感熏陶,得到品德提高,使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地培养。例如,在“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明白组织合作的条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喜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体验与探究活动过程,让学生用易拉罐搭塔,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共同合作搭塔,在规定时间内请各组交上自己的作品,全班一起评价、欣赏。由于学生在开始时没有进行小组协商,也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所以各组成果大多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找出不成功的关键,启发学生要相互配合。再次开展体验活动时,很多小组都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而且明白团结与合作是很重要的,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只要创新教学方法,心怀一颗爱心,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一定能提高。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114—0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我们共同思索。
一、注重渗透美育,提高学生认识
道德情感是建立在道德认识上的情感,因此以美明德,净化道德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实施美育,就是使人在美的追求中,明确善恶,振奋精神,使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归心向善,而思想品德课解决的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善”的要求。如,执法如山的包拯、大义凛然的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惊天动地的行为美楷模。这些内容的切入,能够使学生豁然开朗,明白讲文明讲秩序只是行为美的一种,还有更深刻的行为美。所以用美明德,正如以理“识道”,能够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智明”才能保证“行无过”。
二、活用教材内容,增强感恩意识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标本。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爱的思想和行动。例如,在“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中,笔者注重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活动设计,达到通过教材承载和传达“感受、理解、体验、践行”的价值目标。在课堂上,笔者不是一味地去分析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道德灌输,而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自说、自画、自演家人的爱,以小组为单位,向同组成员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后又请学生围绕 “家里人对你这么好,你该为家人做些什么”这个话题发言,使学生更了解、关心自己的家人,有报答家人的思想和行动。
三、运用电教媒体,号召学习榜样
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所以教师应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教《焦裕禄一心为人民》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焦裕禄》万民泣送书记的场面,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着不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些都深深打动着学生,一个清廉爱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起学生的敬仰和学习之情。
四、参与实际活动,提高德育水平
德育不应该理性化、教条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尽量生活化、活动化。教师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得到情感熏陶,得到品德提高,使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地培养。例如,在“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明白组织合作的条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喜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体验与探究活动过程,让学生用易拉罐搭塔,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共同合作搭塔,在规定时间内请各组交上自己的作品,全班一起评价、欣赏。由于学生在开始时没有进行小组协商,也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所以各组成果大多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找出不成功的关键,启发学生要相互配合。再次开展体验活动时,很多小组都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而且明白团结与合作是很重要的,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只要创新教学方法,心怀一颗爱心,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一定能提高。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