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将精力投入到知识、技能领域更利于其发展,从而忽略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出现下降趋势,这也意味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分析,探究其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众多接触社会、接触工作的机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浑身都充满干劲,渴望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本身具有终身性特点,合理进行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体魄更加强健,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同时体育运动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运动对学习和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上的需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1.1 缺乏教学创新理念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没有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促使我国教育部门缺乏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管控力度。在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例如篮球,这是高校体育必修项目之一,将运球、上篮、投篮等动作列为考试标准。体育教师上课期间通常是教学生怎样应对考试,从而忽略了对篮球历史、篮球文化、篮球结构等知识的重要性,受体育考试的影响,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甚至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抗拒。
1.2 思想观念缺失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学生思想观念缺失和教师思想观念缺失。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有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大学体育的重要性,其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未能体现出良好的约束能力,“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教好大学体育就是将体育动作传授给学生,锻炼就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这种思想是无法将学生的运动天赋挖掘出来的。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挂科率远低于其它学科,这并不是说明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高,而是说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体育考试的认识程度不够高。学生方面,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还局限于小学、中学阶段,认为体育课是休息、玩耍的时间,这也是导致大学体育课逃课率、请假率高居不下的原因。
1.3 教师队伍水平不一
虽然近几年高校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说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呈现不平整现象,主要是因为其学历水平差距大、专业水平差距大。例如,在岗十年的高校体育教师,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这类教师普遍缺乏创新性,教学只采用较传统的方式。而新入职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由于其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手段过于生涩,也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2 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法分析
2.1 激发学生兴趣
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生本”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理念同样适合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在“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在教授学生体育动作、体育运动之前,可以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例如羽毛球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羽毛球的起源、羽毛球发展史以及羽毛球发展现状,通过向学生讲述我国羽毛球运动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给予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动力。
2.2 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运动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校之所以会开设大学体育科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运动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为了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高校要密切观察、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做出教学调整,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
2.3 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甚至有些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和体育教师进行过沟通。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学并非单向性交流,教师与学生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同时,密切的沟通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所需,有针对性设计体育教学内容。鉴于大学体育课时短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搭建师生间沟通桥梁。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能力,不过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本”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实早已经被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当中,不过普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在原有的“生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众多接触社会、接触工作的机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浑身都充满干劲,渴望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本身具有终身性特点,合理进行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体魄更加强健,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同时体育运动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运动对学习和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上的需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1.1 缺乏教学创新理念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没有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促使我国教育部门缺乏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管控力度。在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例如篮球,这是高校体育必修项目之一,将运球、上篮、投篮等动作列为考试标准。体育教师上课期间通常是教学生怎样应对考试,从而忽略了对篮球历史、篮球文化、篮球结构等知识的重要性,受体育考试的影响,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甚至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抗拒。
1.2 思想观念缺失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学生思想观念缺失和教师思想观念缺失。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有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大学体育的重要性,其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未能体现出良好的约束能力,“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教好大学体育就是将体育动作传授给学生,锻炼就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这种思想是无法将学生的运动天赋挖掘出来的。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挂科率远低于其它学科,这并不是说明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高,而是说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体育考试的认识程度不够高。学生方面,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还局限于小学、中学阶段,认为体育课是休息、玩耍的时间,这也是导致大学体育课逃课率、请假率高居不下的原因。
1.3 教师队伍水平不一
虽然近几年高校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说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呈现不平整现象,主要是因为其学历水平差距大、专业水平差距大。例如,在岗十年的高校体育教师,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这类教师普遍缺乏创新性,教学只采用较传统的方式。而新入职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由于其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手段过于生涩,也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2 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法分析
2.1 激发学生兴趣
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生本”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理念同样适合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在“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在教授学生体育动作、体育运动之前,可以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例如羽毛球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羽毛球的起源、羽毛球发展史以及羽毛球发展现状,通过向学生讲述我国羽毛球运动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给予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动力。
2.2 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运动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校之所以会开设大学体育科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运动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为了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高校要密切观察、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做出教学调整,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
2.3 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甚至有些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和体育教师进行过沟通。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学并非单向性交流,教师与学生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同时,密切的沟通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所需,有针对性设计体育教学内容。鉴于大学体育课时短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搭建师生间沟通桥梁。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能力,不过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本”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实早已经被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当中,不过普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在原有的“生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