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中高段教学中工具性的体现与运用的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问题的提出。目前,我校英语课堂中高段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两点现象:1、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还局限于教材所传递的信息,知识拓展不到位;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切实体现英语学科工具性特点的课堂还不多。2、课堂教学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出现了问题:1、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缺少主动参与运用语言的积极性。2、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理解不全面,对于所学词句只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不能充分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忽略了语言的工具性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 立足我校小学英语中高段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经过我课题组全体教师的交流与探讨最终确定研究课题为:《小学英语中高段教学中工具性的体现与运用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课前研究:教材把握灵活化。把教材想活、备活、用活。
  2、课中研究:(1)语言运用生活化。(2)教学模式活动化。
  3、课后研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英语活动再次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语言、真实感受语言的平台。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2、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并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方法与策略
  (一)理论学习研究法:(二)行动研究法:(三)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步骤与进程
  (一)准备阶段
  1、做好课题的选题及申报论证工作,做好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建立研究组织。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树立教材为学生服务的意识。3、组织课题开题,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意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
  (二)实施阶段
  全面实施方案,深入探索研究。我们首先确立了课题的研究起点在课前,把对教材的活化研究,以备课为突破口,对备课形式做了一次改革,我们组内每位成员在备课上达成了一个共识: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的处理,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综合优化。具体内容为5个字:趣、新、活、宽、实。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内容有趣、富有新意。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整合:模块中各单元之间的知识整合,各模块之间的整合,各册各年级教材的整合,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的整合,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变宽变活了。设计并开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教材内容实实在在的立起来。《新标准英语》教材内容量大,词汇多,知识点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语言贫乏机械的现象。为促进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必须经常性地对旧知进行复习,将旧知与新知进行有效的整合。1、从教材体系本身出发,发现教材中不易重复出现的内容进行复现。2、从新授的内容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适时复现。3、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行复现。4、结合模块的专题作业进行复现。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师们意识到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看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兴趣。
  (二)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学生的语用能力有了提高与进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结构,开展形式多样与生活紧密相结合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语言、感受语言的真实性与工具性。
  (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这得益于教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改变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小组参与、讨论、实践和合作,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通过一阶段的实验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课题组的各位教师以自己的切身教学体会积极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
  六、实验课题展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儿童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在众多的语言环境中“缺乏语言环境,令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学过新知后却无用武之地1、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丰富,但理论功底较薄弱。我们的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只停留在实践层面,深度不够。2、教师的课堂实践面临新的挑战。3、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必须适应于教材,优于教材。4、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虽然丰富,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5、教师教学负担较重,投入课题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教学是一项遗憾的艺术。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但可以有十全十美的梦想,梦想教学上的和谐、完美、与超脱,纵然今天难以实现,总有明天……。请相信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认真学习和探索、实践与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在新课程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风采,再创我们的辉煌!
其他文献
2013年本人作为江西省首批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示范性国培-2013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在项目课程的反复学习和尝试实践的过程中,对教师反思性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在教师成长理论中,提出教师成长
期刊
〔摘 要〕目前,由于各级行政部门加大了教育信息的宣传力度,各学校的普通教师既要上课,还要肩负起向上级新闻媒体报送本单位开展的活动新闻,这对基层学校的普通老师来说,是个挺棘手的问题。本文作者就基层学校普通老师在新闻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让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受益。  〔关键词〕基层教师 新闻写作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一、作存在的问题  (一)把新闻写成了记叙文。
期刊
小学生写好字,能规范学生争取掌握字的笔画笔顺,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得到传承。有利于学生在考试或平时的作业中更能清楚的让教师批阅。写好字能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观察力。同时,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个人向别人展示自己才华的脸面。写好字能培养学生心身健康发展。  去年学校安排我上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写字课,一开始,我想:写字课应该是最简单的课了,每天让学生写字,自己课后简单批阅一下就行,可几节课后,学生觉得
期刊
有人说“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在生活中的想象力,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是新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弘扬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对学生进行“三个文明”建设等基本常识教育;另一方面要承担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德育任务。由于学科本身的性质,教材更新快,理论性强,抽象的东西多,思想政治课往往给学生以“假、大、空”的感觉,影响了学习的信念和情绪。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应用,将弥补以上缺陷。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任务型的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学生能做某事,而不是老师教了某事。这样的改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改变,就使得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传承文化教育,为学生提供实
期刊
夸美纽斯指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少教”和学生“多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进入初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增多,学习负担加重,据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从作文教学来讲,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正呈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各种流派层出不穷。但与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研究相比,对作文评价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作文评价形式比较单一。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评价往往凭自己的心意乱写一通,应付了事。没有从文章的字、词、句、篇等方面综合评价,有的写得空洞、抽象,学生看了
期刊
自从教以来我时常想,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该在数学课上给孩子们教什么?如何教?在这个假期我带着这些疑问参加了教研中心组织的赴江苏为期十天的学习。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也很深。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纹丝不动。在培训中,能够得以聆听众多专家,倾听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能够观摩那里教师的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
期刊
语言是浩渺的海洋,其内容涵盖了主观与客观世界,其表达出神入化千姿百态。在这纷繁复杂中,可以称为提纲挈领的方法的,就是语法和修辞了。然而,近几年来,在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口号下,在“双基教学”日益淡出的时候,中考中语法修辞试题几乎无立锥之地了;而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语法修辞教学已微乎其微了。  其实,这是矫枉过正。在语文教学的确实曾出现过语法修辞半壁江山概念术语满天飞,而忽视理解和运用语言实际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