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
支持方: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
目前国学教育非常火热,从四点现象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政府在推动,如国家博物馆就在天安门边树立儒学大师孔子的雕像;二是国内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院,开办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教育;三是社会也在普及,许多人都在读国学的启蒙和经典著作;四是媒体也在宣传,中央电视台的热门栏目也在讲国学的基本知识。
国学热确实有其时代需求。中国经济崛起,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过去曾经抛弃了很多老祖宗的东西,现在看来,很多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是很好的,甚至比西方社会的东西还要好。这让很多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另外,当前社会经济层面上的追求太多,精神层面的追求确实很少,我们需要国学来弥补。寻找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支持是一种精神寻根的需求。
但是,中国现代化就要搞现代教育,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值得警惕。国学不能过热,一热就会膨胀,就会发炎,就会产生病态。
目前这股国学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人们没有区分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的精华和糟粕。国学确实存在很伟大的思想,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也有许多错误的知识和观点。
首先是“反科学”,国学中的很多知识是违背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这是因为国学的知识都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和现代科学技术相比,许多知识缺少现代实证科学的检验。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亲有疾 药先尝”,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其次是“反民主”,现在推崇的国学是以儒学为主,而儒学主要讲究的是孝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孝道治天下。孝道是很好的,但不能破坏正义,不能违背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实际上,农业经济时代的孝道都可以用现代途径来实现,如办好养老院,让社会承担养老责任,而不是将养老矛盾推向家庭。现代社会作为法治社会在根本上是依法治国。
什么样的国学应该提倡?标准就是看传统国学是否和这个时代的潮流相吻合。比如民主和科学是基本标准,非民主非科学的不能要。不能不加选择地用《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这些文本来教育孩子,应该由政府出面,如教育部负责编著适合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的国学读本。
同时,也不要狭隘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而是应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选取那些仍然有现代价值的思想供人品读。除了哲学、宗教层面外,文学层面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都应该有所涉猎。(引自http://news.163.com/11/0302/01/6U3RR44400014AED.html)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要正确看待国学与国学教育
首先,像《三字经》、《弟子规》能否代表国学?即使能够代表国学,但是当我们让孩子把它们当做经典去阅读甚至背诵的时候,如何对待其中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蕴及说辞呢?相信所有阅读、背诵过《弟子规》、《三字经》的人都知道,其中当然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道理,比如鼓励孩子一心向学等等。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充斥着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思想,比如《三字经》中宣扬的三纲五常,比如《弟子规》中倡导孩子应一切听命于父母、不越雷池半步等,这些都与现当代儿童教育中尊重天性、提倡民主的宗旨相背离。那么,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谁来引导?谁来阐释?在此,我也想顺便说一句,这其中的问题,绝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能涵盖的。有些时候,古代认为的“精华”和当代认为的“糟粕”实在是很难分得清楚彼此的。
其次,我特别想分辨一个事实,那就是:学校或家长让“孩子们”去读、去背《三字经》和《弟子规》,而这里的“孩子们”究竟是“多大岁数”?从我现在能够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要求读、背以《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代表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几乎都是中小学。以此推断,最大不过17~18岁,而最小竟然是2、3岁(我在“绍兴网”上看到了有关嵊州市五爱幼儿园“亲亲贝贝诵经俱乐部”里3岁幼儿背诵《三字经》的报道。除此之外,我猜想,再小也应该不会小于2岁了)。如此一来,人们所说的“孩子们”应该是指2、3岁到17、18岁的孩子。若这样的判断不错,那他们又可以笼而统之地再一分为三,一是2、3岁到6岁,即幼儿园阶段;二是6岁到12岁,即小学阶段;三是12岁到18岁,即中学阶段。如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还能“阅读”《三字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除了跟着大人或者家长或者电子设备用口耳相传的方法去“背诵”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办法了,更不要提幼儿园的幼童了。
我认为,从当代教育理念出发,如果让中学生去背诵一些文章,可以理解,也说得过去,有时候也有必要;但如果非要逼迫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去背诵大段的文章,而这些文章连大、中学生都要借助老师的讲解才有可能读懂(甚至也才似懂非懂)的话,那就不仅没有必要,也令人怀疑那些让孩子们如此这般背诵的人们的动机所在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当然很清楚“背诵”在当代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即便如此,我认为也有必要追问一句:为什么一定要背诵呢?如果回答是古人在学习这些经典的时候就是背诵的,那我愿意说,更多的原因倒可能是在那个时候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让人们去背诵和了解,比如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其他学说、更没有电脑游戏等等,所以“背诵”成了掌握知识的唯一手段。试想,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你有多少精力可以把多如牛毛的知识背诵得过来?如果有人说,这样的经典都朗朗上口容易记诵,那我倒是愿意说,那让孩子们去阅读不行吗?如果孩子们喜欢,也许他们会背下来也未可知。再说了,谁说只有背会了才算是掌握并运用了呢?如果有人说这是教育问题,不能让孩子们忘记了国学,而应该让他们继承下去。对此说法,我能体味言说者的焦虑感,但我也认为,这实在是多虑了。如果它们真是国粹,退一万步说,即便形式不存在了,那它们的精华也会在民族文化中有所体现。况且现在有电脑,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我的观点是:像《三字经》这样的国学经典可以放在大学中让人们去学习和研究;让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去学习和了解一下也无妨。我甚至建议,可以出些阐释本甚至是简写本帮助中学生去学着了解一点古代文化,也不失为好的办法。但是,应该尽量避免让小学生去接触这些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深奥的”经典之作。因为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并爱上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幼儿园的孩子们,若是有人非要让他们去背诵国学经典,无论大人和家长的说辞多么漂亮、动机多么高尚,无论这些经典多么朗朗上口,无论孩子们能把它们背诵得多么流利,除了“残忍”,我就想不到别的词汇了。
网友“挥军万里”:全新的国学不能抱残守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理念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实践过了,最后还是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当然,不是说不提倡国学,我们应建立的是新国学,是全新的国学,而不是抱残守缺。军事归于政治,政治归于经济,经济归于文化,文化浸润力量之强大,时间之久远,不可忽视。如果文化不能使国家富强,人心思安,公民和睦,智慧腾达,则必不是新国学之基石。
质疑方:
诗人、文化批评家叶匡政:我不反对孩子读经诵经
彭富春把要求孩子读背《三字经》等称为“毒害青少年心灵”,显然过于偏激。事实是国学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始,雷声大,雨点小。(引自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3/03/4942070_0.shtml)
网友“贾陆英”:国学经典进课堂是大势所趋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其一,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群众性活动正在向中、小学校和城乡广大群众普及、深入,这是“虚火”吗?不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持续升温,经典诵读活动如火如荼。这里既没有铺天盖地的动员,也没有一层接一层的强迫命令,完全是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的选择。这只能说明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在内的国学经典依然活在国人心中。我们只有顺应民意、顺势而为、积极引导才能促进群众性经典诵读活动的健康发展。挥舞大棒打压或简单地说“不”只能脱离群众。
其二,读《三字经》、《弟子规》与提倡科学、民主是绝对对立、水火不相容的吗?不是。毋庸讳言,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缺乏科学、民主精神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以“仁”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是人生哲学。近代以来中外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和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民主精神是可以融合,而且是必须融合的。正如香港代表曹宏威先生所说:“《三字经》不错,简约有用”,“宜幼时念”。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过四年人生哲学必修课教育,如今仍认为它不浪费时间,对人生有用。曹先生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化学博士,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在他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融合。那种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应该抛弃了。
其三,读《三字经》、《弟子规》是“毒害青少年心灵”吗?不是。国学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我认为,由广大群众推动起来的国学热,其主流也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发展的。在这个问题上,也应该“相信群众”。要相信群众的觉悟程度,相信群众的辨别能力。当然也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其四,中华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基因,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台湾中、小学语文课中,国学经典约占70%左右。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如果我们不能抓紧推动国学经典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就将在这方面失去发言权。(引自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35551-do-blog-id-311033.html)
网友“白平”:国学读本要由历史来筛选
对于彭富春的这些议论,笔者感到不能接受,提出下列一些质疑:
1.说《三字经》、《弟子规》在“毒害青少年心灵”,根据是什么?这些文献中的哪些语句不合适?“亲有疾 药先尝”,是说给父母吃药时要先尝尝凉热,务使温度适宜。任何中药汤剂,“尝”一下是不会对人的身体构成损害的,这就是医学常识,怎么就“违背医学常识”了?如果认为古书原文在思想方面有陈旧或错误,在注解中说清楚就行了,何必要删节或禁绝?
2.历史文献中确实存在有神论思想的内容,但都一目了然,现代人很容易辨别。利用有神论思想牟利者,不借国学也能行其诈。现在真正推广国学者,并不推广其有神论思想,这是事实。“假国学之名宣传封建迷信”者或许有之,但却并非“国学热”中人。
3.在当前,国学其实只是被社会提了出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热”,其“过热”之说更无从谈起,根本没有人主张“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真正的事实是: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国学根本就不会热起来。
4.“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这一思想是政治思想,和“避免生态的进一步破坏”一点关系也没有。儒家倒是主张不破坏生态的,例如孟子说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
5.国学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凡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知识,均在国学范畴,有谁“狭隘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了呢?
6.要根据政府的标准,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净化”取舍。像配中药一样给国民配出“国学读本”,这一主张是霸道的,更是愚蠢的。自古以来,国民学习所接受的基本国学材料,历史早就做出了筛选,哪还用现在的教育部费心?(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e695cf0100qisq.html)
本刊特约评论
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徐勇:勿妄论国学教育是非
任何东西过热,都会发炎,都会产生病态,不止是国学。但什么是冷,什么是热,特别是怎样算过热,不同的人显然会有不一样的标准。天安门边树立起了孔子的雕像、国内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院、社会上很多人在读国学经典、媒体在讲国学基本知识都是实情,这些即便能说明国学热,也并不能说明国学过热。天安门广场东面的孔子塑像前不久又被迁移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学热已经降温、正好适度了呢?
“国学热确实有其时代需求。”这是一句很中肯的话。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持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人们将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账,算到了国学的身上。“五四”以来的很多人,因此决绝地用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挖掉了自己的“心”。当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焕发活力、GDP跃居世界第二时,我们意识到以前的“破四旧”、批孔子委实过于鲁莽,从而向自己的传统致以“温情和敬意”,希图兴灭继绝、接续传统,也就是应有之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读经活动,虽然有政府部门的号召,社会贤达的推动,专家学者的倡导,但主要是家长和民间自发的活动。广大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国学,将自己的孩子送进私塾,则是对现今根深蒂固的功利教育、应试教育弊端的讽刺和嘲弄,是不满现行教育体制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家长们的自助和自救,是将教育引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和尝试。
不错,现代化就要搞现代教育,但中国的现代教育并不是、也不能全盘移植西方,而是要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质言之,国学教育应该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中国教育有必要接纳国学教育。这二者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存在同一个体制即现代教育体制之内。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在传统文化“花果飘零”尚未改观之际,没有谁会愚蠢到企图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相反,借现代教育之名排斥国学教育的想法和做法,倒是真值得人们警惕。
在当今国学热中,存在着学什么、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的争论,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诸多误区和偏失。但要分清“国学的精华和糟粕”,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因为精华和糟粕从来不是截然二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一个人眼中的精华,在另一个人眼中就是糟粕;一个人眼中今天的精华,明天有可能会变为糟粕;从一个侧面看是精华,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是糟粕。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价值整体,即便能分清精华和糟粕,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相须为用的。取其精华,糟粕随之,去其糟粕,精华亦不存。如果一定要做选择,那也是取其精华,存其糟粕。
即便国学中的很多知识是违背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这也不能成为轻忽和荡涤国学的理由。相反,国学中哪些内容违背了一般真理,哪些内容与现代科学常识相背反,这或许正是国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把科学的功能无限放大,以它作为裁量人类全部生活的唯一尺度,什么东西都要放在它的天平上称量,甚至放任它浸蚀宗教、艺术等的疆界,就会使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科学走向它自己的反面,沦为“科学邪教”。至于将“亲有疾 药先尝”理解为是“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用作国学是反科学的佐证;将孝道与破坏正义、违背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勾连,说什么“办好养老院,让社会承担养老责任,而不是将养老矛盾推向家庭”等等不着边际的话,进而将国学扣上一顶“反民主”的帽子,就更是莫名其妙的言不及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经历国学教育的起码训练、甚至不曾诵读国学经典,没有亲身感受国学教育那隐性而不是显性、长期而不是短时的功效,妄论国学的是非,就只能是隔靴搔痒。没有基本的国学底蕴、也毫不了解现今国学教育的实情,以偏激的虚无主义对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将我们现今社会的种种乱象和弊端诿诸古人,不遗余力地诋毁传统、非议国学教育,开口即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
支持方: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
目前国学教育非常火热,从四点现象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政府在推动,如国家博物馆就在天安门边树立儒学大师孔子的雕像;二是国内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院,开办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教育;三是社会也在普及,许多人都在读国学的启蒙和经典著作;四是媒体也在宣传,中央电视台的热门栏目也在讲国学的基本知识。
国学热确实有其时代需求。中国经济崛起,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过去曾经抛弃了很多老祖宗的东西,现在看来,很多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是很好的,甚至比西方社会的东西还要好。这让很多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另外,当前社会经济层面上的追求太多,精神层面的追求确实很少,我们需要国学来弥补。寻找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支持是一种精神寻根的需求。
但是,中国现代化就要搞现代教育,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值得警惕。国学不能过热,一热就会膨胀,就会发炎,就会产生病态。
目前这股国学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人们没有区分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的精华和糟粕。国学确实存在很伟大的思想,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也有许多错误的知识和观点。
首先是“反科学”,国学中的很多知识是违背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这是因为国学的知识都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和现代科学技术相比,许多知识缺少现代实证科学的检验。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亲有疾 药先尝”,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其次是“反民主”,现在推崇的国学是以儒学为主,而儒学主要讲究的是孝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孝道治天下。孝道是很好的,但不能破坏正义,不能违背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实际上,农业经济时代的孝道都可以用现代途径来实现,如办好养老院,让社会承担养老责任,而不是将养老矛盾推向家庭。现代社会作为法治社会在根本上是依法治国。
什么样的国学应该提倡?标准就是看传统国学是否和这个时代的潮流相吻合。比如民主和科学是基本标准,非民主非科学的不能要。不能不加选择地用《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这些文本来教育孩子,应该由政府出面,如教育部负责编著适合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的国学读本。
同时,也不要狭隘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而是应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选取那些仍然有现代价值的思想供人品读。除了哲学、宗教层面外,文学层面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都应该有所涉猎。(引自http://news.163.com/11/0302/01/6U3RR44400014AED.html)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要正确看待国学与国学教育
首先,像《三字经》、《弟子规》能否代表国学?即使能够代表国学,但是当我们让孩子把它们当做经典去阅读甚至背诵的时候,如何对待其中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蕴及说辞呢?相信所有阅读、背诵过《弟子规》、《三字经》的人都知道,其中当然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道理,比如鼓励孩子一心向学等等。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充斥着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思想,比如《三字经》中宣扬的三纲五常,比如《弟子规》中倡导孩子应一切听命于父母、不越雷池半步等,这些都与现当代儿童教育中尊重天性、提倡民主的宗旨相背离。那么,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谁来引导?谁来阐释?在此,我也想顺便说一句,这其中的问题,绝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能涵盖的。有些时候,古代认为的“精华”和当代认为的“糟粕”实在是很难分得清楚彼此的。
其次,我特别想分辨一个事实,那就是:学校或家长让“孩子们”去读、去背《三字经》和《弟子规》,而这里的“孩子们”究竟是“多大岁数”?从我现在能够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要求读、背以《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代表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几乎都是中小学。以此推断,最大不过17~18岁,而最小竟然是2、3岁(我在“绍兴网”上看到了有关嵊州市五爱幼儿园“亲亲贝贝诵经俱乐部”里3岁幼儿背诵《三字经》的报道。除此之外,我猜想,再小也应该不会小于2岁了)。如此一来,人们所说的“孩子们”应该是指2、3岁到17、18岁的孩子。若这样的判断不错,那他们又可以笼而统之地再一分为三,一是2、3岁到6岁,即幼儿园阶段;二是6岁到12岁,即小学阶段;三是12岁到18岁,即中学阶段。如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还能“阅读”《三字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除了跟着大人或者家长或者电子设备用口耳相传的方法去“背诵”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办法了,更不要提幼儿园的幼童了。
我认为,从当代教育理念出发,如果让中学生去背诵一些文章,可以理解,也说得过去,有时候也有必要;但如果非要逼迫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去背诵大段的文章,而这些文章连大、中学生都要借助老师的讲解才有可能读懂(甚至也才似懂非懂)的话,那就不仅没有必要,也令人怀疑那些让孩子们如此这般背诵的人们的动机所在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当然很清楚“背诵”在当代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即便如此,我认为也有必要追问一句:为什么一定要背诵呢?如果回答是古人在学习这些经典的时候就是背诵的,那我愿意说,更多的原因倒可能是在那个时候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让人们去背诵和了解,比如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其他学说、更没有电脑游戏等等,所以“背诵”成了掌握知识的唯一手段。试想,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你有多少精力可以把多如牛毛的知识背诵得过来?如果有人说,这样的经典都朗朗上口容易记诵,那我倒是愿意说,那让孩子们去阅读不行吗?如果孩子们喜欢,也许他们会背下来也未可知。再说了,谁说只有背会了才算是掌握并运用了呢?如果有人说这是教育问题,不能让孩子们忘记了国学,而应该让他们继承下去。对此说法,我能体味言说者的焦虑感,但我也认为,这实在是多虑了。如果它们真是国粹,退一万步说,即便形式不存在了,那它们的精华也会在民族文化中有所体现。况且现在有电脑,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我的观点是:像《三字经》这样的国学经典可以放在大学中让人们去学习和研究;让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去学习和了解一下也无妨。我甚至建议,可以出些阐释本甚至是简写本帮助中学生去学着了解一点古代文化,也不失为好的办法。但是,应该尽量避免让小学生去接触这些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深奥的”经典之作。因为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并爱上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幼儿园的孩子们,若是有人非要让他们去背诵国学经典,无论大人和家长的说辞多么漂亮、动机多么高尚,无论这些经典多么朗朗上口,无论孩子们能把它们背诵得多么流利,除了“残忍”,我就想不到别的词汇了。
网友“挥军万里”:全新的国学不能抱残守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理念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实践过了,最后还是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当然,不是说不提倡国学,我们应建立的是新国学,是全新的国学,而不是抱残守缺。军事归于政治,政治归于经济,经济归于文化,文化浸润力量之强大,时间之久远,不可忽视。如果文化不能使国家富强,人心思安,公民和睦,智慧腾达,则必不是新国学之基石。
质疑方:
诗人、文化批评家叶匡政:我不反对孩子读经诵经
彭富春把要求孩子读背《三字经》等称为“毒害青少年心灵”,显然过于偏激。事实是国学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始,雷声大,雨点小。(引自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3/03/4942070_0.shtml)
网友“贾陆英”:国学经典进课堂是大势所趋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其一,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群众性活动正在向中、小学校和城乡广大群众普及、深入,这是“虚火”吗?不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持续升温,经典诵读活动如火如荼。这里既没有铺天盖地的动员,也没有一层接一层的强迫命令,完全是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的选择。这只能说明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在内的国学经典依然活在国人心中。我们只有顺应民意、顺势而为、积极引导才能促进群众性经典诵读活动的健康发展。挥舞大棒打压或简单地说“不”只能脱离群众。
其二,读《三字经》、《弟子规》与提倡科学、民主是绝对对立、水火不相容的吗?不是。毋庸讳言,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缺乏科学、民主精神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以“仁”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是人生哲学。近代以来中外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和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民主精神是可以融合,而且是必须融合的。正如香港代表曹宏威先生所说:“《三字经》不错,简约有用”,“宜幼时念”。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过四年人生哲学必修课教育,如今仍认为它不浪费时间,对人生有用。曹先生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化学博士,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在他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融合。那种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应该抛弃了。
其三,读《三字经》、《弟子规》是“毒害青少年心灵”吗?不是。国学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我认为,由广大群众推动起来的国学热,其主流也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发展的。在这个问题上,也应该“相信群众”。要相信群众的觉悟程度,相信群众的辨别能力。当然也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其四,中华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基因,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台湾中、小学语文课中,国学经典约占70%左右。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如果我们不能抓紧推动国学经典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就将在这方面失去发言权。(引自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35551-do-blog-id-311033.html)
网友“白平”:国学读本要由历史来筛选
对于彭富春的这些议论,笔者感到不能接受,提出下列一些质疑:
1.说《三字经》、《弟子规》在“毒害青少年心灵”,根据是什么?这些文献中的哪些语句不合适?“亲有疾 药先尝”,是说给父母吃药时要先尝尝凉热,务使温度适宜。任何中药汤剂,“尝”一下是不会对人的身体构成损害的,这就是医学常识,怎么就“违背医学常识”了?如果认为古书原文在思想方面有陈旧或错误,在注解中说清楚就行了,何必要删节或禁绝?
2.历史文献中确实存在有神论思想的内容,但都一目了然,现代人很容易辨别。利用有神论思想牟利者,不借国学也能行其诈。现在真正推广国学者,并不推广其有神论思想,这是事实。“假国学之名宣传封建迷信”者或许有之,但却并非“国学热”中人。
3.在当前,国学其实只是被社会提了出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热”,其“过热”之说更无从谈起,根本没有人主张“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真正的事实是: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国学根本就不会热起来。
4.“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这一思想是政治思想,和“避免生态的进一步破坏”一点关系也没有。儒家倒是主张不破坏生态的,例如孟子说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
5.国学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凡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知识,均在国学范畴,有谁“狭隘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了呢?
6.要根据政府的标准,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净化”取舍。像配中药一样给国民配出“国学读本”,这一主张是霸道的,更是愚蠢的。自古以来,国民学习所接受的基本国学材料,历史早就做出了筛选,哪还用现在的教育部费心?(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e695cf0100qisq.html)
本刊特约评论
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徐勇:勿妄论国学教育是非
任何东西过热,都会发炎,都会产生病态,不止是国学。但什么是冷,什么是热,特别是怎样算过热,不同的人显然会有不一样的标准。天安门边树立起了孔子的雕像、国内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院、社会上很多人在读国学经典、媒体在讲国学基本知识都是实情,这些即便能说明国学热,也并不能说明国学过热。天安门广场东面的孔子塑像前不久又被迁移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学热已经降温、正好适度了呢?
“国学热确实有其时代需求。”这是一句很中肯的话。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持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人们将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账,算到了国学的身上。“五四”以来的很多人,因此决绝地用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挖掉了自己的“心”。当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焕发活力、GDP跃居世界第二时,我们意识到以前的“破四旧”、批孔子委实过于鲁莽,从而向自己的传统致以“温情和敬意”,希图兴灭继绝、接续传统,也就是应有之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读经活动,虽然有政府部门的号召,社会贤达的推动,专家学者的倡导,但主要是家长和民间自发的活动。广大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国学,将自己的孩子送进私塾,则是对现今根深蒂固的功利教育、应试教育弊端的讽刺和嘲弄,是不满现行教育体制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家长们的自助和自救,是将教育引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和尝试。
不错,现代化就要搞现代教育,但中国的现代教育并不是、也不能全盘移植西方,而是要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质言之,国学教育应该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中国教育有必要接纳国学教育。这二者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存在同一个体制即现代教育体制之内。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在传统文化“花果飘零”尚未改观之际,没有谁会愚蠢到企图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相反,借现代教育之名排斥国学教育的想法和做法,倒是真值得人们警惕。
在当今国学热中,存在着学什么、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的争论,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诸多误区和偏失。但要分清“国学的精华和糟粕”,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因为精华和糟粕从来不是截然二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一个人眼中的精华,在另一个人眼中就是糟粕;一个人眼中今天的精华,明天有可能会变为糟粕;从一个侧面看是精华,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是糟粕。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价值整体,即便能分清精华和糟粕,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相须为用的。取其精华,糟粕随之,去其糟粕,精华亦不存。如果一定要做选择,那也是取其精华,存其糟粕。
即便国学中的很多知识是违背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这也不能成为轻忽和荡涤国学的理由。相反,国学中哪些内容违背了一般真理,哪些内容与现代科学常识相背反,这或许正是国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把科学的功能无限放大,以它作为裁量人类全部生活的唯一尺度,什么东西都要放在它的天平上称量,甚至放任它浸蚀宗教、艺术等的疆界,就会使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科学走向它自己的反面,沦为“科学邪教”。至于将“亲有疾 药先尝”理解为是“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用作国学是反科学的佐证;将孝道与破坏正义、违背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勾连,说什么“办好养老院,让社会承担养老责任,而不是将养老矛盾推向家庭”等等不着边际的话,进而将国学扣上一顶“反民主”的帽子,就更是莫名其妙的言不及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经历国学教育的起码训练、甚至不曾诵读国学经典,没有亲身感受国学教育那隐性而不是显性、长期而不是短时的功效,妄论国学的是非,就只能是隔靴搔痒。没有基本的国学底蕴、也毫不了解现今国学教育的实情,以偏激的虚无主义对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将我们现今社会的种种乱象和弊端诿诸古人,不遗余力地诋毁传统、非议国学教育,开口即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