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浅析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因为有节奏而动听,一堂课就像一出戏一段音乐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快慢、张弛、疏密不同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5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就会产生惰性,降低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造成课堂教学节奏失调或缺乏课堂教学节奏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造成课堂教学节奏失调或缺乏课堂教学节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原因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因素主要是由三方面问题造成的:
  1.教师在备课阶段只考虑教学目标不考虑教学手段;
  2.教师备课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脱节;
  3.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学内容(书本内容),不注重学生心理,也就是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每节课仍然把策划、编剧、导演、演员等集于一身,自己感到累,学生也不轻松。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迷惘,时而惊叹;时而兴致勃勃,时而惴惴不安,巧妙地把课堂气氛由平缓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转入平缓。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种活动方式。从教师方面讲,有讲述、讲解、板书、分析、提问、朗读等等;从学生方面讲,有听讲、思考、提问、讨论、回答、朗读、作业等等。课堂教学的安排,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以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情趣穿插的节奏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课堂中不断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措施:
  1.要“动”。通过问答、朗读、讨论、争辩等常规方法,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其保持求知兴趣状态。
  2.要“静”。听讲、思考、默读,要保持教学刺激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3.要“快”。在非难点处要快,不能拖沓,否则会使学生厌倦。
  4.要“慢”。在重点、难点之处要给学生充分的吸收消化时间,否则一味求快,学生跟不上,产生不了成功感,反倒增加学生不少心理负担,当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5.要“疏”。一节课的容量要适中,教学的知识点和训练点相接太紧,容易主次不分,学生也易疲劳,甚至产生腻烦心态。而知识点和训练点太少又调动不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同样会产生懈怠状态,影响教学效果。
  6.要“乐”。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妙趣横生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故事、情趣笑话、智力故事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寓教于乐。这一点对现在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
  再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语调是由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轻重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语速也对节奏起到了调解作用。甚至包括音调的抑扬顿挫也会改变课堂的节奏。紧张是它的大敌,自然大方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语速。上课时,教师要运用好这些因素,使自己的语言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从而用语言粘住学生。
  另外,“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用力于讲者一二,加工于习者八九”(引自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存学篇》),这就要求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思,把静态的知识化作清洌的甘泉,沁润到学生的心灵中,而这种静态美与流动美的有机结合,还能消除学生的单调感和倦怠感,使他们焕发激情与活力,也为他们构架一座座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立交桥。
  总之,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情趣穿插中找到合适的度,并且善于适时变化,抓住学生的特点,做到这一点,就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作者通联:河北邢台九中]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夹河子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的构成以及该系统的设备配备、功能、运行情况和特点。该系统设7个遥测站和1个中心站。遥测数据由前置机实时收集后,经前置机软件对数据
<正> 我院副主任中医师刘玉俊从医数十年,在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自拟麻桂芍药汤,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仅就笔者侍诊所见对本方的临床运用作一介绍的。 方药
针对商丘实验区水文地质特点,概述了地下水位预报模型的建立过程,并结合典型井点地下水位预报结果,经与实际资料对比,其结果满足地下水管理的有关要求.
通过对小理河流域1959年以来的降水、径流、泥沙、蒸发等水文要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降雨量呈逐年代减少的趋势,而径流量在20世纪60~80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的文字材料。  引用文字材料恰当,课堂锦上添花;引用材料不恰当,课堂弄巧成拙。课堂上文字材料的引用是一门艺术。引用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和操作。  一、导入环节中引用恰当文字材料,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和课题,使课堂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  比如教学郑愁予的《错误》,可以引用以下两则文字材料:  l.辛弃疾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