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要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我认为首先应使学生懂得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介绍,比如:石墨可以做石墨炸弹,破坏敌方跑道上的飞机、电子设备、发电厂的电网等,9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中,美国空军使用的石墨炸弹首次对南斯拉夫电网进行攻击,造成南全国70%的地区断电。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可以预防痢疾,铜、铝器用旧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复光泽;擦皮鞋时,滴上一滴醋,能使皮鞋光亮持久。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指导和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现象而广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加强实验教学力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偶尔发现的奇异的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作实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嘶嘶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三、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教师如果把教材内容设计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课堂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衡量问题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包括难易程度、思维容量大小、思维强度、刺激强度等。只有设计的问题具有足够思维量,坚持运用让学生“翘脚摘果子原则”,甚至“撑杆跳高摘果子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时,教师可设计问题:用一种试剂,即可把K2SO4,Na2S,Na2SO3,Na2CO3,Ba(NO3)2五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该试剂是,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经过分析,完全能够想到该试剂是H2SO4。这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加深理解和巩固了所学新知识,同时还复习了已学的相关内容,比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模仿课本例题写离子方程式的思维量大多了,真是一举多得。
当然,也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偏易,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学生将茫然而失去信心,降低求知的欲望。
四、引导学生合作,开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组织模式。因此,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小组成员是平等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自主学习所要求的。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例如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相近疑难个人无法解决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当学生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时;当学生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时,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快,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有所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未来社会又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原有的知识不足以应付未来社会,靠终生的学校教育既不可能,更无必要,靠得住的是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对接受学校教育的在校学生进行教育时,务必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是通过思考“悟”的,是通过活动“生产”的;务必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要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我认为首先应使学生懂得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介绍,比如:石墨可以做石墨炸弹,破坏敌方跑道上的飞机、电子设备、发电厂的电网等,9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中,美国空军使用的石墨炸弹首次对南斯拉夫电网进行攻击,造成南全国70%的地区断电。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可以预防痢疾,铜、铝器用旧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复光泽;擦皮鞋时,滴上一滴醋,能使皮鞋光亮持久。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指导和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现象而广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加强实验教学力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偶尔发现的奇异的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作实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嘶嘶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三、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教师如果把教材内容设计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课堂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衡量问题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包括难易程度、思维容量大小、思维强度、刺激强度等。只有设计的问题具有足够思维量,坚持运用让学生“翘脚摘果子原则”,甚至“撑杆跳高摘果子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时,教师可设计问题:用一种试剂,即可把K2SO4,Na2S,Na2SO3,Na2CO3,Ba(NO3)2五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该试剂是,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经过分析,完全能够想到该试剂是H2SO4。这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加深理解和巩固了所学新知识,同时还复习了已学的相关内容,比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模仿课本例题写离子方程式的思维量大多了,真是一举多得。
当然,也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偏易,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学生将茫然而失去信心,降低求知的欲望。
四、引导学生合作,开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组织模式。因此,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小组成员是平等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自主学习所要求的。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例如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相近疑难个人无法解决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当学生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时;当学生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时,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快,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有所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未来社会又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原有的知识不足以应付未来社会,靠终生的学校教育既不可能,更无必要,靠得住的是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对接受学校教育的在校学生进行教育时,务必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是通过思考“悟”的,是通过活动“生产”的;务必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