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幽默》(节选)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e135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幽默的。《论语》一书,有很多他的幽默语。因为他脚踏实地,说很多入情入理的话。只惜前人理学气太厚,不曾懂得。他十四年间,游于宋、卫、陈、蔡之间,不如意事,十居八九,他总是泰然处之……他三次问门人:“我们一班人,不三不四,非牛非虎,流落到这田地,为什么呢?”这是我最爱的一段,也是使我们最佩服孔子的一段。有一次,孔子与门人相失于路上。后来有人在东门找到孔子,说他的相貌,并說他像一条“丧家犬”。孔子听见说:“别的我不知道。至于像一条丧家狗,倒有点像。”
  须知孔子是最近人情的,他是恭而安,威而不猛,并不是道貌岸然,冷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
  《论语》一书,有很多孔子的人情味。要明白《论语》的意味,须先明白孔子对门人说的话,很多是燕居闲适的话,脱口而出的话,幽默自得的话,甚至开玩笑的话及破口骂人的话。总而言之,是孔子与门人私下对谈的实录。最宝贵的,是使我们复见孔子的真面目,就是这些半真半假、雍容自得的实录。由这些闲谈实录,可以想见孔子的真性格。
  孔子对他的门人,全无架子。不像程颐对哲宗讲学,还要执师生之礼那种臭架子。他一定要坐着讲。孔子说:“你们两三位,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不好说的吗?我对你们老实没有?我没有一件事不让你们两三位知道。那就是我。”这亲密的情形,就可想见……
  《论语》通盘这类的腔调居多。随举几个例子:
  “御乎射乎”章——有人批评孔子,说“孔子真伟大,博学而无所专长”。孔子听见这话说:“教我专长什么?专骑马呢?或专射箭呢?还是专骑马好。”这话真是幽默的口气。我们也只好用幽默假痴假呆的口气读他。这哪里是正经话?或以为圣人这话未免煞风景。但是孔子的幽默口气,你当真,煞风景的是你,不是孔夫子。
  “其然,岂其然乎”章——孔子问公明贾关于公叔文子这个人怎样,听见说这位先生不言、不笑、不贪。公明贾说:“这是说的人夸大其辞。他也有说有笑,只是说笑的正肯合时,人家不讨厌。”孔子说:“这样?真真这样吗?”这种重叠,是《论语》写会话的笔法。
  “赐也,非尔所及也”章——子贡很会说话。他说:“我不要人家怎样待我,我就这样待人。”孔子说:“阿赐,(你说的好容易。)我看你做不到。”这又是何等熟人口中的语气。
  “空空如也”章——孔子说:“你们以为我什么都懂了。我哪里懂什么。有乡下人问我一句话,我就空空洞洞了,无一句话作回答。这边说说,那边说说,再说说不下去了。”
  …………
  “群居终日”章——孔子说:“有些人一天聚在一起,不说一句正经话,又好行小恩惠——真难为他们。”“难矣哉”是说亏得他们做得出来。朱熹误解为“将有患难”,就是不懂这“亏得他们”的闲谈语调。因为还有一条,也是一样语调,也是用“难矣哉”,更清楚。“一天吃饱饭,什么也不用心,真亏得他们。不是还可以下棋吗?下棋用心思,总比那样无所用心好。”
  幽默是这样的,自自然然,在静室对挚友闲谈,一点不肯装腔作势。这是孔子的《论语》。有一天,他说:“我总应该找个差事做。我岂能像一个墙上葫芦,挂着不吃饭?”有一次他说:“出卖啊!出卖啊!我等着有人来买我。”意思在求贤君能用他,话却不择言而出,不是预备给人听的。但在熟友闲谈中,不至于误会。若认真读它,便失了气味……
  孔子真正属于机警的话,平常读者不注意。最好的,我想是见于孔子家语一段。子贡问死者有知乎。孔子说:“等你死了,就知道。”这句话,比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更属于机警一类。
  “一个人不对自己说,怎么办?怎么办?我对这种人,真不知道怎么办(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是这一类。“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相同。
  总而言之,孔子是个通人,随口应对,都是道理。他脚踏实地,而又出以平淡浅近之语。教人侍奉父母,不但养,还要敬,却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不是很唐突吗?“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是说“如果成富是求得来的,叫我做马夫赶马车,我也愿意。”都是这派不加修饰的言辞。
  (选自林语堂《无所不谈》,有删节)
其他文献
这个世界很精彩,这个世界也很奇怪,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怎样做,总有人批评指责你,让你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其实,人是要有定力的,决不能做那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人。(迅速提出中心论点,简明扼要,直奔中心,如果增加比喻句、排比句,效果会更好。)  有定力的人,首先是有坚定信仰的人。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信仰是成功的绝对保障,有坚定的信仰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没有
期刊
A组:(半)命题作文  1.尺度  2.春来草自青  3.面对____________  B组:话题作文  鲁迅的作品中有许多的“看客”形象,如《孔乙己》中酒楼里喝酒的人,《药》里围观处决革命党的情景,后来又出现在《阿Q正传》里,只不过这一次围观的是枪毙阿Q,而且很不让人“满足”。他还特意为“围观”量身定做了一篇小说《示众》,写一群路人如何三三两两地聚集起来,围觀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
期刊
人生好比種花。花种必须挑选出最饱满、最优质的,花土也要跋山涉水,选择最肥沃的……待一切选择完毕之后,仔细地撒下花种,按时浇水、松土,满心都是期待,静候花开。①  选择是一种方向的把握。如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里所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为自己把握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在大学教书的马云
期刊
从父亲今天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到父亲是个典型的“穷二代”,小学上到四年级便辍学,跟着祖父推车,帮人拉货、卸货,闲时摸鱼捉虾、打猪草、种田,一天只有两顿菜粥,说是粥,其实米很少很少,卖不上价钱的野菜很多很多。在那个靠膀子维持生活的时代,大家的消化系统是十分强大的,可以想象,那时父亲碗中盛着的是吃不饱的现实,也有对温饱的渴望。  后来,父亲进了建筑站成了工人,母亲也在厂里上班,家里基本脱贫。饭桌上有了稳定
期刊
杂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性散文,它的本质是辩论的,有“论”的色彩,最终目的是论是非,明正误,揭示真理。近几年的考场作文题倾向于时事评论类的材料,这其实就是杂文的最佳阵地。  层层深入的纵向论述法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行文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向我们展示了严谨规范的纵向论述法。文章整体围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一话题,首先分析的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关爱的能力的发展,之后进一步分析爱的对象的发展
期刊
人活一世,就像种花一样。花种必须挑选出最饱满、最优质的,花土也要跋山涉水,选择最肥沃的……待一切选择完毕之后,仔细地撒下花种,按时浇水、松土,满心都是期待,静候花开。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就像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里说的那样“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是啊,选择是最初的一步,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开头用种花来比喻人生,指出选择与等待对于人生的重要,但后半部分专讲选择
期刊
钟扬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他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他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复旦教授钟扬,他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经过测算,在
期刊
■  近段时间,随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爆红。节目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孩子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苔》。  梁俊,原籍江西,后生活在重庆。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乌蒙山区石门坎的苗寨支教。石门坎的孩子,80%是苗族,天生爱好唱歌。在进山之前,梁俊就想到,预先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然后教孩子们唱。他希望孩子们活在诗里,可以感受诗
期刊
面对荧屏,你唏嘘不已,有人笑你痴,那不过是文人编造的故事而已,何必当真?面对真人,你掏心掏肺,有人笑你傻,那不过是又一个傻瓜而已,你也学他?面对义举,你毅然效仿,有人笑你蠢,那与你何干,于你何益?做人难啊,也许你会有无所适从之感。不,人是要有定力的。①  何谓定力?定力就是把握自己意志的能力,就是意志力。它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
期刊
雨,细细密密地在空中斜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一切。我落寞地坐在窗前,任凭家中电话的铃声一次次地响起。  月考的失利成为我不见任何人的理由。受不了同学满怀真诚的安慰,受不了父母一如既往的呵护,受不了亲戚们充满善意的怜惜……我宁愿他们骂我打我,让我疼痛,丢下我一个人独自悲伤。我不怪别人,只恨自己,恨自己平淡无彩,像一杯白开水,像一束惨白的陽光。  我站起身,拿起电话,那边是焦急与惊喜交错的声音。“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