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在全国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中,甘肃教育社主办的教育报刊,按照省上制定的改革方案,组建成立了甘肃教育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了相关的改革任务。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省一大批行业类报刊被划转、停办的大背景下,教育报刊因其自身的发展实力,在改革中作为组建专业类传媒公司的主体,得到认可和保留,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了甘肃行业报刊中的佼佼者。教育报刊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得益于省教育厅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的关心与支持,得益于教育报刊自身的成果积累和不断的改革创新。
目前国家和省上正在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教育报刊作为行业报刊,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为此,需要对新形势下教育报刊发展的有关问题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准确定位,稳步推进,促进教育报刊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好教育报刊为系统和行业服务的优势,打造更加专业、更有特色的教育媒体平台。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专、新、特、精”的传媒集团。而组建教育出版传媒公司,正体现了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的改革方向。所以,通过改革,教育报刊姓“教”的属性非但不能削弱,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向教育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因此,教育报刊作为行业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把坚持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服务,全面深入系统地做好教育领域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充分挖掘教育行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提升报刊自身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打造教育系统自己的报刊品牌,在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二要让教育报刊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教育报刊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应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为契机,把办刊育人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范畴,充分认识优秀少儿读物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一本好刊物就是一个好老师,它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社主办的《学生天地》杂志从创刊到现在,已有数百万学生在它的陪伴下成长起来,走向社会。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究竟产生了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量化,但从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引领来看,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学生推荐优秀刊物,向他们提供精美的精神文化食粮,既是立德树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教育报刊自身办刊育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应尽的职责。在思想文化多元、价值取向混乱、有害信息肆虐的现实环境中,倡导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学生刊物,无疑是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需要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
三要处理好教育报刊的生存发展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关系。与过去行业媒体完全由政府财政供养不同,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产业化、市场化的新形势下,教育报刊要想更好地承担起教育新闻宣传的重要使命,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的媒体,不可能在舆论宣传中发挥什么作用,也难以在读者中产生有效的影响力。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它作为宣传平台的工具属性,也要看到它的产业属性、市场属性。在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要求教育报刊既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全方位服务于教育,体现媒体的社会效益,又要兼顾市场和读者需求,追求使报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在教育媒体和服务对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做到既能圆满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任务,又能使报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能够为读者和市场所认可。所以,需要有关方面在注重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教育报刊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提升报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教育的中心工作服务。
四要发挥好行业与市场两个优势,力争做专做强教育报刊。教育报刊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媒体,如何发挥好行业和市场两个优势,既体现行业媒体的行业属性和专业特色,又能够把行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目前来说可行的路径是:一方面通过现有的渠道和网络,继续充分利用教育报刊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包括专业资源和政策资源,使其成为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的教育主流媒体平台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遵循新闻出版规律和市场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报刊的办报办刊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报刊的贴近性、可读性,以满足读者对报刊的期待和要求。要逐步引进市场化营销方式,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报刊经营激励机制,走出一条行业报刊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五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打造教育报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改进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教育媒体作为文化产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每一个优秀的媒体背后,必然是一支优秀的人才团队。作为以内容生产为主要优势的传统媒体,教育报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都应该有比较高的要求,因为报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层次的人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报刊。要使教育媒体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对宣传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报刊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教育报刊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改进选人用人机制,能够使真正的人才为我所用,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目前,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媒体专业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系统虽然是人才荟萃之地,但要选拔和培养出一批热爱新闻宣传事业,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的专业媒体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教育报刊在选人用人上必须走专业化和职业化之路,这样才能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六要通过不断创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教育报刊作为传统媒体的生机与活力。新兴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如何发挥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通过借鉴和融合新技术与新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虽然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媒体以其深厚的人才积累、完善的运作方式、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良好的公信力和成熟的新闻理念,依然具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在信息快捷化、碎片化的现实中,传统媒体在传播中的持续、深入和客观理性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将使其在今后的媒体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必须借鉴和融合新技术和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专业性报刊的教育媒体,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包括在现有媒体中加入新媒体技术手段,改进阅读和传播方式,或在做好传统媒体的同时,尝试新媒体的创办和运作,以实现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七要继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以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报刊经营市场化的要求。虽然教育报刊已经进行了改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体制机制的调整与改革,但与报刊体制改革所确立的最终目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报刊运作机制的形成,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改善,教育报刊必须在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打造专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增长,从而把做做专做强教育报刊的既定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编辑:蔡扬宗
目前国家和省上正在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教育报刊作为行业报刊,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为此,需要对新形势下教育报刊发展的有关问题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准确定位,稳步推进,促进教育报刊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好教育报刊为系统和行业服务的优势,打造更加专业、更有特色的教育媒体平台。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专、新、特、精”的传媒集团。而组建教育出版传媒公司,正体现了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的改革方向。所以,通过改革,教育报刊姓“教”的属性非但不能削弱,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向教育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因此,教育报刊作为行业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把坚持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服务,全面深入系统地做好教育领域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充分挖掘教育行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提升报刊自身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打造教育系统自己的报刊品牌,在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二要让教育报刊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教育报刊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应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为契机,把办刊育人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范畴,充分认识优秀少儿读物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一本好刊物就是一个好老师,它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社主办的《学生天地》杂志从创刊到现在,已有数百万学生在它的陪伴下成长起来,走向社会。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究竟产生了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量化,但从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引领来看,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学生推荐优秀刊物,向他们提供精美的精神文化食粮,既是立德树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教育报刊自身办刊育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应尽的职责。在思想文化多元、价值取向混乱、有害信息肆虐的现实环境中,倡导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学生刊物,无疑是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需要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
三要处理好教育报刊的生存发展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关系。与过去行业媒体完全由政府财政供养不同,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产业化、市场化的新形势下,教育报刊要想更好地承担起教育新闻宣传的重要使命,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的媒体,不可能在舆论宣传中发挥什么作用,也难以在读者中产生有效的影响力。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它作为宣传平台的工具属性,也要看到它的产业属性、市场属性。在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要求教育报刊既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全方位服务于教育,体现媒体的社会效益,又要兼顾市场和读者需求,追求使报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在教育媒体和服务对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做到既能圆满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任务,又能使报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能够为读者和市场所认可。所以,需要有关方面在注重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教育报刊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提升报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教育的中心工作服务。
四要发挥好行业与市场两个优势,力争做专做强教育报刊。教育报刊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媒体,如何发挥好行业和市场两个优势,既体现行业媒体的行业属性和专业特色,又能够把行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目前来说可行的路径是:一方面通过现有的渠道和网络,继续充分利用教育报刊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包括专业资源和政策资源,使其成为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的教育主流媒体平台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遵循新闻出版规律和市场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报刊的办报办刊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报刊的贴近性、可读性,以满足读者对报刊的期待和要求。要逐步引进市场化营销方式,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报刊经营激励机制,走出一条行业报刊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五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打造教育报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改进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教育媒体作为文化产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每一个优秀的媒体背后,必然是一支优秀的人才团队。作为以内容生产为主要优势的传统媒体,教育报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都应该有比较高的要求,因为报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层次的人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报刊。要使教育媒体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对宣传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报刊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教育报刊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改进选人用人机制,能够使真正的人才为我所用,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目前,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媒体专业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系统虽然是人才荟萃之地,但要选拔和培养出一批热爱新闻宣传事业,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的专业媒体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教育报刊在选人用人上必须走专业化和职业化之路,这样才能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六要通过不断创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教育报刊作为传统媒体的生机与活力。新兴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如何发挥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通过借鉴和融合新技术与新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虽然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媒体以其深厚的人才积累、完善的运作方式、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良好的公信力和成熟的新闻理念,依然具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在信息快捷化、碎片化的现实中,传统媒体在传播中的持续、深入和客观理性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将使其在今后的媒体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必须借鉴和融合新技术和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专业性报刊的教育媒体,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包括在现有媒体中加入新媒体技术手段,改进阅读和传播方式,或在做好传统媒体的同时,尝试新媒体的创办和运作,以实现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七要继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以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报刊经营市场化的要求。虽然教育报刊已经进行了改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体制机制的调整与改革,但与报刊体制改革所确立的最终目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报刊运作机制的形成,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改善,教育报刊必须在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打造专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增长,从而把做做专做强教育报刊的既定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