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汽车追梦者的故事

来源 :汽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具有纯真的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为了实现理想而赴汤蹈火的精神。因此,先驱总是青年。
  任何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最先尝试并热烈追逐的都是青年。作为人类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当卡尔·本茨将第一辆汽车开到马路上的时候,换来的并不是人们的青睐和赞赏,反而是嘲笑与讽刺。是青年人,给了本茨最有力的支持。
  年青人对汽车的喜爱更甚。汽车刚出现时,只有勇敢的年青人才敢尝试;年青人对速度与力量的向往,让汽车运动在20世纪中叶成为潮流并经久不息;热衷炫酷和智能的年青人,让智能汽车成为现实……
  汽车的革故鼎新离不开青年
  汽车已伴随人类走过了百年历史。每个时代,汽车的形态都不太一样,因为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梦想之车”。
  汽车刚被发明时,一度被人称之为怪物,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接受。
  上世纪19世纪末,路面上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马车,人们习惯于坐在马车里,安安静静、慢条斯理地出行,汽车的突然出现,让很多人措手不及。那时候的车还没有名字,这种三个轮子、马车外壳、发出轰鸣声以及难闻臭味的机器对人们而言是全新事物,大部分人的态度除了好奇与惊叹,更多的是敬而远之。首先,拥有它就等于没完没了的麻烦。对当时故障率极高的机器,经常需要在开车时停下来,趴在车底下做修理工,在马车当道的年代,这时候还要承受马车夫的嘲笑。因此,汽车诞生初期,大多数汽车购买者都不是中年富豪,而是敢于尝试新鲜玩意的青年人。
  青年有个性,富有冒险精神,他们想抛弃马车慢悠悠的出行方式,更愿意坐在轰鸣的冒着黑烟的机器上飞驰。
  时代没有辜负青年人的激情追求,到了20世纪,内燃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汽车变成了速度和力量的机器,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从一定意义上变成人们“诗和远方”的载体。
  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汽车的繁荣。从192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当时美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伴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汽车也开始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远。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美国汽车的行驶里程增加了20倍,突破1600多万公里。
  早期的汽车,受到道路条件限制,并不能长途驾驶,基本只能在城市里转转。能够长距离驾驶,以及高速驾驶成为对汽车新的要求。这个时代的年青人,开始喜欢上了有速度有力量的汽车,开着汽车跟朋友出去旅行成为年青人的新生活方式。
  二战结束后出生的年青人,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开始驾驶着汽车对陆地进行征服,那个年代年青人流行的潮流元素是公路影片和汽车旅馆,而这些的前提都是汽车。
  这时的年青人尤其喜欢能够带着他们飞奔在高速路上、突破速度极限的汽车。比如1970年初,本田就通过了加州法规,推出第一代思域CIVIC,最大功率60马力,百公里加速12.3秒,极速可达143公里/小时。
  对速度和力量的追求是那个时代年青人对汽车的定位。到了2010年代,年青人的想法不一样了。
  智能手机的发展让新时期的年青人对智能化的东西越来越依赖,智能科技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年青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年青人对汽车的看法:他们觉得现在的汽车理所应当是智能的、酷炫的。可喜的是,年青人梦想的智能汽车已从梦想走向现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辅助驾驶系统,已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智能雨刷,可以自动感应雨水及雨量,自动开启和停止;自动前照灯,在光线不足时可以自动打开;智能空调,通过检测皮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自动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减少颠簸;防打瞌睡系统,用监测驾驶员的眨眼情况,来确定是否疲劳,必要时停车报警……
  如果说速度、力量、安全是对车的基本要求,那么通过车来表达生活态度,就是年青人更高的需求,在这个颜值当道的年代,汽车看上去不够酷炫和拉风,是难以获得年青人的青睐的。
  除了外观酷炫满足审美需求,还需要酷炫科技感支撑更高层次需求。现在汽车屏幕都做得越来越大,已实现与手机联接,分分钟代替手机查看整个城市实时拥堵情况,还能帮助驾驶者规划最短时间到达路径,以及查询天气和各种吃喝玩乐信息等。年青人,要的就是痛快和自在,還得走哪儿、吃哪儿都方便。
  人的需求一直在进化,怎样的一辆车,才是年青人的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答案,只有不断突破时代局限的好车,才能满足年青人更多的需求。
  汽车的艺术审美离不开青年
  汽车的设计,本身就蕴含着人类的审美,但在汽车诞生初期,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仅仅是代步工具,汽车造型当时是千篇一律的箱型,这与当时的制造工艺不发达也有一定关系。
  随着发展,汽车在满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被赋予了很多精神和文化内涵,人们开始通过汽车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由此诞生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艺术汽车。
  艺术车是西方嬉皮士文化崛起的副产物,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代,从马丁·路德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到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越南战争、人类登陆月球等等,都发生在这短短10年。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接二连三问题的双重刺激,形成了那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嬉皮运动。当时的年轻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和反叛尝试,他们不追捧当时长得像宇宙飞行器的凯迪拉克,而选择小小的甲壳虫进行改装和涂鸦,来表达反社会的态度。
  当时最受嬉皮士崇拜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其主唱列侬有一辆劳斯莱斯艺术车。1965年,列侬买了一辆成熟稳重、俨然成功人士标配的劳斯莱斯,然而沉闷的黑色和摇滚大神自由浪漫的个性极为不搭。那个年代,披头士的嬉皮旋风给二战后的西方世界带来了很大变化,披头士的车就应该用披头士的风格去定义它。
  受到自家吉普赛敞篷车的启发,列侬把这个大家伙拖进萨里的汽车改装公司,让一群吉普赛艺术家对劳斯莱斯进行改装,于是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大面积黄色、布满旋涡状花纹的劳斯莱斯。而这个花纹也被David Bowie、Jini Hendrix等一众摇滚大咖迷恋,为摇滚反叛增加了元素,铸就了最具摇滚精神的佩斯利花纹。   虽然这款劳斯莱斯艺术车引来了极大争议,但它依旧成为披头士乐队的专属座驾出入众多重大场合。乐队解散届,列侬将这款车捐给库珀休伊特博物馆,后来由于博物馆自身经营问题,被买家以229万美元的价格拍下后赠送给英国女王。或许是意识到艺术车原来具有如此大的营销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主动邀请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其中,宝马在1972年正式启动宝马艺术车项目,在过去的近50年里,包括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詹妮·霍尔泽在内的多位艺术大师,以宝马赛车为原型车进行艺术创作,来展示他们眼中的速度美学。
  宝马艺术车,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凶猛的工业杰作。TA们,不是汽车艺术的简单组合,而是艺术家们在自由灵魂的指导下,对速度、技术、艺术的完美组合,它是五大洲九个国家17位著名艺术家的旷世巨作,他们的作品真实反应出独特却具有指标性的当代文化思想。
  亚历山大·考尔德是第一个给宝马猛兽设计战袍的艺术家。1975年,受艺术拍卖家和法国赛车手埃尔韦·布兰邀请,他设计了第一辆BMW艺术车。同年,布兰驾驶这辆艺术作品,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亚历山大·考尔德作为嘉宾见证了自己作品的首演。
  第18辆宝马艺术车是首款由中国艺术家创作,也是历史上第10辆参加正式比赛的宝马艺术车。这辆艺术车出自中国青年艺术家曹斐之手,在她眼中,艺术不是画画,画画只是表达艺术的一种形式,而艺术的核心在于思考。或许不少设计师会感慨,现在的汽车设计似乎走到了尽头,所有能想象的外型设计都被前辈设计过了,以后设计师还能做什么?
  受到VR和数字交互技术启发,曹斐决定在宝马艺术车这种有悠久历史的项目中做出颠覆性改变。第18辆宝马艺术车不单单是一辆车,它由三部分组成:一部视频短片,一款通过AR技术呈现光影的APP手机应用软件,以及一台通体黑色的宝马M6 GT3赛车。
  宝马M6 GT3被处理成纯黑色,既代表宝马的碳纤维技术,也成为各种数字化艺术创作的画板。当使用手机中的AR软件扫描图片下方的“18”字样,原本没有任何色彩的车身立刻散发出多彩的光芒,曹斐通过这种巧妙的数字结合的形式,展示出对“有与无”的思考和表达。
  此外,和过去静态的艺术不同,18号宝马艺术车并不限制于一种形态,随着APP的不断升级,可以通过新的设备或者新的方式与车产生互动,从而赋予艺术品更长的生命力。
  很多人普遍关注的是汽车作为自动机械的一面,以及它所引起的污染、拥堵问题,但这些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在百年相处中,汽车已成为人的延伸,它能说出你的思想、你的灵感以及你的情绪,这也是艺术车诞生的原因吧。
  7款极具艺术气息的汽车
  1.雷克萨斯RC-F-莎特尔·马汀
  此款是2015款雷克萨斯RC-F,车身是纽约时装周设计师莎特尔·马汀(Shantel.Martin)的跨界创作。黑色不规则的抽象线条,简单的面部表情设计以及励志语言成为车身主题。锐利风格的艺术与汽车的形状形成鲜明对比,虽然看起来有些混乱,但乍一看这种设计使这款RC-F成为真正独一无二的车型,凸显了制造商对艺术车日益增长的兴趣。
  2.凯迪拉克德维尔-拉里富·恩特
  这辆车是加州著名的艺术家拉里·富恩特(Larry Fuente)的作品,他将1960年的凯迪拉克变成了“疯狂的车”,经典的凯迪拉克德维尔耗费了Fuente四年时间,用各种珠子、珠宝、模型骨架和塑料火烈鸟覆盖汽车。造型夸张绚丽,巨大的尺寸以及悬垂的雕塑让人无法不注意它。这位设计师在这辆车上使用了超过一百万颗珠宝和小玩意儿,成品则被纽约时装周的设计师喻为“行走的达芬奇”。
  3.BMW V12 LMR-珍妮·赫鲁兹
  这款是极为少见的宝马勒芒系列,设计师马塞·尔巴比(Jenny Holzer)使用反光字母来创造视觉。和其他产品不同,该车没有图形插图或醒目的颜色。相反只有一个白色底座和反光字母。同时作为个性元素改装的外观车型,竟然得到了勒芒赛道首秀的出场名額。
  4.大众披头士乐队-HUICHOL家庭
  受嬉皮士运动影响,一些艺术家使用甲壳虫作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多年来出现的数百辆大众艺术车中,Vochol是最受欢迎的艺术车之一。这个名字是甲壳虫的墨西哥术语和Wirrarika土着群体名称“Huichol”的组合。八位艺术家在汽车上使用了227万颗珠子,因为Vochol采用醒目的颜色和图案制作,描绘了Wirrarika文化的东西。
  5.宝马M1-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使用自己的名字和风格打造了这辆车,这是现存宝马中经典而又十分昂贵的车型,与其他艺术宝马车一样,这辆车也在勒芒使用。这种艺术与赛车本身略有冲突,但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勒芒还是给开了绿灯。
  6.保时捷911-马塞尔·巴比
  打造这辆车的是马塞尔·巴比(Marcel Barbeau),他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艺术家,其国际影响力来自于他对Master Piece 4的研究。这款神奇的汽车具有相互补充的几何条纹和颜色,车辆颜色十分明显和跳跃,通过使用3D效果让整部保时捷更具活力。
  7.迈凯轮F1 GTR-CesarBaldaccini
  1995年,法国艺术家CesarBaldaccini负责打造迈凯轮F1 GTR。消息一出,这款车还未公布结果就已经价值300万美元,在7款极具艺术气息的汽车中,这款迈凯伦是最贵的,车辆采用黑色喷枪设计,加上适度的银色灯罩,线条强调简洁而有凝聚力。
  汽车的万马奔腾离不开青年
  汽车运动,天生就属于青年。随着一声令下,赛车场上那些色彩缤纷的赛车,就像离弦之箭,开足马力冲向前方。车手们驾驶赛车风驰电擎,你追我赶,有如万马奔腾,场面异常精彩。对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来说,极富刺激。   赛车运动分为两大类,场地赛车和非场地赛车。最早的汽车比赛是在城市间的公路上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跑完规定赛程。随后又尝试了难度更大的爬坡比赛,看参赛选手谁能最快驾车爬上山坡。在此期间,许多车手因公路比赛极大的危险性而丧生,于是專业汽车比赛赛道应运而生。
  第一场赛车比赛于1887年4月20日在巴黎举行。
  随着赛车运动不断升级,出现了在环型赛道上进行的汽车比赛。号称赛车运动顶峰的一级方程式(F1)比赛是经历了赛车运动的漫长历史才逐渐演化成今天的形式,而在赛车运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竞赛形式,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保持着自己特有的规则,形成了今天多种多样风格各异的汽车赛事。
  与一般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个人技艺、意志和胆量的竞争,而且是汽车设计、产品质量的角逐,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双重性运动,体现了车手与高新科技的完美结合。汽车比赛不断推动着世界和各国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而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变革又推动了汽车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从有了赛车运动,汽车就开始围绕交通代步车和专门特制赛车两大类车种发展,这时,驾着刚刚问世不久的汽车炫耀“绅士派头”就成为历史。现在的汽车赛已完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赛车场,赛车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的精彩场面非常壮观。
  汽车诞生百年来技术之所以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各样的汽车赛所作的贡献。赛车场是汽车技术的试验场。汽车赛作为汽车新构造、新材料实验等的最重要手段,在比赛中获得的驾驶体验和数据参数,往往就是制造厂日后生产新车型的参考样本。
  20世纪50年代,当日本汽车厂家决定加快汽车生产步伐时,首先选中的“基地”就是赛车场。20世纪60年代,他们又将自己的赛车驶向国际赛场,向车坛霸主欧、美赛车宣战,在屡败屡战中吸收了对手的优点,找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改进,不仅在赛车场获得了一席之地,而且为日本汽车工业的全面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日本汽车的发展可以看出,汽车赛实质上是一种强化的道路实验,它能使汽车所有零部件都处于最大应力状态,将正常使用条件下几年之后出现的问题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就能暴露出来,节省了大量时间。
  如今,几乎所有赛车都采用增压涡轮发动机,只有这种发动机才能达到700~800马力的输出功率。轮胎不断加宽、制动系统制冷及底盘的日臻完善,使赛车的速度日新月异。在高级赛车运动中,稳操胜券不仅仅靠驾驶者的天赋能力,还取决于发动机、底盘和轮胎三位一体的综合技术水准。从这个意义上讲,赛车活动是技术水准的大较量。
  有人把汽车赛比喻为动态车展。一级方程式汽车比赛每年举行16场,分赛场遍布全世界。赛车几乎全是先进技术的结晶,在大赛中推出的每一部新赛车,几乎都代表着一家汽车公司甚至一个国家在汽车方面的最新技术水平。不仅如此,赛车还体现了普通汽车发展的方向。比较当代新型轿车与20世纪30年代的赛车设计,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点,如较高的发动机转速、较大的压缩比、较小的汽车质量和流线型的车身等。
  从某种意义来说,赛车是汽车发展的先驱。最能代表赛车技术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主要是德国波尔汽车公司、意大利法拉利汽车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本田等汽车公司的精心杰作。福特汽车公司形象地把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称作“高科技奥运会”。在汽车大赛中推出的新型赛车,从设计到制造都凝聚着众多研制者的心血。在德国约有2000多名专业人才直接从事赛车研制、设计和制造工作,美国约有1万人。正是这些专家,使赛车成为代表高新技术的精品。
  汽车赛促进了汽车大众化。除职业性比赛外,世界各地的汽车爱好者们还自行组织进行一些小型的汽车比赛,这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另外一层意义。许多地方性汽车俱乐部,联系着千千万万汽车运动爱好者,其广泛性和群众性是汽车大赛所无法比拟的,地方性汽车俱乐部组织的汽车赛吸引了大量参赛者和现场观众,通过比赛掀起了汽车热,把众多人吸引到汽车上,传播汽车技术,扩大了汽车爱好者队伍,培育了潜在的汽车制造、使用、维修方面的人才和汽车市场。
  作为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赛车不仅体现着技术革新的步伐,也体现出入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它壮观而激烈,充满着冒险的乐趣,激起了越来越多人的狂热。每次大奖赛到来,总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趋之若鹜。英国以每张1500美元的往返机票组织人们前往巴西观看汽车大赛;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则成群结队地乘火车奔奥地利观看比赛;联邦德国、英国和南非,是甲级赛车的会聚之地,每次都有不下10万人前往观看。
  汽车赛是车战?商战?金融战还是科技战?谁也无法说清。它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总之,有了具有高科技产品的汽车公司做后盾,有了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的资助,再加上热爱汽车运动的青年积极参与,赛车运动经久不衰。
  纳斯卡赛车
  NASCAR,即“全国运动汽车竞赛”的简称,它将赛车运动带入了一个革命性的时代,是一项在美国流行的汽车赛事,每年有超过1.5亿人次现场观看比赛,电视收视率更是远远超过棒球、篮球和橄榄球等体育运动,因此有人称它为美国人的F1比赛。
  美国的赛车运动起源于美国南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私酒贩子常常驾驶汽车在乡间小路上飞驰,以躲避联邦税务稽查员的追捕。随着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越演越烈,私酒贩子们想方设法地提高汽车马力、改造汽车结构以使车子更好控制,更容易逃脱联邦政府的追捕。私酒贩子们为了比比谁的车跑得最快,谁的车技最好,就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赛车比赛,这就是NASCAR比赛的前身。
  1946年,从海军造船厂退伍的佛朗斯毅然以自己位于代托纳海滩的加油站作为抵押,建立了NASCAR的前身“全国赛车冠军联盟”(NCSCC),将分散在各地的私人车赛归纳到联盟的掌握之下,并设立了全美第一个赛车积分制度和优胜者基金。次年,来自佐治亚的私酒贩子方迪·弗洛克成为NCSCC首位全国冠军,这些成功的运作终于使佛朗斯得以在NCSCC的基础上建立了NASCAR,一个超越所有车手、车队所有者和赞助商之上的管理机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NASCAR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一项赛车运动,在美国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NASCAR不走精英路线,为了保证比赛公平、合理控制成本,NASCAR对参赛车辆做出了严格要求,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甚至包括车手的体重,如果体重在200磅以下的车手必须在赛车上额外载重10到15磅,40多辆赛车中,谁都可能成为冠军。比赛充斥着层出不穷的超车镜头,非常刺激。
  更重要的是,纳斯卡赛车往往就是汽车厂商在市面上销售的车型。车迷在观看比赛后,可以立刻冲进遍布全美各地的汽车销售店,购买与冠军赛车最为相似的车型。对“赛车”一词的理解,美国人与欧洲人也有着天壤之别。在从小吃着快餐长大的拓荒者后代们眼里,伊莫拉、蒙特卡洛或是斯帕赛道上那样持续不断的减速弯与“速度”这一赛车运动的核心根本就是背道而驰的。这个“在椭圆形赛道上一圈一圈傻跑”(前F1车手阿莱西语)的NASCAR赛事也许正是美国赛车运动的缩影。
  NASCAR每个赛季的首站比赛“戴托纳500”更被称为“伟大的美国赛车”。NASCAR每年组织2000多场比赛,这些比赛被分为12个独立的系列,在全国100多个赛场进行。每年有超过1.5亿名观众会到现场观看NASCAR比赛。到目前为止,为NASCAR工作的成员人数已经超过50000人,其中包括全球最优秀的车手和机械师。
  汽车的个性超凡离不开青年
  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最初的代步工具发展到文化范畴。对渴望完美的年青人来说,不要说宝马奔驰,即便法拉利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所以每个爱车族都希望能得到一辆完全量身定制、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车。车厂遍地都有,但想从个性出发得到一款最符合自己意愿的汽车,似乎还有点差距,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从车厂得到自己认为完美的车,想达到完美的方法只有改装。
  相比我国,海外的汽车历史发展要早,个性超凡的改装车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并很快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强调个性,追求完美,这是国外购车族对改装车的一致要求。
  在德国,人们喜欢的奔驰绝大部分来自改装车厂的出品,它们在奔驰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豪华配置,赋予奔驰汽车更高的速度,许多商业巨子和银行家都对产自奔驰改装车厂的产品有强烈兴趣。究其原因,在于改装奔驰车有着原车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驾驶的舒适性,虽然德国人对“开宝马坐奔驰”的说法不太热衷,但宝马轿车绝佳的操控性能还是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豪华的奔驰车上找到宝马的驾驶感觉,这绝对能引人关注,所以多年来,奔驰改装车的市场反响一直很热烈。
  对一些年青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大家都有的好车,而是大家没有我独有,强调的是自己的感觉,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就像专改奔驰的德国博速车厂一样,他们的产品除了传递给车主豪华的感觉,更有一种异样的滋味。奔驰车给人的一贯印象是豪华、舒适,而博速改装的奔驰车给人更多的感觉是疯狂,它在保留原车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更多地是追求速度极致,力求给驾驶者带来非同一般的驾驶感觉。
  类似博速这种改变汽车本来风格的工厂是改装车的摇篮,世界上到处都有,并且已经越来越专业。比如在德国有专门改装宝马的、专门改装奔驰的,还有专门改装大众的,这些工厂的存在使世界车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虽然说他们并没有太雄厚的资本,可凭借着超强的技术力量,这些工厂将世界著名品牌的汽车做得完美无缺,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日本在改装车方面也有很多经典作品,特别是改装车厂,在技术力量和资金积累方面都有不俗实力。FABULOUS车厂来自日本,是少数几家暴走式样外观套件的改装厂之一,其出品主要集中在外观、轮圈、排气系统、内饰等方面,而涉足的车型也非常广泛,除了日本的数家车厂外,还包括奔驰、宝马和法拉利等,风格非常统一,从不轻易更改。
  当然,世界上改装车最多的还是美国,改装车市场最火的也是美国,汽车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而个性十足的改装车也最先得到美国人的青睐。多年来,美国不定期举行改装车展览,每次盛会都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改装车迷前往参观。
  在我国,由于汽车历史比较短,普通人对改装车并不熟悉,一般都以为改装不过是改变一下车的内在配置,或者对车的外型做一番调整,比如说皮卡加盖儿、面包车去掉最后一排座椅变成具有运载能力的小货车等。其实真正的改装车并不是调整一下车的配置或者改变车的外型,而是对车的核心部位做大的改动。比如很多人想让自己的座驾变得可以同法拉利相媲美,这就需要对车的发动机系列做详细改进。
  一般来说,大部分年青的改装迷改装汽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汽车的澎湃动力,动力系统改装是汽车改装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汽车动力,就必须更换火咀、火咀线和海绵、省油加速器、水燃器、马力提升器、电子整流器以及排气管等。
  此外,还有很多人想改进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对车的底盘进行改进,主要改装项目包括避震器、刹车钢喉、轮圈、前顶吧、后顶吧、前底架、后底架等。至于改进方法则因人而异,在倡导个性化的今天,种类繁多的改装车层出不穷,成为大街小巷中流动的风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参加比赛的车全部经过改装,除了车的外型保持着原来模样,内在配置几乎全部换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车的性能达到更高水平,在比赛中越野能力进一步加强。还有一部分年青人,对车的改装并不著眼于参加赛事,而是志在飚车,这些人经常用市面上常见的车型,换上一些大马力的动力系统,然后在午夜的街头飚车,所到之处车影迷离,低吼轰鸣不断。对这种做法我们自然是反对的。
  对车的不满意是导致改装车盛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个性化和时尚方面,年青人对车的挑剔程度非常高。由于自己的想法无法变成现实,所以年青人总是迷恋改装车,后者的个性十足,能充分体现出青年人活力四射、激情狂放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改装车迷的行列,促使改装车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改装车展的举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年青人的消费心理,与其购买一辆款式和性能都很大众化的汽车,何不用相差无几的钱去买一款与众不同的改装车?   最适合改装的十大热门车型
  有钱任性可以爆改劳斯莱斯,但大多数人还是从入门车型开始接触改装。就像主机厂有明星车型一样,在改装圈同样有一些车格外受青睐。它们大多属于A级车,以年青人喜爱的两厢掀背旅行车居多,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辆买菜车,却能成为车主表达个性与创造力的舞台。十万左右的亲民价格、先天良好的底子、可选配件多、改装自由度高,是它们最具竞争力的特点。
  1 本田飞度
  凡有改装处,就有GK5。无论内饰、外观、轻改、重改均有无限可能性,但更多人选择它还是因为竞技潜力。文能上街买菜,武能下道比赛,本田超跑絕非浪得虚名。
  2 本田思域
  同样本田出品,最配JDM风格的车型,历代思域也是日系各大改装厂首选的招牌原型车。有丰富的改装案例可供参考,姿态优选,性能可挖掘的潜力强大。
  3 福特福克斯
  时尚动感的福克斯,欧洲福特的经典车型,骨子里自带赛道血统。扎实的底盘给了它很大的提升空间,操控性和驾驶乐趣俱佳。
  4 大众高尔夫
  大众畅销40多年的经典车型,在全球已经推出7代。今天改装高尔夫已经成为性能小钢炮阵营的杰出代表,本身外观低调,但爆改案例不少。如果不追求性能,走姿态路线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5 丰田锐志
  价格可能略贵,但这款运动车型的改装空间很不错。2.5L引擎,6速手自—体变速,原厂动力对多数人体验驾驶乐趣已足够,轻改较多。
  6 三菱翼神
  三菱的旗帜逐渐从菱帅交到翼神手中。随着EVO的停产,尽管差距较大,翼神仍以相似的基因,成为部分粉丝致敬和追忆前者的替代品。
  7 马自达3
  马自达一直给人很强的科技感,昂克塞拉无论在外形还是运动性能上都表现突出。和福克斯同型的良好底盘,线条流畅前卫,有一批忠实粉丝。
  8 雪铁龙C2
  外观简洁大方,赛道出生又充满激情,本身就定位于适合活力与时尚的都市年轻一族。在动力、空间、驾驶体验上有不错的改装选择。
  9 铃木雨燕
  经典的平式车顶,简约小巧的外型,本身已经个性鲜明。铃木的小型车一直不错,稍加调教就能获得赛道级的驾驶体验。
  10 Jeep牧马人
  相对以上推荐车型,牧马人价位较高,虽然如此,对玩越野的人来说,牧马人是国内改装率最高的车型了,Jeep为它预留了非常高的DIY空间。常见的保险杠护罩和绞盘、车顶架射灯、涉水喉,还有底盘升高换装大尺寸轮胎,甚至更换发动机,一辆改装牧马人塞进一台7.0L发动机,可输出最大扭矩768牛·米。
其他文献
借着市值40亿的力盛赛车,说说中国赛车运动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孙杉杭  力盛赛车于2017年3月成为A股市场第一个赛车概念股,适逢他们运营的CTCC新赛季开战,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赛车运动的商业化之路。赛事运营是目前力盛赛车最大的收入来源,按照当时招股书的说法,它的组成主要是商业赞助、合作赛事、参赛服务。  谢欣哲不久前刚从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毕业,除了赛车手的身份,他现在还是一家赛车创业公司的副总经
期刊
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   不同的时代,总有相同的青年。对青年来说,什么样的车才是年青人的车呢?不同时代有不同答案。只有不斷突破时代局限,才能满足年青人的需求。   不管在哪里,青年都有走在时代前面的传统和气概,是摧毁既成权威的莫大力量,而汽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始终都离不开青年勇往直
期刊
四年前Formula E刚开跑,不少人对这项新兴赛事并不看好,甚至预言玩不了几年。但随着各国出台纯燃料汽车的禁售时间表——挪威、荷兰,2025年禁售纯燃料汽年;德国,2030年禁售纯燃料汽车法国、英国,2040年禁售纯燃料汽车;中国宣布将考虑跟随英国法国一起在2040年禁售纯燃料汽车——Formula E突然成了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  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加上各国政策强推
期刊
01关于MINI CHALLENGE  原汁原味、源自MINI御用性能改装公司JCW打造的MINI Cooper JCW赛车  极具驾驶乐趣的赛车特性  赛车成本低、性能强、易维护  优秀的技术和服务团队,为车手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务,让车手专注比赛  统一规格赛车,比拼的是调校知识和驾驶技术  公平的比赛规则  让车手在中国及亚太赛车圈中得到更多关注  高额比赛奖金    MINI CHALLENG
期刊
在漫长的等待后阿斯顿·马丁终于发布了全新的Vantage GTE赛车,服役历史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老款Vantage V8,终在2018年被替换。对于Prodrive來说,在首秀赛前7个月就发布新车显得有些不寻常,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发布了即将迎战WEC 2018-19超级赛季的全新VantageGTE赛车。由于Vantage GTE赛车定于与民用版全新Vantage跑车一同发布,因此新车没有办
期刊
雅阁在中国已有19年历史,当年几乎是本田的代名词,车主累计超过210万,它在我国市场的口碑以及地位无需多言。在去年末竞争对手正式亮相后,一众本田粉更为热切地期盼第十代雅阁的到来,现在终于等到它了。更运动更年轻  亮相中国市场之前,十代雅阁早已在北美市场上市。大家对它的外观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个大号的思域,其实并非全无道理,因为它的外观设计确实有当今本田家族的风格。  十代雅阁前脸使用了修长的前鼻造
期刊
10秒钟的距离有多远?那可以是在勒芒看着对手在后视镜消失,也可以是年度冠军奖杯近在咫尺你却只能远远地注视。全年总计72小时的比赛,最后的胜负竟然只在这10秒之间。与年度冠军咫尺之遥  2017赛季SILMP2组的车手年度冠军在巴林迎来Dc车队38号车组(董荷斌/奥利弗·贾维斯/托马斯·劳伦特)与Rebellion 31号车组(布鲁诺·塞纳/朱利安·卡纳尔,尼古拉斯·普罗斯特由于错过了纽博格林的比赛
期刊
阔别四年,我们的中国赛车金榜回来了。  作为中国赛车圈最具权威性的媒体评奖活动,中国赛车金榜一直以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对每年在中国赛车运动中有杰出表现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嘉奖,感谢他们对中国赛车产业作出的贡献之余,也通过他们影响更多有志在中国赛车发展中寻求突破的人。  中国赛车产业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0后车手已经占据了主舞台,厂商、运营机构也有了新的面孔,民间赛事也纷纷形成自己的IP力量,中国
期刊
2018年1月13-14日,MAXXIS玛吉斯小型赛车挑战赛在深圳宝安区沙井极速赛车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卡丁车运动文化的发展。一月恰是极速赛车场创始人钟太的生日,她是推动国内卡丁车文化发展的元老,曾帮助过许多青少年车手走上赛车的正轨,备受尊敬。所以,这次挑战赛也被众人亲昵地称为“奶奶杯”,吸引了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专业级选手报名参赛。  本次比赛分为青少年组、公开A组、公开B组等5个组别,
期刊
一个国家的兴旺盛衰,取决于肩负未来的青年。这些青年由什么样的领袖引领?树立了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才是一个国家明天的路标。  他们,被称为车界的灵魂。有的,影响着当今汽车市场格局的变迁;有的被看作“救世主”般的存在,热血、睿智,倾尽一生的学识与热诚投身事业,带领一批人、一个企业、一个品牌走出痛楚和困境……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前辈们的辛苦付出,那些彪炳汽车史册的伟大人物,无不是青年人的汽车造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