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等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学表达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注重观察,掌握特点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语文十一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奇、秀、险”、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让学生认真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课后试着进行专题性的片段练习,让学生写一篇赞美家乡景物的作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这样,学生的描写、形容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许多名人作家的作品之所以闻名,除了有丰富的直接的生活经验,还有他人的间接经验,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所做笔记就有1500种以上,终于写成了《资本论》;司马迁从青年时代起就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才完成了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为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简单,知识贫乏,写的文章空洞,枯燥无味。所以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多看书、读好书,吸收课本中的“营养成分”。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感人的片段摘记下来,分类整理为: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三、借助网络,拓展思维
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系统,其中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享用。这些信息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有声的、无声的、真实的、虚拟的等,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可以随意查阅、下载、引用,而且来得快捷迅速,点击一下,马上就到,可供参考、比较、选择、借鉴。在作文选材上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任意选用自己写作所需的材料。可以说,储备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方便,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难。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网站,如中华图书网、中国电子图书网等,并推荐网上一些的好书、好文章,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尤其是那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家名篇、名著以及优秀的中学生作文。
四、开通微博,激发兴趣
微博是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微博作为新兴的交流工具已经在网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而言,微博的写作可以锻炼其语言写作能力,使得学生之间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来进行交流思想,表达观点和认识。同时,学生浏览微博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写作能力。当学生在微博上浏览名人大家的作品时,我们会感叹大师笔下的精妙;当我们将这篇微博转载时,又会让更多的人学习其中的文化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的语言写作素养得到了提高,也积累了素材。有一位哲人说过: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你终究只有一个;但如果两个人将思想交换,两人就会拥有两种思想。微薄的巨大作用,也许就在于“足不出户,览尽天下大事”。另外,教师可以经常浏览学生的文章,加注修改意见及点评,从而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将会进一步提高。
五、选准范例,互改作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准课文范例,是学生修改好作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作文,写完后让学生互相找出优点和缺点,并进行修改,这样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才能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清;中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杨静超;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郭美琴;开阔视野,快乐习作[J];才智;2008年0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学表达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注重观察,掌握特点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语文十一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奇、秀、险”、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让学生认真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课后试着进行专题性的片段练习,让学生写一篇赞美家乡景物的作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这样,学生的描写、形容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许多名人作家的作品之所以闻名,除了有丰富的直接的生活经验,还有他人的间接经验,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所做笔记就有1500种以上,终于写成了《资本论》;司马迁从青年时代起就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才完成了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为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简单,知识贫乏,写的文章空洞,枯燥无味。所以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多看书、读好书,吸收课本中的“营养成分”。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感人的片段摘记下来,分类整理为: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三、借助网络,拓展思维
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系统,其中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享用。这些信息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有声的、无声的、真实的、虚拟的等,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可以随意查阅、下载、引用,而且来得快捷迅速,点击一下,马上就到,可供参考、比较、选择、借鉴。在作文选材上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任意选用自己写作所需的材料。可以说,储备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方便,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难。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网站,如中华图书网、中国电子图书网等,并推荐网上一些的好书、好文章,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尤其是那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家名篇、名著以及优秀的中学生作文。
四、开通微博,激发兴趣
微博是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微博作为新兴的交流工具已经在网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而言,微博的写作可以锻炼其语言写作能力,使得学生之间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来进行交流思想,表达观点和认识。同时,学生浏览微博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写作能力。当学生在微博上浏览名人大家的作品时,我们会感叹大师笔下的精妙;当我们将这篇微博转载时,又会让更多的人学习其中的文化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的语言写作素养得到了提高,也积累了素材。有一位哲人说过: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你终究只有一个;但如果两个人将思想交换,两人就会拥有两种思想。微薄的巨大作用,也许就在于“足不出户,览尽天下大事”。另外,教师可以经常浏览学生的文章,加注修改意见及点评,从而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将会进一步提高。
五、选准范例,互改作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准课文范例,是学生修改好作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作文,写完后让学生互相找出优点和缺点,并进行修改,这样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才能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清;中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杨静超;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郭美琴;开阔视野,快乐习作[J];才智;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