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孤独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优茗,优茗在十几岁的时候,爆发过一次叛逆期,和那些抽烟喝酒逃课的叛逆相比,优茗的叛逆简直太保守了,伤害值却不低,原因很简单,她自闭了。
那时学校和家长普遍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优茗自己也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好理解为学习压力太大。
她每天都很孤独,哪怕身在乌泱泱的人群里做课间操,自己也像是孤身一个人。很难集中精神看书,上课不敢和老师目光对视,不敢和同学说话,直到同桌忍无可忍,搬离优茗身边。
优茗从此买了一顶灰色的帽子,进教室也不摘下,遮住眉毛,像一道灰色的蝉影,蛰伏在眼睫上方。
新同桌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生,爱好是在作文本上写科幻小说。
有天她把新鲜出炉的小说推给优茗看,她给小说里一个机器人起名叫优茗,然后在小说里写给机器人优茗说:“你生病了,你需要我的帮助。”
我记得优茗那天的样子,她哭得特别大声。
世间诸事繁杂,路上会遇到很多沟坎,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挺一挺就能过去的,最重要的是,要寻求帮助。
日剧《丈夫得了抑郁症》里,有一句台词:痛苦的话,不必硬撑,顺其自然就好了。
后來优茗不知怎么就开朗了很多,我看见她上课开始举手发言,定时补充复合维生素,勤奋地晒太阳,和新同桌说着只有她们能懂的话,晚自习后一起绕着操场跑跑步。
唯有爱才能治愈孤独,是真的。
2.期待
我妹妹读书的时候来我家寄住过一年,她家生了一点变故,而我妈是老师,各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妹妹是一个很乖的小孩,细声细气地说话,安安静静地吃饭,从不给大人添麻烦。
那年夏天,我竟然听见她和我妈吵架。她穿着薄薄的睡衣,坐在铺着凉席的地板上,小口小口地抿着一块西瓜,突然想起请求我妈给她订一份报纸,结果遭到了拒绝。
我妈说:“学习以外的东西不要看,报纸能有什么用?”
从语气来看,那并不是一个疑问句。
然后我妹就爆发了,说:“为什么要有用?我辛辛苦苦学数学有什么用?学英语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忘光,通通还给体育老师。”
她想象中的体育老师像一块海绵一样,回收着同学们离校后无处释放的知识点和各种情绪,然后通过汗水,挥发在空气里,构成了一个大气循环。
我都被吓住了,我妈的眼神有点怪,也许她想这不过就是一件小事而已。
可我妹妹不是一个随便向家长提要求的小孩,她提出的要求,都是在心里酝酿了许久的,所以,她不可避免地感到受伤。
第二天,我听见我妈打邮局电话,可我觉得,对于妹妹来说,经过一个晚上,这份礼物,至少失去了一半意义。
感觉这不是一个孩子热爱的结果,而是她讨价还价的所得。
既然结果都一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答应呢?为什么会觉得小孩的要求都是无理的?为什么会有“先抑后扬”这个词呢?真的一点也不美好。
但我妈不这么想,期待落空又实现,总好过一开始就没有期待。
3.努力
曾经,班里有一个叫浅浅的姑娘,是个竞赛型选手。平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和我们一样学一样玩,但一到考试有如神助。
我们都羡慕她运气好,要么就是心理素质好,考场上才能这样自如。
可每次都这样,就有人说,她是不是做“小抄”了?有人说,她是不是提前看过试卷?
然后有人说,都不是,她最虚伪了,挑灯夜读的时候多了去了,只是不让人看见。
众人“哦”了一声,心下方才了然。
其实这有什么,但人们崇尚的是脑筋好的天然学霸,而还没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总是要被嫌弃的。人们开始说她小家子气,得失心重,有一种不是你的,你偏偏强求的偏执感,浅浅开始被孤立。
直到有次班会小组讨论时,她哭着说,很难受,心里的弦一直绷得很紧,生怕人看出来,现在被揭穿了倒也轻松了。很怕听别人评价,因为从小听了太多人说她,这是一个天资不高但很努力的人。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难道不是她不聪明,所以只能下笨功夫吗?倘若结果还不出色,大概只余深夜痛哭的悲戚了。从此,她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努力。
但老师表扬了浅浅。老子《道德经》里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尽力弥补,以求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从那以后,浅浅开始学会与自己的努力坦然相处。
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姿态本身,除了自我感动外,应该也有一分昂扬向上的生命力。
努力了,就算输掉,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4.热血
我不是个热血的人,所以看到那句“我也想成为爬虫类”就像找到同类,但我十分热爱《灌篮高手》,超级喜欢樱木花道。
因为没有,所以羡慕。
那种源自骨子里的自大,相信我就是天才,这样的人,应该万中无一吧。即使最初连灌篮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使穿着一双破了口的篮球鞋,即使看上去没心没肺,即使说不清是不是因为暗恋晴子而喜欢上篮球,即使到最后染了一头红发,学会了与最讨厌的人合作,学会了落泪,学会了成熟。
我做过的最热血的事情,应该是考研。也有同学问我,你是为了逃避就业而去考研,还是真心热爱学术研究?你想好了未来的路了吗?
我点头,但不曾说出口的是,由于心中的名校情结,我只是想借考研来弥补自己高考留下的遗憾。
晨光中出现在自习室,伏案到星夜才离开。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研究历年试题、考试动向。偶尔看看心仪的导师,像看着心里的一道光。每天绕着操场跑枯燥的圈,祈祷身体不要垮掉。
可是,就像《初恋这件小事》歌里唱的那样,漫长的一月,暗淡的二月,三月又如期而至。烦躁的四月,痛苦的五月,六月依旧空空如也……
我的小伙伴在中途退出了,因为签了个不错的公司;我最后也失败了,什么也没有得到,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想起来依然觉得遗憾。
但反过来想,那段找到目标,为梦想拼了命的感觉也很美好啊!
那是一生中大概率会成为最热血的时刻,下次再遇见的时候,那种爬虫挣扎着站立起身的声响,封冻的冰块碎裂的声响,要记得。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优茗,优茗在十几岁的时候,爆发过一次叛逆期,和那些抽烟喝酒逃课的叛逆相比,优茗的叛逆简直太保守了,伤害值却不低,原因很简单,她自闭了。
那时学校和家长普遍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优茗自己也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好理解为学习压力太大。
她每天都很孤独,哪怕身在乌泱泱的人群里做课间操,自己也像是孤身一个人。很难集中精神看书,上课不敢和老师目光对视,不敢和同学说话,直到同桌忍无可忍,搬离优茗身边。
优茗从此买了一顶灰色的帽子,进教室也不摘下,遮住眉毛,像一道灰色的蝉影,蛰伏在眼睫上方。
新同桌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生,爱好是在作文本上写科幻小说。
有天她把新鲜出炉的小说推给优茗看,她给小说里一个机器人起名叫优茗,然后在小说里写给机器人优茗说:“你生病了,你需要我的帮助。”
我记得优茗那天的样子,她哭得特别大声。
世间诸事繁杂,路上会遇到很多沟坎,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挺一挺就能过去的,最重要的是,要寻求帮助。
日剧《丈夫得了抑郁症》里,有一句台词:痛苦的话,不必硬撑,顺其自然就好了。
后來优茗不知怎么就开朗了很多,我看见她上课开始举手发言,定时补充复合维生素,勤奋地晒太阳,和新同桌说着只有她们能懂的话,晚自习后一起绕着操场跑跑步。
唯有爱才能治愈孤独,是真的。
2.期待
我妹妹读书的时候来我家寄住过一年,她家生了一点变故,而我妈是老师,各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妹妹是一个很乖的小孩,细声细气地说话,安安静静地吃饭,从不给大人添麻烦。
那年夏天,我竟然听见她和我妈吵架。她穿着薄薄的睡衣,坐在铺着凉席的地板上,小口小口地抿着一块西瓜,突然想起请求我妈给她订一份报纸,结果遭到了拒绝。
我妈说:“学习以外的东西不要看,报纸能有什么用?”
从语气来看,那并不是一个疑问句。
然后我妹就爆发了,说:“为什么要有用?我辛辛苦苦学数学有什么用?学英语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忘光,通通还给体育老师。”
她想象中的体育老师像一块海绵一样,回收着同学们离校后无处释放的知识点和各种情绪,然后通过汗水,挥发在空气里,构成了一个大气循环。
我都被吓住了,我妈的眼神有点怪,也许她想这不过就是一件小事而已。
可我妹妹不是一个随便向家长提要求的小孩,她提出的要求,都是在心里酝酿了许久的,所以,她不可避免地感到受伤。
第二天,我听见我妈打邮局电话,可我觉得,对于妹妹来说,经过一个晚上,这份礼物,至少失去了一半意义。
感觉这不是一个孩子热爱的结果,而是她讨价还价的所得。
既然结果都一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答应呢?为什么会觉得小孩的要求都是无理的?为什么会有“先抑后扬”这个词呢?真的一点也不美好。
但我妈不这么想,期待落空又实现,总好过一开始就没有期待。
3.努力
曾经,班里有一个叫浅浅的姑娘,是个竞赛型选手。平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和我们一样学一样玩,但一到考试有如神助。
我们都羡慕她运气好,要么就是心理素质好,考场上才能这样自如。
可每次都这样,就有人说,她是不是做“小抄”了?有人说,她是不是提前看过试卷?
然后有人说,都不是,她最虚伪了,挑灯夜读的时候多了去了,只是不让人看见。
众人“哦”了一声,心下方才了然。
其实这有什么,但人们崇尚的是脑筋好的天然学霸,而还没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总是要被嫌弃的。人们开始说她小家子气,得失心重,有一种不是你的,你偏偏强求的偏执感,浅浅开始被孤立。
直到有次班会小组讨论时,她哭着说,很难受,心里的弦一直绷得很紧,生怕人看出来,现在被揭穿了倒也轻松了。很怕听别人评价,因为从小听了太多人说她,这是一个天资不高但很努力的人。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难道不是她不聪明,所以只能下笨功夫吗?倘若结果还不出色,大概只余深夜痛哭的悲戚了。从此,她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努力。
但老师表扬了浅浅。老子《道德经》里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尽力弥补,以求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从那以后,浅浅开始学会与自己的努力坦然相处。
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姿态本身,除了自我感动外,应该也有一分昂扬向上的生命力。
努力了,就算输掉,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4.热血
我不是个热血的人,所以看到那句“我也想成为爬虫类”就像找到同类,但我十分热爱《灌篮高手》,超级喜欢樱木花道。
因为没有,所以羡慕。
那种源自骨子里的自大,相信我就是天才,这样的人,应该万中无一吧。即使最初连灌篮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使穿着一双破了口的篮球鞋,即使看上去没心没肺,即使说不清是不是因为暗恋晴子而喜欢上篮球,即使到最后染了一头红发,学会了与最讨厌的人合作,学会了落泪,学会了成熟。
我做过的最热血的事情,应该是考研。也有同学问我,你是为了逃避就业而去考研,还是真心热爱学术研究?你想好了未来的路了吗?
我点头,但不曾说出口的是,由于心中的名校情结,我只是想借考研来弥补自己高考留下的遗憾。
晨光中出现在自习室,伏案到星夜才离开。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研究历年试题、考试动向。偶尔看看心仪的导师,像看着心里的一道光。每天绕着操场跑枯燥的圈,祈祷身体不要垮掉。
可是,就像《初恋这件小事》歌里唱的那样,漫长的一月,暗淡的二月,三月又如期而至。烦躁的四月,痛苦的五月,六月依旧空空如也……
我的小伙伴在中途退出了,因为签了个不错的公司;我最后也失败了,什么也没有得到,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想起来依然觉得遗憾。
但反过来想,那段找到目标,为梦想拼了命的感觉也很美好啊!
那是一生中大概率会成为最热血的时刻,下次再遇见的时候,那种爬虫挣扎着站立起身的声响,封冻的冰块碎裂的声响,要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