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放飞心灵的自由(上)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罗网之中。
  ——题 记
  《逍遥游》是一篇奇异的文章。构思宏伟,想象奇特,形象的故事蕴生抽象道理的深进而浅出,显熟的常事浸渍玄惑情感的幽入而明达,读来齿生机趣,想来心滋蕴藉,行云流水的文字自然豁显云水无迹的气质。其意大丰而无际,其韵大契而无声,其美大象而无形。百读百解,仁智之见,形似冰炭,深入穷里,互不轩轾。可以说,每一次真正的阅读,都是一次精神的旅程,就像每一次的遥望星空,都会发现新的奇观一样。
  说到《逍遥游》主题在当代的索解,除去非常年代极端意识形态的曲读曲解之外,正常的学理探究,无论是见诸哲学史家、史学史家,还是文学史家学著里的,虽说百家千解,但总括起来不外乎“人生观”(人们对人生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认识论”(人们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生规律的方式与态度)的分野。经典的表述缕见如下:
  庄子一派站在没落阶级的立场,发展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极部分,明确地走上了唯心主义的道路。……把老子学说引向了虚无主义、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这种在客观上完全屈服于自然和社会现状而在主观上虚构的‘自由’,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庄子《逍遥游》篇,除去其美丽词句和神秘外衣,其本质就是这样的一种宿命论的思想。”这是哲学史家冯友兰上个世纪60年代的解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89页、第382页)。
  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庄子“把世间事物看作是相对的,这是庄子哲学的一个特点。……庄子从不同的角度、标准去衡量事物,那么有时就可以把大小、寿夭颠倒过来。……相对主义运用到人生观方面要求人们对于诸如寿夭、生死、祸福等现象不必计较。根据相对主义,人们判断社会政治的是非善恶的标准是没有的。”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观点(剪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家们认为:“庄子无疑是一个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他是一个悲观失望的厌世主义者……庄子处世态度就是玩世不恭,随俗浮沉。……这一切都充分表现了一个没落阶级的思想观点。”“姑射之神当然是庄子自己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绝对自由的人物。这个人物据说是个‘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他的尘糠都可以铸造出尧舜来的。’所以,人们认为他是在撒谎,而不肯信了。”(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逍遥游》“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这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以上这些有关庄子思想及《逍遥游》主题思想的概括,基本上代表了经历过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格局的一代中国学人,在一种“国家哲学”占统治地位的学术背景下表达出的阅读见解。
  对这些说法的关键词稍做分析,不难看出一代学人在特殊学术背景下“古为今用”的“学风”。
  冯友兰对《逍遥游》的观点是从人生观层面展开的,关键词是自由、虚构、宿命论,评价是唯心主义、虚无主义、宿命论。
  翦伯赞的观点是从认识论角度展开的,关键词是相对主义、人生观、社会观。其中隐含价值评判:“根据相对主义,人们判断社会政治的是非善恶标准是没有的。”
  游国恩对庄子的评价兼具认识论与人生观两个层面,关键词是人生、思想、没落、绝对自由、反面教材。
  朱东润的观点也是从人生观层面切入的,关键词是人生观、自我超脱,有着鲜明的价值判断:“没落阶级”的“空想”。
  这样一些大同小异的结论,在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学术上的“拨乱反正”及深入的庄学研究梳理之后,大家对庄子及其著述有了更贴近实际和文本的解读,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些人所共知的庄学见解。比如冯友兰在他修改后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庄子就做了重新评述,他认为:
  道家有一个一贯的精神,就是为了“自我”。为了保全自已不受损失,……,庄周的保全自己的办法和理论是,抱一种他认为是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从当时阶级斗争的苦恼中解脱出来,以得到精神上的、也就是主观的“自由”、“幸福”。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6页)
  这种修改和先前的著述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键词变成了“自我”、“精神自由与幸福”、“逍遥游”。“自我”是出发点,目的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幸福”,策略和办法是“逍遥游”,并没有进行价值评判。
  文学史著关于《逍遥游》主题的解读也形成了主流共识和多元解读共存的局面。比如当下中国绝大多数高校文学院或中文系使用的,由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对于《逍遥游》的主题就做了如下介绍:
  《逍遥游》的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这段文字评述的正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逍遥游》所节选的部分,即《庄子·逍遥游》三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介绍不仅对《逍遥游》成篇的文体特点(“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陪衬、烘托”)、主题句(“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作了评述,而且申明其主题就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但没有对主题作出价值评判,而且在附注中还罗列了古代学人们关于“逍遥游”部分的代表性观点以供参考。作为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专业本科学生文学课程教材的编写,能做到既有所规范,又预留思想和考辨空间,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进步。
  相对于学术界和高等院校庄学研究和学术成果普及“与时俱进”的现状,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就显出观点更新滞后、考评老套、推新怠惰的不足。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语文第四册关于《逍遥游》主题的介绍和《教师用书》中对于教师主题教学的指导,就呈现出这样的情形。如《教师用书》中的“题解”介绍说:
  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的“绝对自由”。这种理论和办法就是“逍遥游”。(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78页)
  这种关于《逍遥游》主题教学的引导,与上面分析援引的冯友兰先生的解读比较,不难看出它不过是删除了冯解中在编者看来不合时宜的“阶级”、“唯心主义”等语词,采用一种抽取各家结论、拼凑关键语词的策略,算作一种继承与拓新,以敷教学之用。这样一种对待《逍遥游》主题处理的策略,依笔者的教学观察,对当下无论教授者的教学,还是学习者的学习,都造成了双重语境的隔膜。他们既缺乏还原《逍遥游》原始文本生成语境的学术机缘(也没有必要),也难于理解教科书关于文本主题解说生成的语境。于是,课堂教学的生态在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的教学语境下就难免导致教授者照本宣科,其实不知所云;学习者如坠云雾、厌学弃学、信口附和的局面。教学的结果不难想象:除了好学的学生增进一点文学常识的了解之外,别的也就没了。
  更有甚者,同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则完全悬置了《逍遥游》的主题思想,回避主题,只针对文章的写作艺术作如下预设: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诵读课文,谈谈你对文中的想象的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这种对于本文“写什么”的问题只字不提,也不就此设置问题,只是直接针对它的“文学性”,即“怎么写”、“写的怎样”来设置问题的做法也是欠妥的。原因很简单,写什么,写了什么,或你认为写了什么之类是阅读跳不过去的问题。编者之所以这样处理《逍遥游》的主题,我想,不是认为这个问题简单,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其过于复杂。
  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既不回避、简化、矮化、鄙化文本主题,又能帮助《逍遥游》主题教学进入理解阅读、对话阅读的策略呢?这正是本文希望尝试的。(待续)
  [作者通联:武汉市教科院]
其他文献
授课时间:2008年12月  授课地点:湖北仙桃一中礼堂   授课班级:九年级(8)班     师: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活水”就是活色生香的素材,有了丰厚的素材,我们笔下就有了汩汩流淌的清泉。其实啊,这“清泉”到处有,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善于挖掘运用。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宝藏,这节课我们就从它入手,探讨如何从中挖掘素材并为我所用。  首先,古典诗歌
台湾作家王鼎钧的散文《那树》,以平静的语气讲述了一棵城市里的树的生命历程。从很久很久就立在那里,到最终获罪被砍,树的一生,折射出了人类文明前进的速度,也揭示了发展所带来的人性的扭曲。借鉴孙绍振教授对文本分析所用的“还原”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我对《那树》作了以下解读。    一、佝偻老迈的树貌与真诚和善的敬意    文章开篇就描述了那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它立在那条路边很久很久了,从泥泞的小路到驶
每每仔细端详大树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有意识地追寻人的神韵。我想,树姿态优美,千姿百态,出神入化,会不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呢?树靠它的沧桑阅历、顽强的生命力、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永远比不过树的。种树人在若干年前栽下树苗,岁月更迭,种树人会与时俱“焚”,而树却与时俱壮, 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
2009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第19题是一道考查对联的题目(4分),要求将所给的8个短语(兰芝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组成两副七字对联,一副新春对联,一副教师办公室对联,并明确写出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答案分别是“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和“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这道题,从语文能力角度上看,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其中主要是得体,答题
【评议文章】鲍道宏《文本多元解读:可能及其限度——从诠释学当代发展看新课程阅读教学》,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原文提要】文章通过梳理诠释学的发展路径来理解新课程阅读与阅读教学。作者认为,在当代,诠释学对语文阅读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呼应和契合,而在诠释学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但这种影响主要应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和方法论意义上。文
在语文课堂当中应用趣味教学策略直接有效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进一步地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在基础阶段针对趣味教学的内容,教师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要确保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语文素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学生对外界事物一直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却较短,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想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教师就需要从这一性格特点出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历史的,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因此,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文,在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我们对它是熟悉的;而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它对我们又有些显得陌生。哪里有陌生的东西,哪里就需要阐释,是谓重读。    工具论和做人论:功利价值、发展价值的实现    把语文与“工具”联在一起,叶老并非始作俑者,但他提出的“语文是工具”的命题却影响最大。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内涵,总
言为心声。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几处对话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生存的环境氛围。这里笔者就其中几处发人深思的追问,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祝福》中的追问有四次,不管是祥林嫂与别人间的追问,还是其他人相互间的追问,都与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深入分析这四次追问,便成了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和作者创作目的的重要途径。    一、祥林嫂对“我”的追问    此次追问从作者叙述角
高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老在故纸堆中找材料,老师在文章中看到的材料不是屈原、陶渊明,就是李白、苏东坡,千人一面,没有什么新鲜感,且这样的文章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困惑。因而,要想学生的文章出新意,就需要在材料的现实性方面多下功夫。如何解决这个高中生写作中的老难题?需要在平时的写作中注重现实意识的提高,要提高,就要让学生有路子可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高二、高三两年的教学实际对此问题进行探索。   
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长时间内被界定为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并被誉为“隐居者的恋歌”,其中认为这是一首充满了消极意识的避世诗歌的也大有人在。在此,笔者将以“空山”为契点,谈谈亦儒亦道亦佛之王维在诗歌中所展现的复杂情怀,其内容、形式上同时兼备的禅宗美学思想,以及对诗歌主旨意义的重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