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化学教育30年了,对于化学教学颇有心得,现分享与大家,与大家共勉。
一、化学教学中要倾注爱心
“爱”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字眼,有了爱世界会变得更美丽,培养学生同样需要爱心。
1.用爱心感染学生
生活处处该留意,学生过错爱心纠。记得“五一”长假,有一中等学生的作业一点也未做,交了白卷给我,我单独找到他耐心地说:“你五一快乐!”他有点不好意思而不吱声。我又问道:“那你一定很忙吧。”他突然眼泪汪汪,看来有些伤心。我便不提作业是否完成,问道:“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老师能帮你什么忙吗?大胆地说,只要老师办得到,一定帮你,要相信老师......”一番说服后得知:他的爷爷生病了,父母在外打工,家中无人照顾,只靠他一人既要照看爷爷又要收拾家务等,所以耽误了作业。我立即表扬了他:做得正确,对长辈有孝心,有爱心,值得表扬,是个乖孩子。但是你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阶段,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把学习搞上去。随后他便主动拿走试卷并说:老师,谢谢你,我明天一定补做好交来。第二天,他按时交来了。这次事件中,我没有采取打骂、罚抄等手段,同样收到了好的效果。后来他从未拖欠作业,成绩逐步提高。
2.用行动熏陶学生
记得一次化学课上,我先在一个班做了氢气的可燃性实验后,关闭了实验装置,到了另一个班又去做该实验时,为了节省时间而未进行验纯实验,可不知是谁放进了空气,一点却引起了启普发生器爆裂,可我在这一瞬间立即问道:伤到学生没有,并将前排学生逐一查看,自己手上的酸液都未擦试。看到学生无伤害时,我便继续上课,并分析原因:可能是谁动过启普发生器而进入少量空气导致氢气不纯,点燃而轻微爆裂。说到这里,班里的几个知情者一下将目光投向班里有名的多动者,我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我用微笑的目光投向他时,他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错了,我动过它,对不起!我的行动感染了学生,他们有了动力。
3.困难时期伸出双手帮助学生
一个冬天的晚自习课,我发现一个同学总是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作业也不做。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问得知:他生病了,因穿衣单薄,身体时时直打寒颤,看来病情严重。便问:“看医生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怎么不看呢?”他泣不成声地说:“没钱”。通过一番了解后得知:他家庭贫寒。我马上领他到医院治病,回来后还给他几件衣服让他穿上。他病愈后相当感动,学习成绩也上升快。
二、化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抓住学生心理,巧设悬念诱兴趣
对于刚升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大多数学生都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上好《绪言》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门学科显得特别重要。我在教《绪言》这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接着,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现象、变化等,使学生了解化学与衣、食、住、行、能源、信息、资源利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的思考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和技能。如讲氧气的性质时,我分别作了木炭、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通过实验,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掌握了氧气能助燃的性质。同时,我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铁丝为什么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否相同?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了其原因。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作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洗涤剂等的酸碱性;讲了碳酸根的鉴别后,指导学生测定水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等。
3.作业分层要求激发兴趣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全班同学的层次也有长短,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降低难度,注重基础让他们轻松完成任务。发现他们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在成功中赏试快乐,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用激励语言激发兴趣
我在课堂上或课外对学生均采用激励语言。这样一来,学生感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还可以,觉得该老师亲近可靠,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师生间畅所欲言,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三、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只有主体意识,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才会用化学。因此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一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育情景。二是利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一是让学生有主动学习意识。如在讲述《水的净化》一节时,可以设计悬念向学生提出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你们觉得干净、安全吗?那么河里的水我们能喝吗?为什么不能?那么我们怎样把河水变成我们能够喝的自来水?然后教师指出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就会愉快地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化学知识的情景中去。二是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情景。如在讲授《分子和原子》一节时做小实验“水点香烟”,非常逼真。
3.把实际生活中的事跟化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如在学习了《金刚石、石墨、C60》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并解释自行车车锁使用不了,不灵活,通常可用小刀削一些铅笔芯粉末放在锁眼或需要活动而又不灵活的地方后用力转动一下,锁眼就变得灵巧多了,为什么?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化学教学中要倾注爱心
“爱”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字眼,有了爱世界会变得更美丽,培养学生同样需要爱心。
1.用爱心感染学生
生活处处该留意,学生过错爱心纠。记得“五一”长假,有一中等学生的作业一点也未做,交了白卷给我,我单独找到他耐心地说:“你五一快乐!”他有点不好意思而不吱声。我又问道:“那你一定很忙吧。”他突然眼泪汪汪,看来有些伤心。我便不提作业是否完成,问道:“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老师能帮你什么忙吗?大胆地说,只要老师办得到,一定帮你,要相信老师......”一番说服后得知:他的爷爷生病了,父母在外打工,家中无人照顾,只靠他一人既要照看爷爷又要收拾家务等,所以耽误了作业。我立即表扬了他:做得正确,对长辈有孝心,有爱心,值得表扬,是个乖孩子。但是你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阶段,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把学习搞上去。随后他便主动拿走试卷并说:老师,谢谢你,我明天一定补做好交来。第二天,他按时交来了。这次事件中,我没有采取打骂、罚抄等手段,同样收到了好的效果。后来他从未拖欠作业,成绩逐步提高。
2.用行动熏陶学生
记得一次化学课上,我先在一个班做了氢气的可燃性实验后,关闭了实验装置,到了另一个班又去做该实验时,为了节省时间而未进行验纯实验,可不知是谁放进了空气,一点却引起了启普发生器爆裂,可我在这一瞬间立即问道:伤到学生没有,并将前排学生逐一查看,自己手上的酸液都未擦试。看到学生无伤害时,我便继续上课,并分析原因:可能是谁动过启普发生器而进入少量空气导致氢气不纯,点燃而轻微爆裂。说到这里,班里的几个知情者一下将目光投向班里有名的多动者,我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我用微笑的目光投向他时,他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错了,我动过它,对不起!我的行动感染了学生,他们有了动力。
3.困难时期伸出双手帮助学生
一个冬天的晚自习课,我发现一个同学总是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作业也不做。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问得知:他生病了,因穿衣单薄,身体时时直打寒颤,看来病情严重。便问:“看医生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怎么不看呢?”他泣不成声地说:“没钱”。通过一番了解后得知:他家庭贫寒。我马上领他到医院治病,回来后还给他几件衣服让他穿上。他病愈后相当感动,学习成绩也上升快。
二、化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抓住学生心理,巧设悬念诱兴趣
对于刚升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大多数学生都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上好《绪言》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门学科显得特别重要。我在教《绪言》这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接着,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现象、变化等,使学生了解化学与衣、食、住、行、能源、信息、资源利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的思考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和技能。如讲氧气的性质时,我分别作了木炭、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通过实验,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掌握了氧气能助燃的性质。同时,我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铁丝为什么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否相同?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了其原因。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作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洗涤剂等的酸碱性;讲了碳酸根的鉴别后,指导学生测定水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等。
3.作业分层要求激发兴趣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全班同学的层次也有长短,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降低难度,注重基础让他们轻松完成任务。发现他们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在成功中赏试快乐,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用激励语言激发兴趣
我在课堂上或课外对学生均采用激励语言。这样一来,学生感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还可以,觉得该老师亲近可靠,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师生间畅所欲言,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三、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只有主体意识,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才会用化学。因此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一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育情景。二是利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一是让学生有主动学习意识。如在讲述《水的净化》一节时,可以设计悬念向学生提出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你们觉得干净、安全吗?那么河里的水我们能喝吗?为什么不能?那么我们怎样把河水变成我们能够喝的自来水?然后教师指出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就会愉快地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化学知识的情景中去。二是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情景。如在讲授《分子和原子》一节时做小实验“水点香烟”,非常逼真。
3.把实际生活中的事跟化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如在学习了《金刚石、石墨、C60》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并解释自行车车锁使用不了,不灵活,通常可用小刀削一些铅笔芯粉末放在锁眼或需要活动而又不灵活的地方后用力转动一下,锁眼就变得灵巧多了,为什么?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