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认知审美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14382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以中学音乐欣赏课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学生群体的音乐欣赏课型,提出具体课例验证这一模式的效度,以期为音乐欣赏教学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音乐欣赏;情感体验;认知;审美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9-0039-03
  马克思说:“假如你想获得艺术的享受,你自己就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音乐欣赏是人类听觉的感性行为,它能够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音乐听觉感受。学校里所涉及的各门课程,音乐课是最可以培养情感体验的,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在音乐欣赏课中依照新课程标准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聆听音乐、感知音乐,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体验能力。
  一、情感体验的实施
  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人们的听觉感官对音乐中包含的情绪、情感、思想内涵进行感知的过程。当美妙的乐音响起,声音就会通过听觉器官将感受传递到心里,让人的心底泛起一阵阵涟漪,激发心灵的触动,陶醉在精神的喜悦之中,产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人们对音乐的喜爱,是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表现,它具有人们所需要的情感体验,可以满足人们对情感体验的需求,所以人们喜爱音乐,乐于聆听音乐。我們又应该如何启发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获得情感体验并产生对音乐的喜爱呢?
  首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视听手段获得直接的听觉体验。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可先选择一些喜闻乐见、旋律优美的名曲,以便学生乐于感受的音乐。例如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卡门》序曲和《惊愕交响曲》《运动员进行曲》等作品。
  其次,通过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音色、音高、节奏、节拍、强弱、速度的选择和变化。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时,提示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的高低有变化吗?节奏是紧凑的还是疏稀的?几拍子的?强奏的、弱奏的还是中等力度的?快速的还是慢速的?
  再次,通过体验音乐中蕴藏的情感内容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情绪、情感的日趋丰富是青春期学生心理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表现为热情、求知欲强、重感情等特点。通过情景体验使学生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之中,从而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绪情感。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乐曲时,笔者会先讲述故事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草桥结拜和楼台相会时互相欣赏、对话的故事情节,再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话、情感的互诉,引导学生品味乐曲中的情感表现。
  第四,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获取情感体验。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通俗、流行音乐,都有情感的表现。而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可以在欣赏过程中适当地引用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进行对比。在音乐课堂适当地聆听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又能够放松学生们紧张的情绪,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尽情发挥。当然,音乐作品要经教师课前筛选。
  最后,通过表现提高对欣赏音乐的兴趣。音乐欣赏也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来增强趣味,可以让学生适当做一些伸手抬脚等律动动作,也可以将旋律演唱出来或是加以改编,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积极地感受音乐当中的旋律、风格、曲调、创作之美。例如随音乐跳舞、模仿演奏都是笔者在音乐欣赏课中常用的方式。让学生聆听各种时代不同或者风格各异的乐曲,根据他们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与各种动作相结合,把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韵律融合到一起,例如《拉库卡拉查》《化装舞会》《瑶族舞曲》《杵歌》《青春舞曲》等等这样的作品。学生好动,所以喜欢敲敲打打的乐器,可以给学生每人分发不同的乐器,选一名同学作为指挥,播放音乐,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音色,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还可以使学生关注整个作品中的节奏、速度变化等。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乐曲的变化,都能够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缩短学生与音乐欣赏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逐渐喜欢欣赏音乐,并感受音乐欣赏的乐趣。
  二、从体验走向认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听赏能力和审美体验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应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首先要尽可能地多听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与情感体验;其次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学习了解音乐相关的知识。
  首先,通过欣赏认知作品的题材与风格。例如学习进行曲这种音乐风格,就可将《当兵的人》《运动员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等相同题材、表演形式不同的声乐或器乐作品结合起来进行讲解。通过对比音乐家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进行曲这一主题,从而加深对进行曲的理解认识。
  其次,通过欣赏认知歌曲的演唱形式、风格。在以“演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声声部知识,感受男声、女声、童声等不同声部的声音特点。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等形式歌曲的风格特点。如此有助于学生欣赏、了解风格不同、表演形式各异的声乐作品。
  再次,通过欣赏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通过音乐赏析让学生了解掌握乐曲或歌曲的曲式结构。如在欣赏《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时从“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鳟鱼”的主题音乐,依次进行乐器变化、伴奏方式变化、节奏变化、调性变化等,让学生认识到变奏曲式这一曲式结构是由一个主部主题的依次变化结合而来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曲式结构、体裁风格、创作手法等知识,体会音乐的思想内涵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感受音乐中的形式之美。
  第四,通过欣赏认知乐曲的渊源与历史背景。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时,我会让学生比较聆听越剧《梁祝》片段与协奏曲片段,然后再欣赏歌曲《梁祝》,并让学生探讨这三部作品的关系。学生在聆听和体验的基础上,发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民间流传的越剧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歌曲《梁祝》是由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音乐填词而来的。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作品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经过作曲家的艺术处理后,体现出更完美的艺术效果。   最后,通过欣赏认知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音乐课堂还要将其他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此外,还要将音乐与艺术以外的各门学科相融合。这样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认知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并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了解音乐的作用;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情感、体裁、风格、思想内涵等的体会和感受,来提高学生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增加学生高尚的审美体验情趣,使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学会理性地欣赏,享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共同之美。
  三、从认知走向审美
  首先,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音乐欣赏课上,一般会有以下几个程序:组织教学—作品简介—初步聆听—曲式结构分析—分段欣赏—理解作品内涵—完整欣赏等。这是一般的音乐欣赏课程模式,但是有时候变换一下思路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例如,笔者有过一次教学经历:在《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音乐欣赏课上,学生初听开头就开始嚷嚷说不好听。笔者便停止播放音乐,一改常用的教学流程。先讲述这首乐曲的故事由来和寓意,当笔者讲到小鳟鱼受到欺骗咬上鱼钩这个桥段时,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开始认真聆听乐曲。
  在这首曲子的欣赏中,学生们学会了钢琴协奏曲的知识,感受了音乐对不同动态的鳟鱼这一形象的描绘,从而产生了对这首乐曲的喜爱之情。说明当学生对乐曲的内容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就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所以,音乐课上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起源、背景、表现手法,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聆听音乐,使学生们真正投入到音乐的世界里。
  其次,引导学生了解美是如何建构的。学生有了审美感受之后,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好听,这离不开音乐形式、结构、声音认知后的理性审美、形式美、结构美、声音美的讲解。
  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欣赏课。笔者先给学生简单讲述梁祝的爱情故事,然后分主题聆听欣赏。根据每一部分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画面,思考乐曲表达的思想内涵,再讲解演奏乐器及音乐的表现要素等理论知识。通过音乐与故事情节并进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乐曲表现的感人故事,产生对这一凄美爱情故事的同情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中的声音美。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一课时,我预先设计了几个问题,穿插在欣赏过程中:
  A.在呈示部中爱情主题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
  B.再现部再现时的爱情主题音乐与呈示部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C.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截取了哪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D.聆听展开部“抗婚”音乐,思考:音乐有什么样的变化?乐器的声音是怎样的?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节?
  学生欣赏后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笔者先对学生提出了问题,将要解决的知识点预设在问题中,使学生对要注意的地方有了大致的了解,聆听乐曲也有了目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更加仔细地聆听乐曲。在逐个解决的问题中使学生了解乐曲的主题思想和结构,从而感受到音乐的结构美。从音乐的旋律、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体会音乐的形式美。
  学校音乐学科教学是国家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培养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JP2]对于提高审美情趣和陶冶高尚情操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校音乐欣赏课的实施对学生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也是审美修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 [C].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颜铁军,金顺爱.科尔沁民歌的两点美学阐释 [J].文艺争鸣,2016(03).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08-02[HK]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当代音乐问题研究》课程上,提出当代音乐的3个基本问题:  一、音乐的艺术边界;  二、听感官的审美底线;  三、由临响引发的声本体与听本体问题。  由此引发进一步的设问:  在当代音乐中究竟能够听到什么样的声音?——这是一个属于美学问
期刊
[摘要]迈克尔·巴里萨维奇·布朗纳是俄罗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100余部涉及歌剧、舞剧、室内乐等各个领域的不朽杰作,而与影像和情节相关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位作曲家与弗里德李赫·利普斯在音乐会上的相识将他对巴扬琴音乐的创作推向了顶峰。  [关键词]布朗纳;梦想花园;华尔兹;圣书;宗教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
期刊
藍月亮升起的地方
期刊
[摘要]丁善德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影响最突出的代表性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的创作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器乐独奏、艺术歌曲以及电影音乐等多个方面,多年来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音乐家,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丁善德先生的艺术歌曲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是诗歌与音乐的高度融合,本文以丁善德艺术歌曲中难得的表达爱情的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为
期刊
回巫山
期刊
那一片心中的海
期刊
[摘要]  歌剧《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为了纪念老舍先生而创作排演的,它以原著基本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关系为结构,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著传递的美学精神和情感内涵;运用音乐和戏剧的表现方式,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本文透过剧中人物小福子的音乐形象和其再现的文学形象,分析了影响歌剧形象美感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音乐形象;文学形象;悲剧美  [中图分类号]J60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期刊
赤心
期刊
[摘要]  在国内声乐教育界,集歌唱家、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员和广东中国民族歌剧协会副会长等诸多光环于一身的皮晓彩女士,可谓是声名远播、桃李锦绣。尤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优秀教师”评选中,皮晓彩以从教30年的丰硕成果,一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器乐课堂教学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奥尔夫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三年的研究表明:通过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对器乐教学的全新探索与实践,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创造思维、团队精神乃至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器乐教学;艺术实践;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