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B
消化不良属于一种普遍存在的症状,也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消化系统症状。在人群当中,大约有19%-41%的人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消化不良泛指的是诸多胃肠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导致消化不良的因素诸多,若是频繁发生需引起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后,所给出的信号之一。
1 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指的是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诸多症状,经过检查排除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反酸及烧心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根据消化不良的病因,可以将消化不良分为以下2种类型:
1.1器质性消化不良
患者存在明确的器质性或是代谢性疾病,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例如:①胃溃疡;②十二指肠溃疡;③胃肿瘤;④幽门梗阻;⑤药物性因素等。随着原发病的治疗、疾病控制,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也会随着减轻或是消失。
1.2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存在,检查的时候未发现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或是在进行检查时发现疾病不能解释,为何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患者若是长期处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状态,可能会引起器质性病变,或是可能会转変成器质性消化不良类型。
2 引起消化不良的因素有哪些?
2.1心理与精神因素
若日常生活中处于精神压力大、不愉快、突然受到剧烈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老年人,引起身体机能已经退化,其消化功能也下降,更加容易因情绪影响而发生消化不良。
2.2饮食习惯不良因素
该因素是引起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等均会增大胃肠负担,严重者甚至还会引起胃肠功能出现紊乱现象,引起消化不良。
2.3环境因素
若是突然更换生活或工作环境,身体不能快速接受时,也可能会对胃动力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2.4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因素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当肠胃被感染后,会对胃功能造成影响,引起胃粘膜损伤、胃动力不足。
3 消化不良的症状
3.1上腹痛
该症状为常见症状,大部分患者主要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同时可能会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上腹痛症状发作基本无任何规律性,有的患者发生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症状会缓解,或表现为餐后30分钟到3小时之间,存在腹痛持续。
3.2腹胀
早饱、腹胀、噯气亦均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关头出现,并可能会同时伴有腹痛症状;早饱指的是饱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导致其食物摄入量明显減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且和上腹胀常伴有暖气。恶心、呕吐症状并不常见,基本是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身上,呕吐物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3.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4 长期消化不良的危害
4.1腹泻
当人体机体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时,会打乱其肠内平衡,而腹泻则属于一种保护面制,排出毒素排出;若是过早服用止泻药物,可能会发生梗阻。
4.2便秘
摄入了大量辛辣油炸以及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后,食物积聚在机体内,则易发生便秘,而便秘则又会导致毒素堆积,从而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4.3腹痛
当机体内堆积过多食物后,会使肠蠕动异常,从而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
4.4易患慢性胃肠疾病
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若是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属于慢性胃肠疾病的前兆,提示其消化功能有问题;甚至存在着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若是未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胃肠疾病,导致后期治疗难度加大。
4.5莒养不良
当机体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时,会导致胃肠吸收食物、营养物质等造成直接的影响,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成年人表现为①气虚乏力、②面色无光泽、③免疫力低;则会对青少年的身体、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4.6贫血
可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1)患者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贫血;(2)患者因消化不良加重胃肠蠕动障碍,而引起便秘、便血症状。导致人体机体消化不良的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炎等诸多原发病,均可引起肠慢性出血。
4.7增大癌变风险
若本身就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会因原发病加重消化不良症状;且消化不良症状还预示着慢性胃肠疾病的恶化。例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若是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而近期出现腹胀明显且食欲不佳、大便异常现象,那么应考虑为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发生癌变危机。
5 如何缓解长期消化不良
5.1饮食调理
定时定餐: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都是因饮食与生活作息不规律,到起胃肠道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引发的。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餐的规律极其重要。(2)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萝卜、南瓜、豆腐、瘦肉等食物,选择清炒、清蒸的烹饪方式。(3)明了禁忌: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饮食有节、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及忌饱食之外,还应根据自身主要症状,存在特殊禁忌。例如①腹胀者不宜食用豆类、牛奶等食物;②反酸者不宜过饱,尽量不食用坚果、肥肉等食物。
5.2西医治疗
西医中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时,指南推荐选用的药物为抑酸(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促动力(如吗丁啉、莫沙比利)、或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治疗失败者,可应用小剂量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使用抑酸、促动力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均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3中医治疗
我国中醫学治疗消化不良的原则为,以消食健脾、疏肝行气为主,对于主症不同的患者也需要辩证施治,选择不同的方剂或中成药,可应用①保和丸、②枳实消痞片、③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具有消食导滞,帮助消化的功效。
6 总结
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疾病,指的是人体出现腹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的非器质性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消化不良虽然是常见疾病,但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状态、食物消化与吸收等情况,从而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起精神状态。再加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化不良不是什么大病,却不知该疾病所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不仅会使机体营养不良,严重者还会增加发生癌症的几率。因此,加强对消化不良的治疗与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
消化不良属于一种普遍存在的症状,也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消化系统症状。在人群当中,大约有19%-41%的人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消化不良泛指的是诸多胃肠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导致消化不良的因素诸多,若是频繁发生需引起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后,所给出的信号之一。
1 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指的是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诸多症状,经过检查排除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反酸及烧心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根据消化不良的病因,可以将消化不良分为以下2种类型:
1.1器质性消化不良
患者存在明确的器质性或是代谢性疾病,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例如:①胃溃疡;②十二指肠溃疡;③胃肿瘤;④幽门梗阻;⑤药物性因素等。随着原发病的治疗、疾病控制,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也会随着减轻或是消失。
1.2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存在,检查的时候未发现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或是在进行检查时发现疾病不能解释,为何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患者若是长期处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状态,可能会引起器质性病变,或是可能会转変成器质性消化不良类型。
2 引起消化不良的因素有哪些?
2.1心理与精神因素
若日常生活中处于精神压力大、不愉快、突然受到剧烈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老年人,引起身体机能已经退化,其消化功能也下降,更加容易因情绪影响而发生消化不良。
2.2饮食习惯不良因素
该因素是引起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等均会增大胃肠负担,严重者甚至还会引起胃肠功能出现紊乱现象,引起消化不良。
2.3环境因素
若是突然更换生活或工作环境,身体不能快速接受时,也可能会对胃动力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2.4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因素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当肠胃被感染后,会对胃功能造成影响,引起胃粘膜损伤、胃动力不足。
3 消化不良的症状
3.1上腹痛
该症状为常见症状,大部分患者主要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同时可能会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上腹痛症状发作基本无任何规律性,有的患者发生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症状会缓解,或表现为餐后30分钟到3小时之间,存在腹痛持续。
3.2腹胀
早饱、腹胀、噯气亦均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关头出现,并可能会同时伴有腹痛症状;早饱指的是饱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导致其食物摄入量明显減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且和上腹胀常伴有暖气。恶心、呕吐症状并不常见,基本是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身上,呕吐物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3.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4 长期消化不良的危害
4.1腹泻
当人体机体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时,会打乱其肠内平衡,而腹泻则属于一种保护面制,排出毒素排出;若是过早服用止泻药物,可能会发生梗阻。
4.2便秘
摄入了大量辛辣油炸以及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后,食物积聚在机体内,则易发生便秘,而便秘则又会导致毒素堆积,从而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4.3腹痛
当机体内堆积过多食物后,会使肠蠕动异常,从而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
4.4易患慢性胃肠疾病
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若是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属于慢性胃肠疾病的前兆,提示其消化功能有问题;甚至存在着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若是未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胃肠疾病,导致后期治疗难度加大。
4.5莒养不良
当机体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时,会导致胃肠吸收食物、营养物质等造成直接的影响,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成年人表现为①气虚乏力、②面色无光泽、③免疫力低;则会对青少年的身体、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4.6贫血
可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1)患者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贫血;(2)患者因消化不良加重胃肠蠕动障碍,而引起便秘、便血症状。导致人体机体消化不良的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炎等诸多原发病,均可引起肠慢性出血。
4.7增大癌变风险
若本身就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会因原发病加重消化不良症状;且消化不良症状还预示着慢性胃肠疾病的恶化。例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若是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而近期出现腹胀明显且食欲不佳、大便异常现象,那么应考虑为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发生癌变危机。
5 如何缓解长期消化不良
5.1饮食调理
定时定餐: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都是因饮食与生活作息不规律,到起胃肠道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引发的。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餐的规律极其重要。(2)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萝卜、南瓜、豆腐、瘦肉等食物,选择清炒、清蒸的烹饪方式。(3)明了禁忌: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饮食有节、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及忌饱食之外,还应根据自身主要症状,存在特殊禁忌。例如①腹胀者不宜食用豆类、牛奶等食物;②反酸者不宜过饱,尽量不食用坚果、肥肉等食物。
5.2西医治疗
西医中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时,指南推荐选用的药物为抑酸(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促动力(如吗丁啉、莫沙比利)、或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治疗失败者,可应用小剂量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使用抑酸、促动力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均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3中医治疗
我国中醫学治疗消化不良的原则为,以消食健脾、疏肝行气为主,对于主症不同的患者也需要辩证施治,选择不同的方剂或中成药,可应用①保和丸、②枳实消痞片、③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具有消食导滞,帮助消化的功效。
6 总结
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疾病,指的是人体出现腹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的非器质性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消化不良虽然是常见疾病,但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状态、食物消化与吸收等情况,从而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起精神状态。再加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化不良不是什么大病,却不知该疾病所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不仅会使机体营养不良,严重者还会增加发生癌症的几率。因此,加强对消化不良的治疗与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