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像三维,其实是一维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00233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4年,一位叫埃德温·艾勃特的英国牧师写了一本小说,叫做《二维国》。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正方形”的二维生物,它发现了三维世界的存在,并引发二维国内思想意识的冲突。就像“正方形”一样,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物理学家也开始考虑我们的世界可能只是四维甚至十维世界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我们能走进这样的高维空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冲破枷锁做很多不寻常的事情。例如,借助高维空间,我们可以把手直接伸到一个锁着的保险柜内部,还可以直接看见人体内的器官等等。
  但是近些年来,事情却向着反方向发展了:空间的维度可能比我们所感知的更少。之所以事情反而变成这样,是因为微观空间下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了理解这个,让我驾驶“想象号”思想飞船,飞进微观空间里去瞧一瞧。
  撕裂一切的迷你黑洞
  我们的“想象号”飞船正驶向由传统理论直接推导出的微观空间。随着空间不断地放大,我们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粒子,原子、电子、质子、夸克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我们这次旅行所要关注的是这些粒子之间的引力大小。
  我们知道,当两个物体离得更近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就会变强。另外,引力的大小还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或能量。但量子物理学还告诉我们,当两个物体离得更近时,其能量会增加,这会导致它们之间的引力急剧地增长。也就是说,在很小的空间里,引力会变得比平时更强。电磁力等其他的力也有这种现象,但是都没有引力变化得剧烈。
  随着空间继续地放大,当飞船走进普朗克尺度(约为1.62×10-33厘米)下的空间时,会发现这里的引力如此之强,会把这里的物质压缩为一个个迷你黑洞。如果微观世界中都是迷你黑洞,那么我们的空间将不是那种光滑的东西,而会被这些迷你黑洞撕成碎片。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想象号”飞船肯定驶向了错误的世界中。那么,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维度降为一维
  物理学家想了很多办法,想去降低微观空间下引力的强度。最终一些物理学家发现,许多的量子引力理论表明,如果普朗克尺度下的空间维度是一维的,那么距离更近时,引力不会剧烈地增长。它将变得温顺起来,这样,迷你黑洞将不会出现。
  三维是体,二维是面,一维是线。如果“想象号”飞进普朗克尺度下的空间,那么世界将变成一条直线?事实上并不是一条直线,那里的空间看起来还是三维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它具有一维空间的性质。要想理解,我们先做个对比。
  在普通的三维空间中,如果我们的“想象号”飞船每一步都随机朝一个方向运动,就像一个空气分子一样,那么当我们旅程的长度变为比以前更长时,很显然,我们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就会降低。然而在普朗克尺度时,好像这里有更少的空间一样,概率降低得更少。事实上,其概率值与只随机行驶在一条直线上的概率值是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由古怪的量子效应导致的,它会使得一个粒子只能处在特定的运动状态之中,就像粒子的运动有了约束一样,粒子会有更高的几率回到它的出发点,结果是这里好像有更少的维度一样。
  一维空间什么样?
  那么,表面上是三维但性质上是一维的空间究竟是什么样子?就让我们再次驾驶“想象号”飞船,进入普朗克尺度下的空间。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引力不再十分强烈,空间仍是光滑的,没有迷你黑洞。但是,我们在这里有迷失的危险,因为这里的每个地方看起来都差不多。而且,空间的每一部分差不多是整体空间缩小后的形状,即空间具有自相似的性质,如同漩涡里有小漩涡,小漩涡里面还有个更小的漩涡那样——这种结构就是分形结构。
  当然,这里的空间是否真的是这样,物理学家们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仍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这种理论仍有研究价值。例如,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垫脚石,最终能让我们理解时空如何从非时空中产生出来。也许,这里的时空是一种介于是“没有时空”和“普通时空”之间的怪异时空。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科学家就开始嚷嚷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他们担心温度升高会给世界上的生物带来影响。  2010年,一些人提出了“如果地球温度升高,北极熊该怎么办”的问题,在2014年,人们便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北极熊开始吃海豚  全球气候变暖后,北极冰盖数量急剧减少,像美国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冰已经向北撤退了几百公里。而冰盖数量减少对北极熊捕食极其不利。  北极熊最爱的食物是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它们习
期刊
说起海洋世界,你会想到什么?是美丽的珊瑚,凶狠的大白鲨,还是各种奇形怪状的深海鱼?除了这些影视剧里关于海洋镜头的“标配”外,大海还有一种奇妙的景观——拥挤而巨大的浅海鱼群。  好视力,好知觉  在浅海区,我们时常能看到一群群“挨挨挤挤”的鱼,它们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停地游动,但却依然能够紧挨彼此、维持队形。人们不禁疑惑,总是以如此密集而庞大的阵容快速“行军”,它们会不会不慎连环追尾或相撞呢?  
期刊
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人类以势不可挡之势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多亏了这些进步,人类的生活也变得更方便、更有意思了——越来越多的人用汽车代步,家用电器年年都在更新换代,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这些科技成果已然深深渗透到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  然而,在给我们生活创造价值的同时,科技也给人类留下了不那么友好的“馈赠”。以毒为伴,与霾共舞,把这说成是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写照一点不为过。各种环境污染物
期刊
动物世界的个性  与个人行为模式一样,个性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一个特征。也许有许多人认为动物虽然也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但是个体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差异。可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研究证明,从天上飞的大山雀到水里游的章鱼等飞禽走兽都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甚至昆虫也有个性,比如蟑螂群体中有“羞怯或谨慎”和“大胆或探索”的性格分类,而豆娘在幼年到成年阶段,在同一阶段的不同豆娘会表现出不同
期刊
地球和月亮之间的空间广袤,但并不是空无一物。在这之中,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小行星,它们暂时被地球吸引,困在地球身边,成了小卫星,绕着地球转。这些被临时捕获的“迷你卫星”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会在地球附近逗留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它们再自己溜走。我们经常会被这些近地天体造访,但是又看不到它们,只有那些执着的观星学者才能追寻到它们的踪迹。  到目前为止,唯一已知的迷你卫星是小行星2006 RH120。2006年
期刊
童年的陪伴应该少不了各种动画片,如果你是90后,是否还记得《神奇宝贝》里机灵又萌萌、讨人喜欢的皮卡丘,在可爱的外表下,它有一种超能力,即强大的放电招式,叫做“十万伏特”。在战斗中,常常会给敌人最后一击。  而在自然界,也有这么一些会放电的“神奇宝贝”,尤其是鱼类动物,世界上已知的会放电鱼类达数十种,电鳗、电鲶、电鳐等等。而最知名的莫过于电鳗了,它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
期刊
人类这物种,真的标志着生命进化的顶峰吗?或者病毒才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当人类进化得越来越复杂时,病毒已经精简了,成功地抛掉了很多基因,只留下了少数的必需基因。  今天,病毒是如此的小和简单,有些甚至不能自我复制,因此,病毒携带的基本遗传物质,需要“溜进”宿主细胞,并诱骗宿主细胞才能复制。例如,只有14种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流感病毒就是如此。  病毒是如此的基本,许多生物学家认为它们甚至不能被归类为一
期刊
用硬纸板裁出一个梯形,在梯形硬纸板的两面都画上窗格,当然画出的窗格也是梯形的。画完这样一面梯形窗格后,用丝线把它悬挂起来,在不远处观察它,即使我们正面面对它,感受到的却好像是在斜着观察一面窗户一样。  顺时针旋转丝线,让梯形窗随着丝线旋转起来,这时,我们虽然心里明白梯形窗在旋转,但眼睛看到的感觉却是梯形窗在摇摆,也就是梯形窗在顺转一下,逆转一下。  之后,把一支铅笔垂直于窗格粘在窗棱上,再旋转丝线
期刊
神农尝百草,精神可嘉,可是他没被毒死真是算命大。自然界的动物们可不明白什么叫舍己为人,什么叫奉献和牺牲,在艰险的自然环境中,它们要努力存活下来,因此进化出了各种本领,辨别“苦”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本领,猫咪就是一种认得“苦”,但吃不得“苦”的动物。  苦味常与毒性相联系  生物进化是一个神奇的过程,肉食动物牙尖爪利,它们的猎物只好擅长奔跑,而那些不能移动的植物又怎样保护自己呢?有一些生命力顽强
期刊
许多人对恐龙的形象认知大多来源于电影,如《侏罗纪公园》、《历险小恐龙》、《哥斯拉》等等,并且就想当然地认为恐龙长的就是影片中的样子,皮肤颜色都是以灰、绿等色调为主的。但是,这真的是上亿年前恐龙的颜色吗?我们如何能够揭开灭绝动物的皮肤颜色?  动物化石的架构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动物化石是如何被科学家利用的,在科学界中,发现动物化石并推断出动物的形象有着一套标准步骤。  我们都知道,骨骼的保存时间是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