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旅游合同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e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几十年过去了,旅游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精神愉悦,国家收入的同时,旅游合同违约及精神损害赔偿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迅速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一次审理旅游合同纠纷案件,应综合分析纠纷原因,不能单纯只适用某一法律法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建立可以信赖的旅游环境,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的变化,不可缺少的一种救济方式。
  关键词:旅游合同;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一、案情介绍
  2011年4月27日的今日说法,回顾了2010年5月20日“险象环生的一日游”如果说徐哲红等人越南一日游,是被“野马导游”诈骗,没有正规的合同,更谈不上以后的精神损害赔偿,那么北京的王先生则参加的是正规旅行社,北京青旅,在旅游的过程中充满了旅游陷阱,回国后,游客投诉旅行社,得到了相应的赔偿,但这种赔偿是基于一般的违约赔偿,没有精神损害赔偿。类似的例子在实践中比比皆是,特别是在节假日,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旅游合同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
  旅游合同是指旅游组织人提供旅游服务,旅游人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精神损害赔偿使之民事主体因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加害人通过财产赔偿等具体有效的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1]早在 1970年,由比利时、梵蒂冈、意大利、葡萄牙等 12 个国家及地区在布鲁塞尔共同签订的《关于旅行契约的国际公约》(英文简称:ICTC)第 1 条中便规定了旅行契约(即旅游合同)的概念,指出“旅行契约系指组织旅行之契约和中间人承办旅行之契约。组织旅行之契约系指某人依约以其个人名义,按一总价格,承担向他人提供一项包括交通、逗留(不在运输时间内的逗留)或任何其他相关服务项目的一切契约。中间人承办之旅行契约系指某人依约以其个人名义,按一总价格,承担向他人提供一项组织旅行之契约或提供一项或数项单个之服务,使任何旅行或短期逗留得以完成的一切契约”。[2]由此可见,对旅游合同概念的具体规定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旅游合同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合同,是合同的一种。但它是一种无名合同,相关调整的法律,几乎是一片空白,在实践中主要由《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来调整。
  2001年最高人民南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精神损害赔偿从“精神性人格权”向“物质性人格权”的发展,是人格权司法保护的一个重要进步。
  在本案中,王先生一家老小出去旅游,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结果喜悦全无,还惹上官司;多花冤枉钱不说,还看了令人尴尬的色情表演,迷你贡献损害了王先生等游客的精神权利和权益,尤其是后者,仅仅用违约损害赔偿是无法弥补的。
  三、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从理论和立法上看
  经考察,无论是判例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抑或是国际性的统一立法文件,无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无论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还是从正当性的理论依据,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都是必要的。因此,旅游合同只是合同中的一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同样适用于旅游合同违约。
  从外国立法例来看,1996年7月1日生效的《越南民法典》第310条规定:“损害赔偿责任包括物质损害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由于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名誉、人格、威信而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实施侵害行为人必须停止侵害、公开赔礼道歉外还必须赔偿被侵害者精神损害费”。[4]
  旅游合同是一种直接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合同,是否经久旅游合同提起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对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来说极为重要。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对公民、法人的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公民的肖像权侵害时才可以使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我国立法并没有对此作出明文规定。而且,我国的立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有过窄之嫌。与精神损害的本质有一定的距离。
  (二)从长远来看
  1、在英美法,判例,立法及学说中旅游合同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态度基本一致,即作为一般原则不承认对精神损害的旅游合同救济,咱在里外的情况下也给予救济。例外情况允许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如下:
  (1)因违反婚约造成的精神损害
  (2)因旅游合同违约侵害人身所造成的痛苦
  (3)运送乘客者、旅馆主人、丧礼的承办者旅游合同违约给对方造成的精神痛苦
  2、“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5]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旅游者通过自己的感官体会与享受自然和人文之美,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旅游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旅游业不仅给旅游企业赚取利润,更是国家拉动内需,扩大税收的重要手段。如果因为旅游合同违约给旅游者精神上的损害,就丧失了旅游的本质意义。本案例中,我们感受不到王先生等人旅游的快乐,相反充满了恐惧,尴尬,恼怒。
  3、中国加入WTO以后,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我们不仅保护各国友人的物质利益,还要保护他们的精神利益。否则我们有可能失去一大部分国内外的游客,这将对我国的旅游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旅游合同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完善
  (一)加强立法,不断完善我国有旅游合同的立法
  有法可依,是请求旅游合同违约经损害赔偿前提。这要求我们跳出传统思想的樊篱,大胆借鉴有关国外的先进立法,从而不断加大我国的立法进程。
  第一,举证困难,因为精神损害是无形的、主观的,故而缺乏主观依据;第二,赔偿数额计算困难,精神损害不同于物质损害,其难以精确的计算;第三,惩罚性赔偿,对违约中的精神损害被认为是惩罚性赔偿;第四,风险承担,及精神伤害或焦虑几乎是基于合同许诺所产生的期望的必然伴随物,因此缔约方必须加以承受;第五,可预见性,记在一般的合同尤其是商事合同里有违约产生精神伤害不在缔约双方考虑的范围之内;第六,立法政策之考虑,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会使得契约的缔结与契约权利的分配面临的风险,则商业和贸易会因之严重受阻。
  由此可见,主要是客观原因阻碍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前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些将不是原因,从而为我们提起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提立法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旅游者的法律意识
  1、提高立法者的旅游规范法律意识
  立法者应对旅游业做充分了解,深入调查。我国目前旅游市场还不规范,旅游立法还不完善,为了更好的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满足旅游者的利益需求,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最好是单行法律。
  2、提高旅游者的法律意识
  旅游者在签订旅游合同的时候,尽量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写入合同中,因为合同是平等主体在资源的前提下签订的,如果旅游者都有这样的法律意识,旅游企业就不得不签。当然,如果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更好。把一定条件下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作为必须载明条款列于旅游合同中。比如我国台湾地区于1999年5月18日发布了《台湾旅游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明确了旅游契约中必须记载以及不得记载事项,规范了实践中双方签订的旅游合同,对旅游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很大便利
  (三)提高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
  我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对各类旅行社须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缴纳保证金的数额进行了规定:“经营国际旅游招徕和接待业务的旅行社为60万元,经营国际旅游接待业务的旅行社为30万元,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为10万元,特许经营出国旅游服务的旅行社另缴100万元。”监管部门严格按照要求收取旅行社的保证金。对于那些屡次违约,旅游者多次投诉的旅行社,加大处罚力度。例如《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金,买受人可以要求换购房款、利息及赔偿损失,并主张已付价款一倍一下赔偿。。我们应该呼吁制定严厉的赔偿数额,以达到旅行社正视自己的行为给旅游者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
  综上所述,在旅游合同中设置旅游合同违约经损害赔偿,有利于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义,郭振阳.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
  [2]杨富斌,王天星.西方国家旅游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资料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2.
  [4]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第1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49-50.
  [5]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旅游学刊,1998,(4):13.
  [6](英)纳尔森.厄农常著,肖厚国译.违约与精神损害赔.民商法论丛(第16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The EFL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graduate students need to have some oral and aural language skills to participate in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They have to comprehend content from research ar
期刊
摘要:社会变革,小学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和内容已与社会现实不完全适应,应通过明确德育的主导方向,注重德育实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避免社会负面影响,加强德育的科学研究等措施,以改善学校德育教育。德育的负面影响,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使小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打下扎实、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各级事业单位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奢靡风气的兴盛,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变化,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通过对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士大夫田艺蘅游览烂柯的论述,可以发现田艺蘅对其旅游的地点、交通工具与食宿、游伴等,都有自己的选择,以此反映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士大夫的旅游实践情况。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士大夫;旅游;田艺蘅;烂柯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
期刊
摘要: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宣传阵地,大力进行建党的革命宣传,参加创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策划筹备召开了党的“一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理论、舆论、组织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李汉俊;中国共产党;创立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马克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因果报应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探讨的重点。高僧慧远创造性地发扬了因果报应理论的精髓。本文着重阐述慧远“因果报应”论思想中的儒、道思想资源,使其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关键词:慧远因果报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慧远的主要思想包括因果报应学说、沙门不敬王者论以及法性本体论。其中,因果报应学说与我国传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经开展了,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也正在逐步成熟、丰满起来。思品课是一门注重思想教育的课程,教师在讲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所以我认为思品课很重要。思品课关键是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下功夫,最终目的还是用思想指导行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小学思品课?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从"引一引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如美国德国的民事诉讼上诉审理范围进行考察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科学的可供借鉴的域外经验,最后对民事诉讼上诉审审理范围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上诉审;续审制;事后审制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一、上诉审模式理论  上诉审审理模式是指上诉审审理与第一审审理之间的关系。上诉
期刊
摘要:同性恋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行为模式,同性恋者之间的结合也因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皆有,不同的是各个国家对待同性结合的态度以及相应的法律保护。本文指出在当前中国社会背景下同性恋婚姻的现状,并从法学角度对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同性婚姻;婚姻模式;合法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显得日趋突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已接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关键词:法律制度;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