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视角下课堂权力关系解析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本来是用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本文运用差序格局的特点来分析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权力关系有其新颖之处。按照这种方式来分析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权力关系,对于构建新型课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差序格局 课堂 权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 世纪40 年代, 费孝通先生解剖了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用以说明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认为:“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好的柴, 而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且每个个体都是受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互相发生联系。”①由此可见,“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并不是在一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论文中提出来的。学术界对于“差序格局”这一重要概念,也基本上没有理论的概括和说明,对其进行的分析,也都基本融于一种叙述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在这种分析中所洞察的便是种启发的思想,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学术结论。那么以这样发散的形式来界定其概念也就可以保持其丰富性。
  具体而言,差序格局的重点在于“它反映了个体与国家、天下之间的关系,尤其表明了个体在同心圆中所处的中心主导位置,进而可以反映出宏观与微观、大我与小我之间的一体性或同质性。②而近年来,学者们对“差序格局”也都陆续进行了一些探讨,将“差序格局”的内涵进行变化、扩展和延伸。我们也可以将其延伸至教育领域。笔者在本文中将运用“差序格局”的视角来分析对受教育者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形式——课堂教学。利用这一视角来分析当下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所包含的师生权力关系,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传统课堂的弊病,来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新型课堂服务。
  1 “差序格局”视角下课堂权力关系失衡解析
  在传统教学格局中,整个教学系统就如同湖水,每位教育者都是水面上的石子。在石子产生波纹时,推出去的一圈圈水波影响着不同的受教育者,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受教育者则与之发生联系。同时,产生的回波也会影响到中心。基于差序格局具有自我中心、长老统治及亲疏有别等特点,在分析课堂权力关系时也以这几点来解析。
  1.1 “自我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局内控制
  在以应试升学为主的教育下,“教师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塑造’和‘被改造’的对象”。③反映到教学过程当中,则体现为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不论是授课过程、课堂提问还是作业反馈环节,都是教师唱独角戏,成为了丢入“水中”的石子。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教师所规定的程序依次展开,水波层层影响着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沉闷、单一且程式化,很少考虑到学生主体的因素,且采用以自我为主,一旦学生的反应与预期的目标相偏离,教师则会马上加以纠正,不允许有一丝杂波出现,以保证课堂教学指向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这种现象在学生完美配合的公开课上表现尤甚。而学生也会在习惯的驱使及权威的压迫下,自觉以教师为中心。这是由预期的结果能使教师获得认同感,及能使自己获得满足感共同决定的。学生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日常教学情境的丰富性,便是当下课堂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同时,费孝通先生不仅看到这个格局像水波纹一样一层层扩散出去,而且还一圈圈地收了回来,进而产生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概念:“自我主义”。④这种自我主义,在当下课堂上表现依旧明显。教师在授课结束后,会以提问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论是以书面作业还是以口头提问形式,最后的反馈都须与教师授课内容相符,体现的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宰制。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在其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另外,根据学者阎云翔对于差序格局的理解:“一旦把差序格局放在立起来的等级架构中,费孝通先生突出的自我中心便没有了摆放的位置,因为一旦差序格局被客观化、立体化后,位于中心的人就只剩下一人,那就是皇帝。这显然也不是费孝通先生的意思。”⑤即在讨论当下以教师为“自我中心”的差序格局课堂教学形式时,需要放到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圈子中探讨,脱离任何一方,这种讨论都没有意义。
  1.2 “长老统治”——以教师为主导的权力霸占
  大多数学者在解读差序格局时,往往只解读了其中的“差”,也就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向外扩出去的水波,而这个格局其实是立体的,需要通过研究“序”来体现。“这个序就是中国社会所讲究的等级与尊卑”。⑥根据布迪厄对于等级教育权威的分析,他认为“只有当局根据某一集团或阶级的文化专断确定的强加方式,并以这些集团或阶级代理人的身份,也就是以受委托掌握符号暴力权力的人的身份行事时,这一当局才具有教育权威。”⑦即显示出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长老”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以其阶级代理人的身份处于强势地位,在教学过程当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⑧这样,在教师的“长老统治”权威之下,教师的个人主观意愿便占据主导地位,支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与互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判断与主导的能力。
  再者,根据韦伯的权力理论:“不管是依据传统而服从,还是依据法理而服从,权力得以实施的原因都来自下面的服从”。⑨由此可看出,形成这种长老统治特点的传统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服从与教师的权力凌驾“一唱一和”,两者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传统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然而,我们需要认清:教师课堂权力并不是教师权力,教师的课堂权力需要“教师从职业、社会文化、自身状况及学生等因素综合作用中获取,在课堂这个特定时空环境中去行使,而且是仅作用于教学过程中,来促进学生的发展。”⑩权力与责任并行,因此教师不可越界滥用其权力,来达到威慑作用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1.3 “亲疏有别”——以优生为主体的区别对待
  差序格局中很重要一个特点即表现为依据交往中的亲疏远近来对不同个体进行差别对待。在同心圆的格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行为方式既有内在的一贯性,又具有等差性。按照费孝通先生本人的观点来看,差序“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豘即体现在主观意志上,个体与他人关系的远近亲疏有别。教师也不例外,学生的家庭背景、成绩的好坏及学生在学生群体里的地位都会影响到教师在课堂里的差别对待,主要表现在师群互动里对象选择、内容分配、过程持续以及关系的建构上。教师会从其主观因素出发,落实到行动上,进而转化为教师权力的实施。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观察教师对待其他学生的态度从而对他人及自己进行教室场域内的等级定位。教师通过采取一系列貌似温和且看起来合理的规训技术,将权力压制和暴力色彩逐渐淡化,学生也在整个被控制过程中将外在的规训不知不觉地转化为了自我控制和自我规训,把教师差别对待学生这种现象认为是一种合乎情理、理所当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也就在权力隐匿的状态之下悄然进行着。
  2 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
  针对以上以差序格局模式为特点的传统课堂教学权力结构,显然以差序格局为模式的传统课堂权力关系不利于学生课堂中的自我定位及师生间的平等交往。为了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应当转变传统课堂权威式教学观,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1 “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课堂
  教师在课堂中实际上有着多重身份,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承担着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课堂管理。且教师角色的扮演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所以反映到新型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带着期许的态度和欣赏的眼光,取代冷漠、麻木、僵化和教条的模式,将学生视为自主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使他们在启发式教学下追问知识的来源。同时进行反思与批判性的继承。在保证课堂纪律、符合社会化要求之下,保持学生的好问天性,充分注重学生的性格导向,以民主的精神和开放的态度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2.2 “师生共治”——以尊重为前提的相互合作
  教师与学生的场域关系应当为一种亲近式、和谐的相互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教师适度的课堂权力控制也是必要的,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由此,教学过程中夹杂着一定权力的使用则维持了课堂秩序的进行,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共同遵循着各自的角色,使得课堂模式有效延续下去,达到师生共治的和谐局面。然而理想化的课堂场域下,更需要“考虑到课堂交往的社会性,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身份性的存在,还要兼顾课堂场域的生命性,注重生命的自主性和课堂生活的民主性。”豙在注意到规范的同时,也要在尊重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的独立性;在做到控制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启发式的互动模式以及轻松的对话交流,在欢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与学生共同探索,从而达到与学生进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树立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改变传统的教师以“长老”身份作为控制者的角色,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师生共治的良性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2.3 “平等对待”——以平等为基础的一视同仁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权力观,将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变指令式为参与式的平等教学过程。构建新型的课堂也应当认识到课堂是“‘关爱’的课堂;是‘双赢’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豛要建立这样的课堂,就需要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虽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教师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不是根据学生成绩的优良、与教师交往的密切程度以及学生家长的经济政治地位来分配课堂教育资源,也不应以学生学业成绩高低或继承文化资本不同而使学生与教师“亲疏有别”。在具体运用到教育空间资源分配、与课堂互动频率等实际课堂教学中,不辜负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在对待学生时,应在从思想上转变传统观念,应考虑到:“他们人格上是平等的,需要彼此尊重爱护;虽有组织纪律,但没有等级界限的约束,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意见、对授课(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12页)教师的看法;教师也要公平、公正地平等对待、评价和激励学生。”豜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正确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权力,充分体现现代教师的师德。在兼顾课堂效率的同时,保护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平等,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并进,促进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展开。
其他文献
国外私立幼儿团准入制度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民办幼儿园准入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法制保障、健全的管理体制、法律的低标准和质量的高认证标准、合格
学习每一门学科,必须要搞懂它的本质,每一位哲学家都会有自己对哲学本质的看法,然而要把这些观点统一起来却是极为困难的,也许这正是哲学吸引人的地方。本文从人类思维和存在的关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作为实施美育教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要有的放矢地发挥其功能,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本文结合了不少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拓宽学
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包括传统婚育观念束缚、科技手段的滥用等。因此,需树立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大"两非"整治力度等,以切实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信息技术具有快捷、信息量大、有趣、易交流,对教法与学法的转变,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成功的课堂案例取决于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是否合理、有效。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