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而艺术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士、农、工、商”社会阶层的划分有着清晰的边界,科举考试保证了各阶层向“士大夫”阶层的流动,但各阶层之间的流动还是非常有限。尤其是地位卑下的工匠阶层——中国古代的工匠被分为官匠和民匠。官匠为官府服役,自元代起,设匠籍﹐入籍匠户必须在官府的手工业局﹑院中服役﹐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不允许他们随意脱籍﹐必须世代相袭﹐承当指定的工役。明代科举考试时,家庭成分有官籍、民籍、军籍、监籍、灶籍、匠籍之分。从洪武到宣德年间,规定入匠籍者一丁服役,可免家中二丁之役,单丁减轻或放免。这些被解放出来的匠人子孙,终于有机会通过科举除籍入仕。明代吕毖撰《明朝小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江西泰和萧子韶,是木匠之子。洪武初年登进士第,朱元璋问他的家世,萧子韶当场赋了一首诗:“严亲曾习鲁班机,常年制下青云梯。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萧子韶就是匠籍制度放宽的受益者。到清代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匠籍制度被废除。
  民间匠人以手艺为生计,具有更多的自由以及对手艺的情感。因为匠人的技巧,器会成为一种艺术,制器也会成为一种艺术。
  明末的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真诚地赞美了苏州几个艺匠:
  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赏鉴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投,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进乎道矣。
  伟大的造物中藏着人的智慧。比如《旧唐书》载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的裙子:
  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看为一色,影中看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于裙中。
  再比如北宋宫廷工匠总管(都料匠)预浩所造开宝寺塔。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记载: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因京师多西北风,而故意将塔造得向西北倾斜,并且预言不出百年就会被吹正,这真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设计和创造。时间证明了预浩的智慧。这座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铁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地震38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即便是在日寇大炮的轰击下,仍然屹立不倒。
  而手艺中亦应藏着人的快乐。明代徐一夔《织工对》中的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快乐的匠人:
  于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杼机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进工,问之曰:“以余观若所为,其中劳也甚矣。而乐,何也?”工对曰:“此在人心。心苟无贪,虽贫,乐也;苟贪,虽日进千金,只戚戚尔。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于自度以为常,以故无他思。于凡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故主之聚易以售,而佣之直亦易以入,所图如此。是以发乎性情,出口而成声,同然而一音,不自知其为劳也。”
  十几个织工在破败不堪的老屋中工作,每天工作到下半夜,工资刚够养家糊口,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他们却“一唱众和,其声欢然”。其因有二,一是知足,“心苟无贪”;二是他们的工作带给他们成就感,“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从自己的手艺中获得满足。这时候,手艺中所蕴含的,就有人的自由。
  其实,在庄子的故事中,无论庖丁,还是郢地匠人,还是轮扁,他们的手艺中都蕴含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庖丁解牛毕,“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可见炉火纯青的技艺成为一种艺术,他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当技艺上升为艺术,则具备了一种表演的本质。郢地匠人的表演就是这样,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却说:“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的那个搭档去世很久了,所以不能再试了。”无论自然之物,还是人,一切的存在都是围绕着技艺的存在而存在。技艺让他们能够在忘我中发现自我。轮扁已经七十岁了还在做车轮,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的,并非因为儿子无法子承父业而他不得以而为之,而是他自我存在的一种价值的体現。他说出了手艺之道——也就是他所说的“数”的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既不可言传,也不可意会,手艺需要的是实践,是自我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是对人的极限的挑战,在不断的突破中追求人的自由。
  真正的手艺是基于生活的,匠人的手艺既是为自己活得更好,也是为别人活得更好,他们对手艺的追求变成一种艺术,他们为生活而艺术。
  或者说,手艺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这种艺术是基于自然和人的生活的,它是现实主义的,它是美的,但又是反唯美的。 (编辑/常晔)
其他文献
返本开新 继往开来  纵使“逝者如斯夫”,但有些事物荏苒千年却历久弥新,传统文化即是如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更是超越时空,直达今日与未来,滋养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两千多年来,以其中华文化圣地的特殊地位,发挥了无可比拟的文化影响力。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曲阜考察调研。他说:“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每一
期刊
5月24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老龄办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山东省)结果等有关情况。  截至2016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57万人,占总人口的20.68%。据山东省老龄办党组书记、主任丁希滨介绍,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000万,是山东人口老龄化進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山东已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凸显了山东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
期刊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也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东军工在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逐梦风雨中诞生,在战争年代抗敌御侮的烽火硝烟中成长,在新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和壮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跨越,听党指挥、矢志强军,无私奉献、浴血奋战,创造了铁血筑梦的不朽传奇。  山东军工文化,作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齐鲁历史文化的深厚沃土,赓续人
期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习近平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體会议上,作出了如此科学而精准的战略判断。山东是革命老区,又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是海陆统筹、军民融合的重要基地。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程中,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踏上筑梦新征程,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世界范围内
期刊
七月的微山湖,夏荷举袂,苇浪翻波,渔歌互答,令人心旷神怡。微山县所辖的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每至盛夏,十万亩荷花开遍湖中,争奇斗艳,荷香袭人,沁人心脾。面积如此之大的荷花荡,非但山东省罕见,全国亦不多见,这成为微山湖独特的景观。  微山湖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和“清水走廊”,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被誉为“鲁南明珠”“齐鲁灵秀”。微山县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力打
期刊
2017青島·市南国际管乐艺术节于7月19日至23日在青岛成功举办,为市民奉献了一场管乐艺术的饕餮盛宴。  据悉,五天的时间里,1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双簧管大师,国内近百位双簧管专家,5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双簧管演奏家、爱好者,国内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的院长与中国音协管乐学会领导及管乐教育家、指挥家、演奏家齐聚市南。15场大师音乐会,25场专家讲座、全国音乐学院院长管乐艺术高峰论坛的举办,吸引
期刊
在往日的印象中,对香港仅有的记忆,还停留在电影中。第一次去香港,是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作为一名大陆的记者,邀请金庸大师题字,采访金利来董事局主席曾宪梓、“人造革大王”田家炳,当港片里的生活真实呈现在眼前,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之后,因为工作、生活关系,我先后又去过几次香港,感觉香港和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时代广场对面的“楼上”,来自广州的陈皮、新疆的葡萄干、宁国的核桃一应俱全,我家门口的小店
期刊
文明建设硕果香,乡村变美看东营。2011年以来,“乡村文明行动”的号角响彻齐鲁大地,东营市热情响应、全民动员,积极投身于再塑乡村文明秀美的宏伟征程。6年来,东营市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列入重点惠民实事。现如今,东营市农村处处呈现出新生活、新气象,生活环境改善、文明程度提升、物质精神双满足。东营市乡村文明建设不仅从外部环境到生活习俗不断发生转变,更构筑起农村文明建设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期刊
7月14日,第三届“梅沙教育杯”全国帆船青少年俱乐部联赛青岛站暨市南区“区长杯”帆船邀请赛在浮山湾奥帆基地盛大启幕,来自北京、深圳、厦门、大连、南京、福州、上海、苏州、三亚、荣城、南通、青岛的12个城市的16家俱乐部的140名青少年运动员一展风采。这是继在青岛奥帆基地举办的2016年第二届“梅沙教育杯”全国帆船青少年俱乐部联赛青岛站比赛之后,再次在青岛市举行的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  本次“梅沙教育
期刊
“老柴”,谁人也?  “老柴”,即是为中国乐迷所亲切称呼的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老柴”,是彪炳世界乐坛的大师级人物,是全世界几代人心中伟大的偶像,音乐艺术之“魔术大师”。  “老柴”,其实不老,他自1840年诞生于俄罗斯卡马河畔的矿山小镇,到1893年突患急性霍乱,病亡于圣彼得堡,满打满算在人世间也不过53个春秋。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但“老柴”终其一生坚守于俄罗斯这片丰腴的文化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