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士、农、工、商”社会阶层的划分有着清晰的边界,科举考试保证了各阶层向“士大夫”阶层的流动,但各阶层之间的流动还是非常有限。尤其是地位卑下的工匠阶层——中国古代的工匠被分为官匠和民匠。官匠为官府服役,自元代起,设匠籍﹐入籍匠户必须在官府的手工业局﹑院中服役﹐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不允许他们随意脱籍﹐必须世代相袭﹐承当指定的工役。明代科举考试时,家庭成分有官籍、民籍、军籍、监籍、灶籍、匠籍之分。从洪武到宣德年间,规定入匠籍者一丁服役,可免家中二丁之役,单丁减轻或放免。这些被解放出来的匠人子孙,终于有机会通过科举除籍入仕。明代吕毖撰《明朝小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江西泰和萧子韶,是木匠之子。洪武初年登进士第,朱元璋问他的家世,萧子韶当场赋了一首诗:“严亲曾习鲁班机,常年制下青云梯。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萧子韶就是匠籍制度放宽的受益者。到清代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匠籍制度被废除。
民间匠人以手艺为生计,具有更多的自由以及对手艺的情感。因为匠人的技巧,器会成为一种艺术,制器也会成为一种艺术。
明末的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真诚地赞美了苏州几个艺匠:
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赏鉴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投,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进乎道矣。
伟大的造物中藏着人的智慧。比如《旧唐书》载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的裙子:
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看为一色,影中看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于裙中。
再比如北宋宫廷工匠总管(都料匠)预浩所造开宝寺塔。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记载: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因京师多西北风,而故意将塔造得向西北倾斜,并且预言不出百年就会被吹正,这真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设计和创造。时间证明了预浩的智慧。这座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铁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地震38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即便是在日寇大炮的轰击下,仍然屹立不倒。
而手艺中亦应藏着人的快乐。明代徐一夔《织工对》中的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快乐的匠人:
于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杼机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进工,问之曰:“以余观若所为,其中劳也甚矣。而乐,何也?”工对曰:“此在人心。心苟无贪,虽贫,乐也;苟贪,虽日进千金,只戚戚尔。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于自度以为常,以故无他思。于凡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故主之聚易以售,而佣之直亦易以入,所图如此。是以发乎性情,出口而成声,同然而一音,不自知其为劳也。”
十几个织工在破败不堪的老屋中工作,每天工作到下半夜,工资刚够养家糊口,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他们却“一唱众和,其声欢然”。其因有二,一是知足,“心苟无贪”;二是他们的工作带给他们成就感,“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从自己的手艺中获得满足。这时候,手艺中所蕴含的,就有人的自由。
其实,在庄子的故事中,无论庖丁,还是郢地匠人,还是轮扁,他们的手艺中都蕴含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庖丁解牛毕,“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可见炉火纯青的技艺成为一种艺术,他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当技艺上升为艺术,则具备了一种表演的本质。郢地匠人的表演就是这样,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却说:“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的那个搭档去世很久了,所以不能再试了。”无论自然之物,还是人,一切的存在都是围绕着技艺的存在而存在。技艺让他们能够在忘我中发现自我。轮扁已经七十岁了还在做车轮,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的,并非因为儿子无法子承父业而他不得以而为之,而是他自我存在的一种价值的体現。他说出了手艺之道——也就是他所说的“数”的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既不可言传,也不可意会,手艺需要的是实践,是自我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是对人的极限的挑战,在不断的突破中追求人的自由。
真正的手艺是基于生活的,匠人的手艺既是为自己活得更好,也是为别人活得更好,他们对手艺的追求变成一种艺术,他们为生活而艺术。
或者说,手艺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这种艺术是基于自然和人的生活的,它是现实主义的,它是美的,但又是反唯美的。 (编辑/常晔)
民间匠人以手艺为生计,具有更多的自由以及对手艺的情感。因为匠人的技巧,器会成为一种艺术,制器也会成为一种艺术。
明末的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真诚地赞美了苏州几个艺匠:
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赏鉴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投,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进乎道矣。
伟大的造物中藏着人的智慧。比如《旧唐书》载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的裙子:
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看为一色,影中看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于裙中。
再比如北宋宫廷工匠总管(都料匠)预浩所造开宝寺塔。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记载: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因京师多西北风,而故意将塔造得向西北倾斜,并且预言不出百年就会被吹正,这真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设计和创造。时间证明了预浩的智慧。这座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铁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地震38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即便是在日寇大炮的轰击下,仍然屹立不倒。
而手艺中亦应藏着人的快乐。明代徐一夔《织工对》中的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快乐的匠人:
于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杼机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进工,问之曰:“以余观若所为,其中劳也甚矣。而乐,何也?”工对曰:“此在人心。心苟无贪,虽贫,乐也;苟贪,虽日进千金,只戚戚尔。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于自度以为常,以故无他思。于凡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故主之聚易以售,而佣之直亦易以入,所图如此。是以发乎性情,出口而成声,同然而一音,不自知其为劳也。”
十几个织工在破败不堪的老屋中工作,每天工作到下半夜,工资刚够养家糊口,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他们却“一唱众和,其声欢然”。其因有二,一是知足,“心苟无贪”;二是他们的工作带给他们成就感,“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从自己的手艺中获得满足。这时候,手艺中所蕴含的,就有人的自由。
其实,在庄子的故事中,无论庖丁,还是郢地匠人,还是轮扁,他们的手艺中都蕴含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庖丁解牛毕,“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可见炉火纯青的技艺成为一种艺术,他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当技艺上升为艺术,则具备了一种表演的本质。郢地匠人的表演就是这样,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却说:“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的那个搭档去世很久了,所以不能再试了。”无论自然之物,还是人,一切的存在都是围绕着技艺的存在而存在。技艺让他们能够在忘我中发现自我。轮扁已经七十岁了还在做车轮,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的,并非因为儿子无法子承父业而他不得以而为之,而是他自我存在的一种价值的体現。他说出了手艺之道——也就是他所说的“数”的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既不可言传,也不可意会,手艺需要的是实践,是自我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是对人的极限的挑战,在不断的突破中追求人的自由。
真正的手艺是基于生活的,匠人的手艺既是为自己活得更好,也是为别人活得更好,他们对手艺的追求变成一种艺术,他们为生活而艺术。
或者说,手艺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这种艺术是基于自然和人的生活的,它是现实主义的,它是美的,但又是反唯美的。 (编辑/常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