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物的描写,它着眼于细小,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优秀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人说,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作用能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这话是有道理的。
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不见得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这是写好细节的基础。比如,一个学生写她与母亲怄气,特意避开了妈妈去车站接她的时间,提早回到了家,但是当她到家很久后还不见妈妈回来就心生了悔意,又跑去车站找妈妈,这时她是这样写她妈妈见到她的细节的:“妈妈脸冻得像红苹果,不住地跺脚,看到我,非常高兴,拥抱着我说我们回家吧!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了。”这个细节描写就有两点不符合情理,首先把妈妈的脸比喻成红苹果就不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显得过于稚嫩。其次“我”迟到了很久而且并不是从车上下来,妈妈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点也非常不符合逻辑。所以改成下面的语句:“妈妈冻得直哆嗦,不住地跺着脚。看到我从家的方向跑过来,她似乎愣了一下,可是她却没多说什么,只是对我说:‘女儿,我们回家吧!’”更符合生活逻辑。
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父亲对儿子的爱,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就是父亲以肥胖的身躯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朱自清是这样写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没有回避父亲难堪的身形,反而细腻地描绘了父亲怎样拖着那肥胖的身体艰难地爬上爬下的样子,父亲的这些努力就是为了能为儿子“我”买几个橘子。文章在这种质朴的语言中把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思和感慨。
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圆圈的细节,更使人过目不忘。一个死刑犯人要画押,被逼无奈画上一笔也就算了。可阿Q是独一无二,一方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另一方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他开始为自己画得不圆而感到羞愧,而后来却又一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这一传神的细节,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并且鲜明到极至。
细节描写要善于抓住细微的痕迹。果戈里《死魂灵》中写地主泼留希金的形象:“脖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这一形象便因其典型而独一无二。《儒林外史》是这样描写严监生的:“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出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里通过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一个山区学生在写她的父亲时选择了这样的细节:“父亲送我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冬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这段描写有人物的外貌神情,也有人物的语言,还有用来表现人物的物件,无论哪一种,都是那么具有个性色彩,细小得不容易被发觉,但是真的被再现在文章中又是那么地真切感人。
细节描写在环境描写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烘托气氛、表现文章主旨意义非凡。比如鲁迅的《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在这里鲁迅先生设置了夏瑜坟上出现了一个当时乡下很罕见的悼亡死者的花环,以此来暗示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正如鲁迅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所说的“……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题目是《在阅览室里》的一篇优秀作文这样开始:“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这段文字借“门口就感受到热气”形象地表现出人十分多的特点,“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以动衬静,以细微响动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图书馆的寂静。
总之细节描写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好细节无疑就是画龙点睛。而其技能又虽看似细枝末节,但却需要“顶上功夫”的造诣。
编辑/姚晟
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不见得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这是写好细节的基础。比如,一个学生写她与母亲怄气,特意避开了妈妈去车站接她的时间,提早回到了家,但是当她到家很久后还不见妈妈回来就心生了悔意,又跑去车站找妈妈,这时她是这样写她妈妈见到她的细节的:“妈妈脸冻得像红苹果,不住地跺脚,看到我,非常高兴,拥抱着我说我们回家吧!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了。”这个细节描写就有两点不符合情理,首先把妈妈的脸比喻成红苹果就不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显得过于稚嫩。其次“我”迟到了很久而且并不是从车上下来,妈妈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点也非常不符合逻辑。所以改成下面的语句:“妈妈冻得直哆嗦,不住地跺着脚。看到我从家的方向跑过来,她似乎愣了一下,可是她却没多说什么,只是对我说:‘女儿,我们回家吧!’”更符合生活逻辑。
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父亲对儿子的爱,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就是父亲以肥胖的身躯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朱自清是这样写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没有回避父亲难堪的身形,反而细腻地描绘了父亲怎样拖着那肥胖的身体艰难地爬上爬下的样子,父亲的这些努力就是为了能为儿子“我”买几个橘子。文章在这种质朴的语言中把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思和感慨。
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圆圈的细节,更使人过目不忘。一个死刑犯人要画押,被逼无奈画上一笔也就算了。可阿Q是独一无二,一方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另一方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他开始为自己画得不圆而感到羞愧,而后来却又一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这一传神的细节,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并且鲜明到极至。
细节描写要善于抓住细微的痕迹。果戈里《死魂灵》中写地主泼留希金的形象:“脖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这一形象便因其典型而独一无二。《儒林外史》是这样描写严监生的:“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出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里通过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一个山区学生在写她的父亲时选择了这样的细节:“父亲送我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冬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这段描写有人物的外貌神情,也有人物的语言,还有用来表现人物的物件,无论哪一种,都是那么具有个性色彩,细小得不容易被发觉,但是真的被再现在文章中又是那么地真切感人。
细节描写在环境描写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烘托气氛、表现文章主旨意义非凡。比如鲁迅的《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在这里鲁迅先生设置了夏瑜坟上出现了一个当时乡下很罕见的悼亡死者的花环,以此来暗示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正如鲁迅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所说的“……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题目是《在阅览室里》的一篇优秀作文这样开始:“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这段文字借“门口就感受到热气”形象地表现出人十分多的特点,“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以动衬静,以细微响动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图书馆的寂静。
总之细节描写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好细节无疑就是画龙点睛。而其技能又虽看似细枝末节,但却需要“顶上功夫”的造诣。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