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是作者与阅读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要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教师首先也要成为爱阅读会阅读的人。这无形中对教师自身的文本素质,即对教师文本的独立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教师在教学前已经有了教案,看文本与看教案教参也经常同步,教学中多了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和对教学技巧的关注,少了原汁原味的个性咀嚼。
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读教材文本,还拥有了更多第一手“鲜活”的文本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先有大量的阅读和自我解读。虽然,这比直接拿着以前现成的教案教,费时费力得多,但在倡导亲近阅读的今天,如果教师都不曾先感动自己,又怎么去要求学生爱上文字?阅读之路应该从教师的阅读开始。
教师在大量阅读亲近文字的同时,本身也能获得身为一个读书人的愉悦。我在备《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时,就非常真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湖心亭看雪》只有短短160个字,讲述的是张岱在晚年时回忆自己年轻时去湖心亭看雪的一次经历。缓缓叙来,就像一幅清远淡雅的水墨画,笔墨精炼,有诗的神韵,画的意趣。特别那几句写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更是境界全出。这幅画寂静、苍茫、浩大、洁净,作者用画笔的技巧,随心挥毫,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
作者去湖心亭看雪,本是雪夜独行,却偏巧在湖心亭遇到了人,作者说亭中人大喜,却通篇没有言自己的悲喜,是悲是喜,或是亦悲亦喜,对此历来就有多种解读,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谁都不清楚,我们只能根据作者的经历以及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绪去推测。
就像漢代的扬雄所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子法言》)“心画”后来被用到书法上,成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境界。我在读《湖心亭看雪》时突然有一种灵感,西湖的雪景不也是作者用笔画出的“心画”吗?我又阅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选入的张岱的另一篇文章——《西湖七月半》。在这篇文章中,张岱写了五种看湖之人,又说这五种人皆不是真正看湖之人,而当时年轻好繁华的自己最后却是在游人离开后,在静静的西湖中酣睡,仿佛一种默契。冥冥之中,热闹与虚无之间,年轻与年迈之间,繁华与落寞之间,前朝与后代之间,西湖又以怎样的一种身份陪伴了作者一路走来?
循着这份情思,我继续拜读了张岱晚年的两部作品《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张岱是有西湖情结的,他尤其喜欢游人散尽后的西湖,在《西湖梦寻》的序言中,就直接拿西湖和湘湖、鉴湖来比较,说雨雪的西湖最寂寥,作者的喜好也就不言而喻了。他爱寂寥、清静的西湖,不同于俗流,就像周敦颐独爱莲,陶渊明独爱菊一样,都有一种文人超凡脱俗的雅致,孤芳自赏的傲岸高洁。年轻时候的张岱,是外表好繁华享奢靡的,但他依旧在内心用西湖画出一片心灵净土。而晚年的张岱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披发入山隐居,西湖对他就更是情之所系,梦之所牵。在《西湖梦寻》中他就毫不掩饰地袒露出自己的这份痴迷。“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 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在晚年作者的眼里,西湖是家园,是亲人,是故国;《西湖梦寻》是痴人说梦,说的是梦中的西湖,说的是年轻时如云烟的过往,说的是对故园的思,说的是亡国遗民的痛!这一切谁能懂?只有西湖懂!只有雪后的西湖,才以一种干净清冷而又朦胧的状态,重现着作者亦真亦幻的过往、恍如隔世的故国。无人信高洁?西湖表予心啊!西湖就是张岱的知己,而张岱的眼里也只有雪后西湖。所以在他的笔下,《湖心亭看雪》的西湖才会如此寂静洁净而又朦胧。至此掩卷,不禁长叹,始觉读懂了《湖心亭看雪》。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不仅是我,我们语文组的教师们所读的书都已今非昔比。比如,在集备说明文单元的《苏州园林》时,主备教师从品读《苏州园林》精美的语言,读出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美,激起了备课组老师的阅读兴趣,大家集体阅读了曹林娣的《静读园林》,在接收自然与文化精神陶冶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美学的力量。受其影响,备课组教师继续阅读了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的代表作《美学散步》。
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学校通过“校长讲堂”“资深书虫荐书会”“读书沙龙分享会”“我来为你开书单”等一系列教师读书活动,推进了教师的阅读。学校图书馆藏书大大增加,每个教室都配备了50套师生共享共读图书,学校申请经费,让参加实验的教师们自主选书……这些图书不仅包括专业理论书籍、古典名著,还包括人物传记、美学、哲学、科学等著作。教师博览群书、分享交流,在一个喜欢阅读的群体中快速成长着。
做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和一个写作的影响者,并将此作为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引领学生寻找人生的依据、存在的意义。王安忆说:“它的意义在于,在世界上设立一个很高的标准,或者说设立一种理想。它也许没有用处,可是它照耀我们平凡的人世,显现了神力。”(《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也许,“语文主题学习”也是在寻找这样的世界。
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读教材文本,还拥有了更多第一手“鲜活”的文本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先有大量的阅读和自我解读。虽然,这比直接拿着以前现成的教案教,费时费力得多,但在倡导亲近阅读的今天,如果教师都不曾先感动自己,又怎么去要求学生爱上文字?阅读之路应该从教师的阅读开始。
教师在大量阅读亲近文字的同时,本身也能获得身为一个读书人的愉悦。我在备《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时,就非常真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湖心亭看雪》只有短短160个字,讲述的是张岱在晚年时回忆自己年轻时去湖心亭看雪的一次经历。缓缓叙来,就像一幅清远淡雅的水墨画,笔墨精炼,有诗的神韵,画的意趣。特别那几句写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更是境界全出。这幅画寂静、苍茫、浩大、洁净,作者用画笔的技巧,随心挥毫,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
作者去湖心亭看雪,本是雪夜独行,却偏巧在湖心亭遇到了人,作者说亭中人大喜,却通篇没有言自己的悲喜,是悲是喜,或是亦悲亦喜,对此历来就有多种解读,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谁都不清楚,我们只能根据作者的经历以及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绪去推测。
就像漢代的扬雄所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子法言》)“心画”后来被用到书法上,成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境界。我在读《湖心亭看雪》时突然有一种灵感,西湖的雪景不也是作者用笔画出的“心画”吗?我又阅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选入的张岱的另一篇文章——《西湖七月半》。在这篇文章中,张岱写了五种看湖之人,又说这五种人皆不是真正看湖之人,而当时年轻好繁华的自己最后却是在游人离开后,在静静的西湖中酣睡,仿佛一种默契。冥冥之中,热闹与虚无之间,年轻与年迈之间,繁华与落寞之间,前朝与后代之间,西湖又以怎样的一种身份陪伴了作者一路走来?
循着这份情思,我继续拜读了张岱晚年的两部作品《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张岱是有西湖情结的,他尤其喜欢游人散尽后的西湖,在《西湖梦寻》的序言中,就直接拿西湖和湘湖、鉴湖来比较,说雨雪的西湖最寂寥,作者的喜好也就不言而喻了。他爱寂寥、清静的西湖,不同于俗流,就像周敦颐独爱莲,陶渊明独爱菊一样,都有一种文人超凡脱俗的雅致,孤芳自赏的傲岸高洁。年轻时候的张岱,是外表好繁华享奢靡的,但他依旧在内心用西湖画出一片心灵净土。而晚年的张岱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披发入山隐居,西湖对他就更是情之所系,梦之所牵。在《西湖梦寻》中他就毫不掩饰地袒露出自己的这份痴迷。“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 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在晚年作者的眼里,西湖是家园,是亲人,是故国;《西湖梦寻》是痴人说梦,说的是梦中的西湖,说的是年轻时如云烟的过往,说的是对故园的思,说的是亡国遗民的痛!这一切谁能懂?只有西湖懂!只有雪后的西湖,才以一种干净清冷而又朦胧的状态,重现着作者亦真亦幻的过往、恍如隔世的故国。无人信高洁?西湖表予心啊!西湖就是张岱的知己,而张岱的眼里也只有雪后西湖。所以在他的笔下,《湖心亭看雪》的西湖才会如此寂静洁净而又朦胧。至此掩卷,不禁长叹,始觉读懂了《湖心亭看雪》。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不仅是我,我们语文组的教师们所读的书都已今非昔比。比如,在集备说明文单元的《苏州园林》时,主备教师从品读《苏州园林》精美的语言,读出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美,激起了备课组老师的阅读兴趣,大家集体阅读了曹林娣的《静读园林》,在接收自然与文化精神陶冶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美学的力量。受其影响,备课组教师继续阅读了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的代表作《美学散步》。
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学校通过“校长讲堂”“资深书虫荐书会”“读书沙龙分享会”“我来为你开书单”等一系列教师读书活动,推进了教师的阅读。学校图书馆藏书大大增加,每个教室都配备了50套师生共享共读图书,学校申请经费,让参加实验的教师们自主选书……这些图书不仅包括专业理论书籍、古典名著,还包括人物传记、美学、哲学、科学等著作。教师博览群书、分享交流,在一个喜欢阅读的群体中快速成长着。
做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和一个写作的影响者,并将此作为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引领学生寻找人生的依据、存在的意义。王安忆说:“它的意义在于,在世界上设立一个很高的标准,或者说设立一种理想。它也许没有用处,可是它照耀我们平凡的人世,显现了神力。”(《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也许,“语文主题学习”也是在寻找这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