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学校一直采取的是一种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管理体制,它对促进教育的大众化和提高教育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这一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带来了学校被动办学等弊端,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影响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无疑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基础教育办学要打破统一的局面,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办出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那么,如何建构富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呢?近年来,我们鳌江实验小学积极开展以“绿色教育”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并结出累累硕果。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对“绿色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一、深挖内涵,建构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报告中提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基于上述的理论基础,我们以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和国家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及温州市教育局、平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德育特色校”创建活动的具体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经历了“绿化校园”、“绿色学校”两个阶段的建设与发展后,适时提出了“绿色教育”办学理念。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绿色教育”已经远远超出其环境保护层面上的含义,更意味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面的含义。首先,“绿色教育”是绿化校园、绿色学校建设的提高和拓展;其次,“绿色教育”是关注师生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建构知识,培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再次,“绿色教育”是一种有生命的教育,它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努力突出了“绿色教育”这一主旨,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等,积极探索一条“以绿化校园为基础,以环境育人为载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办学道路,逐步把学校打造成有生命的“绿色教育”特色学校。
二、系统实施,整体推进
“绿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绿色教育”中,我们着重对绿色校园环境、绿色文化活动、绿色人才培养、绿色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实践研究。
(1)营造绿色校园环境
“绿色教育”倡导我们把绿色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绿色、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课堂,通过对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让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成为学生无声的老师,达到“以景育人,以物育人”的目的。
走进鳌江实验小学,你会发现每一处小环境都会“说话”。花草丛中温馨的提示:“我和小树做朋友,一起成长手拉手”……楼道上美妙的宣传标语:“见面笑一笑,生活更美好”……以及教室内的名人名言和学习园地、走廊墙壁上的名人画像和书画作品、宣传窗上的生活常识和学生作品、雏鹰小广播的精彩节目和优美歌曲、大型电子显示屏上的每周一诗、校园英语三百句和国内外最新消息……这一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创造了一个浓厚文明的书香校园。
(2)开展绿色文化活动
绿色文化提倡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在育人过程中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开展绿色文化活动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我校开展的绿色班级创建活动,我们将教室环境、环保教育、人际关系和班级特色创建四项内容整合到班集体建设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创建活动中,各班先本着自愿的原则向政教处申报参加“绿色班级”评选活动。接着,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政教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创建班级进行指导与检查。最后,学校为达标班级授予“绿色班级”的荣誉称号。通过活动,学校出现了班级特色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古诗文诵读小能手”、“体育小将”、“小小发明家”、“小小书法家”、“故事大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待人有礼貌,见面要问好”、“诚实守信,拾金不昧”、“清洁校园,你我共创”……而每周一次的“才艺表演”特色展示,更加生动地再现了我校绿色班级创建的成效,曾被平阳电视台作为教育亮点在全县推广。我校还充分发挥了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教育作用,大力开发与利用绿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绿色博览会、垃圾分类回收、大课间体育等活动,努力创设“绿色教育”情境,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教育和感染,让学生在认识自然与社会中学会合作与交往,学会生存与发展。
(3)大力培养绿色人才
在实施“绿色教育”过程中,学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成长,还要注重教师的深造。教育专家曾说过,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根本谈不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及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等,让我们的教师都具有“参与时代、自主研究、寻求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特别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作为平阳县新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新课程改革和绿色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积极开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一《绿色教育》。目前,我们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绿色资源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大对绿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教师从以往的教材教学者成为教材开发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
(4)构建绿色评价体系
评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建立适应“绿色教育”要求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由此可见,适应“绿色教育”要求的评价和新课改评价是殊途同归的,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传统的一些评价进行了改革,着力建立了多主体评价、形成性评价、非学业性评价等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温馨评语”、“温馨寄语”、“学生向教师建言”等活动,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在平等、友善、和谐的交流沟通中健康成长。特别是“学生向教师建言”这一活动的推出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可以通过知心信箱向教师建言,也可以通过每周的班队会向教师建言,还可以随时以纸条或口头的形式向教师建言。对于合理的建议,我们定期在教师会议上进行交流,及时接受、采用,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其实“学生向教师建言”这一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要求的提高,他们在向教师建言的同时会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通过成长记录袋,学生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及时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每月我们还将进行一次“好友互成长”活动,好伙伴可以交换成长记录袋,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其乐融融。
三、积极实践,成效初显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绿色教育”在我校初显成效。学生牢固树立了环保意识,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进一步培养,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对“绿色教育”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
“绿色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期待通过今日的努力与付出,伴随着“绿色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实践,铸造学校品牌,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那么,如何建构富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呢?近年来,我们鳌江实验小学积极开展以“绿色教育”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并结出累累硕果。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对“绿色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一、深挖内涵,建构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报告中提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基于上述的理论基础,我们以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和国家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及温州市教育局、平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德育特色校”创建活动的具体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经历了“绿化校园”、“绿色学校”两个阶段的建设与发展后,适时提出了“绿色教育”办学理念。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绿色教育”已经远远超出其环境保护层面上的含义,更意味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面的含义。首先,“绿色教育”是绿化校园、绿色学校建设的提高和拓展;其次,“绿色教育”是关注师生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建构知识,培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再次,“绿色教育”是一种有生命的教育,它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努力突出了“绿色教育”这一主旨,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等,积极探索一条“以绿化校园为基础,以环境育人为载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办学道路,逐步把学校打造成有生命的“绿色教育”特色学校。
二、系统实施,整体推进
“绿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绿色教育”中,我们着重对绿色校园环境、绿色文化活动、绿色人才培养、绿色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实践研究。
(1)营造绿色校园环境
“绿色教育”倡导我们把绿色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绿色、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课堂,通过对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让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成为学生无声的老师,达到“以景育人,以物育人”的目的。
走进鳌江实验小学,你会发现每一处小环境都会“说话”。花草丛中温馨的提示:“我和小树做朋友,一起成长手拉手”……楼道上美妙的宣传标语:“见面笑一笑,生活更美好”……以及教室内的名人名言和学习园地、走廊墙壁上的名人画像和书画作品、宣传窗上的生活常识和学生作品、雏鹰小广播的精彩节目和优美歌曲、大型电子显示屏上的每周一诗、校园英语三百句和国内外最新消息……这一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创造了一个浓厚文明的书香校园。
(2)开展绿色文化活动
绿色文化提倡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在育人过程中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开展绿色文化活动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我校开展的绿色班级创建活动,我们将教室环境、环保教育、人际关系和班级特色创建四项内容整合到班集体建设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创建活动中,各班先本着自愿的原则向政教处申报参加“绿色班级”评选活动。接着,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政教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创建班级进行指导与检查。最后,学校为达标班级授予“绿色班级”的荣誉称号。通过活动,学校出现了班级特色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古诗文诵读小能手”、“体育小将”、“小小发明家”、“小小书法家”、“故事大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待人有礼貌,见面要问好”、“诚实守信,拾金不昧”、“清洁校园,你我共创”……而每周一次的“才艺表演”特色展示,更加生动地再现了我校绿色班级创建的成效,曾被平阳电视台作为教育亮点在全县推广。我校还充分发挥了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教育作用,大力开发与利用绿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绿色博览会、垃圾分类回收、大课间体育等活动,努力创设“绿色教育”情境,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教育和感染,让学生在认识自然与社会中学会合作与交往,学会生存与发展。
(3)大力培养绿色人才
在实施“绿色教育”过程中,学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成长,还要注重教师的深造。教育专家曾说过,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根本谈不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及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等,让我们的教师都具有“参与时代、自主研究、寻求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特别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作为平阳县新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新课程改革和绿色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积极开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一《绿色教育》。目前,我们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绿色资源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大对绿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教师从以往的教材教学者成为教材开发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
(4)构建绿色评价体系
评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建立适应“绿色教育”要求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由此可见,适应“绿色教育”要求的评价和新课改评价是殊途同归的,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传统的一些评价进行了改革,着力建立了多主体评价、形成性评价、非学业性评价等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温馨评语”、“温馨寄语”、“学生向教师建言”等活动,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在平等、友善、和谐的交流沟通中健康成长。特别是“学生向教师建言”这一活动的推出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可以通过知心信箱向教师建言,也可以通过每周的班队会向教师建言,还可以随时以纸条或口头的形式向教师建言。对于合理的建议,我们定期在教师会议上进行交流,及时接受、采用,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其实“学生向教师建言”这一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要求的提高,他们在向教师建言的同时会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通过成长记录袋,学生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及时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每月我们还将进行一次“好友互成长”活动,好伙伴可以交换成长记录袋,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其乐融融。
三、积极实践,成效初显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绿色教育”在我校初显成效。学生牢固树立了环保意识,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进一步培养,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对“绿色教育”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
“绿色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期待通过今日的努力与付出,伴随着“绿色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实践,铸造学校品牌,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