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浅探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NiM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文道结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对初中学生而言,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四是养成自觉的法律意识。语文不是政治课,它是以使初中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宗旨的。另一方面,“文以载道”的特点,又决定了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总是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
  1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想方设法通过导语引入、背景介绍、播放乐曲、表情诵读、动情讲解、质疑提问等环节或手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或氛围,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境界”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见面”,让文中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使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使学生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如《过零丁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杰作。教学时,我先从诗人不幸被俘而坚贞不屈的背景介绍导入,接着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和一段古筝乐曲,并请学生随着所播放的乐曲进行个人朗读、分组朗读和集体朗读。那哀婉、感伤的古筝乐曲,那忧伤而又慷慨的诗歌吟诵,一下子便吸引感染了学生。然后进行讲读分析,提问思考,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深切感悟诗人的情怀和气概,使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理解和感悟,逐渐进入诗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学生仿佛看见诗人正头戴盔帽,身披战袍,挺胸站立在敌军的船头,面对零丁洋的滚滚波涛,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种情境,怎么能不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诗人所表现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怎么能不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这时,再一次组织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他们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诗句吟诵中,胸中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浩然正气。
  2 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思想和美德的内涵以外,适当穿插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或相联系的材料及活动,使教育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教育的效果更为有效显著。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请学生诵读领会《游子吟》这首千古传唱、感人至深的古诗,让学生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吟诵中,初步领悟做儿女的应心存孝心。然后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那种父子挚爱情深的浓浓亲情。使学生透过“父亲”那“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亲为儿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舔犊之情。让学生从“儿子”那“晶莹的泪光”中,深刻领会儿子对父亲的那颗愧疚、感激、思念的心。
  3 利用图片,激励志向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插图。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图片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在教学有关介绍和描绘祖国山水、名胜古迹、园林建筑、工艺作品等方面的课文时,可以通过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的展示,多媒体的播放或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来配合教学。这样,不但能使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更为生动、直观、形象,而且更能让学生深切感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深刻感悟祖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使他们不断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和立志报国、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
  4 熟读背诵,沐浴心灵
  熟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能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自我教育作用。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古诗文都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例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人胸怀大志、天下为公的《岳阳楼记》;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人勤奋苦学、立志成才的《论语》等。这些古诗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这些古诗文,不但能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切感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充分体验和领会我们民族的精髓与灵魂。
  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意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性”教育,它更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培养。这和当今的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唯有如此,才能使语文教育人格化得到回归,而当这种健全人格充满了时代气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时语文教育的人格化就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羁绊,语文教育必将呈现盎然生机。
其他文献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人担忧。根据我们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现状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不够,甚至受到压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实验表明: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弄清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性发
期刊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  2009年初春的一天,安静的办公室里,我的学生小勇扑通跪倒在他妈妈的面前,而且猛抽了自己几巴掌。我心里一揪,没想到这孩子会有这样的反应。小勇中考考的不好,自费上的高中,本来成绩就不好,更是违纪频繁。还被学校查到在宿舍吸烟,我无奈之下打电话让他母亲来学校了,没想到没说几句话他就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的例2及“做一做”,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和算一算等活动,理解质量相等的物体可以互相代换;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③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
期刊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注意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如何让学生听你的课,我觉得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注意的规律。  1 什么是注意规律  所谓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因而,任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注意规律的影响。所谓注意规律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突出的现实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爱国主义思想  我国著名旅英钢琴家傅聪曾经在众多的中外记者面前义正词严地向全世界郑重声明:“我是新中国的儿子!我的家在北
期刊
【摘要】《新大纲》指出:“要承认学生学习数学的个别差异,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教师教学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模式、方法应该有所差异,而不是简单的套用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教师所要具有的个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自然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课程改革背景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福泉高一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2010年秋贵州省已经全面实施新课程,2011年是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年,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与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既要求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又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学生在历史知识、能力、情感层次方面升华的目的。但是在新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题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完整化。练习课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另外,通过问题可以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思维的情境,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等技能。对于教师来说,还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
期刊
【摘要】自夸美纽斯时代走到今天,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经久不衰,有效教学成为教学永恒的主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效教学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当今社会,人们对有效教学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即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古人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