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在建筑制图基础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实验、参观、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在体验中了解课堂所学知识,再在老师的辅助下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关键词:室内设计 建筑制图基础 校企合作 实践性
在建筑制图基础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笔者探讨用实验、参观、实践等手段,使学生不仅是“听”“想”“做课堂练习”,而且是多看、多调研、多交流,更是多实践。
一、建筑制图课程应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建筑制图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课后练习为主要形式。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主动参与的机会少、积极思考与提出问题的也少,掩盖了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差异。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目前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我们积极进行转变教学观念的讨论,认为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导演,设计教学的情景和过程,让学生作为演员,置身其中,主动参与,积极提问,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这样教学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而实现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的宗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来。在建筑制图基础课中,制图规范以及学生学会识图并能简单绘制施工图是关键。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因为制图不规范而造成施工的失误,所以我们在讲授课程的基础上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的教学手段,特意用“不规范的制图”去制造模型,最后造成失误的后果,通过这样的观察,使学生深刻了解制图不规范的危害,加强印象,从而能够牢记并且规范的进行制图设计。通过建筑制图基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工程图样的识图和简单绘制。但是怎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这是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进行材料市场的调研,参观一些校企合作单位的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交流,体验施工环境,了解施工工艺,最后进行总结。在老师辅助下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绘图,学生经过自己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记住了室内施工的流程以及材料的施工工艺、性能。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融入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装饰装潢公司的企业实践,从而加深知识印象,可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实现了本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从基础课程就实现校企合作,从基础知识就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使我们这所职业类教育学校从基础教学就本着培养企业、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教学方向去发展。
三、教学的创新点
建筑制图基础课程常规使用的教学方法一般为讲授法和举例法。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际案例的介绍,使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听”“想”,然后做课后练习来掌握这一系列建筑制图基础知识。而我们是在这些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再加入了做实验、参观、实际体验等手段,使学生不仅“听”“想”“做课堂练习”,而且是多看、多调研、多交流,重要的是多实践。在这些体验中了解课堂所学知识,然后在老师的辅助下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操作中去。这样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更好地被社会用人企业接纳。
四、教学效果
在课程学习期间与结束后,我们不仅要进行作业和实际操作考核,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形态比较满意,他们能够在课堂内与课堂外通过一系列体验来掌握所学知识,规范且正确地绘制施工图,并不是枯燥地坐在课堂上听课。从结果上看,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而且提高了职业素养。我们从基础知识教学开始就进行这种实践性教学,学生对于后面学习更深、更高一级的专业课程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基础,能够更好地学习、领会后面课程的知识含义。对于社会以及企业来讲,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也是为企业、为社会节约了人才培训的成本。
总之,对建筑制图基础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还要不断地深入。在这门课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市场调研、工地体验中的自觉性问题和学生在外调研、在企业工地实践的考核问题,需要我们今后把建筑制图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室内设计 建筑制图基础 校企合作 实践性
在建筑制图基础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笔者探讨用实验、参观、实践等手段,使学生不仅是“听”“想”“做课堂练习”,而且是多看、多调研、多交流,更是多实践。
一、建筑制图课程应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建筑制图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课后练习为主要形式。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主动参与的机会少、积极思考与提出问题的也少,掩盖了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差异。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目前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我们积极进行转变教学观念的讨论,认为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导演,设计教学的情景和过程,让学生作为演员,置身其中,主动参与,积极提问,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这样教学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而实现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的宗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来。在建筑制图基础课中,制图规范以及学生学会识图并能简单绘制施工图是关键。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因为制图不规范而造成施工的失误,所以我们在讲授课程的基础上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的教学手段,特意用“不规范的制图”去制造模型,最后造成失误的后果,通过这样的观察,使学生深刻了解制图不规范的危害,加强印象,从而能够牢记并且规范的进行制图设计。通过建筑制图基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工程图样的识图和简单绘制。但是怎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这是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进行材料市场的调研,参观一些校企合作单位的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交流,体验施工环境,了解施工工艺,最后进行总结。在老师辅助下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绘图,学生经过自己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记住了室内施工的流程以及材料的施工工艺、性能。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融入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装饰装潢公司的企业实践,从而加深知识印象,可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实现了本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从基础课程就实现校企合作,从基础知识就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使我们这所职业类教育学校从基础教学就本着培养企业、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教学方向去发展。
三、教学的创新点
建筑制图基础课程常规使用的教学方法一般为讲授法和举例法。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际案例的介绍,使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听”“想”,然后做课后练习来掌握这一系列建筑制图基础知识。而我们是在这些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再加入了做实验、参观、实际体验等手段,使学生不仅“听”“想”“做课堂练习”,而且是多看、多调研、多交流,重要的是多实践。在这些体验中了解课堂所学知识,然后在老师的辅助下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操作中去。这样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更好地被社会用人企业接纳。
四、教学效果
在课程学习期间与结束后,我们不仅要进行作业和实际操作考核,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形态比较满意,他们能够在课堂内与课堂外通过一系列体验来掌握所学知识,规范且正确地绘制施工图,并不是枯燥地坐在课堂上听课。从结果上看,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而且提高了职业素养。我们从基础知识教学开始就进行这种实践性教学,学生对于后面学习更深、更高一级的专业课程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基础,能够更好地学习、领会后面课程的知识含义。对于社会以及企业来讲,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也是为企业、为社会节约了人才培训的成本。
总之,对建筑制图基础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还要不断地深入。在这门课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市场调研、工地体验中的自觉性问题和学生在外调研、在企业工地实践的考核问题,需要我们今后把建筑制图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