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问、探究、交流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堂,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究,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等。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笔者尝试在设问、探究、交流等环节“做好文章”。
  巧妙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重视运用设疑提问这一师生互动平台,利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的心理,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教师还应充分考虑的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巧妙地提出問题,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更好地感知、思考和想象。例如,在执教《神奇的磁力》时,笔者是这样激发学生思维的:
  师:老师不小心把铁钉掉到盛有水的烧杯里了,你有什么方法把铁钉取出来?
  生:用手从水里拿出来。
  生:用筷子夹上来。
  生:把水倒掉后拿出来。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办法。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谁能不用夹取的方法,不沾水、不倒掉水,轻松地把铁钉取出来呢?
  (学生马上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办法,进入主动思考的状态,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老师这里有一位神秘的“朋友”,听说它能满足老师的要求。
  (教师先出示包裹着的“魔棒”,然后用它隔着烧杯壁将杯里的铁钉吸取出水面。)
  师:这神秘的“魔棒”究竟是什么呢?
  (随后揭秘“魔棒”,从而为“磁铁探物”活动做好铺垫,并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
  这样设计,一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二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尽情地思考和猜想,为探究活动打下基础。接着,笔者围绕“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和“磁铁哪里磁力大”两个问题,设计了两个递进式的探究活动,引导他们依照“问题—猜想—实验—结论”的过程深入展开探究,帮助他们建构对磁铁的磁性更完整的科学认识。
  注重探究,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科学课堂以科学探究为核心,通过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让“做”与“思”相融相生,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以学生的前概念、观察、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综合等手段,挖掘潜在的科学问题,并进行发散、延伸,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例如,在执教《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时,笔者充分引导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去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将探究活动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拓展,让他们在“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
  师: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小组思考、讨论、交流。)
  生:烧瓶里。
  生:试管里。
  生:气球里。
  生:软塑料瓶里。
  师:你们准备选什么材料密封空气呢?
  生:用胶条。
  生:用橡皮泥。
  生:用蜡。
  生:用黄泥球。
  生:用细线捆扎。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生:用手捂住烧瓶。
  生:用热水和冷水。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请大家像科学家那样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吧!
  (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实验。)
  师:孩子们,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加热,小气球就会鼓起来。
  生: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在烧瓶上套上小气球,通过小气球的鼓凹来发现的。
  生:空气受热膨胀后冒出的空气在水中冒泡。
  生:压扁的软塑料瓶在热水中会鼓起来,在冷水中又会凹下去。
  生: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一会儿就变圆了。
  在以上自主探究活动中,从选择材料到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都积极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的探究过程不难看出,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也有一定的见解,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形成了科学的认识。
  广泛交流,提升学生思维广度
  学生完成合作探究后,教师应创设一个有效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交流探究的所得、所感、所悟。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客观评价,同时注重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尊重科学事实、敢于发表异议的科学品质,让他们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提升思维的广度。教师还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交流、汇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浮于表面,思考的主动性不够,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交流时应注意引导他们思考:你们刚才是怎么做的?你们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你们实验所得数据是什么?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使交流深入科学本质,让探究结果得以提炼,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执教《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你刚才是怎么做的?
  生:将一块磁铁的S极与另一块磁铁的S极靠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它们分开了。
  生:将一块磁铁的N极与另一块磁铁的N极靠近。
  师:又怎么样呢?
  生:它们也是相互排斥的。
  生:用一块磁铁的N极与另一块磁铁的S极靠近。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相互吸引在一起。
  生:用一块磁铁的S极与另一块磁铁的N极靠近。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呢?
  生:它们相互吸引在一起。
  师:你们只做了一次实验吗?
  生:我们分别做了好几次呢!
  师:你们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生: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磁铁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得出磁铁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评的一致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应让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取知识,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是科学教学中一项长期的任务,科学教师应将科学思维的训练贯穿科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所有学生在“做”“思”共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安阳钢铁股份公司第二炼钢厂25t钢包工作衬使用的水玻璃结合铝镁尖晶石浇注料,是以一级矾土熟料为骨料,特级铝矾土粉、镁砂粉和合成尖晶石粉为基质料,水玻璃为结合剂制成的。在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不但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做好学生工作,也有利于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但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辅导员与家长沟通障碍较多甚至对立的情况
受条件限制,安钢65t铁水罐曾尝试过用混合煤气烘烤,但混合煤气燃烧不充分,并且经常出现脱火现象,导致操作间内CO浓度升高,危及操作人员安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木柴加焦炭的烘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是目前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
备受福州市民关注的二环路金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北洞近日通车,这是继2014年11月3日南洞通车后金鸡山隧道工程的重大胜利。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常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在科学课中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熟视无睹,更不会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二是学生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探究热火朝天,实验结束却没有发现什么科学规律或没得出什么科学结论。为解决这两大难题,追求深度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成立了“现象教学”研究工作坊,尝试开展“现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现象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就会在做中学科学、在玩中学科学。科学课本身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科学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不断激趣,及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  一、用影视资源激趣  受“看电影谈物理”竞赛的启发,科学课上,我常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截取影视中的片段,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判断故事情节发生的可能性,既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风
表达自由与隐私权本身就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因此这二者在“人肉搜索”现象中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我国发生的“人肉搜索”代表性事件,不难发现“人肉搜索”这一现象亦
“备课”就是教师课前做的准备工作,需要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然后创造性地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锤炼具有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还可以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等价值。通过博于学问--广泛获取人文知识、笃于务实--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