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对体育拓展训练也比较关注,拓展训练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个人意志和能力,但在设计拓展训练时,教师也要考虑到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可行性,考虑到周围环境是否有安全隐患,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同时也要重视课堂分享与评价环节,保证拓展训练的完整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传统体育;应用
从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在常规体育课程中适当增加素质拓展训练,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这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近年来,教师将拓展活动与初中的体育课程相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发展体育的需求,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拓展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根据福州滨海新城长乐区的初中学校生源进行分析,绝大多数学校生源都是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籍学生融合。这两类学生共同点在于很少接触素质拓展训练,不同点在于本地籍学生因课外活动、兴趣班较多,身体素质比较强,领悟事物能力较高。因此对这两类学生的体育教学需因材施教。科学规划教学计划与方案,是教师在设计拓展训练时需要关注的要点。这样才能保障项目内容合理性、科学性。文章具体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 拓展活动对初中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师有必要学习拓展运动的含义,从而有效地将拓展运动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
(一)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动力来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的理论教学或技能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一些本地学生由于已经报了课外兴趣班,掌握了相应技能,因此在课堂中对教师所讲内容提不起兴趣。相比于传统教学,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课堂实际上打破了原本教学框架,拓宽了教学内容和场地范围,学生既可以在室内体育馆训练,也可以在空旷的操场中练习,并且这种“以训练为主,以讲解为辅”的素质拓展模式实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符合初中生爱玩、爱探索的天性,易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因而适当地在传统课堂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育课堂气氛。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训练最大不同是突破了教学框架限制,能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班级中每位学生擅长点不同,能力薄弱点也会有差异,毫无区别的训练模式无法体现出体育训练的针对性,但拓展训练则能有目的性地训练学生某个肌肉群体或者某方面能力。以一节体育拓展训练课堂为例,教师先通过一系列小测试来评估学生肌肉力量情况,针对上肢力量薄弱的学生,教师为他们设计了单杠训练;针对下肢力量薄弱的学生,教师为他们设置了“连续跳台阶”的训练。采用以上的训练模式来弥补学生短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建设
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多数情况下是“单人作战”,每位学生练习自己的动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缺乏互动合作。但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设计的许多拓展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多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某个拓展任务,这需要组内既能有同学负责策划,也有同学能挑起“体力”大梁,还考验团队的抗压能力。一场拓展训练结束之后,学生既提高了体育综合素质,也收获了团队友谊,这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和本地学生融合的班级教学十分重要,能很快帮助学生熟悉彼此,增进班级凝聚力。
二、 初中体育课堂拓展活动训练的应用
拓展训练实际上与体育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体育教学的模式,充分考虑到体育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差异、教学评价提升等因素,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素质拓展项目。
(一)结合不同学生特點,科学选择项目内容
拓展训练的可参考和可创新内容十分丰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提升自我,就需要教师选择最精彩、最贴合实际的训练内容。综合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我总结出了在策划拓展训练内容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训练模式多样化。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既要有学生个人挑战项目,也要有团队合作项目。个人项目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个人努力训练完成某个目标,从而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团队项目则是借助学生团体互助力量来实现共同目标,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精神。结合不同的教学场合,教师可以选用不同的素质拓展类型。例如,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小学并不是同一个学校,一些学生是流动人口子女,还有一些学生是本地籍的,为促进他们迅速了解彼此,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可以选择团队式的素质训练模式,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来让学生之间迅速熟悉起来。而对于九年级快要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言,许多学生会感到焦虑、没有斗志、缺乏耐力,此时教师也在中考百日动员大会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一圈到底”的游戏比赛,学生站在一个圈子里面转呼啦圈,看哪位学生能坚持最久。通过这个训练可以激发学生为个人而战的斗志,激发学生持久的耐力,对缓解学生中考前压力很有帮助。
二是训练内容具有可开展性。虽然通常说的拓展训练有水上训练、陆地训练和空中训练三种模式,但实践中这几种模式的可开展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例如,有些学校体育教学经费、器材有限,如果忽视这些客观因素,一味开展空中拓展训练,可能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降低了学生体验感。因而在选择内容时,教师还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训练内容是否能开展,以及开展之后能否收获预期效果。
(二)考虑拓展训练局限,保障训练环境安全
和传统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同样应将“安全”放在首位。对于一个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保障学生的安全才是教学的第一要义。以比较常见的“信任背摔”为例,这项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相互信任的能力,这项看似比较简单的项目背后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很多:首先是“背摔”的动作要领,如果学生未按正确规范两臂环抱在胸口,而是两臂张开,则很可能在下落的时候打到四周的同学,易造成学生受伤;其次是背摔的高度、台下同学列队的长度、台下学生的站姿等都会 影响背摔学生对台下同学的冲击力度,以及台下学生承受力度,如果出现了偏差,则可能导致台下学生接不住背摔的学生或是出现集体跌倒等问题,因而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训练前反复测试,全面考虑;最后是安全措施的保障,如果出现台下学生未接住而摔倒的学生,那么是否有软垫或者其他缓冲设备能避免危险的发生。由此可见,每个看似简单的拓展训练背后都需要教师反复思考,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牢记于心,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反复测试的方法来优化训练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得到训练。
(三)适当引入分享评价,不断完善训练设计
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同,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分享评价”的环节,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可以下课了,殊不知“分享评价”对教学的重要性。“分享”是指学生通过彼此交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将自己的想法
表达出来,其他学生也可以从这些想法中得到启发,这其实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过程。初中生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渴望将内心想法与其他同学分享,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评价”是指学生向教师提出项目的改进意见,或者是自己在项目训练中一些不好的体验,来督促教师反思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改进训练模式设计。除了学生反馈意见,教师也需要自己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学生表现和感受,发现训练设计中一些不合理之处,在接下来的设计中予以优化。
例如,在“疯狂毛毛虫竞速”的训练项目中,每组6名同学骑在比赛器材上,双手把住固定把手立于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队员通过协调配合使比赛器材在跑道上行进。这个活动主要考验的是队员的配合性和协调性,步调一致才能走得快。很多时候,组员都知道要使劲往前冲,但是各自步调不一致反而会乱,降低效率。經过两组学生尝试后,教师发现小组合作成功率很低,于是在第三组训练时,仔细观察而后发现了原因所在,原来教师在分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身高、力量差异,小组内部学生身高差过大导致腿长有差异,腿短的学生骑在比赛器材上会处于紧绷状态,而腿长的学生骑在比赛器材上则非常松弛,最终导致了“毛毛虫”倾斜严重,无法协调一致。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教师立刻调整了剩余小组学生的组合,以保证小组内部成员身高相匹配,不会再出现之前“毛毛虫”严重倾斜的情况。课后教师可以将这种情况和解决对策记录在课程记录表中,以供后续教学设计参考。可见教师对项目评价是实时的,一旦发现了异常就应该理性评估原因,寻找解决的策略。同时,为避免教师对自己设计项目评估存在不完整性,学校也可以定期以公开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评估,教师可听取其他体育教师或者其他学校教师对课程设计的意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拓展活动弥补了传统体育训练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育综合能力。教师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时既要参考传统体育训练设计模式,也应关注到素质拓展训练特点和学生能力需求,不断优化项目设计模式,为学生提供别开生面的训练课程。
参考文献:
[1]韩军.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路径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3).
[2]黄紫霞.素质拓展训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信任影响的实验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9.
[3]卢军.初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发展[J].新课程:中学,2017(1).
作者简介:李炳球,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中学。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传统体育;应用
从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在常规体育课程中适当增加素质拓展训练,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这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近年来,教师将拓展活动与初中的体育课程相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发展体育的需求,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拓展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根据福州滨海新城长乐区的初中学校生源进行分析,绝大多数学校生源都是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籍学生融合。这两类学生共同点在于很少接触素质拓展训练,不同点在于本地籍学生因课外活动、兴趣班较多,身体素质比较强,领悟事物能力较高。因此对这两类学生的体育教学需因材施教。科学规划教学计划与方案,是教师在设计拓展训练时需要关注的要点。这样才能保障项目内容合理性、科学性。文章具体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 拓展活动对初中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师有必要学习拓展运动的含义,从而有效地将拓展运动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
(一)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动力来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的理论教学或技能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一些本地学生由于已经报了课外兴趣班,掌握了相应技能,因此在课堂中对教师所讲内容提不起兴趣。相比于传统教学,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课堂实际上打破了原本教学框架,拓宽了教学内容和场地范围,学生既可以在室内体育馆训练,也可以在空旷的操场中练习,并且这种“以训练为主,以讲解为辅”的素质拓展模式实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符合初中生爱玩、爱探索的天性,易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因而适当地在传统课堂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育课堂气氛。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训练最大不同是突破了教学框架限制,能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班级中每位学生擅长点不同,能力薄弱点也会有差异,毫无区别的训练模式无法体现出体育训练的针对性,但拓展训练则能有目的性地训练学生某个肌肉群体或者某方面能力。以一节体育拓展训练课堂为例,教师先通过一系列小测试来评估学生肌肉力量情况,针对上肢力量薄弱的学生,教师为他们设计了单杠训练;针对下肢力量薄弱的学生,教师为他们设置了“连续跳台阶”的训练。采用以上的训练模式来弥补学生短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建设
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多数情况下是“单人作战”,每位学生练习自己的动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缺乏互动合作。但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设计的许多拓展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多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某个拓展任务,这需要组内既能有同学负责策划,也有同学能挑起“体力”大梁,还考验团队的抗压能力。一场拓展训练结束之后,学生既提高了体育综合素质,也收获了团队友谊,这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和本地学生融合的班级教学十分重要,能很快帮助学生熟悉彼此,增进班级凝聚力。
二、 初中体育课堂拓展活动训练的应用
拓展训练实际上与体育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体育教学的模式,充分考虑到体育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差异、教学评价提升等因素,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素质拓展项目。
(一)结合不同学生特點,科学选择项目内容
拓展训练的可参考和可创新内容十分丰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提升自我,就需要教师选择最精彩、最贴合实际的训练内容。综合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我总结出了在策划拓展训练内容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训练模式多样化。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既要有学生个人挑战项目,也要有团队合作项目。个人项目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个人努力训练完成某个目标,从而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团队项目则是借助学生团体互助力量来实现共同目标,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精神。结合不同的教学场合,教师可以选用不同的素质拓展类型。例如,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小学并不是同一个学校,一些学生是流动人口子女,还有一些学生是本地籍的,为促进他们迅速了解彼此,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可以选择团队式的素质训练模式,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来让学生之间迅速熟悉起来。而对于九年级快要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言,许多学生会感到焦虑、没有斗志、缺乏耐力,此时教师也在中考百日动员大会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一圈到底”的游戏比赛,学生站在一个圈子里面转呼啦圈,看哪位学生能坚持最久。通过这个训练可以激发学生为个人而战的斗志,激发学生持久的耐力,对缓解学生中考前压力很有帮助。
二是训练内容具有可开展性。虽然通常说的拓展训练有水上训练、陆地训练和空中训练三种模式,但实践中这几种模式的可开展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例如,有些学校体育教学经费、器材有限,如果忽视这些客观因素,一味开展空中拓展训练,可能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降低了学生体验感。因而在选择内容时,教师还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训练内容是否能开展,以及开展之后能否收获预期效果。
(二)考虑拓展训练局限,保障训练环境安全
和传统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同样应将“安全”放在首位。对于一个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保障学生的安全才是教学的第一要义。以比较常见的“信任背摔”为例,这项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相互信任的能力,这项看似比较简单的项目背后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很多:首先是“背摔”的动作要领,如果学生未按正确规范两臂环抱在胸口,而是两臂张开,则很可能在下落的时候打到四周的同学,易造成学生受伤;其次是背摔的高度、台下同学列队的长度、台下学生的站姿等都会 影响背摔学生对台下同学的冲击力度,以及台下学生承受力度,如果出现了偏差,则可能导致台下学生接不住背摔的学生或是出现集体跌倒等问题,因而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训练前反复测试,全面考虑;最后是安全措施的保障,如果出现台下学生未接住而摔倒的学生,那么是否有软垫或者其他缓冲设备能避免危险的发生。由此可见,每个看似简单的拓展训练背后都需要教师反复思考,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牢记于心,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反复测试的方法来优化训练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得到训练。
(三)适当引入分享评价,不断完善训练设计
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同,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分享评价”的环节,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可以下课了,殊不知“分享评价”对教学的重要性。“分享”是指学生通过彼此交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将自己的想法
表达出来,其他学生也可以从这些想法中得到启发,这其实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过程。初中生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渴望将内心想法与其他同学分享,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评价”是指学生向教师提出项目的改进意见,或者是自己在项目训练中一些不好的体验,来督促教师反思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改进训练模式设计。除了学生反馈意见,教师也需要自己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学生表现和感受,发现训练设计中一些不合理之处,在接下来的设计中予以优化。
例如,在“疯狂毛毛虫竞速”的训练项目中,每组6名同学骑在比赛器材上,双手把住固定把手立于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队员通过协调配合使比赛器材在跑道上行进。这个活动主要考验的是队员的配合性和协调性,步调一致才能走得快。很多时候,组员都知道要使劲往前冲,但是各自步调不一致反而会乱,降低效率。經过两组学生尝试后,教师发现小组合作成功率很低,于是在第三组训练时,仔细观察而后发现了原因所在,原来教师在分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身高、力量差异,小组内部学生身高差过大导致腿长有差异,腿短的学生骑在比赛器材上会处于紧绷状态,而腿长的学生骑在比赛器材上则非常松弛,最终导致了“毛毛虫”倾斜严重,无法协调一致。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教师立刻调整了剩余小组学生的组合,以保证小组内部成员身高相匹配,不会再出现之前“毛毛虫”严重倾斜的情况。课后教师可以将这种情况和解决对策记录在课程记录表中,以供后续教学设计参考。可见教师对项目评价是实时的,一旦发现了异常就应该理性评估原因,寻找解决的策略。同时,为避免教师对自己设计项目评估存在不完整性,学校也可以定期以公开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评估,教师可听取其他体育教师或者其他学校教师对课程设计的意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拓展活动弥补了传统体育训练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育综合能力。教师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时既要参考传统体育训练设计模式,也应关注到素质拓展训练特点和学生能力需求,不断优化项目设计模式,为学生提供别开生面的训练课程。
参考文献:
[1]韩军.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路径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3).
[2]黄紫霞.素质拓展训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信任影响的实验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9.
[3]卢军.初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发展[J].新课程:中学,2017(1).
作者简介:李炳球,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