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环境管理是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首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我国目前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水环境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水环境管理;现状;对策
1 水环境管理现状
(1)水环境区划。随着水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2004年在以往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将水文特征与水生态特征进行了关联,提出了我国生态水文区划方案,标志着我国的生态区划正向着水生态区划方向发展。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应具有科学性、实际性,因此选择表征指标尤为重要,指标是反应水生态功能的真正特性,而且指标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定量化的表现,因此,水生态功能区划是个复杂的过程,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
(2)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中重要的一项手段,主要有包括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是将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规定的污染负荷范围内,也就是排放的污染物不能超过管理目标的允许上线,该管理技术相对简单、便于操作和易落实的特点,能够在短期内达到良好的效果。容量总量控制是指将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收纳环境功能体所确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即在收纳水体中污染物不得超过水质标准所规定的上线。该管理技术主要是强调水体功能与之相对应的水质目标和管理目标一致,而环境容量计算和确定将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3)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具体的规定中,以国务院为水行政管理主体,进行对全国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而国务院下属的其他部门进行职责分工。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水利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等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对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4)水环境监控及评价。为了控制水体污染,防治水环境退化,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是基本的手段。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水文特征、水质理化指标和沉积物指标、水生生物种类数量以及污染源等方面的指标。虽然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体系,但在水环境监测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水污染程度加剧,对环境监测及评价有着更多的需求。
2 我国水环境管理存在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
水环境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控制的分离,同时国家和地方部门的条块分割,此外,还有行政区域划分产生的问题。在具体的水资源管理中, 水利水电部门负责水量水能的管理,环保部门负责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而市政部门负责城市的给水和排水的管理, 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管理责权交叉多,各部门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管理方式局限性强,难以做到统一规划和協调,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极为不利。
2.2 水环境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水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水资源的利用、管理、治理等方面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立法空白,执法不严,缺乏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组织法、程序法等;缺乏公众参与的程序法,水污染防治配套的法律、制度等不够完善。二是相关法律补充规定不明确,例如水污染防治法中只重视点源的污染,而忽视了具有同等危害能力的非点源污染。
2.3 水环境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水环境管理的方式单一,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格体系。水环境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程,涉及到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式的一个综合管理。但是目前水环境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而其他方式都比较薄弱。随着水资源短缺现象的不断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不断凸显,现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将难以满足现有的要求。而水资源管理主体形式的多元化,在管理当中责、权、利界线不清,水价、排污费标准不明确,使得水资源大量浪费,还造成了政府资金的浪费。水资源管理部门错综复杂,不能依靠市政供给来调节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的价格体系,进而难以遏制当前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的现象。
3 我国水环境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建立管理机构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
我国水环境管理的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尤其是在行政区域上划分更不利于水资源的管理和治理。因此,由目前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逐步向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一体的管理体制过渡,由按行政区域划分向流域等单元方式过渡,同时建立本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权威管理机构,逐步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3.2 强化环境管理,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环境管理水平是表现一个国家环保工作的重要指标,是环保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我国现阶段环境管理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环保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水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水环境管理应继续加强总量控制,制定更为严格、有效的法律法规;对于工业水污染防治应以发展全过程生产控制技术为主要方向,并且加强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是持续保证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保障。
3.3 利用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经济手段
水环境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一些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管理中存在问题,国内外实践表明,利用现有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相应的经济手段,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现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激励,相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更有利于水资源的管理,也能更好地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不合理的收费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相应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经济手段,将会对污染物的削减和水资源的保护有一定的刺激, 在市场机制下更能促进水资源价格、排污费、环境影响评价等费用的合理化,使之成为能真正反映环境成本的经验和制度。
3.4 加强水污染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水环境管理的最重要的目的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体污染的控制。我国当前的情况,水资源利用率低,水体污染严重,急需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企业是水体污染的主体,而且污染成分复杂,污染量大,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并不能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水环境管理是实施环保技术水平的载体,是保证环保技术推广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素质。
4 结语
我国水环境管理起步较晚,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还不够健全,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水环境管理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障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针对当前国情,建立高效、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保证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文.我国水环境管理现存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 2017(06)
[2]王赫.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07)
[3]国洪瑞,胡天蓉,张琳.我国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能源与环境. 2017(04)
作者简介:
李颖(1970.8——)女,蒙古族,河北省宽城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管理工作。
关键词:水环境管理;现状;对策
1 水环境管理现状
(1)水环境区划。随着水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2004年在以往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将水文特征与水生态特征进行了关联,提出了我国生态水文区划方案,标志着我国的生态区划正向着水生态区划方向发展。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应具有科学性、实际性,因此选择表征指标尤为重要,指标是反应水生态功能的真正特性,而且指标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定量化的表现,因此,水生态功能区划是个复杂的过程,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
(2)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中重要的一项手段,主要有包括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是将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规定的污染负荷范围内,也就是排放的污染物不能超过管理目标的允许上线,该管理技术相对简单、便于操作和易落实的特点,能够在短期内达到良好的效果。容量总量控制是指将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收纳环境功能体所确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即在收纳水体中污染物不得超过水质标准所规定的上线。该管理技术主要是强调水体功能与之相对应的水质目标和管理目标一致,而环境容量计算和确定将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3)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具体的规定中,以国务院为水行政管理主体,进行对全国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而国务院下属的其他部门进行职责分工。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水利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等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对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4)水环境监控及评价。为了控制水体污染,防治水环境退化,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是基本的手段。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水文特征、水质理化指标和沉积物指标、水生生物种类数量以及污染源等方面的指标。虽然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体系,但在水环境监测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水污染程度加剧,对环境监测及评价有着更多的需求。
2 我国水环境管理存在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
水环境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控制的分离,同时国家和地方部门的条块分割,此外,还有行政区域划分产生的问题。在具体的水资源管理中, 水利水电部门负责水量水能的管理,环保部门负责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而市政部门负责城市的给水和排水的管理, 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管理责权交叉多,各部门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管理方式局限性强,难以做到统一规划和協调,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极为不利。
2.2 水环境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水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水资源的利用、管理、治理等方面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立法空白,执法不严,缺乏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组织法、程序法等;缺乏公众参与的程序法,水污染防治配套的法律、制度等不够完善。二是相关法律补充规定不明确,例如水污染防治法中只重视点源的污染,而忽视了具有同等危害能力的非点源污染。
2.3 水环境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水环境管理的方式单一,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格体系。水环境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程,涉及到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式的一个综合管理。但是目前水环境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而其他方式都比较薄弱。随着水资源短缺现象的不断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不断凸显,现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将难以满足现有的要求。而水资源管理主体形式的多元化,在管理当中责、权、利界线不清,水价、排污费标准不明确,使得水资源大量浪费,还造成了政府资金的浪费。水资源管理部门错综复杂,不能依靠市政供给来调节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的价格体系,进而难以遏制当前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的现象。
3 我国水环境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建立管理机构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
我国水环境管理的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尤其是在行政区域上划分更不利于水资源的管理和治理。因此,由目前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逐步向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一体的管理体制过渡,由按行政区域划分向流域等单元方式过渡,同时建立本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权威管理机构,逐步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3.2 强化环境管理,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环境管理水平是表现一个国家环保工作的重要指标,是环保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我国现阶段环境管理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环保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水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水环境管理应继续加强总量控制,制定更为严格、有效的法律法规;对于工业水污染防治应以发展全过程生产控制技术为主要方向,并且加强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是持续保证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保障。
3.3 利用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经济手段
水环境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一些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管理中存在问题,国内外实践表明,利用现有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相应的经济手段,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现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激励,相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更有利于水资源的管理,也能更好地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不合理的收费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相应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经济手段,将会对污染物的削减和水资源的保护有一定的刺激, 在市场机制下更能促进水资源价格、排污费、环境影响评价等费用的合理化,使之成为能真正反映环境成本的经验和制度。
3.4 加强水污染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水环境管理的最重要的目的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体污染的控制。我国当前的情况,水资源利用率低,水体污染严重,急需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企业是水体污染的主体,而且污染成分复杂,污染量大,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并不能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水环境管理是实施环保技术水平的载体,是保证环保技术推广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素质。
4 结语
我国水环境管理起步较晚,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还不够健全,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水环境管理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障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针对当前国情,建立高效、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保证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文.我国水环境管理现存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 2017(06)
[2]王赫.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07)
[3]国洪瑞,胡天蓉,张琳.我国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能源与环境. 2017(04)
作者简介:
李颖(1970.8——)女,蒙古族,河北省宽城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