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依据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的理论基础,有效设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这一课时的前置性作业已在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实践.基于SOLO理论编制课后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认知结构水平略高且实验班课堂表现较好.可知,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更益于学生的“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高中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1].”可见,教育学界愈来愈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坚持推行以“学生为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生本教育理念.前置性作业打破以教师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其在生本教育、构建主义学习等理论指导下“以标为纲,以生为本”进行设计,为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指导性作业.该作业不仅承载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意在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预计和把握新课的主要脉络,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使学生有更好的适应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
  为使前置性作业设计更具科学性且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设计作业时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2],以下将概述高中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相关设计原则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1.设计原则
  (1)目标性设计原则
  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是前置性作业设计的首要目标,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展开前置性作业具体的目标设计,作业内容应以新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为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等自主学习能力.
  (2)适量性设计原则
  高中生的学习科目多,课业负担重,学生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分配在各科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为了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后时间,教师在设置高中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控制,作业内容不宜过多,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大部分同学能在15~20分钟完成.
  (3)层次性设计原则
  前置性作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作业的内容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太容易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太难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难易兼顾,即根据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由浅到深,这样既能照顾到学困生,也能激发学优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获,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
  (4)趣味性设计原则
  设计前置性作业的目标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业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可以设计模型制作或者画图探究等内容.有趣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转“要学”为“乐学”,争取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较为有趣的数学前置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开放性设计原则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对事情的认识会受到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制约,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学生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前置性作业时应该有开放性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设计案例分析
  基于以上设计原则,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前置性作业设计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在开启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大门前,首先请大家提前写好以下的任务单,相信聪明、可爱、帅气的你们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该案例设计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难点是探究距离公式的由来,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围绕学习的重、难点,紧扣学习目标.
  (2)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步步靠近学习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
  (3)作业的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加重学生课后学习负担.
  (4)在探索两点间距离公式的过程中,学生可借助直角坐标系进行探究,意为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最后一题是开放题,可以让学生自由作答,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当然,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并非要完全体现以上设计原则,在确保目标性、层次性和适量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趣味性和开放性.
  本次实验对象选取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并基于运用SOLO分类理论设计课后测试题.
  二、课后小测设计
  1.SOLO层次分类概述
  在进行测验设计时,参照曾建国的“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评价法[3]”具体划分如下:
  根据SOLO分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层次按照P—U—M—R—E的顺序递增,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能把已经具备的知识点与问题进行单一的联系,则说明该生已经到达单一结构水平,若学生不能表现出单一结构水平、多元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或者拓展抽象结构水平中的任一水平,则可将该生列为前结构水平,故对前结构水平不做划分.
  2.测验题拟编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后测验主要考查对距离公式的运用,将距离公式用于不同的数学场景中解决问题,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来设计问题,使每一个问题对应一个层次.   3.评价模式
  将SOLO分类评价体系作为评价课后测验结果的理论基础,结果分析如下: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和点A(4,0),B(3,3),P为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m,0),并与直线OB相交于点C.当m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数学的命题都是基于课本编制的,因此,高三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成绩,更好地应对高考,就需要能够在复习中注重回归课本,这一点十分重要,学生需要对课本进行系统的回顾以及归纳,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和交汇,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规范解答,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规范解答;回归课本;基础知识点;高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学
【摘要】G省A市Z县位处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该地教育在整体上得到了发展,但相比较于沿海城市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就该地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根据本人支教经验,探讨现阶段该地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落后地区;数学教学;现状;对策  一、现状分析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理环境险恶  G省位于我国的西部高原山地,省内地势西高东低,地貌高原、山
【摘要】“包装的學问”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数学好玩”中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线索,探究多个长方体拼接成各种更大的长方体时面积最小的策略.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都是探究到4个长方体为止,课后的练习中却出现6个长方体组合求最小表面积的题目.根据对学生的访谈了解的情况,笔者对求这类包装最小面积的问题有两点启发,不仅可以得到通用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关键词】包装的
【摘要】各类新型教学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以广州市老三区为例,分析调查数据,得出洋葱数学与一起中学使用率高、希沃产品发挥出交互性优势、在混合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融合的有效模式等启示.  【关键词】新型教学软件;初中数学教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广州市  引 言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洋葱数学、一起中学、UMU、希沃产品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
【摘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倡导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等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实施原则、注意事项等,对情境创设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情境创设;设计实践;图形的旋转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
【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魅力,不断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认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旨在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因为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所以教师通过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教学”应运而生,它是目标达成的重要方法.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变式”和数学解题的“变式”,而忽视了问题发现和提出的创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系列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2.学会根据提示或者信息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推理.  3.初步获得简单的推理经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判断,并对判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口头表述.  教学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推理的
【摘要】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计算能力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加强数学思维意识培养的基础,也是必要的基本技能.本文首先描述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其次讲述了小学数学计算算理的认识,最后总结了强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具体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结构;教学策略  引 言 
【摘要】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尝试在充分计算和有序涂色中突破教学难点,并突破认知障碍,深刻理解概念.  【关键词】充分计算;有序涂色;突破教学难点;突破认知障碍;理解概念  【探究初衷】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单元中质数(素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同时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集体出现,学生容易混淆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