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听说职业观众是2013年。当时某音乐类综艺节目正红,节目中观众夸张的陶醉表情引人关注。大部分人这时才知道,原来观众也有“假”的。职业观众群体成了中国电视产业一个欲说还休的秘密。
观众:图钱的是少数
在网上搜索“职业观众”才发现,这个庞大的世界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在微博、微信、QQ群,以及生活服务类网站上,招募职业观众的信息铺天盖地,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北京和上海。
我原本以为,既然全国各地都在办综艺节目,职业观众市场即便不是遍地开花,至少也应该四方割据。而事实上,2013年兴起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使得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电视节目录制的绝对中心。
我以职业观众的身份录了三场节目。在这期间,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职业观众。面对舞台时,他们是制造整齐掌声的“活道具”;在私下里,他们录节目的目的却各不相同。
在北京大兴星光影视园,我旁边坐着一位大妈。她来自附近农村,与同来的老街坊都是头一回录节目。候场时,这些大叔大妈争先恐后地往门口挤。真正坐在演播厅里,大妈却在动感的音乐中睡着了。在录一场明星竞技类节目时,观众席末排的一位大妈甚至掏出十字绣,她身边的大妈也争抢着绣起来。对这些闲在家里的老人来说,录节目就是图个热闹,与听戏、乘凉没有多大区别。
坐在十字绣大妈们前面的年轻观众则是来看明星的。在录制间隙,他们纷纷溜到嘉宾席,与补妆的明星们合影。
生活在上海的祝雨晨是一名全职的职业观众。祝雨晨大学时做过礼仪队队长,身材相貌出众。节目录制时,她被安插在观众席中,受到摄像师的重点关注。祝雨晨录一天节目能赚数百元,平均每周能接5天活,她很享受这份自由富足的工作。
“群头”瓜分观众资源
“倒卖”职业观众的群头,被戏称为“人贩子”。
他们整天忙个不停,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跟观众或者记者闲聊。但是谈起生意,他们积极又耐心,吹嘘自己接过的大节目,顺便诚恳地向你揭发同行的黑历史。
这一行沒有多少技术含量,群头争夺节目订单时靠低价取胜。如果碰到不差钱的节目组,竞标的重点就变成了制片主任的回扣。群头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您要多少?”出价最高的群头才能接单。
在北京,这一行的历史超过15年,群头体系秩序俨然。
站在金字塔尖的顶级“人贩子”只有15人左右,他们直接跟节目组对接,瓜分整个北京的市场版图。这块版图仍在不断扩张,2013年以来,就连网站和影视剧公司也开始往电视节目里砸钱。高速发展的电视产业刺激着职业观众市场,也把更多的群头推向金字塔顶。
从业5年以上的中坚群头大约有300人,他们只要“刷脸”,就能自由出入全北京的二十多个节目录制场地。
他们掌握了各种观众资源:勤劳聪明的创业大学生们占领了高校,企业工会的组织者们占领了企业,这是价格便宜的两大“观众批发市场”;爱看热闹的老年观众,则被各个社区里的大妈领袖们牢牢掌握着。
在群头金字塔的底层,还生存着难以计数的初级群头。大部分初级群头,只能从拉散客开始。这是一场拼勤奋的竞争,有的群头同时注册了几百个QQ群拉观众,有的群头整天泡在网吧里,几乎不眠不休地发通告、抄信息。
即便如此,他们最初的收入仍然少得可怜。有些群头熬不过去,拿着观众的酬劳跑路消失。许多上海群头跟我说起同行跑路事件,“最少的拿了三百多元就跑了。”
现场导演:节目不能砸观众手里
对现场导演来说,如何鼓动观众达到节目效果是一门必修课。
在节目正式开录之前,指挥观众鼓掌、欢呼、大笑、尖叫,业内称为“热场”。“热场”时录制的观众镜头会在后期剪辑时穿插到节目当中,业内称为“贴镜头”。这是大部分电视综艺节目的必选动作。“有的节目录一期几十万元,如果观众镜头不事先录好,节目中该笑的地方没人笑,风险就大了。”为了看明星,一些观众凭空鼓着掌,还得满脸激动。这就有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鸡血观众”,他们打着节拍、手舞足蹈……
(摘自《南方周末》10.1 )
观众:图钱的是少数
在网上搜索“职业观众”才发现,这个庞大的世界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在微博、微信、QQ群,以及生活服务类网站上,招募职业观众的信息铺天盖地,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北京和上海。
我原本以为,既然全国各地都在办综艺节目,职业观众市场即便不是遍地开花,至少也应该四方割据。而事实上,2013年兴起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使得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电视节目录制的绝对中心。
我以职业观众的身份录了三场节目。在这期间,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职业观众。面对舞台时,他们是制造整齐掌声的“活道具”;在私下里,他们录节目的目的却各不相同。
在北京大兴星光影视园,我旁边坐着一位大妈。她来自附近农村,与同来的老街坊都是头一回录节目。候场时,这些大叔大妈争先恐后地往门口挤。真正坐在演播厅里,大妈却在动感的音乐中睡着了。在录一场明星竞技类节目时,观众席末排的一位大妈甚至掏出十字绣,她身边的大妈也争抢着绣起来。对这些闲在家里的老人来说,录节目就是图个热闹,与听戏、乘凉没有多大区别。
坐在十字绣大妈们前面的年轻观众则是来看明星的。在录制间隙,他们纷纷溜到嘉宾席,与补妆的明星们合影。
生活在上海的祝雨晨是一名全职的职业观众。祝雨晨大学时做过礼仪队队长,身材相貌出众。节目录制时,她被安插在观众席中,受到摄像师的重点关注。祝雨晨录一天节目能赚数百元,平均每周能接5天活,她很享受这份自由富足的工作。
“群头”瓜分观众资源
“倒卖”职业观众的群头,被戏称为“人贩子”。
他们整天忙个不停,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跟观众或者记者闲聊。但是谈起生意,他们积极又耐心,吹嘘自己接过的大节目,顺便诚恳地向你揭发同行的黑历史。
这一行沒有多少技术含量,群头争夺节目订单时靠低价取胜。如果碰到不差钱的节目组,竞标的重点就变成了制片主任的回扣。群头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您要多少?”出价最高的群头才能接单。
在北京,这一行的历史超过15年,群头体系秩序俨然。
站在金字塔尖的顶级“人贩子”只有15人左右,他们直接跟节目组对接,瓜分整个北京的市场版图。这块版图仍在不断扩张,2013年以来,就连网站和影视剧公司也开始往电视节目里砸钱。高速发展的电视产业刺激着职业观众市场,也把更多的群头推向金字塔顶。
从业5年以上的中坚群头大约有300人,他们只要“刷脸”,就能自由出入全北京的二十多个节目录制场地。
他们掌握了各种观众资源:勤劳聪明的创业大学生们占领了高校,企业工会的组织者们占领了企业,这是价格便宜的两大“观众批发市场”;爱看热闹的老年观众,则被各个社区里的大妈领袖们牢牢掌握着。
在群头金字塔的底层,还生存着难以计数的初级群头。大部分初级群头,只能从拉散客开始。这是一场拼勤奋的竞争,有的群头同时注册了几百个QQ群拉观众,有的群头整天泡在网吧里,几乎不眠不休地发通告、抄信息。
即便如此,他们最初的收入仍然少得可怜。有些群头熬不过去,拿着观众的酬劳跑路消失。许多上海群头跟我说起同行跑路事件,“最少的拿了三百多元就跑了。”
现场导演:节目不能砸观众手里
对现场导演来说,如何鼓动观众达到节目效果是一门必修课。
在节目正式开录之前,指挥观众鼓掌、欢呼、大笑、尖叫,业内称为“热场”。“热场”时录制的观众镜头会在后期剪辑时穿插到节目当中,业内称为“贴镜头”。这是大部分电视综艺节目的必选动作。“有的节目录一期几十万元,如果观众镜头不事先录好,节目中该笑的地方没人笑,风险就大了。”为了看明星,一些观众凭空鼓着掌,还得满脸激动。这就有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鸡血观众”,他们打着节拍、手舞足蹈……
(摘自《南方周末》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