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通讯作者:刘新瑞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肾功能失代偿期)的患者40例,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肾功能、血常规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为90.0%(36/40例),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慢性肾衰; 脾肾两虚证; 健脾补肾法; 中药
2008年12月~2011年3月,笔者采用健脾补肾法治疗40例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肾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观察病例均系笔者所在医院肾病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22~65岁,平均46.6岁;病程6个月~9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均选择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诊断参照《西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入选病例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方案,给予0.6 g/(kg·d)的蛋白质,高热量摄入[125.6 J/(kg·d)],每日适当运动,应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90~140/60~90 mm Hg)以及对症处理,如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高尿酸血症等。(2)中医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均给予健脾补肾方(药物组成:生黄芪15 g,党参15 g,山萸肉10 g,熟地15 g,仙灵脾15 g,山药15 g,白术15 g,丹参10 g,大黄10 g,麦芽15 g,茯苓10 g。炙甘草10 g)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藿香;水肿加牛膝、车前子、益母草;畏寒明显,加巴戟天、肉桂;腹泻时,大黄炙用,并减量至3~5 g;便秘时,大黄单包,生用或后下。大便3次以内,溏而不泄为宜。每日1剂,水煎200 ml每剂,早餐前,晚餐后,每次100 ml,2次/d,口服。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疗程56 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症状、体征;(2)肾功能、血常规;(3)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治疗期间随时观察及随访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血清肌酐(SCr)降至正常范围。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SCr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3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30%; SCr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5%,但<30%。无效:不符合有效标准者。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
2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有明显差异,总有效率90%,其中治愈2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比较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未出现心、肝及造血系统损伤。
表1 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
表2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衰,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程长,危害大。传统中医属关格、虚劳范畴[2]。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迁延日久,脏腑功能虚损,浊邪壅滞而发生诸症。本患常因外邪侵袭、情志不遂、劳累过度而诱发。病机以脾肾两虚,浊毒潴留为关键。肾阳虚不能化阴,则湿浊停留,寒湿内蕴;肾虚气化不利,则水肿、尿少;肾阳虚,故腰痛、畏寒、肢冷;命火不足,脾土不温,脾虚失运,则生化乏源,临床出现纳呆、疲乏、贫血。脾胃升降失常,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整个病变过程相对稳定时,以本虚表现为主。病情发作或突然加重时,常以标证为突出表现。治本法以健脾补肾为关键。
本临床观察的基本药物组成中生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共奏益气健脾之功。山萸肉、熟地、仙灵脾补肾。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除烦安神。生麦芽甘平,消食健胃,疏肝解郁。茯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大黄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推陈致新,通脏腑,降湿浊。炙甘草甘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通腑降浊之功效。本研究表明健脾补肾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贫血,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
[2] 远方,叶任高.叶任高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集要.辽宁中医杂志,2001,28(6):336-337.
(收稿日期:2011-04-28)
(本文编辑:王春芸)
通讯作者:刘新瑞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肾功能失代偿期)的患者40例,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肾功能、血常规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为90.0%(36/40例),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慢性肾衰; 脾肾两虚证; 健脾补肾法; 中药
2008年12月~2011年3月,笔者采用健脾补肾法治疗40例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证(肾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观察病例均系笔者所在医院肾病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22~65岁,平均46.6岁;病程6个月~9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均选择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诊断参照《西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入选病例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方案,给予0.6 g/(kg·d)的蛋白质,高热量摄入[125.6 J/(kg·d)],每日适当运动,应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90~140/60~90 mm Hg)以及对症处理,如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高尿酸血症等。(2)中医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均给予健脾补肾方(药物组成:生黄芪15 g,党参15 g,山萸肉10 g,熟地15 g,仙灵脾15 g,山药15 g,白术15 g,丹参10 g,大黄10 g,麦芽15 g,茯苓10 g。炙甘草10 g)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藿香;水肿加牛膝、车前子、益母草;畏寒明显,加巴戟天、肉桂;腹泻时,大黄炙用,并减量至3~5 g;便秘时,大黄单包,生用或后下。大便3次以内,溏而不泄为宜。每日1剂,水煎200 ml每剂,早餐前,晚餐后,每次100 ml,2次/d,口服。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疗程56 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症状、体征;(2)肾功能、血常规;(3)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治疗期间随时观察及随访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血清肌酐(SCr)降至正常范围。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SCr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3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30%; SCr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5%,但<30%。无效:不符合有效标准者。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
2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有明显差异,总有效率90%,其中治愈2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比较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未出现心、肝及造血系统损伤。
表1 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
表2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衰,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程长,危害大。传统中医属关格、虚劳范畴[2]。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迁延日久,脏腑功能虚损,浊邪壅滞而发生诸症。本患常因外邪侵袭、情志不遂、劳累过度而诱发。病机以脾肾两虚,浊毒潴留为关键。肾阳虚不能化阴,则湿浊停留,寒湿内蕴;肾虚气化不利,则水肿、尿少;肾阳虚,故腰痛、畏寒、肢冷;命火不足,脾土不温,脾虚失运,则生化乏源,临床出现纳呆、疲乏、贫血。脾胃升降失常,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整个病变过程相对稳定时,以本虚表现为主。病情发作或突然加重时,常以标证为突出表现。治本法以健脾补肾为关键。
本临床观察的基本药物组成中生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共奏益气健脾之功。山萸肉、熟地、仙灵脾补肾。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除烦安神。生麦芽甘平,消食健胃,疏肝解郁。茯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大黄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推陈致新,通脏腑,降湿浊。炙甘草甘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通腑降浊之功效。本研究表明健脾补肾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贫血,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
[2] 远方,叶任高.叶任高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集要.辽宁中医杂志,2001,28(6):336-337.
(收稿日期:2011-04-28)
(本文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