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微学教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更加科学、客观的意见指导,还能使学生在高效的交流与沟通中拓展其思维、拓宽其视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想要将移动微学教模式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必须重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答疑解惑以及课后夯实巩固。
关键词:小学语文;移动微学教;具体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移动微学教”模式便是信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该模式不仅将信息化的现代手段恰到好处地融入教学中,还能使学生在翻转课堂、研学后教以及混合式学习等环节中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其中,“移动”不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便于携带、移动的现代工具(比如,手机、ipad等),还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借助的现代科技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微课、网络论坛等);“微”指的是“微信、微课、微公众平台”;“学教”指的是“学习、教学。”在此,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积累,笔者仅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前自主学习(第一次认知建构:微课引领,交流互动)
课前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认知构建。在移动微学教模式下,具有自主学习性质的课前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启发性质的微课程,或者整体脉络梳理性質的微课视频等上传到公众平台,并以此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致的梳理与局部的思索。如此一来,在声、光、影、电等共同营造的多重感官体验下,学生势必会对课程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与更加深入的感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互动优势,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与所了解内容完成一些问卷调查。借助计算机平台对此刻大数据的科学分析,教师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还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施教。
比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时,我们可以先将学习资料共享给学生。然后为其设计以下任务:(一)通过作业盒子,自学生字、课文,读生字和课文录音上传并勘误;(二)观看老师发布的微课《走近希腊神话》;(三)通过微论坛交流希腊神话和普罗米修斯的资料,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四)完成教师发布的调查问卷和前置检测。在诸如此类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势必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投入到课程知识的学习与领悟之中,进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同时,通过自主学习信息反馈,教师还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二、课中答疑解惑(第二次建构:小组合作,微课导学)
课中答疑解惑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认知构建。在移动微学教模式下,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课程知识阐述、讲解活动变成了具有查漏补缺、重点指导等活动。因此,移动微学教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务必要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相衔接,并通过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在线检测等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在采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信息的同时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如此一来,在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下,学生势必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高效、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在此,笔者仍然以《普罗米修斯》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笔者通过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状况等对其领悟水平、认知能力进行了一系列评测。在评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都能认真地完成生字词的解读,并在文章中标识出与问题相应的答案。然而,对于一些开放的问题,他们的答案却呈现出了单一甚至统一的局面,这反映出在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方面,大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些认知上的障碍。比如,在讨论“多角度分析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大力神分别是怎样的天神?”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的看法过于片面,只关注到普罗米修斯的“为人类献身”、宙斯的“残暴”、火神的“软弱”等等,由于生活经验、情感阅历的缺乏,他们对“多角度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一位学生写的小练笔《我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对人物理解要多角度思考、立体思辨分析问题。从问题中出发,引发思维火花的碰撞与交流,这样的学习是深刻的、深度的。最后,学生在分析人物方法的引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其余众神进行立体思辨分析。
三、课后夯实巩固(第三次建构:夯实巩固,迁移运用)
课后夯实巩固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三次认知构建。
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论坛等将课程内容(重难点知识)分层次地推送给学生,使之在知识的再次确认中对其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领悟。在此环节,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务必要注重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体验或者是创新。如此一来,课后复习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比如,在学习完《普罗米修斯》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微论坛或者微信公众平台上制作出简单的试卷,并设计好问题及其相应答案。然后,我们可以让各个小组交换、并完成对方小组的试题。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筛选出最具价值的试卷和最精彩的回答。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小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还会使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之中。
与此同时,借助移动微学教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轻易实现作业的分层设计,从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微课程视频、在线交流等平台的辅助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随时随地地查漏补缺。如此一来,学生不仅避免了再三询问的尴尬,老师也省下来更多的重复性讲解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以确保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移动微学教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极大地释放了学生的天性,也解放了束缚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使之以全新的姿态与面貌出现在课堂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深刻了解这一形势的基础上,将移动微学教模式的价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以期能够通过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综合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2】张云霞,任铃.学习与协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探究[J].理论界.2013(11)
【3】李克东,吴向东,容梅,封士将.在思与行中一路走来——李克东教授与一线教师谈教育信息化[J].信息技术教育.2006(03)
关键词:小学语文;移动微学教;具体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移动微学教”模式便是信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该模式不仅将信息化的现代手段恰到好处地融入教学中,还能使学生在翻转课堂、研学后教以及混合式学习等环节中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其中,“移动”不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便于携带、移动的现代工具(比如,手机、ipad等),还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借助的现代科技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微课、网络论坛等);“微”指的是“微信、微课、微公众平台”;“学教”指的是“学习、教学。”在此,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积累,笔者仅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前自主学习(第一次认知建构:微课引领,交流互动)
课前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认知构建。在移动微学教模式下,具有自主学习性质的课前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启发性质的微课程,或者整体脉络梳理性質的微课视频等上传到公众平台,并以此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致的梳理与局部的思索。如此一来,在声、光、影、电等共同营造的多重感官体验下,学生势必会对课程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与更加深入的感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互动优势,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与所了解内容完成一些问卷调查。借助计算机平台对此刻大数据的科学分析,教师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还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施教。
比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时,我们可以先将学习资料共享给学生。然后为其设计以下任务:(一)通过作业盒子,自学生字、课文,读生字和课文录音上传并勘误;(二)观看老师发布的微课《走近希腊神话》;(三)通过微论坛交流希腊神话和普罗米修斯的资料,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四)完成教师发布的调查问卷和前置检测。在诸如此类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势必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投入到课程知识的学习与领悟之中,进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同时,通过自主学习信息反馈,教师还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二、课中答疑解惑(第二次建构:小组合作,微课导学)
课中答疑解惑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认知构建。在移动微学教模式下,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课程知识阐述、讲解活动变成了具有查漏补缺、重点指导等活动。因此,移动微学教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务必要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相衔接,并通过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在线检测等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在采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信息的同时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如此一来,在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下,学生势必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高效、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在此,笔者仍然以《普罗米修斯》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笔者通过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状况等对其领悟水平、认知能力进行了一系列评测。在评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都能认真地完成生字词的解读,并在文章中标识出与问题相应的答案。然而,对于一些开放的问题,他们的答案却呈现出了单一甚至统一的局面,这反映出在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方面,大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些认知上的障碍。比如,在讨论“多角度分析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大力神分别是怎样的天神?”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的看法过于片面,只关注到普罗米修斯的“为人类献身”、宙斯的“残暴”、火神的“软弱”等等,由于生活经验、情感阅历的缺乏,他们对“多角度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一位学生写的小练笔《我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对人物理解要多角度思考、立体思辨分析问题。从问题中出发,引发思维火花的碰撞与交流,这样的学习是深刻的、深度的。最后,学生在分析人物方法的引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其余众神进行立体思辨分析。
三、课后夯实巩固(第三次建构:夯实巩固,迁移运用)
课后夯实巩固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三次认知构建。
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论坛等将课程内容(重难点知识)分层次地推送给学生,使之在知识的再次确认中对其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领悟。在此环节,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务必要注重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体验或者是创新。如此一来,课后复习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比如,在学习完《普罗米修斯》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微论坛或者微信公众平台上制作出简单的试卷,并设计好问题及其相应答案。然后,我们可以让各个小组交换、并完成对方小组的试题。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筛选出最具价值的试卷和最精彩的回答。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小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还会使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之中。
与此同时,借助移动微学教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轻易实现作业的分层设计,从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微课程视频、在线交流等平台的辅助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随时随地地查漏补缺。如此一来,学生不仅避免了再三询问的尴尬,老师也省下来更多的重复性讲解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以确保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移动微学教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极大地释放了学生的天性,也解放了束缚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使之以全新的姿态与面貌出现在课堂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深刻了解这一形势的基础上,将移动微学教模式的价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以期能够通过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综合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2】张云霞,任铃.学习与协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探究[J].理论界.2013(11)
【3】李克东,吴向东,容梅,封士将.在思与行中一路走来——李克东教授与一线教师谈教育信息化[J].信息技术教育.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