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不断应用模式及反思教学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模式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实践证明:将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实施于音乐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先学后教””模式的优势及音乐学科的特点,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巧设导入作为““先学””的前奏。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课的导入环节设计得巧妙,能够先声夺人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情,采用恰当的方式用生动简炼的语言引学生渐入学习佳境。导入环节运用得好,能够创设出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索学习的愿望,因此,音乐课的导入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一环。
如我在教授《赶摆路上》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
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群新朋友,瞧这些身着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她们要去哪里呢?
生:......赶集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就让我们跟随她们的脚步一起去往赶集(赶摆)的路上吧。听,她们来了(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初步感受)
这个环节利用图片导入,直观式契入教学主题省时高效。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二、善用问题引导作为““先学””的保证
。
““先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是以有效问题引导为前提的,因此问题是关键,它决定了学生做什么如何做,以便于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但是仅仅为达到教学目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真正有效,它有可能只是生硬地把知识点灌输给了学生,相反只有能引起学生自觉性思维的问题,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仍以《赶摆路上》一课为例:
出示课件2:播放歌曲《赶摆路上》(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律动)
师:大家觉得她们的歌声美吗?
生:美。
师:美在哪里呢?
生1:听上去好像人们穿着色彩艳丽的节日服装显得欢快、愉悦
生2:打击乐好听,充满了生机
生3:衬词好听,具有少数民族特色。
生4:……
师:这首歌曲不仅歌美、人美而且风景美,画面感强,给人以丰富的听觉与视觉想象。
师:你是如何感受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呢?(复听音乐)
生1:歌曲速度较快,节奏紧凑,还有装饰音的出现表达出了内心的喜悦:人人喜笑颜开欢歌笑语,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生2:旋律听上去清新活泼,好像青翠碧绿的田间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出行,繁茂的枝头鸟儿在叽叽喳喳轻快地鸣叫,而且衬词的部分非常具有民族韵味。
这个环节中将问题的设计突出为一个“美”字,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中包含了对于歌曲的情绪、节拍、节奏、音色、风格等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音乐。
三、精于预设作为““后教””的抓手。
沪教版七年级教材内容《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江苏民歌,歌曲短小,旋律流畅委婉动听,那么如何使学生从这首熟悉而简单的歌曲中得到更为深入地情感体验呢?即在““先学””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教学生唱得更有感情呢?有了对于学情的客观分析后我将这个问题预设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在学生很快顺利地唱会了这首歌之后,那么接下来如何启发并提高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力及表现力呢?
如课例:
师:印象中茉莉花是什么样子?
生:芬芳、洁白、美丽、淡雅......
师:那么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速度、力度)歌唱呢?
生:中速、轻柔、委婉
师:恩,说得很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微风轻拂,诱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愿意把你心中的茉莉花唱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齐唱《茉莉花》
通过教师的情景启发再加上对于气息要求及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提示,学生的歌声由原来的生硬、机械缺乏情感而变得轻柔、和谐美妙。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特征,如何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采用恰当的教法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积极有效,从而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音乐唱歌课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是基于学生情感体验基础上的点拨提高,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歌唱及表达情感的方法。唱《茉莉花》时引导学生闭目闻花香感知具体形象,启发想象,将生活的体验和内心对于音乐的感知有机融合并在感知和修正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情感体验,最终将其外化为美妙歌声的传达,从而完成了一次二度创作的过程,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恰当处理课堂生成问题,及时点拨反馈。
““先学后教””模式下预设点拨可谓是课堂教学的升华。而对于学生在““预设之外””的突发反应則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智慧。如在欣赏《伐木歌》时,学生借助问题提示欣赏并初步了解了作品,正当大家深入地探讨音乐的表现方式时,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听着电锯锯木头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一棵棵粗壮的参天大树应声倒下,我感到非常痛心””,这突如其来的疑问换来的是周围同学的不屑及窃窃私语,也让我瞬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刚要按照音乐的套路去继续课堂时,转念一想:这位学生的想法是多么的可贵,于是,我决定暂时放弃音乐的欣赏,进而将话题引到这一问题的关注点—环保。通过学生之间激烈的辩论,最终还是肯定了环保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接着我引导学生将这一话题与作品的时代相联系,将问题延伸到探讨作品的时代背景,从而使学生能够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理性而批判地欣赏作品,这样,拓展了学习的思路,避免了就音乐谈音乐的教学尴尬局面,同时学生的辩论交流也升华了课堂教学,成为音乐课堂教学中又一宝贵的插曲。因此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的意见有分歧时,教师应鼓励和肯定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并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的形式,及时处理生成问题,并正确引导和处理争议,启发和点拨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由感性到理性地欣赏,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客观地感知与认识音乐作品。
五、有效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与创新
““当堂训练””环节验证着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提高学习成效的助推器,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更有助于激发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如:学习一首新歌、欣赏一部作品或是吹奏新曲时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互帮互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设计表演形式及情景剧时小组合作创新,有助于激发主体学习积极性;在感受体验乐曲时引导学生配合音乐的节拍节奏进行肢体律动,有助于培养乐感;学完歌曲或欣赏曲目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打击乐合奏有利于集体协作与创新。因此,有效的合作学习是良好学习质量的保证。
六、巧用模式回归音乐本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应避免拘泥于模式,为模式所““禁锢””,而应该以模式的科学教育理念为音乐课堂所用,更好地使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不失音乐课堂的灵动。好的音乐课就像流畅而优美的旋律,沁人心脾让人记忆犹新,如此便恰到好处地契合了《音乐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一、巧设导入作为““先学””的前奏。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课的导入环节设计得巧妙,能够先声夺人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情,采用恰当的方式用生动简炼的语言引学生渐入学习佳境。导入环节运用得好,能够创设出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索学习的愿望,因此,音乐课的导入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一环。
如我在教授《赶摆路上》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
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群新朋友,瞧这些身着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她们要去哪里呢?
生:......赶集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就让我们跟随她们的脚步一起去往赶集(赶摆)的路上吧。听,她们来了(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初步感受)
这个环节利用图片导入,直观式契入教学主题省时高效。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二、善用问题引导作为““先学””的保证
。
““先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是以有效问题引导为前提的,因此问题是关键,它决定了学生做什么如何做,以便于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但是仅仅为达到教学目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真正有效,它有可能只是生硬地把知识点灌输给了学生,相反只有能引起学生自觉性思维的问题,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仍以《赶摆路上》一课为例:
出示课件2:播放歌曲《赶摆路上》(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律动)
师:大家觉得她们的歌声美吗?
生:美。
师:美在哪里呢?
生1:听上去好像人们穿着色彩艳丽的节日服装显得欢快、愉悦
生2:打击乐好听,充满了生机
生3:衬词好听,具有少数民族特色。
生4:……
师:这首歌曲不仅歌美、人美而且风景美,画面感强,给人以丰富的听觉与视觉想象。
师:你是如何感受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呢?(复听音乐)
生1:歌曲速度较快,节奏紧凑,还有装饰音的出现表达出了内心的喜悦:人人喜笑颜开欢歌笑语,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生2:旋律听上去清新活泼,好像青翠碧绿的田间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出行,繁茂的枝头鸟儿在叽叽喳喳轻快地鸣叫,而且衬词的部分非常具有民族韵味。
这个环节中将问题的设计突出为一个“美”字,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中包含了对于歌曲的情绪、节拍、节奏、音色、风格等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音乐。
三、精于预设作为““后教””的抓手。
沪教版七年级教材内容《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江苏民歌,歌曲短小,旋律流畅委婉动听,那么如何使学生从这首熟悉而简单的歌曲中得到更为深入地情感体验呢?即在““先学””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教学生唱得更有感情呢?有了对于学情的客观分析后我将这个问题预设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在学生很快顺利地唱会了这首歌之后,那么接下来如何启发并提高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力及表现力呢?
如课例:
师:印象中茉莉花是什么样子?
生:芬芳、洁白、美丽、淡雅......
师:那么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速度、力度)歌唱呢?
生:中速、轻柔、委婉
师:恩,说得很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微风轻拂,诱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愿意把你心中的茉莉花唱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齐唱《茉莉花》
通过教师的情景启发再加上对于气息要求及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提示,学生的歌声由原来的生硬、机械缺乏情感而变得轻柔、和谐美妙。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特征,如何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采用恰当的教法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积极有效,从而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音乐唱歌课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是基于学生情感体验基础上的点拨提高,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歌唱及表达情感的方法。唱《茉莉花》时引导学生闭目闻花香感知具体形象,启发想象,将生活的体验和内心对于音乐的感知有机融合并在感知和修正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情感体验,最终将其外化为美妙歌声的传达,从而完成了一次二度创作的过程,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恰当处理课堂生成问题,及时点拨反馈。
““先学后教””模式下预设点拨可谓是课堂教学的升华。而对于学生在““预设之外””的突发反应則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智慧。如在欣赏《伐木歌》时,学生借助问题提示欣赏并初步了解了作品,正当大家深入地探讨音乐的表现方式时,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听着电锯锯木头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一棵棵粗壮的参天大树应声倒下,我感到非常痛心””,这突如其来的疑问换来的是周围同学的不屑及窃窃私语,也让我瞬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刚要按照音乐的套路去继续课堂时,转念一想:这位学生的想法是多么的可贵,于是,我决定暂时放弃音乐的欣赏,进而将话题引到这一问题的关注点—环保。通过学生之间激烈的辩论,最终还是肯定了环保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接着我引导学生将这一话题与作品的时代相联系,将问题延伸到探讨作品的时代背景,从而使学生能够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理性而批判地欣赏作品,这样,拓展了学习的思路,避免了就音乐谈音乐的教学尴尬局面,同时学生的辩论交流也升华了课堂教学,成为音乐课堂教学中又一宝贵的插曲。因此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的意见有分歧时,教师应鼓励和肯定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并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的形式,及时处理生成问题,并正确引导和处理争议,启发和点拨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由感性到理性地欣赏,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客观地感知与认识音乐作品。
五、有效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与创新
““当堂训练””环节验证着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提高学习成效的助推器,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更有助于激发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如:学习一首新歌、欣赏一部作品或是吹奏新曲时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互帮互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设计表演形式及情景剧时小组合作创新,有助于激发主体学习积极性;在感受体验乐曲时引导学生配合音乐的节拍节奏进行肢体律动,有助于培养乐感;学完歌曲或欣赏曲目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打击乐合奏有利于集体协作与创新。因此,有效的合作学习是良好学习质量的保证。
六、巧用模式回归音乐本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应避免拘泥于模式,为模式所““禁锢””,而应该以模式的科学教育理念为音乐课堂所用,更好地使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不失音乐课堂的灵动。好的音乐课就像流畅而优美的旋律,沁人心脾让人记忆犹新,如此便恰到好处地契合了《音乐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