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稻区氮素平衡及氮肥偏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国的稻作模式和区域条件复杂多样,研究和推荐各稻区氮肥合理施用量,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8-2017年开展的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平台,分析主要稻区(包括东北、西南、长江中游、华南、长三角稻区,322个土壤监测点)氮肥施用水平、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平衡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各稻区氮肥的合理用量.[结果]近30年来,我国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水稻氮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N 159、173、179、284和279 kg/hm2,全国稻区氮肥平均施用量为N215 kg/hm2.西南和长三角稻区氮肥施用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增加速率分别为N 0.4和2.5 kg/(hm2.a).整体而言,全国稻区氮肥施用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无显著变化.30年间,各稻区之间氮素表观平衡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氮素年均盈余量分别为N35、5、20、69和109 kg/hm2,氮素盈余量分别占氮肥平均施用量的22%、3%、11%、24%和39%.各稻区氮素盈余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01).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各稻区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54、51、42、44和35 kg/kg,全国平均为45kg/kg,仅东北和长江中游(早稻)稻区水稻氮肥偏生产力随施肥年限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各稻区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素盈余量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趋势(P< 0.0001).[结论]除西南稻区,其他稻区氮素施用量偏高.综合考虑维持土壤氮平衡和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建议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N 131、167、156、244和151 kg/hm2.
其他文献
为加强玉米品种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评估确定了一套兼容多技术平台,适于玉米分子鉴定的SNP位点组合,该组合包含384个位点;构建了335个玉米杂交种SNP-DNA指纹,并针对位点和样
本文论述了单孔复合锚固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机理和工程实践.与传统的锚固法相比,单孔复合锚固法能将荷载分散地传递给钻孔内的几个较短的固定段,不会发生粘结效应逐步弱化或
本文论述了单也复合锚固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机理和工程实践.与传统的锚固法相比,单孔复合锚固法能将荷载分散地传递给钻孔内的几个较短的固定段,不会发生粘结效应逐步弱化或
为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LA)和乙烯利(ETH)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生育期内低温冷害的调控机制,创建东北春玉米区抗冷密植稳产化控栽培技术,2018—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试验站(4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系统框架角空间轨迹跟踪控制中,采用了“PD+自适应补偿”的控制器结构,以提高其轨迹跟踪控制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可以发现,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