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咕咚》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流传已久的一首民间。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在偶然听见一个成熟的木瓜掉落在水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后,小兔子害怕的表现,当其它小动物与们听说这种可怕的声音后的一系列惊慌失措的反应,故事浅显易懂,语句生动形象,课文配图采用形象夸张的手法,充分体现出故事生动曲折的情节。
结合统编教材的教学目标与学情特点,这篇课文,教師应该教孩子们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教?在教学后使学生达到什么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首先要从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编者意图,全册目标,对教材及课文有一个深入的挖掘,在统领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目标提出,语文学科首先应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是教学的手段,借助工具达到人文目标是教育的目的。结合本学段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将识字教学作为本学段的教学重点,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结合课后问题引导,有目标的学习分析文章故事的内容,在拓展延伸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性阅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一、从单元目标角度
本单元主题为“问号”,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堂中到的学到的方法,学会梳理故事情节,同时会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学习文本文本,学会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由课文走向全册课本,通过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从而达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
二、从编者意图角度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故事类作品,有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组成。《咕咚》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篇民间故事,它童趣盎然,情节曲折,以“咕咚”的声音为主线,以一群小动物听说“咕咚”的声音后的荒诞的反应为情节,最终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任何的事情都不应该盲目随从,要动脑筋多思考。”的道理。本课是一年级第二篇没有全部标注拼音的课文,编者之所以将本课放在学期末单元,首先是基于学生近一学年的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识字水平,同时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借助插图和已有的识字量,大胆猜测故事的情节,达到鼓励性,创造性阅读的目的,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情实际能力相符。
三、从教学重难点角度
1.低年级段语文教学。
首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识字与写字,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字与写字方法。同时结合本课的编排特点,充分利用好文本插图,大胆想象图画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内容,大胆猜想汉字及文中词语的意思与读音,从而达到识字与阅读的目的。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借助读物中的情境图阅读。”
将情境图与文章段落内容相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每幅图都有编者的编写意图,因此情境图教学也应该是文章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的四幅插图与故事紧密相连。图一中小兔子的“拔腿就跑”的惊慌失措,图二中的“各动物们的争先恐后的奔跑”的画面体现出的“热闹”,以及图三中的“野牛的沉着冷静”,图四中“动物们轻松微笑的神态”,前后动物们的情感变化形成鲜明对比。从插图中大家可以十分容易的看出“小兔子的鲁莽和各动物们的缺乏思考”,大家的浮躁表现与野牛的沉着冷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本课的课后习题“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的答案。学生能够在观察插图中,理解故事的意思,通过语言交流概括出动物们鲜明的对比。
3.注意标点符号和句子的使用。
本课还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学习祈使句的用法,文中动物语言中多次出现祈使句,祈使句也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内容,引导学生区分祈使句与感叹句,在朗读中找出其区别,同时帮助学生分析生活中语言那些时候可以用到祈使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但不可滥用错用,想要掌握祈使句的正确使用,万不可操之过急。
4.识字与写字教学。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联系已有的习字方法,重点字由教师教授,简单字学生自学的方法,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对于常见的形声字,要引导生结合生字组合方式学习,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等方式学习形声字,对于形近字要引导学生借助组词,字义的方式进行区粉。同时要学习随文识字,看图猜字的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达到认字识字的目的。在写字教学中,课文重点辅导“跟、家、象、都”这五个汉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析字形”、“说结构”“谈方法”“动手写”等方法加强记忆,对于“吓、怕、羊”的教学课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用熟字加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得方式开展同伴互助或自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思维,同时也体现了同伴合作学习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四、从拓展性学习角度。
1.情景朗读与角色扮演。本课的故事非常适合学生开展情景朗读和角色扮演。通过人物对话,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与师生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在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学会评价,听得认真,说的完整,在评价的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的自信心。
2.亲子阅读与故事分享。教师可推荐学生在课下与家长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在分享讲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中所蕴含道理的理解。
3.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自己或看到的人时如何去做的,通过学习本课后,自己的感受如何。
4.可开展推荐性阅读。如推荐阅读《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将故事中大道理正确运用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事情,遇事由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时刻以工具目标为手段,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要做一个“野牛”式会思考的教育者,只有教师不盲从,不轻信,会思考,会挖掘,时刻保持学习的脚步和清醒的头脑,学生这群“小动物”才不会遇到事情就惊慌失措,以教材为工具,将语文学习与学科有机融合,将语文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贯通,将语文教材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串联,才能引领学生在小学语文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徜徉。
《咕咚》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流传已久的一首民间。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在偶然听见一个成熟的木瓜掉落在水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后,小兔子害怕的表现,当其它小动物与们听说这种可怕的声音后的一系列惊慌失措的反应,故事浅显易懂,语句生动形象,课文配图采用形象夸张的手法,充分体现出故事生动曲折的情节。
结合统编教材的教学目标与学情特点,这篇课文,教師应该教孩子们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教?在教学后使学生达到什么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首先要从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编者意图,全册目标,对教材及课文有一个深入的挖掘,在统领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目标提出,语文学科首先应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是教学的手段,借助工具达到人文目标是教育的目的。结合本学段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将识字教学作为本学段的教学重点,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结合课后问题引导,有目标的学习分析文章故事的内容,在拓展延伸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性阅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一、从单元目标角度
本单元主题为“问号”,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堂中到的学到的方法,学会梳理故事情节,同时会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学习文本文本,学会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由课文走向全册课本,通过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从而达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
二、从编者意图角度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故事类作品,有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组成。《咕咚》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篇民间故事,它童趣盎然,情节曲折,以“咕咚”的声音为主线,以一群小动物听说“咕咚”的声音后的荒诞的反应为情节,最终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任何的事情都不应该盲目随从,要动脑筋多思考。”的道理。本课是一年级第二篇没有全部标注拼音的课文,编者之所以将本课放在学期末单元,首先是基于学生近一学年的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识字水平,同时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借助插图和已有的识字量,大胆猜测故事的情节,达到鼓励性,创造性阅读的目的,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情实际能力相符。
三、从教学重难点角度
1.低年级段语文教学。
首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识字与写字,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字与写字方法。同时结合本课的编排特点,充分利用好文本插图,大胆想象图画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内容,大胆猜想汉字及文中词语的意思与读音,从而达到识字与阅读的目的。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借助读物中的情境图阅读。”
将情境图与文章段落内容相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每幅图都有编者的编写意图,因此情境图教学也应该是文章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的四幅插图与故事紧密相连。图一中小兔子的“拔腿就跑”的惊慌失措,图二中的“各动物们的争先恐后的奔跑”的画面体现出的“热闹”,以及图三中的“野牛的沉着冷静”,图四中“动物们轻松微笑的神态”,前后动物们的情感变化形成鲜明对比。从插图中大家可以十分容易的看出“小兔子的鲁莽和各动物们的缺乏思考”,大家的浮躁表现与野牛的沉着冷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本课的课后习题“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的答案。学生能够在观察插图中,理解故事的意思,通过语言交流概括出动物们鲜明的对比。
3.注意标点符号和句子的使用。
本课还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学习祈使句的用法,文中动物语言中多次出现祈使句,祈使句也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内容,引导学生区分祈使句与感叹句,在朗读中找出其区别,同时帮助学生分析生活中语言那些时候可以用到祈使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但不可滥用错用,想要掌握祈使句的正确使用,万不可操之过急。
4.识字与写字教学。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联系已有的习字方法,重点字由教师教授,简单字学生自学的方法,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对于常见的形声字,要引导生结合生字组合方式学习,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等方式学习形声字,对于形近字要引导学生借助组词,字义的方式进行区粉。同时要学习随文识字,看图猜字的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达到认字识字的目的。在写字教学中,课文重点辅导“跟、家、象、都”这五个汉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析字形”、“说结构”“谈方法”“动手写”等方法加强记忆,对于“吓、怕、羊”的教学课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用熟字加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得方式开展同伴互助或自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思维,同时也体现了同伴合作学习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四、从拓展性学习角度。
1.情景朗读与角色扮演。本课的故事非常适合学生开展情景朗读和角色扮演。通过人物对话,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与师生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在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学会评价,听得认真,说的完整,在评价的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的自信心。
2.亲子阅读与故事分享。教师可推荐学生在课下与家长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在分享讲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中所蕴含道理的理解。
3.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自己或看到的人时如何去做的,通过学习本课后,自己的感受如何。
4.可开展推荐性阅读。如推荐阅读《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将故事中大道理正确运用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事情,遇事由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时刻以工具目标为手段,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要做一个“野牛”式会思考的教育者,只有教师不盲从,不轻信,会思考,会挖掘,时刻保持学习的脚步和清醒的头脑,学生这群“小动物”才不会遇到事情就惊慌失措,以教材为工具,将语文学习与学科有机融合,将语文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贯通,将语文教材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串联,才能引领学生在小学语文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