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engjing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例研究指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如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安排、布置、教学中安全问题、量与强度的科学调控等,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优化,不断丰富、提升研讨的途径与方法,提升课例研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激活内力重自觉
   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是真正的研究者、体验者,课例研究从发现、确定主题到研究结束的整个进程中,都应确保每一位教师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确保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让教师明白这次教研活动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自己应该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使自己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从而,使课例研究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有深度、有效果,实现“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激发教研热情,提供教研动力。
  二、常态教学寻问题
   研讨实践中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是研究课例的关键。从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角度分析,课例问题既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通过归纳、整理方式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也可以预先由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等,如,在学生最喜爱的迎面接力中,如何在热闹的场面中发现游戏规则的遵守、交接棒时安全的维护;跳高、跳远教学中学生队形与纪律的管理,练习效率的提高与场地窄小的制约等,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三、围绕规律究本质
   课例研究是一个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课例研究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录”到“教学反思”,都在努力探寻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是否能够链接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如单、双杠的教学与安全问题、中长跑中学生兴趣、意志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制约问题等,都要全体参与者围绕问题解决的方法、手段、注意事项等展开研讨,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某一侧面的教学规律,使教学课例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锤炼教学能力的“平台”。
  四、求真务实做深研
   课例研究重在过程,重在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课例”是“做”出来的,整个过程应真实、朴实地坚持和贯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注重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为新教学行为。从体育教材的确定、组织教学的安排,到教案的编制到首轮上课;从课后围绕体育教学各环节的研讨到二度上课;从小组再研讨到三、四轮研究课;从撰写课例到课例研究总结。都应注重以常规技术教学内容为主进行教学设计,以理性的角度和常态的模式求真务实地加强教材的理解、解读,细化教学目标,追求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最简捷化的教学组织,实现最高效化的教学效果,确保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实现研究价值的共享性是课例研究的重点。
  五、品评思辨促发展
   课例研究“牵一动十”,会引发教师对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研评等教学理念的反思、反省。因此,全体教师“源于课堂”、“分析课堂”、“探究课堂”,对课堂教学进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品、评、思、辩,透过课堂发生的现象,洞察现象背后隐藏着的“中心问题、关键问题”的本质。
   1、品:品味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学生活跃、快乐参与的学习体验;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的语言艺术;品味凝聚着教师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焕发出生命活力、意义的深远的课堂效果;品味教师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精彩、细节处理的精美;教学节奏调控的完美等。
   2、评:评不是“裁定”,是“探析”,应真诚地、实事求是地指出授课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学细节的处理、学法指导、教学组织、场地设计与器材布置等方面的不足,从教师、学生行为的核心环节入手,真心实意地进行教学会诊,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改进建议、优化策略,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更有勇气,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二度设计、上课、甚至于三度上课。让全体教师都能从最精彩的评议、最真实的建议中汲取到最优化的群体智慧与策略,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3、思: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反思既包含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各环节教学行为的反省,回顾、体验,既要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也要思所失,汲取教训,补其不足;既要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又要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反思也包含其他的教师、研究者的观察与反思。“完美课堂是可望而不可及”,在过程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研究,不断完美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智慧不断提升。
   4、辩:上课是在“炼”,辩课是在“锤”,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辩的目的不是否定,而是为了改进、发展,辩课要“优点谈足,问题抓准”,重点辩析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析,辩析时要说出为什么这樣做?有什么改进的具体办法?理论支持是什么?参与研究的教师通过教学观摩自己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樣的启发,面对同樣的课题或内容自己应当如何施教,使每一个参与辩析的教师都能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辩析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辩课真正成为一个多方受益、互利共赢的活动。
  六、互助共进保双赢
   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为授课者、专家、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搭建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的合作、共进的平台,实现全体老师的专业共进既是活动的终极目标,更是最终归宿,也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然而,传统教学、教研实践中教师之间竞争多于合作的状态,给教师之间的合作增添了不少障碍,教学中的单兵作战严重制约着教师整体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合作创完美,共享造精彩”,如何建构和塑造合作、共识、共享、共进的课例教研文化和教研氛围,“剖析一节课,带动一批人,变“单干”为“共进”是当前课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促进教师成长的载体,课例研究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互补、共进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提高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先军.实施研究性体育教学的课例分析[J].体育师友,2005(04)
  [2]赵富学,张学忠.体育课程“课例研讨”模式的建构[J].体育学刊,2011(04)
  
   (江苏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26000)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提出了提高初中大课间质量的几个要点,只有把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了,切合实际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脱离现在流于形式、枯燥内容的大课间,真正提高大课间质量。  关键词:提高;初中大课间;质量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3.012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
自然生态空间的生产并非独立于社会的外在,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的交织,反映了资本、权力和地方社会的角力关系。本文尝试从城市政治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自然生态保护与开发建
一、农网电力设施保护的现状分析近年来,破坏电力设施案件不但呈上升趋势,而且电力设施遭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虽然电力企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仍然面
目的:探讨分析局部封闭为主治疗腰椎骨裂伤和软骨终板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例腰椎骨裂伤和软骨终板炎患者,给予局部封闭为主治疗,观察疗效疗
摘 要:从现实价值的角度剖析了体育评优课的价值和意义,指出并分析了在体育评优课中反映的一些异化的现象,提出了体育评优课要追求“真实性”、“实用性”等个人观点。  关键词:体育评优课;价值;异化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06  1. 问题的提出  曾几何时,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 因为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
体育教研是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而要开展好体育教研活动不仅与人的因素有关,而且与“物”的因素同样紧密联系,两者都不可缺少。那么,开展好体
目的:探讨早期舌根癌并延髓陈旧性梗死的疾病特点,评价各类辅助检查的优缺点以及本病的误诊原因,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06.01—2013.09于我院神经内
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费现状与能源资源特点,以及主要发达国家近期能源政策的特点,对我国能源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评课作为一项较为常见的教研方式频繁出现在诸多活动之中,文章以于素梅博士的评价标准对武汉的三堂同课异构的课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初步从真实性、实效性、新颖性、完整性、准
期刊
首先介绍了中低压配电网及单相接地故障的基本过程,然后利用MATLAB6.5的电力仿真模块构建某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单相接地过程中各参变量变化特性,比较了两种常见选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