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长春市 130033)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加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本对策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表现的不足及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缺乏基本技能和社会经验,就业压力大,公德意识、交往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困惑、迷茫。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高职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重任。自2004年10月15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以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培育校园主流价值观问题上存在着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殊发展历程,自诞生之初其校园文化就存在先天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杂”而“全”,“乱”而“空”。首先,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合并升格发展而来,其校园文化往往是对过去文化的拼接。学校文化建设缺乏顶层宏观设计,片面追求大而全,不能彰显其自身特色,难以培育其共同认知,显得“杂”而“全”。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经历了多次融合,由于初期定位就不准确,其文化建设也就模糊不清。校园文化没有传承性,很难形成自身的文化理念,校园文化不能挖掘地方特色,为文化而文化,缺少积淀与承载物,显得“乱”而“空”。这样的校园文化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在培育主流价值观上面临重重障碍。
其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方面。当下普遍存在着对“教育产业化”的过分解读,落实到具体高校办学过程中,功利主义色彩十分浓重。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由于本身就是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目的,所以学校并未给予价值观教育一类的人文课程以足够重视。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过于传统,实践环节也往往流于形式。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不理想,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学生也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2.家庭环境方面。从家庭小环境而言,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代青年人从小失去了与他人交流协作的土壤,自我中心、个人至上的倾向十分明显。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生活节奏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诸如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社会环境方面。从社会大环境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日益明显。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西方文化所传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会扭曲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往往会盲目追捧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丧失对本国的信心,政治信仰也随之淡化;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腐败的滋生蔓延。关于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社会舆论充斥整个社会,深深影响了这一代学生价值观的构架,使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甚至丢弃。
4.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文化在高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网络的虚拟空间在提供各种信息資源的同时也成为腐朽意识形态渗透的平台。由于我国网络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网络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工具;一些学生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精神颓废萎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影响着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对策和思考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的极端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注重科学知识的讲授,又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不能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做一般知识来讲授,而是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授课方式的改进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爱好,着力于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2.做好校园文化及舆论宣传工作。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容易使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误入歧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显得特别重要。潜移默化的环境是人培养爱国动力和创造活力的助推器。各高职院校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之中。同时,我们必须抓好思想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宣传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多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以党报党刊、校园广播为主,以社团文化为载体,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同时,利用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感知、感动,进而接受。
3.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校互联网的建设管理,对网络上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信息进行甄别过滤,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学校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红色网络文化阵地,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专栏,使校园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
4.制定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要求必须贯彻到政策制定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之中,才能保证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高职院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中,制定完善的实施、评估与监督措施;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习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深化奉献意识。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学生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思想得到熏陶,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良性互動。
高职院校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讲究方法,勇于创新。高职院校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并践行符合本校发展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加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11-14.
[2]白亚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4).
[3]李浩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迷失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9).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加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本对策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表现的不足及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缺乏基本技能和社会经验,就业压力大,公德意识、交往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困惑、迷茫。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高职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重任。自2004年10月15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以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培育校园主流价值观问题上存在着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殊发展历程,自诞生之初其校园文化就存在先天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杂”而“全”,“乱”而“空”。首先,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合并升格发展而来,其校园文化往往是对过去文化的拼接。学校文化建设缺乏顶层宏观设计,片面追求大而全,不能彰显其自身特色,难以培育其共同认知,显得“杂”而“全”。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经历了多次融合,由于初期定位就不准确,其文化建设也就模糊不清。校园文化没有传承性,很难形成自身的文化理念,校园文化不能挖掘地方特色,为文化而文化,缺少积淀与承载物,显得“乱”而“空”。这样的校园文化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在培育主流价值观上面临重重障碍。
其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方面。当下普遍存在着对“教育产业化”的过分解读,落实到具体高校办学过程中,功利主义色彩十分浓重。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由于本身就是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目的,所以学校并未给予价值观教育一类的人文课程以足够重视。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过于传统,实践环节也往往流于形式。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不理想,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学生也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2.家庭环境方面。从家庭小环境而言,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代青年人从小失去了与他人交流协作的土壤,自我中心、个人至上的倾向十分明显。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生活节奏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诸如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社会环境方面。从社会大环境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日益明显。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西方文化所传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会扭曲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往往会盲目追捧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丧失对本国的信心,政治信仰也随之淡化;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腐败的滋生蔓延。关于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社会舆论充斥整个社会,深深影响了这一代学生价值观的构架,使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甚至丢弃。
4.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文化在高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网络的虚拟空间在提供各种信息資源的同时也成为腐朽意识形态渗透的平台。由于我国网络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网络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工具;一些学生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精神颓废萎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影响着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对策和思考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的极端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注重科学知识的讲授,又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不能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做一般知识来讲授,而是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授课方式的改进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爱好,着力于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2.做好校园文化及舆论宣传工作。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容易使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误入歧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显得特别重要。潜移默化的环境是人培养爱国动力和创造活力的助推器。各高职院校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之中。同时,我们必须抓好思想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宣传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多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以党报党刊、校园广播为主,以社团文化为载体,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同时,利用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感知、感动,进而接受。
3.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校互联网的建设管理,对网络上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信息进行甄别过滤,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学校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红色网络文化阵地,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专栏,使校园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
4.制定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要求必须贯彻到政策制定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之中,才能保证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高职院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中,制定完善的实施、评估与监督措施;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习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深化奉献意识。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学生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思想得到熏陶,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良性互動。
高职院校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讲究方法,勇于创新。高职院校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并践行符合本校发展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加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11-14.
[2]白亚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4).
[3]李浩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迷失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