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良事件的门诊给药流程改进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nd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我院泌尿外科门诊一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梳理事件发生的经过找出现有流程存在的缺陷,根据流程漏洞,借助信息系统平台及PDA条形码扫描技术,优化门诊给药流程,降低护士药物医嘱转录和执行错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不良事件;门诊给药;流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213-02
  给药错误指的是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之间存在差异,研究显示:执行用药的错误约有1/3是发生在可预防的药物医嘱的转录和患者给药阶段[1],给医患双方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医院蒙受经济和声誉的损失,医护人员的前程和心灵受挫,患者轻则经受痛苦,重则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比如:重度伤残、死亡。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我院门诊就泌尿外科一起化疗给药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梳理现有给药流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给药流程中的漏洞进行流程改进。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支撑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以手持电子设备PDA为硬件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源,将移动技术(PDA)运用于门诊给药的每一个环节,有效防范了人为查对时的惯性思维以及查对不专心、不严格导致的护理差错,降低了护理操作的风险[2]
  1 事件回顾
  泌尿外科门诊女性患者,膀胱肿瘤术后至门诊行膀胱灌注,2018-8-17上午,医嘱予泽菲1.0g+生理盐水30ml膀胱灌注。膀胱灌注室三名护士,分别负责核对收药;加药;更换尿管行药物灌注治疗。患者缴费领药后将药品交给收药护士,护士核对后在注射器上用记号笔注明姓名、药品名称,将药品和注射器交予加药护士;加药护士配药后放于治疗盘内;患者平卧于治疗床,治疗护士与患者口头核对信息无误后将配置好的药液和导尿包一起放置于病人床头柜上,护士为患者成功导尿后准备给患者膀胱灌注药物操作时,在床头柜上未发见患者的药物(药物被导尿包包布覆盖),而顺手拿起治疗床旁边桌上另一病人的药物(吡柔比星40mg+生理盐水30ml)未经再次核对,直接给病人进行灌注。治疗结束,终末处理时,才发现该患者的膀胱灌注药物在导尿包包布下,同时患者也发现了,护士即安抚患者,汇报主治医生和门诊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加强患者门诊观察及家庭随访,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患者未有并发症。
  2 传统给药流程及存在的隐患
  2.1 传统门诊给药流程
  传统的门诊给药流程为:医生开出电子用药医嘱→患者缴费取药至膀胱灌注室→护士接收药物后与电子医嘱进行人工核对(病人姓名、门诊号、药品名称、剂量)→撤封50ml注射器,用记号笔在注射器上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名→另一护士根据注射器上药名配置药液→集中放置治疗盘→治疗护士核对患者→患者卧于治疗床→护士将加好药的注射器和导尿包放于床旁桌上→为患者导尿→膀胱灌注前护士与患者再次核对(核对患者姓名、药物)→治疗结束、终末处理。给药过程中嘱咐患者膀胱灌注注意事项及加强病情观察。通过不良事件的回顾,结合给药流程,发现造成此次不良事件的核心环节是:核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2.2 传统门诊给药流程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护士在执行门诊给药过程中,在收取、核对药物后,未根据电子医嘱转抄给药标签,直接用记号笔在注射器上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名,不符合规范,书写内容不全无法进行三查八对,也未进行第二人核对。其次对患者的身份识别依旧采用单一的姓名进行核对,当碰到病人同名同姓以及谐音,甚至性别、年龄均相同的情况时,容易产生差错。治疗护士在灌注前将抽好药物和导尿包直接放置床旁桌子上,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范。
  3 运用移动技术改造门诊给药流程
  3.1 组织学习 由信息技术部门对门诊治疗护士进行PDA给药医嘱条形码和患者信息条形码扫描技术操作培训。条形码信息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药物名称、治疗量、治疗方法等基本信息。
  3.2 改造的给药流程 在医院HIS系统,门诊医生开出治疗医嘱后,信息直接传送至护士PDA系统中。治疗护士电脑接收处理医嘱信息,核对打印带有条形码的双联给药治疗单,两名护士分别打开PDA,输入护士个人口令及密码,确定后进入医嘱核对项,核对无误后,一份治疗单贴于病人手上,另一份贴于注射器上,扫条形码进行摆药环节确认;加药护士配置药物,再次核对无误后扫码进行加药环节确认;治疗护士携带装有配置好的药液及PDA的治疗盘至患者床边,PDA扫描患者信息条形码及注射器给药条形码,二者确认无误后治疗护士执行给药医嘱,PDA会显示医嘱执行成功,同时向患者解释给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如给药条形码与患者信息条形码不匹配,PDA则自动报警,提醒操作护士该环节存在错误,从而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给药结束后,责任护士再次扫描条形码,进行治疗结束环节的确认。因此,使用PDA技术后,摆药环节、配药环节、灌注给药环节均需要扫描二维码确认无误后才能执行下一个环节,且在摆药及加药环节需两名护士进行双重核对,保证了护士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3运用移动信息技术改造后的门诊给药流程的优势
  移动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三查八对”及人工转录医嘱模式,运用PDA移动扫描系统自动将医生开出的用药医嘱进行拆分转录并打印出两联执行单条码,两联执行单的条码形成唯一关联的对应关系,不仅实现了药物与患者的条码匹配要求,确保了给药流程中患者和药物信息核对的准确性,避免了给药过程中因护士看错、写错、拿错、查对不严格等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3],确保了护士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新流程实施半年(2018年9月一2019年1月)泌尿外科门诊共完成膀胱灌注人数2449例次,无1例护理差错事故发生,随机调查300例患者,患者对改造后的给药流程均比较满意。
  4 总结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给药更是责任护士的重要护理工作,准确无误是每个责任护士执行临床用药的职责和目标,我院门诊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借助PDA移动信息技术设备,提升了门诊给药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门诊给药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广大门诊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便捷、精准、放心的门诊医疗服务[4]
  参考文献
  [1]刘然.PDA移动扫描系统在急诊重症患者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中国病案,2016,17(01):30-31.
  [2]胡晓琳,高春红.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在移动护理非血标本正确采集中应用[A].2015,19(22):48-49.
  [3]繆艳霞,高君瑜.个人数字助理在改善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流程中的效果[A].2018,22(10):90-93.
  [4]许丽洁,王泠.患者对护士使用PDA满意度的对比研究[A].中国数字医学,2014,9(11):91-93.
其他文献
摘要:  由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与配套的土地、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因股东资格界定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收益分配纠纷与冲突。作为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进程中最关键和最困难的问题——股东资格界定,关乎机会公平和利益公平,需要在厘清不同形式组织对应的股东资格称谓、获取股东资格所必须的入股要素的基础上,同时确定股东资格界定标准和界定主体。  关键词:农村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输血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改进前后各30例住院输血患者输血护理相关记录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护士输血安全规范意识差,输血规范要求培训不到位,护士输血专科知识掌握不到位,医、技、护衔配合差,输血前准备工作不到位,组织监督不到位等方面, 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对策,实现了提高输血规范护理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输血护理;管理;防范对
期刊
摘要:探索ICU影响护理安全的现存的和潜在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提升护理质量,从而保障ICU患者护理安全。  关键词:ICU ;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93-02  前言  护理安全是医学领域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这也是医疗服务的最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护理安全[1];也是每个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透析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痔疮患者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心理、生理、环境方面的舒适度评分,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远高于对照组87.
期刊
摘要: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SA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病区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的质量,减少交接过程的隐患,避免医疗纠纷,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方法:对骨科2019年01月至2019年06月科室700名患者,660例手术患者,脊柱手术120例,全膝关节置换180例,全髋关节置换130例,其它230例。运用归纳总结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交接过程中存在隐患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骨科病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家庭护理指导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门诊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对象,对其实施家庭护理指导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情况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结果 在护理前,患者SAS评分为(52.35±6.52)分,SDS评分为(56.24±6.84)分,在经心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为(34.48±3.54)分,SDS评分为(35.41±3
期刊
摘要:间质性肺炎是中医临床常见肺系疾病之一,导师沈其霖教授临床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辨治思维,笔者有幸在跟师学习期间,对沈其霖教授的临床治病经验有一些体悟,兹以总结,共勉学习。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中医;病因病机;治疗经验;沈其霖  【中图分类号】R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211-02  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突发且病因不明的肺间质组织发生的弥漫性实质性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合并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肾病且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疗法与心理干预,1年后评估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17 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