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基层人民物质的逐渐丰富,对于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文化站是基层文化单位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注意文化事业的基本立足点及主要的依托,其主要作用在于不仅能够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平台,而且能够使宝贵的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交流、传承与发展。我国现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该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的需求逐渐强烈,相应的对文化站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简单的分析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变化,并阐述了群众文化对于文化站的需求,包括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等,为从事基层文化建设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基层 群众文化 建设 文化站 需求 分析
前言:我国在实行改革以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基层人民的物质丰富了,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物质文明丰富后,对文化生活需求也随之提高。文化站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其对于基层人民的作用在于,其能够指导基层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时尚的文化兴趣等,其也是基层群众展示自我、表达个性、彰显精神面貌的舞台,不仅能够展现民间文化,也能够使许多的民间艺术得到传承个发展。然而文化站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单位,也需要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基层文化活动的变化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乡镇及各基层地区的农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精神文明的需求也随之有个较大的变化。基层群众在过去将生活重心集中于温饱或者经济收入,而现在更加向往文化生活,对于文艺活动的热情也有了较大的上升。以往基层的文化建设效果有限,人民的文化生活数量较少,且形式都比较单调,且安排的数量不是很多,且形式单一,如组织去群众观看露天的黑白电影等,人民群众也有一定的厌倦情绪。但是现代居民的物质水平有了保障,家庭的各种娱乐设备增多,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乡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多种选择,更加丰富多彩,且规模及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包括与家人一同观看电视节目、看家庭电影、参加户外的广场舞、观看各种文娱活动、节假日赏花、参加花灯文化节或者去图书馆吸收新的知识等,使得基层群众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文化活动相较过去也有了较高层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风气[1]。
2.群众文化对文化站的需求
2.1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基层人民由于其受教育程度有限,没有接触过丰富的文化活动或者受到眼界的限制,年轻人在辛苦劳作后,或者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中,释放压力及消遣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如打麻将、打牌、赌博等,该类活动与基层人民的切身利益有关,许多人将收入投入该类活动中,导致生活困难,家庭不和睦,而另外许多人则选择喝酒会缓解压力或者消遣的方式,不加节制,出现酒后驾驶、打架斗殴、耽误生产活动等问题,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文化站需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开展较为健康文明的活动,组织群众进行舞蹈排练、锻炼身体,或者歌唱爱好者可以组成合唱团,票友一起排演节目,或者倡导其去图书馆学习看书,学习相关的技能知识,使之生活充实,健康文明,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净化社会风气。
2.2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自古民间均不乏有特殊才能或者特殊才艺的人员,基层许多人们由于兴趣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对某一项事物或者技能有深刻的研究。草根艺术也是民间的主流艺术形态。许多的群众艺术家将文化站组织的活动作为展现自我的舞台,将特殊的才能或者艺术形式充分的展现给大家,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代表者。文化站也在培养艺术人才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彰显个性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及存在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及赞赏,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满足,还可以通过该类活动与同好者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总结经验,民间艺术队伍更加壮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2]。
2.3传承民俗艺术
我国基层人民人口数量极大,幅员辽阔,孕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地方性曲艺艺术、民歌、舞狮舞龙、剪纸艺术、木雕艺术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场地有限、效益不理想、相关部门保护力度不足等,从事该类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民俗艺术逐渐衰败,甚至濒临失传[3]。现代基层的文化建设事业不断的深入推进,文化站为该类民俗艺术提供了固定的场地,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增加各种民俗艺术展现的机会,将该类民俗艺术的魅力充分的体现出来,让现代的年轻人深刻的感受到民俗艺术的风采,培养兴趣,为艺术的传承提供各项有利条件,民俗艺术也会得到新的拓展及创新,使得年轻人的文化更加具有文化底蕴,传承并发扬民俗文化。
3.总结: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思想观念也有明显的变化,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逐渐强烈,基层的文化建设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话题[4]。文化站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主要依托,其对于基层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十分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进行一般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基层文化生活的变化,及群众文化对于文化站的需求,实践中还需要文化建设人员根据各个地域的具体情况,探索出相应的建设文化站、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改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向健.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3):174-176.
[2]展海燕.机制创新角度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推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5595-5597.
[3]张艳娜.创新群众文化管理体系 整合群众文化资源[J].现代企业教育,2012(16):88-89.
[4]卢英.构建群众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10-112.
关键词:基层 群众文化 建设 文化站 需求 分析
前言:我国在实行改革以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基层人民的物质丰富了,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物质文明丰富后,对文化生活需求也随之提高。文化站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其对于基层人民的作用在于,其能够指导基层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时尚的文化兴趣等,其也是基层群众展示自我、表达个性、彰显精神面貌的舞台,不仅能够展现民间文化,也能够使许多的民间艺术得到传承个发展。然而文化站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单位,也需要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基层文化活动的变化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乡镇及各基层地区的农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精神文明的需求也随之有个较大的变化。基层群众在过去将生活重心集中于温饱或者经济收入,而现在更加向往文化生活,对于文艺活动的热情也有了较大的上升。以往基层的文化建设效果有限,人民的文化生活数量较少,且形式都比较单调,且安排的数量不是很多,且形式单一,如组织去群众观看露天的黑白电影等,人民群众也有一定的厌倦情绪。但是现代居民的物质水平有了保障,家庭的各种娱乐设备增多,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乡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多种选择,更加丰富多彩,且规模及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包括与家人一同观看电视节目、看家庭电影、参加户外的广场舞、观看各种文娱活动、节假日赏花、参加花灯文化节或者去图书馆吸收新的知识等,使得基层群众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文化活动相较过去也有了较高层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风气[1]。
2.群众文化对文化站的需求
2.1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基层人民由于其受教育程度有限,没有接触过丰富的文化活动或者受到眼界的限制,年轻人在辛苦劳作后,或者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中,释放压力及消遣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如打麻将、打牌、赌博等,该类活动与基层人民的切身利益有关,许多人将收入投入该类活动中,导致生活困难,家庭不和睦,而另外许多人则选择喝酒会缓解压力或者消遣的方式,不加节制,出现酒后驾驶、打架斗殴、耽误生产活动等问题,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文化站需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开展较为健康文明的活动,组织群众进行舞蹈排练、锻炼身体,或者歌唱爱好者可以组成合唱团,票友一起排演节目,或者倡导其去图书馆学习看书,学习相关的技能知识,使之生活充实,健康文明,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净化社会风气。
2.2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自古民间均不乏有特殊才能或者特殊才艺的人员,基层许多人们由于兴趣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对某一项事物或者技能有深刻的研究。草根艺术也是民间的主流艺术形态。许多的群众艺术家将文化站组织的活动作为展现自我的舞台,将特殊的才能或者艺术形式充分的展现给大家,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代表者。文化站也在培养艺术人才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彰显个性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及存在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及赞赏,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满足,还可以通过该类活动与同好者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总结经验,民间艺术队伍更加壮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2]。
2.3传承民俗艺术
我国基层人民人口数量极大,幅员辽阔,孕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地方性曲艺艺术、民歌、舞狮舞龙、剪纸艺术、木雕艺术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场地有限、效益不理想、相关部门保护力度不足等,从事该类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民俗艺术逐渐衰败,甚至濒临失传[3]。现代基层的文化建设事业不断的深入推进,文化站为该类民俗艺术提供了固定的场地,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增加各种民俗艺术展现的机会,将该类民俗艺术的魅力充分的体现出来,让现代的年轻人深刻的感受到民俗艺术的风采,培养兴趣,为艺术的传承提供各项有利条件,民俗艺术也会得到新的拓展及创新,使得年轻人的文化更加具有文化底蕴,传承并发扬民俗文化。
3.总结: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思想观念也有明显的变化,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逐渐强烈,基层的文化建设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话题[4]。文化站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主要依托,其对于基层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十分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进行一般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基层文化生活的变化,及群众文化对于文化站的需求,实践中还需要文化建设人员根据各个地域的具体情况,探索出相应的建设文化站、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改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向健.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3):174-176.
[2]展海燕.机制创新角度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推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5595-5597.
[3]张艳娜.创新群众文化管理体系 整合群众文化资源[J].现代企业教育,2012(16):88-89.
[4]卢英.构建群众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