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微课”模式的积极渗透与有效融入,既是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扩容和改进,更是对“先教后学”传统课程理念的根本颠覆和重新确立。就初中语文课而言,逐步实现与微课模式的整合与优化,着力构建合理应用的基本策略,这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本文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在现代社会形势下,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正在走向校园并逐步占据课程活动的时空阵地。理论和实践表明,微课模式的逐步确立和广深普及,在“除旧立新”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更加激发了教学活动的自主灵活性和个性化特征。那么,如何构建“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呢?
一、 应用于基础教学,促进学习
微课以微视频技术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记录它的呈现方式,或者围绕某一教学环节(如课例片段)记录教师的讲解场面,也可记录与某一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后反思、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内容。微课应用于基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在自主灵活、从容学习中不断地进行巩固与强化,是有别于教师讲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比如《苏州园林》,其设计特点是让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总能看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许多人没有亲历其地、目睹其境,也就无法分析这一精巧特征;而文中没有插图,也难以满足教学时的实际要求。有鉴于此,笔者借助《苏州园林》的微课程,把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角落门窗的设计、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及远近景面的层次等图景,再配上相应的解说词,在课前预习阶段直观形象、动静自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翻转课堂教学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于释疑解惑,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尤其那些跨越时空的古诗词文赋,于学生而言相距甚远,再加上生活阅历简陋,语言感悟能力浅显,普遍具有“00后”社会特质等因素,他们在学习感悟上往往存在疑难和困惑。如何更好地释疑解惑呢?借助微课支撑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比如《观沧海》,既有“笔落惊风雨”的景象描写,更有诗人雄心壮志、叱咤风云的豪情抒发。这是“非常人深刻理解、非常时深切感悟”的。为了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一方面借助历史知识向学生介绍其创作背景——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在得胜回师途中行到沧海边,途经碣石山,他以胜利者心态登山观海,豪兴大发并创作此诗;一方面借助微课形式,直观呈现了“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配乐视频画面,让学生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中欣赏、学习与体会,切实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
三、应用于资源开发,实现拓展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新概念,
为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活动作出了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目标。这既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学生学科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根本需要。
以教材资源开发为例。在教学《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新闻时,笔者通过微课形式,分别呈现了自制的“香港历史问题发展脉络图”和“香港回归交接现场实录”视频,让学生们从中深刻感受到150年来香港屈辱的主要简况以及回归祖国的艰辛与不易,由此体会新中国繁荣强盛而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再如,教学八上第三单元内容后,笔者把《背影》(朱自清)、《甜甜的土》(黄飞)、《人琴俱亡》(刘义庆)、《我的母亲》(邹韬奋)、《父母的心》(川端康成)这几篇以“至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进行同类比较,以微课形式适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感悟体会和讨论交流。
四、 应用于读写互动,培养语文能力
虽然语文教学在于“听说读写”等内容,然而阅读与写作在其中拥有无可比拟的重大份额和重要地位,读写活动的得与失、优与劣是衡量学生语文学科基本素养的绝对优势标准。
如教学《苏州园林》时,要让学生深入阅读并了解文本核心内容以及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教师应提前制作相关内容的微课课件(幻灯片、小视频等)。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通过微课教学促发再次的“深度阅读”。在这种模式作用下,学生才能更好地从文本中了解并学到有用知识。之后,要求学生就某一处比较熟悉的景点进行仿写,从而较好地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读写教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应把作文教学固定化和格式化,而是要把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多地借助于微课形式,积极开展“阅读赏析+书写体会”等读写互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厚积薄发中不断地加强积累和积淀。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却有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以“基础教学”、“释疑解惑”、“资源开发”、“读写互动”等为多个抓手,就一定能够有效构建微课模式合理应用的基本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225116)
在现代社会形势下,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正在走向校园并逐步占据课程活动的时空阵地。理论和实践表明,微课模式的逐步确立和广深普及,在“除旧立新”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更加激发了教学活动的自主灵活性和个性化特征。那么,如何构建“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呢?
一、 应用于基础教学,促进学习
微课以微视频技术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记录它的呈现方式,或者围绕某一教学环节(如课例片段)记录教师的讲解场面,也可记录与某一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后反思、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内容。微课应用于基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在自主灵活、从容学习中不断地进行巩固与强化,是有别于教师讲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比如《苏州园林》,其设计特点是让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总能看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许多人没有亲历其地、目睹其境,也就无法分析这一精巧特征;而文中没有插图,也难以满足教学时的实际要求。有鉴于此,笔者借助《苏州园林》的微课程,把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角落门窗的设计、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及远近景面的层次等图景,再配上相应的解说词,在课前预习阶段直观形象、动静自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翻转课堂教学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于释疑解惑,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尤其那些跨越时空的古诗词文赋,于学生而言相距甚远,再加上生活阅历简陋,语言感悟能力浅显,普遍具有“00后”社会特质等因素,他们在学习感悟上往往存在疑难和困惑。如何更好地释疑解惑呢?借助微课支撑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比如《观沧海》,既有“笔落惊风雨”的景象描写,更有诗人雄心壮志、叱咤风云的豪情抒发。这是“非常人深刻理解、非常时深切感悟”的。为了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一方面借助历史知识向学生介绍其创作背景——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在得胜回师途中行到沧海边,途经碣石山,他以胜利者心态登山观海,豪兴大发并创作此诗;一方面借助微课形式,直观呈现了“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配乐视频画面,让学生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中欣赏、学习与体会,切实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
三、应用于资源开发,实现拓展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新概念,
为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活动作出了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目标。这既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学生学科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根本需要。
以教材资源开发为例。在教学《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新闻时,笔者通过微课形式,分别呈现了自制的“香港历史问题发展脉络图”和“香港回归交接现场实录”视频,让学生们从中深刻感受到150年来香港屈辱的主要简况以及回归祖国的艰辛与不易,由此体会新中国繁荣强盛而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再如,教学八上第三单元内容后,笔者把《背影》(朱自清)、《甜甜的土》(黄飞)、《人琴俱亡》(刘义庆)、《我的母亲》(邹韬奋)、《父母的心》(川端康成)这几篇以“至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进行同类比较,以微课形式适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感悟体会和讨论交流。
四、 应用于读写互动,培养语文能力
虽然语文教学在于“听说读写”等内容,然而阅读与写作在其中拥有无可比拟的重大份额和重要地位,读写活动的得与失、优与劣是衡量学生语文学科基本素养的绝对优势标准。
如教学《苏州园林》时,要让学生深入阅读并了解文本核心内容以及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教师应提前制作相关内容的微课课件(幻灯片、小视频等)。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通过微课教学促发再次的“深度阅读”。在这种模式作用下,学生才能更好地从文本中了解并学到有用知识。之后,要求学生就某一处比较熟悉的景点进行仿写,从而较好地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读写教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应把作文教学固定化和格式化,而是要把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多地借助于微课形式,积极开展“阅读赏析+书写体会”等读写互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厚积薄发中不断地加强积累和积淀。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却有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以“基础教学”、“释疑解惑”、“资源开发”、“读写互动”等为多个抓手,就一定能够有效构建微课模式合理应用的基本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2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