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我国台湾的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想必是第一个被大家所想起来的。风趣幽默的宪哥加上搞怪的女主持,配以每期不同的嘉宾,直让人捧腹不已,欲罢不能。其中主持人的作用固然功不可没,但是细想一下,节目中出现的一些字幕、音效以及走调的曲子,也往往起到插科打诨、如虎添翼之功效。
在上期我们说到了如何架设一个看似专业的网络主播环境,可是这离最终的成品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就如同小说中要铸就一把宝剑,钢好铁好虽然是基础,但是这铸造的过程却也不可小视。国内目前的几大门户网站也都有各自的网络采访,但制作都比较粗糙,基本上就是把现场内容原封不动地放上去,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朋友,是很少有耐心从头看到尾的。因此必要的剪辑以及后期制作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隔空造楼难度很大,我们不妨从上面说的《我猜》中偷师,举一反三,打造一档与众不同的脱口秀。
机位音轨穿插定位
为避免网络脱口秀模式的单调,我们可以采用双机位甚至三机位的方式进行拍摄。在处理时可以采用主音轨混剪的模式,即将三条视频一同导人软件中,选择一条录制清晰的音轨为主音轨,而将其他的和视频轨断开连接,全部采用对口型的方式和主音轨相对应,然后穿插着对剪。以录制两个_人聊天场景为例,主机录聊天全景,两台辅机分别录两个人的半身景,后期剪辑可以采用谁说话就用谁的半身景,当两人有肢体互动或是表现动作时,则可以用全景。
而在转场方式上,一般就是直切;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用声音转场的方式,比如当主持A没有说完,镜头就切换到主持B的聆听状态,此时背景声音仍然为主持A在说话,这样再转换到主持B说话时,画面就有了衔接变化,观众看上去也会比较轻松。其实,这种做法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经常可以见到。
画面特效随拈来
这是台湾综艺节目上经常用的方式,现在大陆一些电视节目也开始引入了。不过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不是实时节目,所以后期可以将一些现成的搞笑图片插入。就以多样性而言,我们要更“幸福”一些。下面,我们就不妨来看看几种常见的字幕形式:
1、从左至右,自上而下
这是字幕运动的基础,也最容易实现。以“从左至右”为例,在画面上的表现是字幕从画面一侧飘入,然后在画面上平移,直至从画面的另一侧飘出;如果为了突出速度感,字幕移动的速度就快些。其实,这两种做法原理一样,都是利用动作特效的关键帧设定,移动时间长短可以在时间线上进行拉伸调整。了解了从左到右的做法,那么自上而下的做法自然也就会做了。
2、从远到近,透视变形
了解字幕运动的基础后,我们可以在这个思路上发散一下,制作一些“难度”更高点的效果。比如字幕仿佛从很远处迅速飞来,稍作“休息”后又迅速飞走,这也是很多节目里所喜欢用的。这种字幕和上述内容相似,也是按照轨迹运行的,只是开始出现和最后消失是在时间线上实现的。
把制作好的字幕放到时间线窗口的“视频2”轨道中,调整好时间长度后,打开该轨道上的“小三角”扩展符,并在开始和结尾时加入淡入淡出的效果——可以看到在素材段有一根“红线”贯穿,单击鼠标左键其前后的相应位置打上“小红点”,把素材入点和最后一点拉到最低,即可完成。运动效果则是在字幕窗口中设置关键帧的过程,这和平面移动不同的是要在关键帧设置物体大小的比例,且要求当中两个关键帧时间尽可能拖长,而前后关键帧距离则要尽量短。这种看似复杂的特效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清楚具体的运动轨迹,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改变运动设置中关键帧的长短、速度乃至形状来解决。
了解了这种做法,也就知道所谓的“弹簧字”效果无非是将关键帧定位得短一些,然后再将字体以规则的方式缩小放大,看上去好像是字伸缩变形了。而环绕字则是定位的轨迹不同、关键帧设置的形式不同而已。
3、图片为我所用
既然说到了比传统综艺节目占优势的图片,我们当然还要来说说如果把图片和视频中的人物结合起来。这就要请出另外一款强大的图片制作软件Photoshop了。
首先,我们需要在Photoshop中将图片上需要的部分扣出来,并将其轮廓保存为通道,然后再储存为TGA格式。相对真人照片而言,卡通图片因为有鲜明的边缘轮廓,扣起来比较方便,而且有些图片本来就是矢量图,更可以简化制作的步骤。
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在Premiere中新建字幕文件,并以LOGO的形式将我们制作完成的图片导入,在字幕窗口中任意安排图片的位置,改变图片的大小,最后再和视频相结合,并以运动形态表示。说白了,就是把图片作为字幕使用,和视频相互叠加达到目的。有些图片本来就非常可爱或搞笑,因此,和视频相互结合往往会擦出非常强烈的火花。
4、图片文字相结合
看《我猜》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景:主持人有时候会调侃某不在场的明星,此时,画面下方往往会插入这个人的样子,并且还伴有这个人的一句不满或者反驳的一句话。感觉是他即使不在现场,仍然有发语权。面对这种场面,观众往往会心一笑。
其实,这对个人脱口秀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借鉴模式。比如两个人谈话说到天气干旱,这个时候如果插如一张熊猫的图片,配上“是啊,我都没竹子吃了”等言语,画面就会显得更有趣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制作:
找一张熊猫的素材图片抠出熊猫,然后在其嘴边上下方各画一个长长的不规则矩形,夹角以45°展开,并填色加阴影,并在夹角中写上字。最后,合并所有图层,保存为通道,存为TGA格式,就可以在Premiere中以字幕插入LOGO的方式自由调用了。
5、动态马赛克(模糊)追踪
在《我猜》里,有时候为了使观众看广告前不换台,通常会放节目预告,为了神秘感,还在预告中的人脸上处理成马赛克或者模糊。但Prerniere提供的马赛克以及模糊视频滤镜是对整个画面进行马赛克处理,不能直接在视频素材上一次性实现局部马赛克效果。因此,需要先在其它视频轨道上对马赛克效果进行裁切或遮罩,再通过适当的透明设置将其与原来的视频素材进行叠加,保证该看的能看到、不能看的看不到。
固定的局部马赛克效果实现起来并不复杂,但要使局部马赛克效果随着被遮盖部分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追踪遮盖效果,制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需要较好地掌握关键帧控制和运动轨迹设置,这也是实现马赛克追踪效果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后期音效我做主
在《我猜》里,很少见到以大段音乐作背景,听到更多的还是各种音效,当然,这个也 是最令人头大的地方,因为对整体视频的把握各有不同,每次音效的效果不一定就是你最想要的。
其实,不仅仅是在综艺节目中,即使在专业影视制作中,声音的剪辑制作手段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掌握的。一些大片往往都会专配录音师,也就是为了解决音效的问题。因为在大多数作品中,很多由于前期录制时的环境及设备的局限性,在不经意间,或者是无人监督声音录制质量好坏的情况下,很多并不完善甚至是无法使用的声音原始素材被采纳入摄像机。在后期输入工作站后,无法真实地呈现场景中的声音元素,不但影响剧情,甚至会打断故事的进行。于是,为了节约经费以及人力,往往采用在后期音频剪辑工作站中重新配音的方法,用剪辑来进行声音设计。
目前市面上的音频剪辑软件种类繁多,应根据使用范围及用途进行选择。然后在软件中对原本真实的声音效果进行混音、和声、滑音、回声和变调等实时音效进行非线形录制,还可以通过对每个单轨效果的音量、声道进行平衡,以及速率和频率的单节点的微调,合成为另外一个符合创作要求的音效。总之,音频特效一方面是高清晰的保真度,另外一方面则是扩大声音的非自然幻觉功能。比如在一些传统经典恐怖片中,经常有风声或者低沉的呼喊声伴随着鬼魂的出现;心跳声、刺耳的变调铃声、女子的刺耳高尖叫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平时多看多揣摩的。
当然,作为制作者来说,我们可能无法自己制作音效,但可搜集一些市面上有卖的音效素材以及相关音效库,一些FLASH动画教学网上也有相应的音效供下载。以笔者个人的制作经验来说,滑稽的效果可以使用弹簧声,人物出场时可以用喧哗声加鼓掌,恶搞的话语可以穿插钢琴的短音节,混乱的场景中则可以加入各种动物的叫声……总之,在后期声音制作中,要把握住合适的声音比例,对听觉想象力的添加,一分分的酌情增减都会让制作出的作品产生新的诠释。这个搜集需要一定时间,也是通过制作一部部视频后才能体会和总结出来的。
对白字幕叠加
加字幕看似小事,但要考虑到视频发布在播客网上后,有些网友是没有耳机的,要让他们也要觉得有意思,就对字幕的穿插提出了要求。按照笔者的经验,一部五分钟的视频大概对白宇幕在120条左右。建议大家字幕尽量用粗黑体的黑色字,然后外面描边用白色,尽量粗一些,这样黑色字才会看得比较清楚和舒服。
当然,如果你觉得需要经常修改,也可以以外挂字幕的方式编辑字幕文件,待后期压缩时一并将字幕连同视频压制成RMVB,这样也比较方便。不过缺点就是如果你要把编辑完的视频文件导回到磁带里时,原始视频文件上仍然是没有字幕的。
幕后花絮
最后,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喜好进行花絮的组台。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提供两种方式,仅供参考。
方式一:将屏幕从当中一分为二,左边放上缩小的花絮片段,右边可以放上演职制作人员的名单,这样作的好处是速度比较快,而且比较适合短片的排布方式。
方式二:全部显示花絮场面,然后视频画面上做上类似于DV机拍摄的“REC”图标的特效,然后宇幕同步滚出。这样做的好处是花絮看得比较清楚,但是观众可能会忽略画面的内容。
草根园地
全部制作完毕后,肯定需要一个人空间的地方,究竟发布在哪里呢?考虑到新浪的BLOG是草根文化的集中营,而且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轻松上传分享,就发到新浪吧。申请的名字大家也要注意,尽量不要跟已经很红的或是有其他用途的产品相结合,否则在搜索引擎上直接搜索出来的目标往往不是你,这样就非常吃亏。想一下,那些网络名人的名字,就不难明白笔者此话的用意了。
在上期我们说到了如何架设一个看似专业的网络主播环境,可是这离最终的成品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就如同小说中要铸就一把宝剑,钢好铁好虽然是基础,但是这铸造的过程却也不可小视。国内目前的几大门户网站也都有各自的网络采访,但制作都比较粗糙,基本上就是把现场内容原封不动地放上去,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朋友,是很少有耐心从头看到尾的。因此必要的剪辑以及后期制作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隔空造楼难度很大,我们不妨从上面说的《我猜》中偷师,举一反三,打造一档与众不同的脱口秀。
机位音轨穿插定位
为避免网络脱口秀模式的单调,我们可以采用双机位甚至三机位的方式进行拍摄。在处理时可以采用主音轨混剪的模式,即将三条视频一同导人软件中,选择一条录制清晰的音轨为主音轨,而将其他的和视频轨断开连接,全部采用对口型的方式和主音轨相对应,然后穿插着对剪。以录制两个_人聊天场景为例,主机录聊天全景,两台辅机分别录两个人的半身景,后期剪辑可以采用谁说话就用谁的半身景,当两人有肢体互动或是表现动作时,则可以用全景。
而在转场方式上,一般就是直切;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用声音转场的方式,比如当主持A没有说完,镜头就切换到主持B的聆听状态,此时背景声音仍然为主持A在说话,这样再转换到主持B说话时,画面就有了衔接变化,观众看上去也会比较轻松。其实,这种做法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经常可以见到。
画面特效随拈来
这是台湾综艺节目上经常用的方式,现在大陆一些电视节目也开始引入了。不过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不是实时节目,所以后期可以将一些现成的搞笑图片插入。就以多样性而言,我们要更“幸福”一些。下面,我们就不妨来看看几种常见的字幕形式:
1、从左至右,自上而下
这是字幕运动的基础,也最容易实现。以“从左至右”为例,在画面上的表现是字幕从画面一侧飘入,然后在画面上平移,直至从画面的另一侧飘出;如果为了突出速度感,字幕移动的速度就快些。其实,这两种做法原理一样,都是利用动作特效的关键帧设定,移动时间长短可以在时间线上进行拉伸调整。了解了从左到右的做法,那么自上而下的做法自然也就会做了。
2、从远到近,透视变形
了解字幕运动的基础后,我们可以在这个思路上发散一下,制作一些“难度”更高点的效果。比如字幕仿佛从很远处迅速飞来,稍作“休息”后又迅速飞走,这也是很多节目里所喜欢用的。这种字幕和上述内容相似,也是按照轨迹运行的,只是开始出现和最后消失是在时间线上实现的。
把制作好的字幕放到时间线窗口的“视频2”轨道中,调整好时间长度后,打开该轨道上的“小三角”扩展符,并在开始和结尾时加入淡入淡出的效果——可以看到在素材段有一根“红线”贯穿,单击鼠标左键其前后的相应位置打上“小红点”,把素材入点和最后一点拉到最低,即可完成。运动效果则是在字幕窗口中设置关键帧的过程,这和平面移动不同的是要在关键帧设置物体大小的比例,且要求当中两个关键帧时间尽可能拖长,而前后关键帧距离则要尽量短。这种看似复杂的特效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清楚具体的运动轨迹,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改变运动设置中关键帧的长短、速度乃至形状来解决。
了解了这种做法,也就知道所谓的“弹簧字”效果无非是将关键帧定位得短一些,然后再将字体以规则的方式缩小放大,看上去好像是字伸缩变形了。而环绕字则是定位的轨迹不同、关键帧设置的形式不同而已。
3、图片为我所用
既然说到了比传统综艺节目占优势的图片,我们当然还要来说说如果把图片和视频中的人物结合起来。这就要请出另外一款强大的图片制作软件Photoshop了。
首先,我们需要在Photoshop中将图片上需要的部分扣出来,并将其轮廓保存为通道,然后再储存为TGA格式。相对真人照片而言,卡通图片因为有鲜明的边缘轮廓,扣起来比较方便,而且有些图片本来就是矢量图,更可以简化制作的步骤。
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在Premiere中新建字幕文件,并以LOGO的形式将我们制作完成的图片导入,在字幕窗口中任意安排图片的位置,改变图片的大小,最后再和视频相结合,并以运动形态表示。说白了,就是把图片作为字幕使用,和视频相互叠加达到目的。有些图片本来就非常可爱或搞笑,因此,和视频相互结合往往会擦出非常强烈的火花。
4、图片文字相结合
看《我猜》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景:主持人有时候会调侃某不在场的明星,此时,画面下方往往会插入这个人的样子,并且还伴有这个人的一句不满或者反驳的一句话。感觉是他即使不在现场,仍然有发语权。面对这种场面,观众往往会心一笑。
其实,这对个人脱口秀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借鉴模式。比如两个人谈话说到天气干旱,这个时候如果插如一张熊猫的图片,配上“是啊,我都没竹子吃了”等言语,画面就会显得更有趣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制作:
找一张熊猫的素材图片抠出熊猫,然后在其嘴边上下方各画一个长长的不规则矩形,夹角以45°展开,并填色加阴影,并在夹角中写上字。最后,合并所有图层,保存为通道,存为TGA格式,就可以在Premiere中以字幕插入LOGO的方式自由调用了。
5、动态马赛克(模糊)追踪
在《我猜》里,有时候为了使观众看广告前不换台,通常会放节目预告,为了神秘感,还在预告中的人脸上处理成马赛克或者模糊。但Prerniere提供的马赛克以及模糊视频滤镜是对整个画面进行马赛克处理,不能直接在视频素材上一次性实现局部马赛克效果。因此,需要先在其它视频轨道上对马赛克效果进行裁切或遮罩,再通过适当的透明设置将其与原来的视频素材进行叠加,保证该看的能看到、不能看的看不到。
固定的局部马赛克效果实现起来并不复杂,但要使局部马赛克效果随着被遮盖部分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追踪遮盖效果,制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需要较好地掌握关键帧控制和运动轨迹设置,这也是实现马赛克追踪效果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后期音效我做主
在《我猜》里,很少见到以大段音乐作背景,听到更多的还是各种音效,当然,这个也 是最令人头大的地方,因为对整体视频的把握各有不同,每次音效的效果不一定就是你最想要的。
其实,不仅仅是在综艺节目中,即使在专业影视制作中,声音的剪辑制作手段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掌握的。一些大片往往都会专配录音师,也就是为了解决音效的问题。因为在大多数作品中,很多由于前期录制时的环境及设备的局限性,在不经意间,或者是无人监督声音录制质量好坏的情况下,很多并不完善甚至是无法使用的声音原始素材被采纳入摄像机。在后期输入工作站后,无法真实地呈现场景中的声音元素,不但影响剧情,甚至会打断故事的进行。于是,为了节约经费以及人力,往往采用在后期音频剪辑工作站中重新配音的方法,用剪辑来进行声音设计。
目前市面上的音频剪辑软件种类繁多,应根据使用范围及用途进行选择。然后在软件中对原本真实的声音效果进行混音、和声、滑音、回声和变调等实时音效进行非线形录制,还可以通过对每个单轨效果的音量、声道进行平衡,以及速率和频率的单节点的微调,合成为另外一个符合创作要求的音效。总之,音频特效一方面是高清晰的保真度,另外一方面则是扩大声音的非自然幻觉功能。比如在一些传统经典恐怖片中,经常有风声或者低沉的呼喊声伴随着鬼魂的出现;心跳声、刺耳的变调铃声、女子的刺耳高尖叫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平时多看多揣摩的。
当然,作为制作者来说,我们可能无法自己制作音效,但可搜集一些市面上有卖的音效素材以及相关音效库,一些FLASH动画教学网上也有相应的音效供下载。以笔者个人的制作经验来说,滑稽的效果可以使用弹簧声,人物出场时可以用喧哗声加鼓掌,恶搞的话语可以穿插钢琴的短音节,混乱的场景中则可以加入各种动物的叫声……总之,在后期声音制作中,要把握住合适的声音比例,对听觉想象力的添加,一分分的酌情增减都会让制作出的作品产生新的诠释。这个搜集需要一定时间,也是通过制作一部部视频后才能体会和总结出来的。
对白字幕叠加
加字幕看似小事,但要考虑到视频发布在播客网上后,有些网友是没有耳机的,要让他们也要觉得有意思,就对字幕的穿插提出了要求。按照笔者的经验,一部五分钟的视频大概对白宇幕在120条左右。建议大家字幕尽量用粗黑体的黑色字,然后外面描边用白色,尽量粗一些,这样黑色字才会看得比较清楚和舒服。
当然,如果你觉得需要经常修改,也可以以外挂字幕的方式编辑字幕文件,待后期压缩时一并将字幕连同视频压制成RMVB,这样也比较方便。不过缺点就是如果你要把编辑完的视频文件导回到磁带里时,原始视频文件上仍然是没有字幕的。
幕后花絮
最后,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喜好进行花絮的组台。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提供两种方式,仅供参考。
方式一:将屏幕从当中一分为二,左边放上缩小的花絮片段,右边可以放上演职制作人员的名单,这样作的好处是速度比较快,而且比较适合短片的排布方式。
方式二:全部显示花絮场面,然后视频画面上做上类似于DV机拍摄的“REC”图标的特效,然后宇幕同步滚出。这样做的好处是花絮看得比较清楚,但是观众可能会忽略画面的内容。
草根园地
全部制作完毕后,肯定需要一个人空间的地方,究竟发布在哪里呢?考虑到新浪的BLOG是草根文化的集中营,而且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轻松上传分享,就发到新浪吧。申请的名字大家也要注意,尽量不要跟已经很红的或是有其他用途的产品相结合,否则在搜索引擎上直接搜索出来的目标往往不是你,这样就非常吃亏。想一下,那些网络名人的名字,就不难明白笔者此话的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