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协同与情感治理: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双重”逻辑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是激发社区治理活力、强化基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手段.当前,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还存在多元主体权责不清、结构失衡、资源供需匹配不高、居民参与意愿低等问题.研究发现: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是政府、社区、社会、居民多主体互动协同参与治理的过程,既需要将资源、组织、制度、技术要素协同整合,保障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能合理有效运行;也是通过将情感治理融入多主体治理互动的过程,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生动力.通过将要素协同与情感治理作为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有效抓手,不仅能突破传统的政府行政治理的障碍,实现多元治理要素协同治理,又能消除政府与社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治理矛盾,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良性构建.
其他文献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核心在于行为规范的统一性,即法规范之间不能发出相互矛盾的行为指引,这是由法作为行为规范的本质、法的安定性、平等原则与法的阶层构造所决定的.以裁判规范为中心,试图在缓和理解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基础上,一体性地解决违法性判断、法律评价效果与法规范之间关系的做法,虽具有独到的问题意识,但也存在单一概念不稳定,单一理论负荷过重、穿透力有限等问题.跨越理论立场和话语体系,不同学说在“法秩序统一性并不排斥违法判断相对性”和“在构成要件阶层区分一般违法和刑事犯罪”两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这成为界分行政违法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探索施行取得阶段性的进展.这一制度当前主要存在法律直接赋权不明确、赔偿金对公益损害量覆盖不足、检察有限处分原则与制度价值存在分歧、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衔接机制缺失及赔偿金使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明确检察机关主体地位、完善公益损害量识别机制、构建与私益诉讼衔接机制、探索构建赔偿金计算标准体系和管理使用机制的路径并予以规范,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保护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表面与形式上与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高度相似,但并非后者的翻版,二者在法律性质、立法目的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文化渊源,其风险防范以人格与身份为核心,而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则更加具有实用主义的特点,其保护的法益包括了人格与人身财产安全等多项权益.而中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虽存在重大差异,但也存在若干共同点.《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借鉴欧美立法的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解释与适用这部法律,应坚持实用主义、风险规制、公私法合作治理、场景化适用等解释
案多人少背景下诉的客观合并可以成为程序扩容方式.目前法官对同一当事人间的数诉在是否合并审理上专断恣意,表现为诉的合法性评价混乱和合并形态的肯认无序.前者应通过合并要件设置树立诉的合法性评价标尺,后者应通过特定合并形态的肯认确定当事人请求能多大程度上拘束法院.在合并要件方面,须通过法规范明确同一原告对同一被告提出数诉、法院对数诉之一具有管辖权、数诉必须适用同一诉讼程序三项合并要件,防止法官在诉的合法性评价上专断;在合并形态肯认方面,应通过颁布指导性案例确立有牵连关系的单纯合并与预备合并,及时回应当事人提起数
不法原因给付是指基于违反强制性法规或公序良俗的原因而为的给付.各国民法大多规定,因不法原因而给付财物的,不得请求返还.受领人侵占或者骗取该给付物的,是否成立财产犯罪,取决于如何理解法秩序统一性.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是处理不同法域之间的矛盾的基本规则.对于不同法域之间的违法性判断,应采取缓和的违法一元论,以违法统一性为基础进行违法的相对性判断.就不法原因给付而言,由于给付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至受领人,不再是“他人之物”,侵占该给付物的行为就不具有民事违法性,因而按照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只要不符合“但书”规定即“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