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忧患意识是每个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应拥有的,没有忧患意识,就没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就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研究生培养是高校的一个职能,也是衡量一个高校水平的标准。因此,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忧患意识。只有认识到这些忧患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忧患意識
作者简介:董仲周(1980-),男,山东泰安人,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27-0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很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几代国家领导人时刻提醒人们增强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忧患意识是主体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出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它既包括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也包括对自然和社会危机的一种感受和预知能力。[1]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它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世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笔者参与过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些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生培养中的忧患意识。
一、研究生的忧患
在校园中,研究生条件优越、环境安定,吃穿不愁,生活稳定而且竞争性不强,所以,有些人不懂忧患、不会忧患、没有忧患,从而对学习失去动力,对科研失去激情。其实,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一学年是课程学习阶段,大家要么是上全校的公共课,要么是上各个方向的专业课,学院内部相互之间都有竞争。再就是科研学术方面,不光是学院内部相互之间的竞争,还有跟其他院系研究生之间的竞争。学院内部的竞争,体现在每年的奖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先,院系之间的竞争,体现在每年的“学术之星”评比。有的研究生不想在这两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却对做家教、课外兼职和学校里的助课等热情饱满,这些都说明他们忧患意识不强,只看到眼前利益,没做好长远打算。作为研究生,应该想到的是要不要努力一下,继续读博士。现在,对博士和硕士在机会、待遇、能力水平和贡献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硕士与博士之间的差距,以及硕士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对数学专业的来说更加突出。就算不考博士,如果去找工作,又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所以不管是考博士还是找工作,都要学习好,做好科研。以现在学校的政策,做好科研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增加考博士或找工作的砝码,又能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比辛辛苦苦去做家教、兼职和助课划算得多。
综上所述,研究生还是缺乏忧患意识。只有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勤劳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和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研究生才能从自身出发,了解新情况、认识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导师的忧患
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是承担和实现培养任务的主体,导师要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的处世为人。导师的指导作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关心和爱护,肩负育人的责任;另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又具有合作的关系,从事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攻关,导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研究生的育人教育中,导师的“言教”固然重要,而“身教”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导师,就要具有忧患意识,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提升自我,在指导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水平,更要以自己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品质影响学生。为人处世方面,导师要做榜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学术科研方面,导师绝不能够放松自己的科学研究,更要始终走在所研究领域的前沿,保证能够不断传授学生新知识,还要能做出论文,如果自己都做不出高水平论文,怎么指导学生也出高水平论文,没有高水平论文,研究生又该怎么跟其他院校或其他方向的人竞争?做好科研还体现在科研项目上,对研究数学的来说,就是纵向项目,对数学方向来说,科技厅或教育厅的项目要么没经费,有也是少得可怜,如果没有国家级项目,就很难得到科研经费,这就要求导师不光写论文,还要申请高级别项目,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学生争取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尤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导师需要考虑一下,要用什么让学生跟你学,“身教”?论文?还是项目?还是兼而有之? 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忧患,就可能得不到安乐,想要得到安乐,就需比以前更加努力,在原则性问题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能够高素质地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负责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者的忧患
管理者就是决策人。在实行新政策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应该考虑现在的学校政策能不能吸引学生到这里来学习?需不需要改变或增加政策以保证足够的入学率,保证充足生源?入学考试方面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变的地方以提高招生质量?现在的导师队伍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若是不能,应该进行怎样的补救措施?学院的管理者还要考虑怎么样做才能使本学科的报考率增加?怎样才能使培养的研究生质量更高?怎样做才能够为研究生服务得更好?这些都是要“忧”的,至于怎样解决,可能暂时想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只要大家集思广益,常怀“忧患”之心,就一定能够就解决各种问题,比以前做得更好。
四、准硕士指导教师的忧患
想做硕士指导教师但还不是硕士指导教师的教师是导师队伍的候补,他们会为导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他们的能力水平也会影响将来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对于这些教师,他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学科研水平有没有达到做硕士指导教师的要求?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其次是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是什么?又该怎么补救和改进?还要学习哪些东西?再就是在新政策下,除了要达到以前的做硕士指导教师的条件之外,是不是还应有新的条件和要求,又该怎样去达到?还有就是在当前的現实条件下,怎么做才能真正当上硕士指导教师?现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每年招生名额是8名,而导师有10位,假若再遴选2-3位的话,自己又能凭借什么优势获得研究生的青睐,让研究生自愿选你做导师?带上研究生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期望所培养的研究生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研究生培养新政策的到来,有可能促使你的愿望尽快实现,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忧患不能没有,否则自己将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应该提早准备,先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科研工作,为将来指导研究生做好充足准备,以培养出真正高素质高质量的研究生。
忧患意识即在于从安中想到危,从福中看到祸,它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是一种人类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奋图强、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正是由于几代人怀“忧国之心”、“忧党之心”,践“兴国之行”、“兴党之行”,古老的中国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并取得今天的成绩。盛世并不太平,忧患才能生存,这是中外历史一再证明了的规律,也是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一再阐明了的哲理。[2]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而强烈的责任意识则来源于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才会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样,各方面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将是国家的栋梁,他们才能够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为培养更好的人才而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青山,于亚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6).
[2]陆水明.盛世与忧患[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忧患意識
作者简介:董仲周(1980-),男,山东泰安人,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27-0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很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几代国家领导人时刻提醒人们增强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忧患意识是主体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出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它既包括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也包括对自然和社会危机的一种感受和预知能力。[1]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它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世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笔者参与过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些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生培养中的忧患意识。
一、研究生的忧患
在校园中,研究生条件优越、环境安定,吃穿不愁,生活稳定而且竞争性不强,所以,有些人不懂忧患、不会忧患、没有忧患,从而对学习失去动力,对科研失去激情。其实,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一学年是课程学习阶段,大家要么是上全校的公共课,要么是上各个方向的专业课,学院内部相互之间都有竞争。再就是科研学术方面,不光是学院内部相互之间的竞争,还有跟其他院系研究生之间的竞争。学院内部的竞争,体现在每年的奖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先,院系之间的竞争,体现在每年的“学术之星”评比。有的研究生不想在这两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却对做家教、课外兼职和学校里的助课等热情饱满,这些都说明他们忧患意识不强,只看到眼前利益,没做好长远打算。作为研究生,应该想到的是要不要努力一下,继续读博士。现在,对博士和硕士在机会、待遇、能力水平和贡献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硕士与博士之间的差距,以及硕士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对数学专业的来说更加突出。就算不考博士,如果去找工作,又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所以不管是考博士还是找工作,都要学习好,做好科研。以现在学校的政策,做好科研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增加考博士或找工作的砝码,又能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比辛辛苦苦去做家教、兼职和助课划算得多。
综上所述,研究生还是缺乏忧患意识。只有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勤劳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和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研究生才能从自身出发,了解新情况、认识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导师的忧患
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是承担和实现培养任务的主体,导师要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的处世为人。导师的指导作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关心和爱护,肩负育人的责任;另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又具有合作的关系,从事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攻关,导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研究生的育人教育中,导师的“言教”固然重要,而“身教”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导师,就要具有忧患意识,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提升自我,在指导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水平,更要以自己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品质影响学生。为人处世方面,导师要做榜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学术科研方面,导师绝不能够放松自己的科学研究,更要始终走在所研究领域的前沿,保证能够不断传授学生新知识,还要能做出论文,如果自己都做不出高水平论文,怎么指导学生也出高水平论文,没有高水平论文,研究生又该怎么跟其他院校或其他方向的人竞争?做好科研还体现在科研项目上,对研究数学的来说,就是纵向项目,对数学方向来说,科技厅或教育厅的项目要么没经费,有也是少得可怜,如果没有国家级项目,就很难得到科研经费,这就要求导师不光写论文,还要申请高级别项目,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学生争取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尤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导师需要考虑一下,要用什么让学生跟你学,“身教”?论文?还是项目?还是兼而有之? 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忧患,就可能得不到安乐,想要得到安乐,就需比以前更加努力,在原则性问题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能够高素质地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负责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者的忧患
管理者就是决策人。在实行新政策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应该考虑现在的学校政策能不能吸引学生到这里来学习?需不需要改变或增加政策以保证足够的入学率,保证充足生源?入学考试方面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变的地方以提高招生质量?现在的导师队伍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若是不能,应该进行怎样的补救措施?学院的管理者还要考虑怎么样做才能使本学科的报考率增加?怎样才能使培养的研究生质量更高?怎样做才能够为研究生服务得更好?这些都是要“忧”的,至于怎样解决,可能暂时想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只要大家集思广益,常怀“忧患”之心,就一定能够就解决各种问题,比以前做得更好。
四、准硕士指导教师的忧患
想做硕士指导教师但还不是硕士指导教师的教师是导师队伍的候补,他们会为导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他们的能力水平也会影响将来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对于这些教师,他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学科研水平有没有达到做硕士指导教师的要求?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其次是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是什么?又该怎么补救和改进?还要学习哪些东西?再就是在新政策下,除了要达到以前的做硕士指导教师的条件之外,是不是还应有新的条件和要求,又该怎样去达到?还有就是在当前的現实条件下,怎么做才能真正当上硕士指导教师?现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每年招生名额是8名,而导师有10位,假若再遴选2-3位的话,自己又能凭借什么优势获得研究生的青睐,让研究生自愿选你做导师?带上研究生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期望所培养的研究生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研究生培养新政策的到来,有可能促使你的愿望尽快实现,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忧患不能没有,否则自己将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应该提早准备,先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科研工作,为将来指导研究生做好充足准备,以培养出真正高素质高质量的研究生。
忧患意识即在于从安中想到危,从福中看到祸,它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是一种人类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奋图强、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正是由于几代人怀“忧国之心”、“忧党之心”,践“兴国之行”、“兴党之行”,古老的中国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并取得今天的成绩。盛世并不太平,忧患才能生存,这是中外历史一再证明了的规律,也是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一再阐明了的哲理。[2]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而强烈的责任意识则来源于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才会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样,各方面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将是国家的栋梁,他们才能够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为培养更好的人才而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青山,于亚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6).
[2]陆水明.盛世与忧患[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