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医学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临床应用,为高血压的临床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住院的2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名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防治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预防医学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观察比较 2 组疗效,及日后高血压复发比率的比较,总结防治经验。结果 : 对照组明显改善占45.45%,总有效率72.73%,实验组明显改善占54.54%,总有效率81.82%。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采用预防医学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传统防治措施效果突出,疗效显著,临床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预防医学;高血压;临床防治;应用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老年朋友来说。高血压一般是指病人在安静休息时,其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21.3千帕)或舒张压超过95毫米汞柱(12.7千帕)而言[1]。很多中老年人时常会因为高血压的突发,威胁到生命安全。我们可以从饮食方面,加上运动来控制血压。让家人可以不要再为高血压的长辈担心。血压病的病因很多,主要有长期精神紧张、身体过胖、常吃含盐量高的食品、大量吸烟以及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缓慢。有些人开始无明显症状,以后逐渐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若不及时治疗,到三期高血压时,可有发生脑、心、肾并发症的危险。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研究预防、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刘力生指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为34.1%,控制率为9.3%。高血压可致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感觉不到任何症状。现在的高血压对人的心、脑、肾等人体一些的重要器官的损害都是缓慢、长期,而且还是持续性的,有摄盐过多、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的人,应半年测量一次血压[2]。定期测量血压是唯一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办法。“140/90”既是高血压诊断的分界线,也是高血压治疗的起始线,更是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线。我院采用预防医学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总防治措施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住院的2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男5例,女6例,年龄分布在42-79岁,平均62±10.8岁,病程2-8年,平均4.1±2.3年;实验组男4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8±9.9岁,病程2-7年,平均3.3±2.1年。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具有高血压的典型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明显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为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关检查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
1.3 防治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如限盐、运动、服药等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医学原则,从病因预防、发病预防、临床预防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结合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改善饮食结构,?限盐建议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标准,增加钾的摄入,增加钙摄入,钙可降低血压②防治肥胖和超重,一是防止从膳食摄入过多的热量;二是增加体育活动;③减少饮酒和戒烟④家庭护理,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等等。
1.4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的血压状况及是否又头疼、头晕现象判断临床疗效。①改善明显: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②好转:血压有所降低,离正常值相差不大,已无头痛、耳鸣、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③未见好转:未达到以上两标准,尚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将明显改善数和好转数为总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将统计后的临床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如下表1
对照组明显改善占45.45%,总有效率72.73%,实验组明显改善占54.54%,总有效率81.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根据预防医学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高血压的危害较大,如前期的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在这些年的临床防治中,我院总结的采用预防医学的基本常识和特点,针对性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文,王继光,张宇清.针对中国高血压的特点,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的策略与方案[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25(10) :166-167.
[2]张丽萍,刘升.左旋氨氯地平与培睬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7. 28 (11) :1238-1240.
关键词: 预防医学;高血压;临床防治;应用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老年朋友来说。高血压一般是指病人在安静休息时,其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21.3千帕)或舒张压超过95毫米汞柱(12.7千帕)而言[1]。很多中老年人时常会因为高血压的突发,威胁到生命安全。我们可以从饮食方面,加上运动来控制血压。让家人可以不要再为高血压的长辈担心。血压病的病因很多,主要有长期精神紧张、身体过胖、常吃含盐量高的食品、大量吸烟以及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缓慢。有些人开始无明显症状,以后逐渐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若不及时治疗,到三期高血压时,可有发生脑、心、肾并发症的危险。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研究预防、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刘力生指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为34.1%,控制率为9.3%。高血压可致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感觉不到任何症状。现在的高血压对人的心、脑、肾等人体一些的重要器官的损害都是缓慢、长期,而且还是持续性的,有摄盐过多、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的人,应半年测量一次血压[2]。定期测量血压是唯一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办法。“140/90”既是高血压诊断的分界线,也是高血压治疗的起始线,更是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线。我院采用预防医学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总防治措施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住院的2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男5例,女6例,年龄分布在42-79岁,平均62±10.8岁,病程2-8年,平均4.1±2.3年;实验组男4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8±9.9岁,病程2-7年,平均3.3±2.1年。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具有高血压的典型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明显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为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关检查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
1.3 防治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如限盐、运动、服药等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医学原则,从病因预防、发病预防、临床预防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结合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改善饮食结构,?限盐建议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标准,增加钾的摄入,增加钙摄入,钙可降低血压②防治肥胖和超重,一是防止从膳食摄入过多的热量;二是增加体育活动;③减少饮酒和戒烟④家庭护理,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等等。
1.4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的血压状况及是否又头疼、头晕现象判断临床疗效。①改善明显: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②好转:血压有所降低,离正常值相差不大,已无头痛、耳鸣、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③未见好转:未达到以上两标准,尚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将明显改善数和好转数为总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将统计后的临床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如下表1
对照组明显改善占45.45%,总有效率72.73%,实验组明显改善占54.54%,总有效率81.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根据预防医学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高血压的危害较大,如前期的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在这些年的临床防治中,我院总结的采用预防医学的基本常识和特点,针对性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文,王继光,张宇清.针对中国高血压的特点,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的策略与方案[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25(10) :166-167.
[2]张丽萍,刘升.左旋氨氯地平与培睬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7. 28 (11) :1238-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