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创造力的影响所占比例很大。我国也提出了变制造为智造。美国的创造学认为,创造性不是天赋造成的,原则上每个人都有创造性。那么如何激发创造潜能,进一步培养创造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教育因素占据最大的比重。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因素提出在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创造力;影响因素;教学应用
一、创造力的内涵
创造力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维到多维、不断系统化的演进过程。对于创造力,虽然有许多派别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创造力的框架至少包括两种成分:①创造性的过程:②创造性的产品。所以我们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知的信息,开展积极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独特的新认知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1]正是有了创造力,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新事物,社会得到不断地发展。倘若没有创造力,人类的历史进程就会像一成不变的时钟一样,不停地原地打转。
二、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一)思维
思维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一切创造活动,都起源于思维。借助于思维的概括性和超越性,人们可以突破经验和环境的障碍,去认识世间万物,实现创造。[2]创造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高度统一的产物,是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循环往复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哲学是所有科学的源头,原因之一是哲学中包含着各种思维。这些思维对具体学科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新课的讲授,题目的分析,都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二)内在动机
动机是创造力产生的根本动力。当今社会的中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些都是外在性动机。而外在性动机对创造力几乎不会产生推动作用。只有不带太大功利性的,源自于心理内部的动机才能形成稳定的创新意识,才能把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未知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当成一种具有强化性的刺激,才能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不受束缚,敢于突破,富于创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以取得高分,进入更好的大学,获得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工作的口号刺激学生学习。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记录学生的真正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内在动机的趋势下,快乐地学习,激发培养创造力。
(三)学习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十分深远,我国古代就有非常著名的“孟母三迁”。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是个体创造的土壤,学校则是创造的气候”。那么什么是学习环境呢?仅仅是指好学的氛围吗?
1.教育价值
当今我国最普遍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填鸭式”教育,主要原因是为了达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点,取得更高的分数。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单上漂亮的数字,而是为了获得人的多方面发展,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不能单以成绩单上的成绩就判定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只有在这种评价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不会为了已经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不去思考和发展自己的其他能力。
2.唯实精神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什么是创造?创造是要打破或寻找一个新的途径来实现一件事或造出一样新事物。因此,如果总是遵循师长,遵循书本,那么何来创造而言呢?学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唯实的精神,对于出现的问题多思考。对于他人的意见,仔细分析,想想是否真的认同,是否有其他的解法或想法。不要因为对方的资历比自己深就不敢提出困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是控制型的。对于一个问题,不要立马给出答案,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后,不要一口就说学生回答的对与错,而是要进行评价。对学生正确的思维进行肯定,对学生错误的思维,找出原因,并帮学生改正。这样做,能够消除学生对批评、指责的顾虑,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发散思维,即这个问题是否有多种解法,是否有多种答案,能否由这个问题提出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很多东西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意识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前提。
3.锻炼学生的意志
是否拥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创造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果一遇到挫折就放弃,那么就不会有爱迪生找了500多种材料,才找到钨丝,发明灯泡的历史了。意志能够有效地维持创造活动的展开。其中教师对遭遇挫折的学生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产生信心,意识到挫折是十分常见的,并继续投入到创造中。因此,在学生碰壁时,教师应该给出即时的鼓励与帮助。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养成创造性人格,使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
4.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情绪因素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情感体验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增进师生情感,加强交流互动,教师对学生真诚相待,真心爱护,赏识学生的优点,学生自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这就使学生能够在放松的心理环境学习思考,自然就能产生创造的欲望。[4]在课堂上,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互动的方式推进教学,给学生质疑权、评论权和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扫表达,最大限度引起學习的兴趣,锻炼了思维能力,使学生做充分的思考,因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应该在平时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以身作则,给学生竖起一个正面的榜样。
三、总结
一个人若只是靠简单的的劳动获得成功是极其困难的,只有开动脑筋,坚持创造性劳动,才可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在教育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所以,落实新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目标,就要正确地认识创造力,掌握科学地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唯实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创立多元评价体系,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等来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刘万伦.心理学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8-199
[2]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
[4]张文静.基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师生关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创造力;影响因素;教学应用
一、创造力的内涵
创造力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维到多维、不断系统化的演进过程。对于创造力,虽然有许多派别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创造力的框架至少包括两种成分:①创造性的过程:②创造性的产品。所以我们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知的信息,开展积极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独特的新认知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1]正是有了创造力,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新事物,社会得到不断地发展。倘若没有创造力,人类的历史进程就会像一成不变的时钟一样,不停地原地打转。
二、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一)思维
思维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一切创造活动,都起源于思维。借助于思维的概括性和超越性,人们可以突破经验和环境的障碍,去认识世间万物,实现创造。[2]创造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高度统一的产物,是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循环往复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哲学是所有科学的源头,原因之一是哲学中包含着各种思维。这些思维对具体学科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新课的讲授,题目的分析,都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二)内在动机
动机是创造力产生的根本动力。当今社会的中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些都是外在性动机。而外在性动机对创造力几乎不会产生推动作用。只有不带太大功利性的,源自于心理内部的动机才能形成稳定的创新意识,才能把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未知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当成一种具有强化性的刺激,才能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不受束缚,敢于突破,富于创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以取得高分,进入更好的大学,获得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工作的口号刺激学生学习。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记录学生的真正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内在动机的趋势下,快乐地学习,激发培养创造力。
(三)学习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十分深远,我国古代就有非常著名的“孟母三迁”。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是个体创造的土壤,学校则是创造的气候”。那么什么是学习环境呢?仅仅是指好学的氛围吗?
1.教育价值
当今我国最普遍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填鸭式”教育,主要原因是为了达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点,取得更高的分数。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单上漂亮的数字,而是为了获得人的多方面发展,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不能单以成绩单上的成绩就判定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只有在这种评价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不会为了已经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不去思考和发展自己的其他能力。
2.唯实精神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什么是创造?创造是要打破或寻找一个新的途径来实现一件事或造出一样新事物。因此,如果总是遵循师长,遵循书本,那么何来创造而言呢?学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唯实的精神,对于出现的问题多思考。对于他人的意见,仔细分析,想想是否真的认同,是否有其他的解法或想法。不要因为对方的资历比自己深就不敢提出困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是控制型的。对于一个问题,不要立马给出答案,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后,不要一口就说学生回答的对与错,而是要进行评价。对学生正确的思维进行肯定,对学生错误的思维,找出原因,并帮学生改正。这样做,能够消除学生对批评、指责的顾虑,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发散思维,即这个问题是否有多种解法,是否有多种答案,能否由这个问题提出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很多东西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意识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前提。
3.锻炼学生的意志
是否拥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创造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果一遇到挫折就放弃,那么就不会有爱迪生找了500多种材料,才找到钨丝,发明灯泡的历史了。意志能够有效地维持创造活动的展开。其中教师对遭遇挫折的学生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产生信心,意识到挫折是十分常见的,并继续投入到创造中。因此,在学生碰壁时,教师应该给出即时的鼓励与帮助。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养成创造性人格,使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
4.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情绪因素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情感体验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增进师生情感,加强交流互动,教师对学生真诚相待,真心爱护,赏识学生的优点,学生自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这就使学生能够在放松的心理环境学习思考,自然就能产生创造的欲望。[4]在课堂上,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互动的方式推进教学,给学生质疑权、评论权和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扫表达,最大限度引起學习的兴趣,锻炼了思维能力,使学生做充分的思考,因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应该在平时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以身作则,给学生竖起一个正面的榜样。
三、总结
一个人若只是靠简单的的劳动获得成功是极其困难的,只有开动脑筋,坚持创造性劳动,才可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在教育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所以,落实新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目标,就要正确地认识创造力,掌握科学地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唯实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创立多元评价体系,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等来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刘万伦.心理学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8-199
[2]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
[4]张文静.基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师生关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