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寝室时学生生活的小社会,寝室内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通常给是很小的原因,处理这些问题时作为管理者都有很多的感悟,感悟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后期工作的指导。本文试图谈谈在处理寝室矛盾过程中作为辅导员的感悟。
【关键词】:寝室矛盾;协调处理;问题解决;策略;感悟;
寝室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这些“异质性”为寝室人际关系矛盾的激发埋下了伏笔,为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执行者的辅导员老师在协调问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的寝室矛盾协调,都给辅导员自身多了一份应对的策略,近期的辅导员工作中,笔者接触了一个新问题,在处理过程中有很大的感悟。
问题描述:基于我校允许学生在第一学期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医院递交转专业的申请。由于我校学生数量较多,学生寝室基本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同一个辅导员即将面临的可能是一部分同学转入了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一部分同学转入了自己所管理的专业。由于转入转出的不对等,导致了寝室之间的不能及时调换。所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辅导员私下调节对换,但是却不能完全让学生对调;二是索性一刀切,全部转专业的同学均住在原来的寝室中。我所接触的这个学生是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录取的学生,在和同寝室5名同学的一学期的相处中,暴露除了较多的特点,激化了寝室矛盾,寝室内部关系比较紧张。该学生转了专业之后,这一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激化。寝室五名同学找到针推系辅导员说明了情况,并且强烈建议将这名同学搬入现在所转入的护理系专业寝室中。我接到针推系辅导员相关情况说明和学生述求之后,找到现在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摸底,适当现班级中有转到其他专业的一个寝室做了一次摸底和交流。和护理系10班寝室交流后的第二天,接到了该寝室室长和班长的留言,描述了即将搬入她们寝室的这名“转专业空降兵”的各种“寝室相处融洽之症状”列举,其中包括了入厕不文明,晾晒衣服只考虑自身、从不打扫寝室卫生、和寝室其他同学关系非常紧张。护理10班的同学也给我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接受该学生进入他们寝室的想法。
此时,我恍然大悟,起初思考问题时,我的想法过于简单和片面化。鉴于前任辅导员告诉我该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和寝室关系相处不融洽,我最开始的想法时特殊情况的学生必须放到我视线可以触及的范围以内,这样不仅便于我拓宽了解该学生的信息渠道,也能让该学生换个新的环境重头再来。但是我忽视社会学中所讲授的“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陌生人可以认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全民狗仔的信息时代,没有所谓的“秘密”可言,学生不仅可以从辅导员处获得关于这个“转专业空降兵”的各类信息,还能通过其他很多渠道了解关于新成员的信息。而且学生们通过自己渠道所了解的新成员的信息在他们内心的可信度更高,因为毕竟老师站在一个更全面和整体的角度在管理班级,他们站在一个更细微的角度在经营寝室。由于所站角度的差异,决定了思考问题和关注问题的落脚点不同,不同的思想下指导的是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在这部分学生身上的就是他们就算表面接受了这个新成员的介入,内心也是排斥的,内心的排斥就成了矛盾激化的关键所在。
所以,当和学沟通之后,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也是震撼的。也让我进一步审视自己最初所做的决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程度。我评价我最初行为的轻率和欠缺全面考虑,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我不能让寝室同学从内心中接受新成员,那么一切表面的努力和表面的“和谐”都是徒劳。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把一工作分为两部分来做:
第一,约见这名新成员,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和心灵的洗礼。
我约见了这个从针灸推拿专业转入护理专业的孩子。谈话从轻松的问候开始,慢慢地进入到谈话的主题。在问候之后我询问该学生是否知晓老师今天和她谈心的内容可能涉及哪些方面。该学生小心翼翼的回答可能是由于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从她的回答中我接收到了新信息,那就是孩子知道她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引发了同学关系的紧张,这让我很激动。我从我大学寝室的关系讲起,讲到在大学寝室中处理事情的艺术无非在于中国传统的教导“吃亏是福”,询问有关她的看法。得到该生肯定之后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共鸣又进了一步。从大学经历聊到人生看法,让孩子看到出现这一问题并不是个案,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也要让她看到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空想,而是在于下定改变决心的当机立断和后期相处中接受他人意见建议的心平气和。
我告诉学生事情的原委和我最开始想用调换寝室来给他提供一个成长的新环境,后来在协调工作出现问题之后我开始思考,表面帮助学生换了一个寝室,实际在帮助学生逃避现实的问题,一个人不能改变矛盾出现的缘由,环境的变化对其起不到太大的帮助。我和学生探讨着我做出这一决定的初衷,也表达了我最真诚的想法,让她感受到换环境之前必须处理好先前的矛盾冲突,否则这种逃避问题式的搬离寝室对学生的成长并没有好处。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才能在这类似问题上给予我们更多的成长。
在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我看到了学生愿意试着改变,我觉得非常欣慰,这是非常难跨越的第一步,所以作为辅导员我还不能掉以轻心,要在之后的过程中多督促,多引导。交谈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学生给我发了一条信息,信息的内容不是很长但是很真诚,在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同时,决定改变已经意识到的问题,想在成长的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第二,给10班寝室的同学描述我的计划方案,让他们感受同學的变化,帮助她。让 “接受新成员的改变到接受新成员”成为他们共同工作的落脚点和回忆的闪光点。给寝室同学缓冲的时间是为了冲淡之间的介意,也是为了让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和新成员的努力中放下先前的成见,从内心中接受新成员。
作者简介:林芝(1985—),女,籍贯:四川彭州,职称:中级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寝室矛盾;协调处理;问题解决;策略;感悟;
寝室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这些“异质性”为寝室人际关系矛盾的激发埋下了伏笔,为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执行者的辅导员老师在协调问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的寝室矛盾协调,都给辅导员自身多了一份应对的策略,近期的辅导员工作中,笔者接触了一个新问题,在处理过程中有很大的感悟。
问题描述:基于我校允许学生在第一学期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医院递交转专业的申请。由于我校学生数量较多,学生寝室基本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同一个辅导员即将面临的可能是一部分同学转入了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一部分同学转入了自己所管理的专业。由于转入转出的不对等,导致了寝室之间的不能及时调换。所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辅导员私下调节对换,但是却不能完全让学生对调;二是索性一刀切,全部转专业的同学均住在原来的寝室中。我所接触的这个学生是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录取的学生,在和同寝室5名同学的一学期的相处中,暴露除了较多的特点,激化了寝室矛盾,寝室内部关系比较紧张。该学生转了专业之后,这一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激化。寝室五名同学找到针推系辅导员说明了情况,并且强烈建议将这名同学搬入现在所转入的护理系专业寝室中。我接到针推系辅导员相关情况说明和学生述求之后,找到现在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摸底,适当现班级中有转到其他专业的一个寝室做了一次摸底和交流。和护理系10班寝室交流后的第二天,接到了该寝室室长和班长的留言,描述了即将搬入她们寝室的这名“转专业空降兵”的各种“寝室相处融洽之症状”列举,其中包括了入厕不文明,晾晒衣服只考虑自身、从不打扫寝室卫生、和寝室其他同学关系非常紧张。护理10班的同学也给我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接受该学生进入他们寝室的想法。
此时,我恍然大悟,起初思考问题时,我的想法过于简单和片面化。鉴于前任辅导员告诉我该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和寝室关系相处不融洽,我最开始的想法时特殊情况的学生必须放到我视线可以触及的范围以内,这样不仅便于我拓宽了解该学生的信息渠道,也能让该学生换个新的环境重头再来。但是我忽视社会学中所讲授的“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陌生人可以认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全民狗仔的信息时代,没有所谓的“秘密”可言,学生不仅可以从辅导员处获得关于这个“转专业空降兵”的各类信息,还能通过其他很多渠道了解关于新成员的信息。而且学生们通过自己渠道所了解的新成员的信息在他们内心的可信度更高,因为毕竟老师站在一个更全面和整体的角度在管理班级,他们站在一个更细微的角度在经营寝室。由于所站角度的差异,决定了思考问题和关注问题的落脚点不同,不同的思想下指导的是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在这部分学生身上的就是他们就算表面接受了这个新成员的介入,内心也是排斥的,内心的排斥就成了矛盾激化的关键所在。
所以,当和学沟通之后,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也是震撼的。也让我进一步审视自己最初所做的决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程度。我评价我最初行为的轻率和欠缺全面考虑,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我不能让寝室同学从内心中接受新成员,那么一切表面的努力和表面的“和谐”都是徒劳。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把一工作分为两部分来做:
第一,约见这名新成员,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和心灵的洗礼。
我约见了这个从针灸推拿专业转入护理专业的孩子。谈话从轻松的问候开始,慢慢地进入到谈话的主题。在问候之后我询问该学生是否知晓老师今天和她谈心的内容可能涉及哪些方面。该学生小心翼翼的回答可能是由于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从她的回答中我接收到了新信息,那就是孩子知道她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引发了同学关系的紧张,这让我很激动。我从我大学寝室的关系讲起,讲到在大学寝室中处理事情的艺术无非在于中国传统的教导“吃亏是福”,询问有关她的看法。得到该生肯定之后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共鸣又进了一步。从大学经历聊到人生看法,让孩子看到出现这一问题并不是个案,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也要让她看到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空想,而是在于下定改变决心的当机立断和后期相处中接受他人意见建议的心平气和。
我告诉学生事情的原委和我最开始想用调换寝室来给他提供一个成长的新环境,后来在协调工作出现问题之后我开始思考,表面帮助学生换了一个寝室,实际在帮助学生逃避现实的问题,一个人不能改变矛盾出现的缘由,环境的变化对其起不到太大的帮助。我和学生探讨着我做出这一决定的初衷,也表达了我最真诚的想法,让她感受到换环境之前必须处理好先前的矛盾冲突,否则这种逃避问题式的搬离寝室对学生的成长并没有好处。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才能在这类似问题上给予我们更多的成长。
在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我看到了学生愿意试着改变,我觉得非常欣慰,这是非常难跨越的第一步,所以作为辅导员我还不能掉以轻心,要在之后的过程中多督促,多引导。交谈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学生给我发了一条信息,信息的内容不是很长但是很真诚,在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同时,决定改变已经意识到的问题,想在成长的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第二,给10班寝室的同学描述我的计划方案,让他们感受同學的变化,帮助她。让 “接受新成员的改变到接受新成员”成为他们共同工作的落脚点和回忆的闪光点。给寝室同学缓冲的时间是为了冲淡之间的介意,也是为了让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和新成员的努力中放下先前的成见,从内心中接受新成员。
作者简介:林芝(1985—),女,籍贯:四川彭州,职称:中级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